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xt_甘炤文 photo_CFP/漢華易美
魏徵 菠菜
和大力水手卜派相仿,一代名臣魏徵平生最愛食的也是菠菜!然而壞就壞在當家的魏夫人恰巧與他相反,不僅自己不吃,也不准餐桌間出現任何內含菠菜的餐膳,懼內的魏徵由是常陷入「求之不得」的煩惱。
後來這事兒經宰相長孫無忌披露,皇帝李世民決意藉此好好捉弄這位諫臣一番。在某回席宴上,李世民特意遣人在魏徵面前放置一大盆菠菜,卻假意要魏徵針對天下大事提出建言,殊不知魏徵看到菠菜,心神都去掉半個,只好隨意陳述些老生常談。李世民於是假意道:「賢臣再多講點新鮮的吧?」只見魏徵魂不守舍地回答:「我看這菠菜倒是挺新鮮的……」平素敢於諍言犯上的諫官竟失態至此,足見菠菜對他有多強烈的吸引力!
楊玉環 荔枝
儘管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其飽滿多汁的口感仍令唐代大美人楊玉環趨之如鶩;而貴妃之所以能時時維持豐腴肉感的體態,高糖分的荔枝想來功不可沒!
據《新唐書》所載,由於楊貴妃實在太愛喫荔枝,為搏美人一粲,唐玄宗因而不惜下重本動用驛站系統,命令負責傳送的驛吏以接力方式傳輸當季最新鮮的果類至長安,效率一點不輸現今的「宅配」系統!
只不過在古代,交通運輸環境相對艱難,因而運送過程間每每發生專員疲勞過度或路人遭快馬撞死等情事,好不容易送到皇宮中的荔枝真可謂是「血汗果品」了──有蘇東坡〈荔枝嘆〉一詩為證:「……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
李白 雞肉
一般人都曉得李白和「酒」之間的不解之緣,然而好酒須得好菜相配,除了豬肉以外,凡舉牛、羊、鴨、魚以及各類鮮蔬果蓏,皆曾成為其佐酒助興時的盤中美饌;其間,又以「烹雞」最受到詩仙的眷愛!
據聞某位友人因佩服李白恣縱高遠的才情,於是特意以雞隻為素材,精心為他製作一道皮滑肉嫩的禽類料理;復因李白曾入京供翰林職,故後世特將該佳餚美名為「翰林雞」。翰林雞現為楚北安陸市太白酒樓所烹製的系列太白菜色之一──醃漬入味並蒸至七分熟的全雞仔細去骨切塊後擺盤上桌,間以菇蕈、小蝦球等綴飾,色香味意形均備,令食客於舉箸之際,不免遙想當年詩仙對酒當歌的丰姿。
杜甫 魚膾
「膾」本指切細的肉絲,在古籍中或作「鱠」,「魚膾」意即現今通稱之生魚片。
相較於詩仙對於烹雞的喜好,詩聖杜甫則獨愛這一鮮,不僅曾多次以「異味」、「俊味」來形容,在現存詩作中,也至少有十首明確述記自己的「食膾」體驗:無論是「豉化蓴絲熟,刀鳴鱠縷飛」的料理過程,或者「東津觀魚已再來,主人罷鱠還傾杯」的賓主交歡,不啻都顯示出生魚片在詩人心目中超拔的地位。
在七言古詩〈閿鄉姜七少府設膾戲贈長歌〉裡,杜甫更專意敘寫廚師製作魚膾的分解動作,名句「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既形象化生魚片纖薄緊脆的樣態,也側面烘托出掌事者精湛的刀工──將飲饌俗物寫到這個份上,真不愧為詩聖手筆了!
武則天 百花糕
正如同現代人動輒以玫瑰、杭菊、金線蓮等入茶入膳,其實早在唐代,這股「吃花」的風尚便已在廣大的民間漫揚開來。向來注重養顏美容的女皇武則天自然也對花料理懷抱著高度興趣,據悉每逢農曆二月十五花朝節,武則天總要命宮人廣採百花,並和米一同搗製、蒸熟成糕。成品「百花糕」口感芬芳甜糯,多半用作女皇賞賜群臣的禮物。
現在前往洛陽旅遊,街邊小攤亦隨處可見這類小點,改良後的百花糕(或稱牡丹餅)多以豆粉、棗泥入餡,更添香氣和風味──所以儘管傳說中女皇在盛怒之下,將不遵照御令開花的牡丹貶到了邙山之北,可是回歸味蕾食境,她卻似乎還是對牡丹依戀猶存呢!
訂《旅讀中國》或參加【最愛中華】行程,
即贈限量真皮製《大中華世界遺產旅遊護照》,馬上享受行程優惠!
更多精彩內容請翻閱《or旅讀中國》No.41【天下洛陽,狄仁傑密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