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聽過,布拉姆斯是貝多芬投胎轉世的傳聞嗎?
世人總喜歡拿貝多芬和布拉姆斯相比較,甚至幻想布拉姆斯就是貝多芬的轉世,因為兩人都喜歡漫步在田園,都不修邊幅、脾氣暴躁、身材矮小,終身未娶,甚至連走路的樣子,據說都非常神似——把頭伸向前,雙手擺在身後。
種種巧合,令我們不得不將兩人聯想在一起,也因此眾人期盼著布拉姆斯能夠譜出幾首交響曲,好再一次回昧與貝多芬交響曲相同的震撼。
沒想到這種期盼,深深困擾著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是崇敬貝多芬的,卻不想成為他的影子,有人曾問他為何遲遲不肯完成第一首交響曲 c 小調《第 1 號交響曲》,他缺乏信心地回答:「你無法瞭解,每當創作時,身後傳來音樂巨人腳步聲的那種震撼是什麼滋味。我想,我可能永遠也寫不出一首交響曲來!」
但就在一八七六年十一月四日,布拉姆斯終於將他的交響樂公諸於世了。布拉姆斯非常謹慎地選擇首演的地點、指揮及樂園,最後敲定在卡爾斯魯,由仕索夫指揮,卡爾斯魯管絃樂團擔任演出。
這首作品成功地在各地廣為流傳,眾人不免又要將他和貝多芬比較一番,多數學者和樂評們都認為,此曲的性質與調性相似於《命運交響曲》。諸如:採用相同調性、第一樂章都是由一個短小的動機來發展等,而此曲的第四樂章中,C大調法國號主題,又與貝多芬的《第 9 號合唱交響曲》的「快樂頌」主題十分類似,因此,此曲首演之後,名指揮家畢羅(Hans von Bulow)遂稱它為「第 10 號交響曲」,更有音樂學者將此曲譽為音樂史上最偉大的第一號交響曲。
其實這是布拉姆斯在看到了阿爾卑斯山的壯麗之後,藉著阿爾卑斯號角的靈感所創作的,一八七六年九月在巴登—利希登塔爾正式完成。
c 小調《第 1 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youtube試聽),不管在它的主題或內容方面,似乎都像在訴說布拉姆斯與舒曼、克拉拉之間深厚的情誼,包括了由雙簧管吹出的第二主題,可說是三人感情上的心靈紀錄。不管是寧靜中帶有憂傷和甜蜜的慢板第二樂章,或是突破傳統的稍快板第三樂章,都能看出布拉姆斯在管絃樂和聲、音響效果上所下的功夫,他用清晰的旋律線和嚴謹凝聚的音色,創造出獨特的管絃音,並且恢復了古典樂派注重形式發展的精神。
也許,人們常不願意靜下心來聆聽自己深層的聲音,批評這首作品稍欠流暢明快,然而當你多次細心聆賞之後,會發覺曲中融合著世間的鬥爭、苦惱、鬱悶與狂喜等多方面的情愫,因此 c 小調《第 1 號交響曲》正是贈送給嘗盡人世滄桑者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