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6/05 第395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籠居歲月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鳥聲與人聲
劉德華原來是我的粉絲!
第一次擺爛就上手/如何精通嫉妒的藝術

  今日文選

籠居歲月
黃信恩/聯合報

稠密的外衣、蜂巢的內裡,中古大樓一路綿延,就像港島太古、北角一帶。它是我心中的小香港……

那時我還是醫學系六年級的學生。有陣子我們隨著護理師穿街越巷,見習居家照護,在戶戶樓宅間換著尿管、鼻胃管與褥瘡傷口。

有天,我們出訪一位新個案,中風,右側偏癱。

「到果貿社區。」護理師向司機說。

我醒來似的,「果貿社區」,一個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的地方。那是一片浩浩蕩蕩的土黃色國宅,是隘口,扼守左營大路南端,幾乎所有從市區來的公車,都先經過果貿。

即使八歲就遷居左營,我對果貿所知極少,只約略知道它是一個公車停靠站,那一站有許多人上下車。它給我一種迴避的感覺,所有的敘述向來輕描淡寫,關於它的消息總是那麼少,窗間的起居又是如何呢?

「鳥籠仔厝!」慣於寬疏地景的高雄人常如此形容果貿。每當行經此處,我很難不將視線移往窗外──招牌、帆布、防盜窗、遮陽板、冷氣機、晾曬衣被,一格格,一戶戶,密密麻麻,喘不過氣來。

稠密的外衣、蜂巢的內裡,中古大樓一路綿延,就像港島太古、北角一帶。

它是我心中的小香港。

果貿國宅以阿拉伯數字編號,共13棟。每棟中又有特殊的細分──梯,遵循一種「幾棟幾梯」的座標法則。位置正中的第8、第9兩棟呈半圓狀,相圍成一圓,圓心處為公園,那裡可以仰望一幕圓形的天空;第1棟則位居外環,面古城、臨大路,棟型略有弧度,有人說當時為了避免住民一覽軍港,於是採此設計。

「果峰街」是果貿的主幹道,街口立有「碧海新村」的石碑,如此寬闊海性的地名啊!但我們還是習慣稱果貿,少稱碧海新村。它是海軍眷村果貿三村改建來的,曾是南台灣最大的眷村,光這群國宅就可分出三個里:果貿、果峰與果惠里。

但這裡住的並非全是眷民。我媽就有朋友,因來高雄開公車,全家遷徙至此。

「是哪一棟?」司機轉過頭來。車在果貿繞了一會,繁亂的地址編號讓他有些困惑。

後來問了一位老奶奶,終於找到案戶。一位穿著素簡的女子在國宅底下等我們。她短髮,外型有些粗壯,聲音略低但響亮,一臉隨和的微笑。

「辛苦你們了,我是他女兒,請跟我走。」她說。

果真如我所料,她家不大,幾件家具客廳就快滿了。設備老舊,屋子有些灰暗。

「伯伯,你的眉毛好像郝柏村喔!」護理師開始向個案寒暄。

「爸爸,不要害羞,醫生和護士來看你了。」女子一直哄著不語的父親,摸著他的頭、拍著他的頰。她和城裡沉迷打扮、受保護的女孩很不一樣,一臉任勞任怨、滿有衝勁的樣子。

「辛苦妳了。」護理師對女子說。

女子說:她習慣了。在她家,女人都當男人用。這陣子,她和妹兩人輪流照顧父親,堅持不請外勞。每天按時灌食、換尿布,傍晚背父親至浴室洗澡,晚上和他擠在小房間睡覺。

「因為爸爸沒有安全感,晚上看不到我會亂叫。」女子解釋著。

換完鼻胃管後,我們告別案戶。回程中護理師提到,女子今年四十歲,未婚。她曾和護理師聊過,她出生時,父親已年近半百。因母親早逝,她從小由父親帶大。這生或許就不嫁了,一生陪伴老父。

然而不止她,妹妹卅六歲也未婚。

此後,我就沒踏進果貿一步,它重回生命中一個路途招牌,一幢幢靜止的風景。再次走進果貿是因為眷村彩繪而火紅的自助新村,不少朋友慕名而來。有次,他們攤開旅遊摺頁,指著「寬來順」,想順道一嘗。說實在,我不熟,竟也硬著頭皮按圖索驥找著。

寬來順是早餐店。對於果貿的早餐店,我較有印象的是來來,或許習慣了標榜「果貿來來」的連鎖早餐店。還好,寬來順不難找,臨圓環、近市場,但更顯眼的是排隊人群。除了常規的豆漿、油條、燒餅、蛋餅外,最出名的大概是包子。據說內餡以豬後腿肉為底,瘦肥均存,混以香蔥,咬一口,高湯漫流,自成風味。

我借來朋友手中的旅遊摺頁瀏覽,看看哪些美味是遺漏多年的。「劉家桂花燒雞」,據報導說,老闆娘籍貫山東,講究火候與滷包,這裡的雞都歷經數十多種藥材浸泡。熬熬煮煮,春去秋來,就這樣過了近四十年。

「列為口袋名單,等會離開再包回家。」我提議。

離開寬來順,我們徒步拐進果貿裡頭,眼前突然一片喧噪,人頭攢動。形形色色的攤販逐一開展,吆喝聲、議價聲,耳際漫流著繁複的語系。菜市場就在國宅底下,鬧哄哄的,好一座朝氣勃發的糧倉。然而我們終究不嫻於挑菜、不諳知肉價,於是迅速穿出人群,佇足市場外圍透氣。無意間,我瞥見一位騎綠色機車的磨刀老人,生活工具就綁在後座上,掛著小小價目表:磨水果刀35元,磨菜刀50元,皮帶打洞10元。年老,卻散發旺盛的生存力道。

就在此時,隔著一條街,還有一整片如火如荼的交易,那是跳蚤市場。位於第7、第11棟間的果峰街2巷與4巷,此時地上正鋪著錄音帶、大同電鍋、二手衣、茶壺、舊鈔、圖畫、底片相機、鬧鐘……氣味復古,所有物件的身上都凝結著時光。

我信步走著,看到一整套綠皮的《中華兒童百科全書》,還有幾本泛黃的《讀者文摘》,絕版與過季是這些圖書的共同記號;偶爾就是一方席地的玉鐲、佛珠,甚至老算盤、捕蚊燈、遙控器、充電器,全都靜靜躺在國宅底下。

朋友在一塊綠靛交錯的地毯前停下,那裡有一台壞去的唱片機,以及腕錶數只。老闆口音重,是一位頭戴牛仔帽的老伯伯。

「簡直是時光隧道。」朋友這麼形容。

但再走幾步,地上鋪放胸罩數枚,紅、咖啡、米黃色均有,色澤黯淡,我突然有些錯愕:有人會買二手胸罩嗎?

時光慢了下來,不知不覺來到第8棟,看見「丈景蔘藥行」,店內貼著大紅的「福」字,一旁是井然排列的藥草櫃。老闆濃眉大眼,問我要什麼?我感到些微口渴,點了菊花茶,中杯15元,甘甜潤喉,平庶沁涼。

一位身著迷彩衣、頭戴競選帽的老人,此時騎單車從我們面前經過。他騎往一樓某戶國宅內,毫無煞車動作。我們訝異:民宅豈能任意穿梭?趨前,才發現那是公用空間,不少機踏車於此穿梭、停放,不知情的人會以為誤闖民宅。這種規畫,我以為是果貿獨有。

恍如一場異境迷走。穿出國宅,眼前一座籃球場,四周漆著青天白日滿地紅,還有一面國旗隨風飄浮。這樣的情操我懂,那是果貿的過往,淡去的抗戰紋理。

菜市場、小吃店、籃球場、公園、理髮廳、教會……我們繞了果貿一圈,感到它的豐衣足食,自成一城。

那是城中之城,外冷內熱的城哪!

此後,我陸續到訪果貿幾次,許多時候,僅僅為了一些傳說中的美味,沉迷一種邂逅的美好。近來,捷運紅線通車,R36公車將果貿與捷運巨蛋站串連起來,雖然利用的人不多,但我偶爾就在車上遇見觀光客,慌張問著果貿或自助新村何時下車。

果貿的氣味越來越輕鬆。更多人走進這座城中之城,為了拍照,為了美食。

然而果貿還是同樣擁擠的面目、稠密的外衣,包藏千戶人家深鎖的故事。

前陣子,一位熱愛攝影的新加坡朋友來台找我,他想以圖像記錄眷村塗鴉。這之前,他去過莫斯科Arbat大街,在一堵紀念韓裔搖滾歌手維克多•崔(ВикторРобертович Цой)的牆上,拍下許多塗鴉。結束完眷村攝影,我帶他至果貿吃餃子。

或許因為大選已近,店內客人大聲談論選情,甚至有老伯伯拿著柺杖,刺指著螢幕內他反對的候選人,痛罵不留情。選前的果貿有些躁動、亢進。

食畢,走出餃子店,路上一位女子正將一位老伯伯從汽車後座攙扶下來。那圖像我記得:好些年前,這13棟國宅裡,某個窗間,也有位女子,在裡頭照顧著不能言語、不能動作的老父,並看著他病著、老去著。而女子還住在果貿嗎?老伯伯身體還好嗎?她會不會有天突然發現,不止居家如籠,命運裡還有一座更巨大的籠,她也正在裡頭老去著、流失著,並且辛苦地單身著。四十歲、五十歲,時光會流盡,她在裡頭學著委身、讓步與度日。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鳥聲與人聲
葉維廉/聯合報
鳥聲密密麻麻尋找黑暗中的裂縫你擠我擁吱吱喳喳糾纏摺疊成球

在早晨眉睫開啟前如雨樹花彩虹般爆放再爆放那樣競躍成一支歌

自囚於室自綁於時間舌捲舌結脈搏結紮呼吸急速速戰速決的思想

在錯亂的早晨裡超級強力膠把語字黏合凝結為無法生長的一棵樹


劉德華原來是我的粉絲!
馬家輝/聯合報
向來對明星藝人的八卦新聞沒有太大興趣,偶爾瞄瞄瞧瞧,純粹娛樂,不涉感情,聊作跟年輕友輩之間的話題談資,亦是好。

但對劉德華例外。這位Andy Lau先生是根正苗紅的香港品牌,他廿歲出道,我十八歲,今年他五十一歲了,我四十九歲,卅年來他一直努力地在演在唱,卅年來我也一直努力地在寫在講,對我這輩這類香港人來說,劉德華幾乎不再是明星而是「熟人」甚至「朋友」,如同周潤發,他的額上幾乎鑿上了「香港」二字,他是香港,香港是他,大家同甘共苦。

朋友有沒有看過劉德華替香港政府拍的公益宣傳短片?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一系列的短片,有幾分似「處境喜劇」(situation comedy),在商店或食肆裡有顧客要求這樣要求那樣,售貨員或服務生臉臭冷淡,完全不知道什麼叫作「顧客至上」,這時候,Andy Lau先生突然現身,正色對售貨員或服務生教訓一句:「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已經唔得的了!」對方立感尷尬,低頭無語。然後片段倒流,顧客仍是要求這樣要求那樣,售貨員或服務生卻態度良好,笑臉相迎,和諧萬歲,和氣生財。

短片在香港的電視頻道播放後,多年以來,「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已經唔得的了!」早已成為香港人的口頭禪,每當購物消費遇上不良服務,我們總會模仿劉德華的語氣教訓對方,效果非常良好,若不相信,下回你來香港可以親自試試。其他藝人或許是「演而優則導」,劉先生則為「演而優則教」,他是香港公民道德的教育導師,甚至可以誇張地說,在許多人眼中,他是「香港良心」。

劉德華剛出道時,人氣其實稍遜於黃日華、苗僑偉、湯鎮業,TVB力捧他們三人,劉先生伴隨於後。陳冠中當時主編最具影響力的《號外》潮流雜誌,就分別讓後面三人作了封面人物,過了一陣子,才輪到劉德華,這便是人氣的高低指標。然而,人稱「劉華」的Andy奮力追上,過不了四、五年,超越前進,終於把三人拋在後頭,成為演藝小生之中的榜首紅人。

才情,是重點;努力,更是。劉德華之毅力與勤力,在演藝圈中稱了第二便無人敢稱第一,因此也成為「香港精神」的特質代表,卅年來,他一直做、一直演、一直唱,並且自設公司投資電影以扶持像陳果導演之類的獨立新人,大家都在問:「劉德華為什麼好似不會覺得疲勞?」但沒有人有答案,恐怕連劉德華自己也說不上來。大家只知道,「劉華」二字於廣東話跟「牛華」音近,正好反映了他那像農牛耕田般的持久耐力,大家都對他折服。

我對Andy Lau的仰慕卻又有著另一種「私人感情」。並不是因為我認識他,而是因為大約四、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到香港電台做節目,在電台門外迎面遇見劉德華,他應是剛剛受訪完畢,出門回府。他是大明星,我是小人物,當然低頭疾走,不想打招呼沾光,豈料他卻主動跟我打招呼,用一聲非常親切的「喂!」把我喊住。我愕然,停步問他,你認識我?

劉德華笑道:「係呀!我經常看你在電視台的清談節目,很好看!」

Andy指的應是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竇文濤是老大是紅花,我偶爾作陪作襯,他於1988年起替中國電視界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清談節目,十多年,模仿者眾,接近者少,史無前例的成功,中國電視史應該有他的一章記錄。

面對親切的劉德華,沒有人能夠裝酷,但我仍有我的幽默本色,於是,把手伸向他,並對他說:「好吧,既然你是節目的粉絲,我就讓你握一下手吧!」

說完,眨一下左眼,吐一下舌頭,裝一下鬼臉。

劉德華哈哈大笑,然後爽快地跟我握手。

正是這段偶遇因緣讓我對劉德華多了「私人感情」,正是這份「私人感情」讓我看見他的八卦新聞而倍覺感動。結婚了,做父親了,五十一歲了,走向生命的另一個境界,「劉華」是「牛華」,但今天的這個「牛」,不僅代表毅力努力耐力,而更是「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牛。

恭喜了,劉先生,以及朱小姐,以及姓劉的那位新生小寶貝。


第一次擺爛就上手/如何精通嫉妒的藝術
盧郁佳/聯合報
如何知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成功了?錢再多、官再大、老婆再漂亮都不是成功,成功是不相干的人無故對你流露嫉妒之情。

哈佛商學院,就是儘管我從沒動手去申請入學,一看到它把別人的履歷裝潢得蓬蓽生輝,卻突然斷定:我沒有它,此生虛度。

《慾望城市》的凱莉專欄,就是儘管我從沒動筆構思,一看到連續劇飛花逐月,卻咬定她無疑剽竊了我,排擠了我,無恥踩著我往上爬,代替我成為暢銷作家。

成功很白爛,因為嫉妒很便宜,是國民娛樂,人人都付得起的超低頭期。嫉妒是永不兌現的占有慾,不作選擇、不付代價、滑溜換場的自由。嫉妒甚至不是一夜情,是性幻想。

今天嫉妒別人碩士博士經理總經理按部就班升官,明天嫉妒別人辭職受窮當背包客泡夜店搭便車環遊世界。今天嫉妒別人入住高科技清水模豪宅養馬存紅酒,明天嫉妒別人賣房子去台東住老屋躬耕養雞釀米酒。

眾多嫉妒對象,沒什麼邏輯可言,唯一共通點是:為什麼人有我沒有?

永遠都有一些東西你有我沒有,也有一些東西我有你沒有,但是前者永遠比後者重要。我擁有的東西,我就拋諸腦後;我沒有的東西,才值得捨命追求。你擁有的東西原本應該是我的,不公平。

如何知道自己在自己心目中人生失敗了?就是突然開始嫉妒陌生人。


  訊息公告
一起閱讀趣:訂文學類電子報,好禮等你拿!
藉由閱讀,我們沈澱了自己並與靈魂深處的自我對話,看見不同的世界、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即日起,訂文學類電子報一起閱讀趣,還可抽好禮!

打造寶寶的黃金腦
零至六歲是大腦神經元連結最快速的時期,是大腦迅速成長的「第一關鍵期」,父母可讓孩子透過書認識世界,並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