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擔任過台灣駐法國大使的楊子葆先生,曾寫過一些文章紀錄他在法國生活的所想所感。通常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他的文筆親切幽默毫不做作,小編非常喜歡。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兩個小故事,一是和「說話表達」有關,二則是和「風格表達」有關。
話說楊子葆駐法期間,為了深度認識法國的生活和文化,於是加入了「品酒協會」。過了五、六年,他認為自己對酒的喜好和認識已不輸法國人,但他很納悶為何每年協會推舉主席時,從沒有人推舉他。
有天他向一位法國友人透露了這個疑問,結果那朋友說:「雖然你對酒的知識很豐富,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聽你發表過對酒的看法。」友人的一番話提醒了他--人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沒有聲音就會沒有存在感。於是下一次的品酒大會,他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他說:「這款酒讓人感覺就像撐著一把小黃傘,在春天的毛毛雨下散步。」語畢,全場叫好,下個年度他也順利當上主席。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小孩的聖誕節化裝宴會。早在一個月前,學校就以正式信函通知家長這場盛宴的重點在於「變裝」。原本,楊子葆的太太還打算拿在台灣買的可愛老虎裝充數,不過因他對法國已有一番認識因而極力阻止,最後總算在一家高級玩具專賣店買了「小王子」服裝解決問題。
到了宴會上,他和太太兩人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這些不到五歲的小男孩,不是扮演歐洲貴族就是騎士,還有人扮成紅衣主教;女孩更是手搖古典折扇,或舉著精緻華麗面具,一派巴洛克宮廷風格;更重要的是他們變裝的對象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全場只有兩位童話人物,一個是他兒子,另一位則是扮成彼得潘的小女生,她來自一個美籍俄裔銀行家的家庭。
這兩個故事很能代表法國人對於『表達』的看法,人不僅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還要表現自己的風格。每個人都希望能在世界上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是否應該先想一想,我是誰?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