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童書報】提供童書各樣資訊,以及優質童書的精闢解說和導讀,讓您隨時掌握好書,豐富孩子的閱讀生活! 最聰明的遊戲密技、最深入的遊戲攻略、最新銳的遊戲資訊-【網路遊戲密技吱吱叫】通通報給你知!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05 第475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楊牧,台灣現代詩的Game-Changer
舊情人/兩則
人文薈萃 張小嚕聽西遊記/冰桶國

  今日文選

楊牧,台灣現代詩的Game-Changer
奚密/聯合報

面對楊牧六十年磅礴豐碩,與時俱進的作品,想用一篇短文來作一完整的綜述是不可能的。在近百年的現代漢詩史上,以其作品之豐富,思想之深邃,想像之瑰麗,語言之精練,無人能出其右。在2013年3月7日美國紐曼華文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我是這樣總結介紹辭的:「作為楊牧的讀者,我們跟隨他的想像進入他的詩,他的思維情感,而得以更深刻地意識到世界的存在和做為『人』的意義。」

評者曾從浪漫主義、古典主義、現代主義,甚至後現代主義的角度來闡釋楊牧的詩。誠然,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裡找到這些主義的論證材料,但是最終我們必須承認,楊牧是一位無法歸類的詩人。我稱他為台灣現代詩史上的Game-Changer(暫譯「改變格局者」),大作家未必是Game-Changer,但是Game-Changer必定是大作家。他是一個複合體,匯集了錯綜複雜的資源和資本,凝聚著主觀客觀的元素和能量。在回應、協商結構性的局限之同時,Game-Changer以其獨具原創性的介入轉變他所處的文學場域。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楊牧在文學史上的意義,我們可以梳理下面幾個面向。

詩作為一種信仰

少年楊牧在花蓮中學胡楚卿老師的啟發下開始創作,並在校刊和花蓮報刊上發表作品,步入詩壇。畢業後在台北寄居一年,從一個圈外人進入詩壇的核心,和三大詩社(現代詩,藍星,創世紀)互動頻繁。在戰後台灣肅殺的氛圍裡,這群詩人開闢了一個自由,活潑,開放的空間;他們「寫詩就像擲標槍比賽」(〈弦的《深淵》〉,1967)。年輕的楊牧──1972年以前筆名「葉珊」──即已堅定他對詩的追求:「從十六歲開始我就已經決定,我表現本質的路是詩。」「詩才是我的生命。」他承襲了五、六◯年代現代詩運動對詩的信仰,進而發揚光大。1989年的《一首詩的完成》則展示了楊牧詩學最完整的陳述。

重新評價浪漫主義

「文學史裡最令人動容的主義,是浪漫主義。」(《疑神》)自稱「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的楊牧,曾闡釋浪漫精神的四個層次:中世紀氣氛和情調;對質樸文明的擁抱;抒情和探索精神;和勇於反抗的精神。從葉珊到楊牧,他對英國浪漫詩人華茨華斯、柯律治、雪萊、濟慈、和葉慈的服膺,未曾動搖。對浪漫主義的肯定也表現在楊牧對徐志摩的重新評價上。他力排世人對「浪漫詩人徐志摩」的膚淺印象,編選他的詩文,並對其藝術創新和美學貢獻作出精闢的分析。

絕對的現代

「形象準確,聲籟華美,而且是絕對地現代的。」這句話引自楊牧擲地有聲的文論〈鄭愁予傳奇〉(1973),但同樣適用於自己。楊牧的現代性別樹一幟,因為它奠基在古典文學的提煉融合上。1964年赴美留學是詩人生命中的里程碑,他從一位熱愛中西文學的年輕詩人變成一位受過嚴格學術訓練的比較文學學者。他不僅是一個嚴肅意義上的浪漫主義者,也是虔誠的現代主義詩人。早期的浪人、水手、小沙彌、臨刑犯,中期的延陵季子、遭貶謫的韓愈、風雪山神廟的林沖、還魂的復仇者,近期的妙玉坐禪、車臣戰士、聖彼得堡的革命志士等等──透過這些虛構的人物和戲劇性的場景,詩人投射一個曲折幽微的內心世界。

楊牧的文學實踐是多面向的,包括各種類型的書寫和眾多文學學術工作。作為詩人、散文家、學者、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楊牧在台灣文學場域裡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在詩的創作上,他不斷追求突破,六十年如一日。他所樹立的詩人典範立體而豐富,結合了古典與現代,浪漫與前衛,抒情與知性。稱他為台灣現代詩的Game-Changer,實至名歸。

(本文為節選,全文請見「趨勢教育基金會」網站)


舊情人/兩則
許亞歷/聯合報
在那樣輕巧的年紀裡,我想像舊情人是一隻新船,莫奢珍品滿載,但祈航向無違,而我呼一呼風,小小的新船就盪漾盪漾,浮沉一陣……

麻辣鍋,以前的味道

和舊情人最後一次約會,是某個禮拜天下班深夜。當時的工作十一、二點下班是常態,約會往往就是到舊情人家吃點消夜,說說話後就讓他載我回家。當天才到舊情人家不久,為工作兩日沒闔過眼,我便在沙發上睡著,再醒來時,已是凌晨一點半,舊情人坐在床頭處看書,亮著檯燈,燈下他的臉色幽黑,我喊他、他用怨懟的眼睛看我。一言不發,舊情人以從來沒有過的車速,飛快地將我送回家,引擎沒有絲毫的停頓,便又折返而去。

和舊情人最後一個約定,是一起吃鼎王麻辣鍋。我與同事常相約吃鍋,舊情人幾次想跟卻都錯過,只能聽我誇口那些麻辣湯、豆腐、鴨血究竟有多迷人。於是我們約好等哪天兩人都有空,讓他親自驗證是否真的那麼好吃。

鼎王之約從未實現。舊情人最後一次送我回家後,便拒絕和我聯絡。過了整整一周,我想自己的確放太多精神在工作上,把所有疲勞都轉嫁給他--所以他大概是生氣了吧?

彷彿真的這樣以為,又像是聊以安慰,我接受了自己的揣測。打了幾通訂位電話,終於成功受理,寫了簡訊給舊情人:「禮拜一晚上吃鼎王嗎?我訂好位子了,七點半。」

舊情人沒來,隔一個多月再聯絡上,即是分手。許久後,我們終能像朋友一樣聊天,「我吃過鼎王了,真的不錯耶。」舊情人說話的時候,曾有一瞬間我這麼想著:如果那天,我們真的去吃了七點半的鼎王,會不會因為麻辣鍋味美料實在,而決定和好呢?

今日七點半,我和現在的情人到鼎王用晚餐。距那個未被實踐的約定已近五年,鼎王在台北開了另一家分店,排隊人潮不若過去踴躍。辣湯滾沸,豆腐鴨血浮沉,我想起了這樣的往事。

回家後,丟了訊息給舊情人:「我今天去吃了鼎王。」「鼎王好吃耶。」我的舊情人,已經知道鼎王好吃;而我,已經不知道那樣的好吃,是怎樣的好吃了。

誰的南方澳

我曾以為南方澳不是我的,是舊情人的。

那是他的家鄉,住著喜歡吃麵包的宜蘭阿嬤和寡言的宜蘭阿公。漁業起家的阿公酒不離食,有紅紅的眼睛,又濁又亮,來台北住的晚上,阿公用有趣的小瓶罐裝酒喝,不多夾菜,但筷子如舵,一觸盤碟,每道菜都搖晃起來,餐桌變作甲板,彷彿就要乘風破浪。

宜蘭阿嬤不喝酒,指著幾碟小菜,說這是她「黑白煮欸」,當時我吃素已一段時日,正好和阿嬤的飲食相搭。舊情人說阿嬤語言習慣不佳,好發鄙詞,不過,我破破的台語遇上阿嬤直直的台語,就像澳口旁一起補漁網的婦女,即時修繕個差不多了,也能撈到幾條心領神會。

因為是舊情人的家鄉,隨他去了好幾趟。

一進南方澳定要先去向金媽祖打招呼。雖說是金媽祖,其實南天宮三個樓層各供奉了湄洲媽祖、玉媽祖和世界最大的純金媽祖像。同樣的神祇,仍一樓一樓地把禱詞認真講過,每回都覺得這爬階敬拜的過程簡直是心理諮詢,愈往上頭走,愈加檢視所願所念,於是我總在最後的金媽祖臉上望見自己,一轉身,灣澳山嶼一靛一碧,從狹長這頭開闊出去。

農曆年時,舊情人的家族照例至南天宮上香、吃平安粥。一次年假後,他傳來文字檔,寫的就是金媽祖。「請引我走在正確的路上。」這是舊情人對金媽祖唯一的託求,不貪心卻十分茫然,在那樣輕巧的年紀裡,我想像舊情人是一隻新船,莫奢珍品滿載,但祈航向無違,而我呼一呼風,小小的新船就盪漾盪漾,浮沉一陣。

阿公過世後,宜蘭阿嬤搬回金媽祖附近的老屋獨居。拜訪那天,午後漁村安安靜靜,沒有鎖門,阿嬤正與老屋放心地打盹,收音機仍持續推銷神藥仙丹,點小黃燈泡的房裡,各種誇大的療效都被暗影修飾得理所當然。我們打斷阿嬤的午睡,擠著亂聊一陣,蓋過廣播的聲音,像一團雜訊,阿嬤一扯床被說:「夭壽骨!」卻又哈哈大笑。

最後一次同去南方澳時舊情人已有駕照,借了車,一下就駛達目的地。我記得在那裡點了光明燈,其餘的細節雖沒辦法回想起來,但對於自己一路上小心感應著身邊的人不再愛我,卻也一邊努力維持的這件事,留著深刻的印象。果然三個月後,我的光明、舊情人的正路,各奔異途了。

之後再去,常想成自己又踏上了舊情人的地盤造次,感到此處每一件物事既多情又空洞,教我跟著易感、匱乏。我失落地去,濕濕濡濡地回來,把這些濕濕濡濡的東西烘晾、養大。

大概康復就是這樣,殘敗的魚拿來作餌,往往能釣起比原本更大的魚。我把自己一隻換過一隻,帶上一次的自己回到南方澳,得一個更健全的我。於是,南方澳從陌生,經歷歸屬、傷懷,成為療癒的地方。

又是南方澳了,這次,是我的了。

(本文摘自有鹿文化,九月出版許亞歷《這個•世界•怪怪的》)


  人文薈萃

張小嚕聽西遊記/冰桶國
張輝誠/聯合報
前言:某老師點名我倒冰,我寫了倒冰文。明天會去捐錢,我們家長期捐助喜憨兒和家扶(張小嚕認養一個烏拉圭姊姊,從他出生一直到現在,四年多了),還有羅東聖母醫院,明天我會去再捐給喜憨兒協會。我不知道漸凍人協會,這個世界太多人需要幫助了,我們家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持續」幫助我們認識的也很需要接受幫助的人。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離開小人國,繼續往西天取經,遇山越嶺,逢水搭橋,曉行夜宿,平原盡處見得一座城市,師徒四人趕緊向城門走去。

朗朗晴空,忽罩上一層烏雲,涼風大起,豬八戒以為又有妖怪,忙叫大家小心,不意天空竟摔下一塊塊東西,砸在四人頭上、身上,痛不可言。悟空急跳上龍馬,先用身體護住師父,再從耳朵掄起金箍棒,旋出飛輪,從空而降的東西碰上飛輪隨即旋激彈飛,唐僧得以毫髮無傷。

四人跑至城牆底下,尋得遮蔽,仔細望外一瞧,竟是天空降下一塊塊白色小晶狀物。豬八戒很是好奇,伸手接了一塊,沒想到冰冰涼涼,送進嘴巴一嘗,冰涼無味,(問張小嚕:是什麼?是雪!不對,會痛耶!是冰塊。答對了)原來就是冰塊。

城牆守衛士兵,接過師徒四人入關關文,見他們大驚小怪,便對他們說:「這東西乃是此間特色,喚做『冰雹』,乃上天賜與之冰塊。一天約有兩三回降下冰雹,城裡居民都拿鐵桶接盛,是以別稱『冰桶國』。」師徒四人回頭一看,果不期然,家家戶戶門口、簷上、屋頂都有鐵桶盛接冰雹,叮叮咚咚,錚錚鏦鏦,敲釘擊鐵,煞是好聽。

唐僧四人進得城內,正想找間寺廟歇腳掛單,忽見人群團團圍住一所大戶人家門口,師徒四人禁不住好奇,也擠近同觀。原來有人跪在門口,高舉著一桶冰,往自己的頭上淋去,圍觀群眾即使是大熱天仍舊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冷喲。這時有人問:「老葉啊!你這般折磨自己是為了啥?」這老葉是受了老婆處罰,連日在家天天上網(古代男人不打漁,只將漁網掛上竹竿曝曬,謂之上網)(張小嚕大樂:好好笑喔!),加之游手好閒不做家事,惹得個性暴躁的老婆不愉快,命他跪在門口舉冰桶懺悔。老葉見圍觀人數太多,不好供出實情,便想了個法子:「我這是為了幫助冰桶國窮苦人家,我淋完冰桶之後,會指定三人也要一起淋冰水,不然就要捐金一錢做公益。我指定A、B、C三人。」大夥兒看完之後,一哄而散,唐僧師徒也不以為意,趕緊找到寺廟掛單去也。

沒想到,隔天一早,冰桶國已經陷入倒冰桶的歡樂氣氛當中。原來A倒完冰桶之後,點名了DEF;B倒完冰桶之後,又點名了GHI;C倒完冰桶之後,又點名了JKL。倒冰風潮,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冰桶國什麼沒有,冰塊特別多。到了傍晚,寺廟的住持已經被點名了,他在大雄寶殿前,半袒袈裟,神情肅穆,在大徒弟的幫忙下,倒下了一桶冰水。然後住持又點名了:唐三藏、孫悟空和豬八戒。

唐三藏,身體孱弱,怕一淋淋出問題,只得捐出一錢了事。孫悟空和豬八戒哪來錢鈔,況且小小冰塊有何可怕?便各自淋了一桶冰,沒想到冰水淋在頭頂的剎那,實在太美好了。這下子換孫悟空和豬八戒開始點名接棒三人了,豬八戒覺得太好玩了,點了師弟沙悟淨來一起玩,又點了當年在西王母蟠桃會上調戲嫦娥遭貶下凡的兩位關係人:西王母和嫦娥。孫悟空大笑一聲(問張小嚕,孫悟空會點誰?土地公!還有呢?我想想。我不知道啦!我說:「孫悟空都會點很厲害的人物喔!」):「且看老孫來認真點名:玉皇大帝、如來佛、閻羅王!」豬八戒在旁叫好:「師兄,你人脈夠廣大!」孫悟空便招來土地公、六丁六甲,各自傳命受點名的三位主角去也。

這一傳,非同小可。玉皇大帝也倒冰了、如來佛也倒冰了、閻羅王也倒冰了。一時間,上自天庭,中至人間,下達地獄,天兵天將,王公百姓,夜羅鬼差,全都在倒冰桶。冰塊還因此供不應求,價格略略上揚。更讓人感動的是,冰塊國的窮苦百姓因此而得到生活的資助,因為絕大部分的人不但淋冰水,也會同時捐錢做公益。

壞就壞在過了一個月,老葉又被老婆罰跪在門口了,這次老婆命他一次塞進五塊冰在嘴裡,門口又團團圍住好奇觀看的人,老葉還在想法子,這次應該要編個什麼好理由才行啊?


  訊息公告
中秋到,你BBQ了嗎?
香噴噴、讓人垂涎三尺的烤肉活動,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喜愛,但烤肉要注意的事情還不少呢!快來看看,才能吃得健康又愉快。

從飲食根治養出平衡好體質
減重一定得斤斤計較卡路里,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度日嗎?了解飲食與血糖的關係,說不定妳也能過著開心吃肉、不怕油脂的減肥好日子!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