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媽媽梁旅珠分享:該不該送孩子去補習?
作者/許芳菊
孩子上國中的時候,當他們來告訴我班上同學都去補習了,我也會怕。而且大家都是補在前面,都是先修班。但我的觀念很清楚,孩子的時間就這麼多,當你選擇做這樣,就沒時間做那樣。而且現在的補習班,一去就要三小時,很多時間都是浪費的。我覺得補習並不適合所有的小孩,當你覺得不足再去補,才知道需要什麼,如果補在前面會讓你模糊焦點。
因為我女兒在小學的表現是好的,所以我們講好上了國中就先自己試試看。
如果覺得都聽不懂,再來想要怎麼補強,是要請家教,還是上補習班。我兒子也沒補習,後來是請家教老師,三、五個小孩一起上,是小班制。為什麼我讓兒子去家教班?因為我發現男孩子的自制力、執行力比較差,需要有人給他提示跟環境,還要有人可以一起討論。家教班也比較有效率,上課就一個半鐘頭,不像在補習班,一坐就三個鐘頭。
我認為除非有特殊需求,例如要考資優班、要去競賽,需要特別訓練;或是有些孩子能力很強,學校的東西不夠,可以去補習班學更深的。另外就是運氣很差,碰到很糟的老師,那也可能需要去補習。但不要看人家小孩補什麼,你就帶孩子去補。
追求最佳表現,而不是第一名
我過去讀書的動力都是因為我可以考一百分、我可以考第一名,這種成就感可以帶給我快樂,但這種成就感不夠扎實。
若是只靠這種成就感帶來快樂,變成永遠都要去追求第一名。很多在國中第一名的孩子,來到建中、北一女,跟人家一比,不行了,就挫折得不得了,這就是對自我認知的錯誤期待。
我自己走過一輪了,所以很清楚,當你覺得自己很棒的時候,其實永遠都會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競爭是一直一直往上走的。所以要有一種態度,就是要永遠樂觀面對,也要知道當我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到此為止時,我要去面對它、承認它,快樂的接受它,然後就自己的條件去做出最好的結果。
我鼓勵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現」。我教導孩子的觀念是:不能把不喜歡念書當做藉口,但努力過後發現不善於讀書,是可以接受,也必須坦然面對的。
因為我自己有這些經驗,孩子每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我都會跟他們談這些事情,預告這些事情。
每個人的天分本來就不公平
我跟他們說,我相信你們很有能力,可是有些時候即使你很有能力,你也不一定做的到。讀書還是屬於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到了職場,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每個人的天分、才能就是不公平的,你要面對這個現實,在上天給你的條件中,去做最大的努力;這就是我從小到大讓他們了解的。
大家以為我教孩子讀很多書,其實不是,我是跟他們溝通很多觀念。所以他們在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心平氣和的去面對很多變化,而不會意外的受到傷害。
我不是一個包容孩子可以隨便犯錯或縱容他們的軟墊,但我絕對是他們可以倚靠的柱子。我讓孩子學會堅強,但在他需要的時候,我不會讓他倒下,我會支持他。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特刊《十二年國教:升學、入學、選校、應試完全指南》)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