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嬸婆、小聰明、機器人是劉老師漫畫中的人物,劉老師家擺放了許多他們的玩偶、抱枕或是存錢筒,讓人愛不釋手。(劉興欽、陳瀅晴)
在短短7年內,劉老師就拿到138項發明專利,也得到美、德、瑞士、比利時等世界各國的發明獎項和專利。(劉興欽、陳瀅晴)
劉老師發明「雨傘集水器」時,是針對摺傘做的,後來專利時間過了,他覺得大家比較常用長傘,所以就改良成現在常見的「雨傘不滴水伸縮套」。(劉興欽、陳瀅晴)
發明是無中生有、憑空創造而來,所以是人人可為、事事可做、時時可行的事。——劉興欽 你有讀過《放牛的發明家》這個故事嗎?故事中幫家裡放牛的小男孩,因為力氣小,總是被牛拉著跑而受傷。有一天,他想到一個好點子,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讓牛乖乖的站在原地不亂跑。小男孩豐富的童年生活,讓他得不停的動動腦解決問題,這也成為他長大以後創作和發明的重要靈感來源,他就是台灣很有名的漫畫家和發明家—— 劉興欽老師。 或許你會好奇,發明家應該是科學家,怎麼會是畫家呢?劉老師說:「根據統計,世界上發明最多的是畫家,因為畫圖的人想像力特別豐富,可以把想發明的東西用圖來具體化。」 40 年前老師畫的《小聰明》系列漫畫中,主角「機器人」不但幫人做事,解決困難,還可以幫警察抓小偷,簡直比神仙還厲害!有一位小朋友不相信有「機器人」的存在,覺得劉老師在吹牛,為了證明這個點子的可行性,老師就實際發明一個會教人讀書學習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自學機」就是老師的第一個發明。 曾經是國小美術老師的劉老師,無論是創作漫畫或發明,他一直堅持「有趣好玩,但也要有教育意義」,從「機器人自學機」開始,他陸續發明了 26 項和小朋友學習有關的東西,像「智慧寶珠」、「活動書小司機」、「萬能自學機」、「免削鉛筆」等等,都獲得了世界各國的發明獎項和專利。「需要」也是老師發明東西的靈感來源,像是下雨時把傘帶入室內,地板就會溼答答的,如果懶的用抹布擦乾,那該怎麼辦呢?劉老師發明了「雨傘集水器」,解決了這個需要。 究竟要具備哪些能力,才有辦法開始發明呢?曾經發明了上百件東西的劉老師謙虛的說:「因為需要就會發明,東西不方便使用就改良,這也是發明,發明沒有大小,好用就好了。發明其實沒有那麼難,只要你會畫圖、有創意、夠細心,遇到問題就請教專家。」他以曾經發明的電子音樂鞋為例,不懂電子的他就去請教專家,再把電子裝置設計在鞋子裡,只要穿著這雙鞋,就能「走」出各種美妙的旋律。 你一定聽過「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吧?劉老師也曾有過一些失敗的發明,像為了節省曬衣服空間而發明的「心心雙頭夾」,因為使用不方便而賣不出去;塑膠做的「透氣胸罩」竟然被小孩子拿到河邊撈魚;還有刷馬桶和刷浴盆兩用的「鴛鴦刷」,被人誤認為刷背的工具......樂天的他並不會因為這些挫折而停止發明,反而記取失敗的經驗,繼續往前。 還想知道老師更多的發明小故事嗎?不妨到新竹縣內灣村的「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保證一定滿載而歸。
在這寒冷的荒野,一個騎驢的老翁仰望著石碑,他是在看碑文還是另有所思?這些枯枝看起來像不像蟹爪?相傳圖中的人物是由另一位擅畫人物的北宋畫家王曉所畫,樹木和岩石則是由李成完成。李成、王曉|《讀碑窠石圖》|水墨淡彩 絹本|194.9×126.3公分|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想像一下在寒冷的荒野中,面對掉光葉子的樹枝,你覺得它們長得像什麼呢?北宋畫家李成(919-967)喜歡描繪冬天枯老的樹木,他畫的樹幹看起來細瘦、挺拔,光禿禿的樹枝就像張開的蟹爪,讓人有荒涼寂靜的感覺。 *真蹟少,仿畫多 李成的祖先是唐朝的皇族,爺爺和爸爸都是文學家,雖然他有很好的家世才華,卻因為生在五代末、北宋初的戰亂時代,無法展現他的才華,所以他放任自己喝酒、隱居山林作畫,最後只活到 49 歲。 個性孤僻高傲的李成,幾乎不太為別人作畫,加上年歲不長,所以流傳的作品非常少,喜愛收藏書法和繪畫作品的北宋書畫家米芾就曾經說過:「李成真件兩本,偽件三百本。」意思是他見過李成兩幅真的親筆畫,卻見了 300幅的偽造品,可見他影響後來的畫者很深,很多人喜歡模仿他的畫風。 *古木寒林,惜墨如金 由於李成非常喜歡描繪北方荒野的寒林和雪景,所以有人叫他「李寒林」。 read more…
作者/莎莉.里歐─瓊斯(Sally Lloyed-Jones); 蘇•希普(Sue Heap) 譯者/鄭榮珍 定價/280元
《怎樣當個小新娘》就是一本可愛的結婚小手冊,是作者繼《怎樣當個小寶貝》之後,又一本熱鬧繽紛、妙趣橫生的引導書。 以小女孩說話的口吻,來談怎樣才能結婚, read more…
•活動》訂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電子報 送優質童書!【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提供來自世界各國的童書與教育觀點等精彩內容,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現在訂報還送優質童書!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