(本文為舊文分享)
兩年前曾經看到美國一間公司推出新一代的「員工追蹤器」,可以記錄員工在「辦公室內」,走到哪裡,做了什麼事。這個特殊機器被稱為「sociometric badge」(社交測量卡),當年由MIT多媒體實驗室所發明,由一間叫Sociometric Solutions代理發給每個員工配帶在身上,這間製卡公司目前只有五個人,文章一句話就說明了這個產品的市場接受度:「我們很賺錢!(we’re very profitable)」
到底這張卡是做什麼?
美國人注重隱私,所以,「社交測量卡」並不是給老闆監視員工用的。
而是另有一個和「EQ」相關的用途--
企業拿這個產品來幹什麼,為何需求度會這麼高,賣這麼好?
原來,「社交測量卡」是專門測量每個員工「有沒有充份和其他同事互動」。
裡面裝一顆小麥克風,計算你在辦公室講了多少話、聽別人講了多少話;另外還有一個加速儀,可以看出現在你是「靜坐」著,還是正在「走動」中?然後還有一個紅外線偵測儀,當你面對其他人說話,你的機器會偵測到對方的機器,對方的機器也會偵測到你的機器……。總之,綜合以上的資訊,當一間公司的人員都各配帶一張「社交測量卡」,經過大約一∼二個月後,他們可以透過各人記錄下來的資料來分析此人在一整天中有多少時間待在自己座位,有多少時間「晃」到辦公室的其他地方,和其他同事哈啦聊天;當這些資料又和這些人的職位、部門、位階、年資…做比較之後,可以計算出哪些同事是在「互動」上面是比較頻繁、比較成功的,哪些又是需要加強的。此外,當整個部門、整間公司人人配帶「社交測量卡」,也可以看出哪一個部門是「冷冰冰部門」,常拒其他同事於千里之外。
你說,上班就上班,幹嘛要和其他人交流?
這個機器,老闆超喜歡!這就是美國的老闆對員工的「EQ期待」--歐美的概念就是要員工「大量互動」,歐美式的演講,台上的老師/講者一定要大家「盡量互動」,就是要把一間教室弄得鬧哄哄的,一大堆有用的沒用的問題被丟出來,再被丟回去,才是最好的團隊合作方式,他們很注重「你要講出來」(talk out),大家都講出來,這個企業齒輪才能運作;另外美國人也對一些報告深信不疑,比方說美國銀行曾對他們整個客服部門人員做互動的研究,結果發現愈常和同事說話的人,他的「壓力指數」就愈低,愈感到輕鬆、無壓力,快速的處理公事。
從這邊,我想到一件事──
我發現,EQ已經成了職場的重要特質,但,有沒有人發現,老闆對「EQ」,和員工對「EQ」的看法不太一樣!
就像這個「社交測量卡」,老闆強迫員工安裝,想看看員工是否有常常和其他同事互動?沒有都死坐在座位上、自己做自己的事?但員工會想,我只要把工作做好,你還有什麼好挑的!
我也已經很努力的把工作做好,我把工作做得甚至比那些天天「串門子」的那些同事都還好,你這個老闆還要裝一個「社交測量卡」在我身上,告訴我我對其他同事不夠熱情?
EQ這個字,會不會對我太不公平了點?
在東方,老闆眼中的EQ,和員工眼中的EQ,差異也不小──
你找一個東方主管來問問,覺得下面哪一個人EQ最高?主管一定會指名一位「抗壓力強」的,也就是同事找他做什麼事,一定「逆來順受」,最後大家都對此人很是喜歡,成為同事眼中的開心果;主管眼中的此人,很有可能傾向「不怎麼能言善道」,不見得非常主動和同事交朋友,但就是整個人一團和氣、非常的「溫順」、成為大家的好幫手,這叫「老闆眼中的EQ」。
但,你找一個「員工」來問問,怎樣才是EQ高?他會說,EQ高就是善交朋友,有領導特質,大家都喜歡他;此人應該是能言善道的,且善於經營自己與同事的關係或自己與上司的關係;他應該是聰明絕頂,常常主動出手幫助別人,不一定什麼都接受,但是會協助去協調……這叫做「員工眼中的EQ」。
換句話說,老闆眼中的EQ,和員工眼中的EQ,唯一的共通點只剩「大家都喜歡他」,其他的特質,兩種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一個是很能言善道(員工版),另一個不怎麼能言善道(老闆版)。
一個是逆來順受(老闆版),一個是站出來領導調和(員工版)。
一個是憨厚老實(老闆版),另一個是彈性靈活(員工版)……。
誰才是EQ?
目前的職場還是將「EQ」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裡面的內容,經過一些年來,已經被扭曲了;老闆和員工不同調,不宜再過份強調「EQ」這件事了。在東方的職場裡,已沒有任何「社交測量卡」可以測量出此人的EQ,或是此部門的EQ有多高或多低,也就是這樣,EQ幾乎淪為空談;我認為,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最重要,正確的員工讓他做最感興趣的事情最重要,別再搬出一個「EQ」,設一個沒必要的壓力、一些沒必要的「社交測量卡」,繼續做一場遙不可及、各懷各夢的「空想」了。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就在星期五,Mr.6團隊即將正式發佈,我們在異業合作方面的研究,歡迎行銷人員參與(純交流性質,只需酌收入場費還送$200元禮券)。
你想要推廣你的產品嗎?
想要省下行銷費用、得到更大的曝光?
我們知道你和貴公司都已經想過很多方法,不過,現在多了一個方法──「異業合作」。
異業合作是2014年許多企業如王品集團等皆積極進行的新策略,在巧妙設計下,雙方只須出原本的資源,即可「免費」獲得更多曝光、加深印象、吸引更多眼球、創造更多銷售。
Mr.6團隊經過幾個月的研究,整理出一份非常珍貴的異業合作的分析與總整理: 異業合作大剖析:2小時學到異業合作「一切免費、還要雙贏、而且門當戶對」的分析研究、案例、實戰經驗。就在星期五,兩個小時的時間,與業界的其他對異業合作有興趣的品牌、通路、代理商、行銷人員分享。畢竟,與另一間合適的公司「聯姻」,進行一場「巧妙」的異業合作(短期、或中長期),並不容易。有哪些方式是業界已經在做的?有哪些方式是業界想做但一直沒做得很成功的?一場2小時的座談會,由Mr.6分享異業合作的各種案例與模板,也由在場的其他企業,分享各自的成功經驗。
本講座純粹交流性質,因此僅酌收入場費,現場打卡並可贈送價值200元的禮券(兩種自選,運費與處理費不必再付)。
人數有限,歡迎儘快點擊這裡報名參加,加入這一場行銷菁英的小群組,看盡異業合作的一切可能性!
(圖片來源: Graeme Law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