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s搖滾誌】建構「音樂微中心」的趨勢生活風格,以及發掘音樂的魅力和人在音樂中找到認同的故事。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第534期 2012/8/10(五)發行

定價:500元

  

《菜市場水果圖鑑》

台灣是水果王國,四季均有不同種類的當季水果輪番上場,不僅品質沒話說,而且也價廉物美。

水果的辨識雖然難度不高,大多數人對水果的名稱都能朗朗上口,但果實之外的植物特徵,如葉片、花朵等卻未必見過,同時也對繁多的品種一無所知。

本書特別以精美的水果圖鑑插畫來呈現,並囊括市場常見的品種,一一繪製插畫,讓每個人都可輕鬆按圖索驥。同時也會描述每一種水果的源起、實用市場資訊、品種的特色等豐富內容,讓大家可以帶著書到菜市場認識台灣豐富無比的本地水果。


張蕙芬 著 
1961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園藝系畢業,現職大樹文化總編輯。投身出版編輯工作20餘年,一直以搭起大自然與人的溝通橋樑為自我期許,熱愛自然書籍的編輯出版工作。與三隻狗和十八隻貓咪一起生活於新店山上的社區。著有『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自然老師沒教的事』、『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菜市場水果圖鑑』(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林松霖 繪 
1962年生,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擅長自然生態插畫,畫風寫實精確,繪作『獨角仙』曾獲小太陽最佳插畫獎。繪有『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台灣蜥蜴自然誌』、『自然老師沒教的事』、『台灣珊瑚礁地圖本島篇』、『菜市場水果圖鑑』(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
以台灣都會100堂自然課為編輯主軸,按月份精選出100個主題,讓生活在台灣的人再一次認識這塊土地的生物,穿插精彩的攝影和插畫,讓自然課既生活化又有趣。

《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 亞都以「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為整本書的編輯主軸,提供現代都會父母必要的自然知識,以及如何親子共享大自然,到菜市場上自然課,還有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改變,以期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好,並實踐自然生活。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既不深奧,也不枯燥,都是從生活出發,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鳳梨
【植物特徵】

鳳梨是鳳梨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有蓮座般的外觀,劍狀葉片呈厚革質,緊密排列,有的全緣,有的具有粗鋸齒,全株高約60~100公分左右。花朵頂生,總狀花序聚生成松樹的毬果狀,看起來就像是一粒小鳳梨。小花紫色,依序綻放,每一花序約有百餘朵小花。果實為聚合果,呈筒狀圓錐形,還沒成熟前呈濃綠色,成熟後才慢慢轉成黃色或紅色,果實上的每一果目即為一小果。果肉多為黃色或金黃色,但也有部份種類為乳白色,通常具有濃郁的香氣。果實頂端長有冠芽,會長出叢生緊密的小葉片,成為鳳梨果實獨具的特徵。
【植物家族】
原產地:原產於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之熱帶南美洲。
科別:鳳梨科(Bromeliaceae)
【植物身份證】
別名:菠蘿、露兜子、黃梨、王梨、番梨、旺萊、王萊
學名:Ananas comosus
英名:Pineapple
【源起】
以赤道為中心的南北緯30度之間的地帶均有鳳梨的栽培,約於16世紀末由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傳至歐洲,再由西班牙人帶至亞洲的中國、印尼及菲律賓等地。台灣栽培鳳梨始於清朝康熙末年(約1694年),由中國南方引進,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主要產期】
開英種、金鑽鳳梨為全年皆有,但以2~3月及6~9月最為盛產;釋迦鳳梨3~5月,蘋果鳳梨4~9月(5月盛產),金桂花鳳梨4~7月,蜜寶鳳梨、黃金鳳梨4~11月,香水鳳梨5~6月,甜蜜蜜鳳梨6~8月(7月盛產),,牛奶鳳梨6~9月(7月盛產),冬蜜鳳梨7~3月。由於鳳梨是熱帶植物,特別喜愛溫暖的氣候,因此品質以春夏季節生產的最為優異,不僅甜度高,風味也特別濃郁。
【主要產地】
台灣的中南部均十分適合栽種鳳梨,但大規模栽培鳳梨主要集中在南投、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此外如台中、彰化、雲林、台東及花蓮也有生產,其中以台南關廟、高雄大樹的鳳梨最富盛名,另外如南投民間、嘉義民雄、屏東山間也都是著名的鳳梨產地。
【水果紀事】
  鳳梨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酸甜分明的滋味以及濃郁的香氣,實在比溫帶的蘋果好多了,但正因為鳳梨的平民化以及便宜實惠的價格,反而讓一般大眾覺得平凡無奇而忽略了,直到離鄉背井來到溫帶國家,才恍然大悟,鳳梨的滋味成了最濃厚的鄉愁之一。
  小時候想要吃到鳳梨可不像現在這麼簡單,除非是家裡拜拜或祭祀祖先等大事,才會看到供桌上擺著一顆讓人垂涎三尺的鳳梨,拜拜完之後還要耐心等待,等著果皮從深綠慢慢染上金黃。直到有一天媽媽集合大家,原來要剖鳳梨了,那可是期待已久的盛事,看著媽媽削掉厚厚的果皮,再把堅硬的果芯挖掉(老一輩的總愛說吃下鳳梨果芯會耳聾),最後終於等到一小塊黃澄澄的果肉。只是狼吞虎嚥之際,常被鳳梨肉「咬」得滿嘴,但還是忍不住要嚐,這就是讓人又愛又疼的鳳梨滋味。
  現在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鳳梨在全世界的旅程,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鳳梨原產於熱帶南美洲,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以前,加勒比海的原住民就已經在西印度群島栽種鳳梨,後來哥倫布第二次造訪美洲時,可能就是從加勒比海將鳳梨帶回歐洲。西班牙人再把鳳梨帶到菲律賓、夏威夷、印度與中南半島,最後又從中南半島經由陸路進入中國廣東,那時稱之為「波蜜」。歐洲直到1720年以後才在溫室裡將鳳梨栽培成功,對於歐洲人或是溫帶國家的人而言,想要吃一口香甜的鳳梨,是多麼困難的事,也是夢寐以求的願望,於是後來才有鳳梨罐頭的問世,讓他們得償一品鳳梨的宿願。
  二十世紀初年日本嘗試在台灣發展鳳梨罐頭的產業,大量栽植適合加工的開英種鳳梨,到了1920年代台灣的鳳梨罐頭外銷已是世界第一,讓台灣鳳梨享譽國際。不過這樣的空前盛況到1980年代之後慢慢被更加便宜的東南亞國家所取代,於是外銷的鳳梨罐頭產業一落千丈,鳳梨的生產也逐漸改以內銷的鮮食品種為主力。
鳳梨在台灣的特殊發展歷程剛好讓我們四五年級生得以見證到台灣鳳梨罐頭極盛時期的尾聲,記得小學時最嚮往的鳳梨冰,就是用一片片罐裝的圓形鳳梨片加上冰水,清涼有勁,不過價格不菲,是高檔的冰品,總要存上幾天的零用錢才有幸品嚐。時至今日那家鳳梨冰老店還在,美麗金黃的鳳梨片也依舊裝在玻璃罐內展示,只不過事過境遷,現在品嚐新鮮鳳梨都來不及了,實在對罐頭鳳梨興趣缺缺。
台灣的鳳梨早已成為最庶民的水果種類之一,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種、風味絕佳的鳳梨輪番上市,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味蕾上。鳳梨的育種和種植技術一日千里,讓幸運的台灣人天天都可以享受香甜的滋味,每年春天先是美味又大顆的金鑽鳳梨上市,然後有不同香味的蘋果鳳梨、香水鳳梨、釋迦鳳梨一一滿足人們的嗅覺與味覺,接下來炎炎夏日的選擇就更多了,像是牛奶鳳梨、甜蜜蜜鳳梨、黃金鳳梨、蜜寶鳳梨等,就算是冬天裡也有冬蜜鳳梨接續空檔。
鳳梨是熱帶的植物,卻能在台灣落地生根而且發揚光大,其實是台灣的風土特別適合鳳梨的栽種。一般而言,鳳梨喜愛攝氏15度至35度之間的溫度,台灣的中南部氣候條件剛好吻合,氣溫太低則鳳梨會偏酸,氣溫太高又會讓鳳梨長太快而口感不佳。此外,耐旱的鳳梨最怕潮濕積水,因此中南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山坡地就成為鳳梨最好的家園。
  鳳梨的果肉富含酵素,這也是它會「咬嘴」或「咬舌頭」的主因,因為這種分解蛋白質的酵素確實會對皮膚或黏膜造成刺激。其實鳳梨酵素目前已成為新興的健康食品之一,很多產品均以此為主要的健康訴求。此外,這樣的特性也讓鳳梨成為適合烹飪的水果之一,不論是熬雞湯或排骨湯,加上些許的醃鳳梨,往往會讓湯裡的肉類柔嫩多汁,而且湯的風味十足;炸雞排或排骨在醃漬時加入鳳梨果肉,也會讓肉變得格外柔軟;而以前不准小孩吃的鳳梨果芯,其實切絲和其它蔬菜一起炒食,就成了一道美味的家常菜。
  鳳梨不僅僅是美味的水果,其實它對健康也大有助益。鳳梨含有豐富的檸檬酸和蛋白酵素,可軟化肉類、促進胃液分泌,因此可以幫助消化,促進養分的吸收。鳳梨蛋白酵素還具有消炎、消腫及分解腸內腐敗物質的作用,同時還可抑制血凝塊的形成,對於血栓所造成的心臟病有緩解作用。此外,鳳梨還含有微量礦物質「錳」,可以幫助鈣的吸收,對預防骨質疏鬆很有幫助。
家常而用途多多的鳳梨,值得用心品嚐,特別是它可是繞了地球好大一圈才來到台灣,成為人盡皆知的台灣好水果,也造就了台灣最佳伴手禮的鳳梨酥。
【主要品種】
鳳梨的品種可分為三大類,包括在來種、開英種及雜交種等三類,其中在來種的鳳梨是俗稱的本地種,早年從中國南方引進的,果肉深黃,香味濃郁,但果實小,果目有尖刺,取食不易,加上纖維粗糙,一般並不受歡迎,因此從日治時代以後就逐漸被引進的開英種取而代之,目前只有農業試驗所有栽植以保存種源之外,其它地方少有栽種。鮮食的鳳梨品種以雜交種為主,而近年聲名大噪用來製作鳳梨酥的土鳳梨,其實是開英2號或3號,並不是在來種。
開英種鳳梨:為外來種鳳梨,在日治時代由夏威夷及東南亞引進育種而成,目前分為三大品系,包括全年皆有的1號突目系、2號的正常開英以及3號的三菱系等,其中以正常開英的品質最佳,最適合加工。開英種的果肉多半較硬且脆,但風味濃郁,糖度很高,可鮮食或加工用。
金鑽鳳梨(台農17號):台灣主要的鳳梨品種,占全部產量的80%以上。果皮薄,果肉黃色或金黃色,肉質細緻,果芯比較大,但細嫩可食,口感及風味均十分出色,是最受歡迎的鮮食品種,全年均可生產。其中以台南關廟生產的金鑽鳳梨最為有名。
牛奶鳳梨(台農20號):果肉為少見的乳白色,口感細緻,甜度高,糖酸比高,非常適合鮮食,嘉義民雄為主要產地。鳳梨植株的葉片無刺,果肉薄,果肉聞起來有牛奶的香氣。
蘋果鳳梨(台農6號):因果肉具有蘋果的香味以及爽脆的口感而得名,果肉纖維細,且多汁味甜,是很受歡迎的鮮食品種。鳳梨植株的葉片呈暗紫紅色,葉緣有刺,果皮薄,果目淺平。以高雄大樹及屏東為主要產地。
釋迦鳳梨(台農4號):甜味高、無纖維,可直接用手剝開果皮取食,宛如釋迦的吃法,又稱為剝皮鳳梨。果肉緻密、香味濃,耐儲藏與運輸,曾經是台灣主要的外銷鳳梨品種。目前台灣較少栽植,只有嘉義大林、民雄以及屏東潮州一帶有栽種。
香水鳳梨(台農11號):果肉細緻,富有特殊香味,微酸,風味特殊。以屏東高樹為主要產區,因果實小,只有1公斤左右,在日本很受小家庭的歡迎,因此成為外銷日本的主要鳳梨品種,在台灣除了產地以外反而不容易買到。
甜蜜蜜鳳梨(台農16號):果肉質地細緻,糖度高,風味佳。果實呈圓錐狀,果肉纖維是所有鳳梨品種當中最為細緻的,幾乎可說是入口即化。不過因為病蟲害多,不易栽培,目前只有嘉義新港、台南山上以及屏東少數地方栽植。
金桂花鳳梨(台農18號):果皮薄,果肉黃色或金黃色,具有特殊的桂花香氣,以高雄大樹為主要產地。
蜜寶鳳梨(台農19號):小果數量多,果皮薄,果肉金黃色,肉質細密。果實為圓筒狀,果皮黃褐色,外表賣相比較差,但屬於天然的抗病品種,可抗鳳梨萎凋病,非常適合自然農法或有機的栽培方式,目前以台南以南的地區為主要產地。
黃金鳳梨(台農21號):成熟時果皮呈現漂亮的金黃色而得名,果肉黃或金黃,肉質細緻,風味濃郁,適合鮮食。以陽光充足、夜溫不會太高的5月生產的黃金鳳梨,品質最優,同時還帶有哈蜜瓜的濃郁香氣。主要產地為台南關廟、高雄大樹。
冬蜜鳳梨(台農13號):果肉金黃色,纖維稍粗,但具有鳳梨特有的濃郁香氣,糖度高、酸度低,是最適合秋冬生產的鳳梨品種。以高雄大樹以及屏東等地為主要產地。
(摘錄自本書內文)

 

08/18(六)《菜鳥IN起來》巡迴簽書會(高雄場)
08/18(六)《菜鳥IN起來》巡迴簽書會(台南場)
08/18(六)個人意見陳祺勳《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新書分享活動 (高雄場)
08/18(六)個人意見陳祺勳《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新書分享活動 (台南場)

寶貝肌膚從小開始!
皮膚科醫師指出,寶寶的皮膚很細緻、脆弱,黑色素比較少,對紫外線的防護沒有大人好,所以更可能在不注意的情況下急性曬傷,所以還是要幫寶寶做好防曬措施!

15分鐘讀完歐美大書 訂【大師輕鬆讀】抽電子書
【大師輕鬆讀電子報】助您輕鬆閱讀每周摘要重點,中英對照也將大幅提升英文能力。現在訂報有機會獲得價值1950元的電子書一盒!

與客服人員聯絡 取消/訂閱電子報 到天下文化書坊

天下文化書坊http://www.bookzone.com.tw/
若您對我們的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服務信箱: service@cwgv.com.tw
本著作權屬於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2-26620012 FAX:886-2-26620007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