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有記憶以來,就喜歡大自然。我小的時候住在澎湖,從小學開始,就會前往海邊,看看浪花下、礁岩上生長的藻類、潮池裡面的各種魚蝦螃蟹等,在澎湖的生活,讓我對海洋生物深深著迷。
與花草結緣
初中一年級時,舉家從澎湖遷到南投的中興新村。有次我父親在帶我配眼鏡後,到臺中市繼光街去逛花市,整條街有幾十家花店,滿是奇花異卉,從那刻起我就喜歡上種花。
那段時間我常幾個中午不吃飯,星期六下午就在繼光街流連忘返,用省下的飯錢買下幾株植物回家栽培,每天放學後就是衝去看我的植物。二年下來,我累積了200多盆植物,我開始拿多的盆栽到繼光街和其他人交換。
為了照顧好植物,必須要知道施肥、病蟲害的知識,所以當時我也開始讀植物學的書,到高中時就把大學植物學的書都讀過了。
除了種花,我也延續對海洋生物的熱愛,所以還有養魚。我在大學念的是植物系,但到了美國是念海洋生物系,回臺灣在清華大學時從事海洋研究,之後研究古生物,然後輾轉又回到了植物方面的研究。
立志成為植物學家
其實在高中以前,我的夢想是想當畫家,因為在小學中年級時,我的畫送到日本比賽得獎了,因此受到鼓舞。到了高中,雖然我還喜歡畫畫,但那時覺得大學要上美術系太簡單了,加上跟我要好的同學都決定要念自然組,我想和他們在一起,所以我先選擇了自然組就讀,打算高三再轉到社會組去報考美術系。
不過,因為高中參加水彩比賽沒得到冠軍,因此在挫折感下決定拋棄畫筆,留在自然組繼續念,儘管那時的我對於科學家的概念還很模糊,不太清楚科學家要做什麼,但我立下了成為植物學家的志願。現在的我雖然已經不再創造藝術,但是依然能夠享受藝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7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