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對腰椎壓力大
當一般人想挺直站立時,抬頭、挺胸、收下巴、縮腹、夾臂,腰部呈現自然的前凸曲線;整體來看,是最符合身體自然的弧度,通常可持續一段時間,不會太快疲累。
至於坐著的時候,可能因為有座椅可倚靠,很多人反而不會保持腰椎前凸的姿勢,或許弓著背、縮著腰,甚至只有上背部靠著椅背而使下背懸空等。謝霖芬主任表示,這時候的人體腰椎弧度是向後凸出,違反自然弧度,且幾乎承受上半身所有壓力,勢必造成負擔與傷害。國外曾進行軟骨(椎間盤)壓力測試的相關研究,發現當人體坐著、上半身前彎且腰椎無任何支撐時,對腰椎椎間盤的壓力最大。
久坐導致的傷害
就算姿勢再怎麼標準,只要長時間固定單一姿勢或動作,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更何況是會造成極大壓力的坐姿。謝霖芬主任說明,以久坐來看,可能會造成的健康危害如下:
1.壓迫椎間盤,影響該部位新陳代謝作用。
2.血流循環不佳,老廢物質堆積。
3.肌肉僵硬、緊繃,痠痛感愈來愈明顯。
4.當此部位長期處於不良環境中,功能會變差,甚至退化。
翹腳影響骨盆腔狀態
俗稱「翹二郎腿」的翹腳姿勢,是許多人的壞習慣,最好儘快改掉。謝霖芬主任表示,由於此姿勢是一隻腳壓在另一隻腳上,髖關節外旋,影響到骨盆腔後側的薦腸關節,並且可能發生梨狀肌(臀部深處肌肉)症候群,造成下肢麻木感、甚至產生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骨盆歪斜。
警覺•特殊高危險族群
在現代,多數以辦公室為空間、電腦為工具的內勤類職業,「久坐」幾乎是難以避免的情況,因此也容易發生大大小小的症狀。然而,謝霖芬主任表示,還有另外的某些特殊族群,尤其在長時間維持同姿勢(如久坐)的狀態下,將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生痠痛。
韌帶太鬆者
某些病患有韌帶太鬆的問題,因此支撐力不足,影響到關節,易促使筋骨痠痛。針對此,必須靠著後天的肌肉訓練,幫助強化內在支撐程度,以保護關節。
纖維肌痛症
特徵是慢性全身肌肉痠痛,確切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跟人體的中樞神經失調有關。患者常感覺很多地方都很不舒服,但說不清楚確切的痛點,就算再怎麼休息也容易疲累;通常好發於女性。
某些自體免疫疾病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女性,關節腫脹和發炎等是常見症狀,疼痛難耐;「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男性,脊椎發炎,肌肉、韌帶等狀態不佳,容易下背痛,並且如果不常活動,身體特別容易僵硬。
多活動•學習自我保護
由於「久坐」是難以避免的狀況,對此,謝霖芬主任提醒,「要懂得自我關注,不定期把握時間活動筋骨」,並提供簡易舒緩訣竅如下:
1.每個小時務必動一動:改變姿勢,如坐姿到站姿。
2.改變腰椎壓力狀態:雙手高舉伸展、頭頸稍微後仰;然後雙手握拳、雙拳頂住後背,腰椎儘量後仰及左右轉動,即可改變椎間盤的壓力,促進椎間盤的新陳代謝。
規律肌力訓練
然而,舒緩畢竟只是一時的;長期來看,不但需要維持標準的坐姿,謝霖芬主任更建議從簡易的「肌力訓練」開始。
•重點部位:下半身(腰部、腹部、臀部、大腿內外側、足部、踝部);上半身(肩部、上臂前後側)。
•所需次數:建議每處肌肉做10∼20下,每下應至少持續5∼10秒。
•所需頻率:每個星期約鍛鍊2次。
•輔助道具:視可負荷情況使用,如啞鈴、椅子、彈力帶、瑜伽墊等。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0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