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0/08/10 第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侯吉諒部落格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書法的物理原理
本期內容 書法與力學
延伸閱讀 以隸書入印
精采推薦 認得幾個字
 
書法的物理原理
受到唐楷的影響,後人初學書法,都以緩慢為尚,並以為只有緩慢,才能力透紙背。

其實這是錯的。

書寫的力道除了垂直向紙面下壓的方向外,尚有一個力道,那就順著筆畫方向運行的力道,這個運筆的力道,從物理的原理來說,就是運筆的速度。

速度,開啟了書法的美。

書法與力學
◎文/侯吉諒
隸書經典《禮器碑》
作為一種官方制定的標準字體,小篆的造型,特別具有「展示」的功能,無論在銅器、碑石還是其他器物的銘文上,小篆給人的感覺,比隸書、楷書、行草都來得正式、肅穆、雍容。

秦始皇二十六年,頒布〈統一度量衡詔書〉,文字很簡單:「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這段文字被大量刻鑄在各式各樣的度量衡上,量米的、量酒的各種容器上都刻有這段文字,自然不可能都是由朝廷大官親自操筆操刀,但即使有一些〈統一度量衡詔書〉,筆畫比較隨意,但依然法度嚴謹,這種文字寫法,顯然並不是日常生活的應用方式。

從大量出土的秦簡可以證明,所謂的隸書,在秦代就已經被普遍運用。

隸書的發明,完全是為了日常使用的快速書寫。

除了字體變得比較隨意,隸書出現的最大意義,在書寫速度的加快。

受到唐楷的影響,後人初學書法,都以緩慢為尚,並以為只有緩慢,才能力透紙背。

但書寫的力道除了垂直向紙面下壓的方向外,尚有一個力道,那就順著筆畫方向運行的力道,這個運筆的力道,從物理的原理來說,就是運筆的速度。

在物理學上,可以用數學公式清楚計算出三者的關係:

力量= 重量*速度

同樣重量的東西,速度越快,力道就越大。所以書法力道的出現,除了下壓,更在書寫的快速。

篆書的書寫,因為要保持絕對的水平、垂直和等距,必定要放慢書寫的速度。

在生活的應用中,寫信、記帳,都不可能像刻碑那樣工整,於是,快速書寫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快速書寫,不必那麼在乎是不是絕對的水平、垂直和等距,字體結構甚至不必太過講究,因為,那是書寫最初始的應用──記錄。

因為快速,所以隸書的水平就沒有篆書的水平那麼嚴謹,於是很自然產生了上下的起伏波動。

在書寫字體進化的過程中,古人只是隨著應用的需要,而自在的使用他們的工具。

於是,為了展示作用而制定的小篆,必自然地向隸書發展,這其中,並沒有多少美感的選擇,而只是適應書寫的技術所需。

然而隸書的快速書寫,畢竟為書法注入了極為重要的審美條件──速度。

書寫有了速度,加上筆畫並不均一的輕重粗細,就構成了書法最重要的書寫技術──節奏。

書寫的節奏和字體的配合,漸漸使得書寫有了美感的表現基礎,而這樣的基礎,很快的在行草出現的短時間內得以完成書法線條千變萬化的表現能力,而後構成了完整的書法美感體系。

因此,寫隸書需要一定的速度,而不能像篆書那樣緩慢、平整。

唐朝的隸書之所以平板僵硬,就是因為用寫楷書的方法去寫隸書。

以隸書入印
◎文/侯吉諒
侯吉諒篆刻〈來喝茶〉
印章以篆書為正統,所以一般也把刻印章叫篆刻。秦印、漢印的風格,至今仍然是篆刻的主要風格。

但偶然也有人用隸書刻印章。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因為要了解隸書斑駁的線條與書寫之間的關係,我特地用刻的方式去練隸書,因而也有了隸書入印的想法。

隸書入印,並不容易,主要是反字書寫的感覺不是很容易掌握,因為隸書不像篆書那樣筆畫、結構對稱。

但熟能生巧,反寫的隸書練多了,也就自然了。

認得幾個字
文/小杜白雲
記得以前看日本綜藝節目「開運鑑定團」時,對於日本鑑定專家的解說印象頗為深刻,就字畫來說,他們通常是以裝裱的方式、使用的紙張來判定年代,然後再以書寫的風格、落款的位置、形式等等,來判別真偽。絕對不會出現只針對書畫風格作出評語,就下結論的情形。

倒是有一次鑑定到一件書法的真品(好像是鐵舟大師寫的),眾鑑定大師對之嘖嘖讚歎一番後,主持人問道說:「請問上面到底是寫些什麼字?」只見眾大師面面相覷,竟無一人識得,只推說是寫的太草了!

連到底寫些什麼都看不懂,居然還能判別真偽。日本人這種「捨本逐末」的精神,在當時是讓看電視的我大笑不已!

後來看了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王羲之「十七帖」的拓本彩色印刷版,才知道原來認不得字是正常的。

像我這麼遜咖,當然是一個字都看不懂。但那拓本上隱約可見有人在王羲之原字的右邊用毛筆作楷書的小抄,註明各個字是什麼字。這表示這個人他直接看也看不懂,所以才要作小抄來認字。而這個作小抄的人是誰呢?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大書畫家文徵明。所以啦!連文徵明都看不懂「十七帖」上的草書,我們看不懂也是應該的。

據說在台灣有某位以草書知名的書法家,有人詢以其大作所書之內容為何?他答以:「你問的太慢啦!」

「太慢」?何所指也?

原來是說他老人家剛寫好的時候你不來問,那時候他還記得自已寫些什麼。隔了那麼久才來問,他老人家那記得那麼多!

由此可知,前述日本鑑定大師之「不識字」,或未可深責也!

日本人「捨本逐末」固未可取,但他們「將末求本」的精神卻是值得學習。

比如說看王羲之的書帖,固可如蔣勳先生說的那般感性動人,天花亂墜。但若不把「技術面」先確定,光從「感性面」一再闡發,恐怕一不小心就會越扯越遠,不知伊於胡底。

王羲之用什麼樣的筆?紫毫?狼毫?羊毫?筆毛是短胖還是瘦長?

王羲之用什麼樣的紙?生紙?熟紙?皮紙?宣紙?吸水性是強是弱?

王羲之用什麼樣的墨?松煙?油煙?墨條還是墨丸?

王羲之用什麼樣的桌椅?坐地上?坐椅子?桌子多大多寛?紙是鋪在桌上寫?還是拿在手上寫?是坐著寫?還是站著寫?

以上這些有關於晉朝人的生活事項,都應該先從「考古學」獲得正確的答案。也就是說,歷史的「邊界條件」先確定了,我們才能在完整的基礎上來探討王羲之的技術與藝術。

而中國傳統學術也應該從「充滿形容詞」的評論框架中走出來,不要再躲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帽子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一種最高境界,若是常常掛在嘴邊,那就沒價值了!

本文轉載自小杜白雲部落格【寒山石徑】http://hsuotto.blogspot.com/

解放名畫中的N個秘密!
不管是靜悄悄還是大聲叫囂,在這些繪畫中,你是否聽到、看到、感受到畫家所想表達的強烈情緒的聲音?繪畫也可以跟觀畫的人對話,挪威畫家孟克的《吶喊》是最佳代表作。

活動》訂Live或biz英語學習電子報 精美贈品送給你!
想在職場•生活•社交掌握競爭優勢嗎?讓【Live互動英語報】、【biz互動英語報】成為你的最佳競爭力,並讓你英語速學現用,現在訂報還贈送精美贈品!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