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兩個年輕的爸爸聊天。
A爸說,他希望孩子每次月考都考前三名,「這是我們家一直以來的『傳統』,兩個孩子都知道。」A爸說:「沒有前三名的話,他們就得不到獎勵,還會被我『檢討』。」
A爸這套「分數至上」理論,令旁邊的B爸聽了大驚。
「每次都前三名?這樣也太難了吧!」B爸說。
「怎麼會?」A爸說:「他們習慣了就好了,從小都是這樣子的。」
B爸搖搖頭。
「我的看法,與你不同。」
B爸還沒開始講,A爸就先插嘴。
「哎,」A爸嘆一口氣:「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像你們家兒子這麼自動又這麼優秀啊,我們家就一定得硬性規定前三名,不然他們不會主動念書!」
A爸繼續說。
「你家兒子,根本不用你們去跟他規定考第幾名,他自己就為自動念,像你們這樣幸運的父母已經很少見了!」
這時候,B爸笑了。
「你怎麼知道,我沒有規定我兒子?」
「那,你規定什麼?」A爸問:「全班前五名?前十名?還是比上次進步就好?」
「不,」B爸笑著說:「我都跟我兒子說,他的目標,就是成為『全臺北市第一名』。」
A爸的眼鏡差點掉下來。
我們其他幾個旁聽的父母也馬上驚訝得嘴張大大,下巴差點掉下。
「什麼?」A爸不可置信:「你在開玩笑嗎?全臺北市第一名,才真的是………超級難的吧?!」
B爸搖搖手。
這時候,他收起笑容,認真起來。
「我是說真的,我們家的『目標』都設定得很高,譬如,全臺北市第一名。」B爸說。
「可是,這樣你兒子也未免太可憐了吧!」A爸不解:「而且,有全臺北市第一名這種東西嗎?」
B爸清了清喉。
「因為,這個目標不是要拿來完成的。」B爸慢慢的說:「這個目標是讓孩子『動起來』的。」
A爸聽了,有懂沒懂。
但我立馬懂了。
這段對話結束,我回家想了很久。
原來,一樣是設定目標,有的目標讓孩子不舒服,失去動力,被「屈打成招」。
有的目標,卻可以讓孩子「動起來」。
本身的「目的」,並不是在「規定」孩子。你小時候有被「規定」過嗎?那感覺超差的!差到你長大後都覺得,如果當年沒有規定,你一定會更快樂,更有元氣。
所以,B爸沒有規定。
但給孩子更高的目標。
非常非常高的目標。
那個目標本來就不是給他完成的,這個目標是「勵志」用的,讓孩子「動起來」的。
讓他動起來,感覺到成就感與樂趣的。
只要動起來,孩子就會注意到他的人生「有變化」了。
信心來了。動力來了。
樂趣都來了。
全城第一名,只要完成10%,就變成了全年級第一名了。只要完成1%,就變成全班第一名了。第一名與否實在不重要,學業成績本來就只是一小部份而已,重要的是,孩子的長大過程一直知道他的目標比別人高,他知道他被看好、被重視、被他的父母「相信他可以」。
其他的技能與做人處事的態度,皆抱著「全臺北市第一名」的目標,他就動起來了。
父母最大的責任並非教他痛苦,而是教他「快樂」──簡單一句話,卻沒有幾個東方父母做得到。
目標不是設定來完成的,而是拿來「勵志」的──同樣的目標,不同的用法,也造成了不同的命運了。
(圖片來源:Kristy Hom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