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7/12 第540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莫昭平/有一種愛情叫作楊絳與錢鍾書
張讓/42記事和其他(之五)
【剪影】張玉芸/退後的力量
【小詩房】翁書璿/難約

  今日文選

莫昭平/有一種愛情叫作楊絳與錢鍾書
莫昭平/聯合報

我已不記得哪位英國傳記作家寫他的美滿婚姻,他寫道:一,我見到她以前,從未想到要結婚;二,我娶了她幾十年來,從未後悔娶她;三,我也從未想要娶別的女人。我把這段話讀給鍾書聽。他說:「我和他一樣。」我說:「我也一樣。」──楊絳

被譽為「民國第一才子」的錢鍾書曾稱妻子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更讚她「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和朋友」。

我的好友好奇地問我:「妻子和朋友,我懂,但是如何做一輩子的情人呢?」

好個大哉問!

我想了很久,我覺得,錢楊既是愛情和生活上的神仙眷侶,也是文學和志業上的最佳知己——一種似乎已經絕種了的「珍稀物種」。

且看錢楊如何彼此對待,特別是楊絳如何對待錢鍾書,答案就出來了:

愛情和生活上的神仙眷侶

他們寫了一輩子的情書

我第一次和鍾書見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見面後老錢開始給我寫信,約我到工字廳相會。見面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而我則緊張的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於是便開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也走上荷塘的小道了,以至於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了。

1933年秋的一天,我給鍾書寄了一封信,不巧被其父錢基博老先生看到了,老先生招呼也不打就擅自拆閱。後來鍾書跟我說,老先生看到信後,對我大加讚賞。因為我在信中對鍾書說:「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親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終不受障礙。」老先生邊看邊讚:「真是聰明人語。」

文革時,錢楊已經五、六十歲。楊絳隨一夥老知識分子下鄉鍛鍊,錢鍾書每日一信,字小行密,情意綿綿又生動有趣。和楊先生一起下放的老先生,有的壓根兒沒有家信,有的一兩星期有一封家信,只楊絳天天有信。不久,錢鍾書自己也下鄉後,仍偷空寫信,但不能每日一封了。楊先生說:「這是默存一輩子寫道最好的情書。」

每封信她讀了又讀,捨不得丟,都收在衣袋裡。衣服的每個口袋都塞得鼓鼓囊囊的,衣袋裡裝了十來封信,就行動不便了,只好抽出來藏進皮包裡。身上輕了,心卻重了。雖然這些信誰都讀得,政治上絕無見不得人的話,可是經過政治運動的人,誰不害怕無妄之災!信攢多了,實在無處收藏,楊絳只好硬起心腸,付之一炬。

玩石子

鍾書每和我分離(出國或出差),必詳盡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然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我們只願長相廝守,不願再出國。

愛的早餐

1935年春,鍾書考取庚子賠款公費留學資格,那時候我還沒有畢業,但是考慮到鍾書這位大名鼎鼎的清華才子從小生活在優裕的家庭環境中,被嬌養慣了,除了讀書之外,其他生活瑣事一概不關心,尤其是不善於生活自理,處處得有人照顧、侍候他。所以我就下定決心跟他完婚一起去英國。那年鍾書不足25歲,我不到24歲。

鍾書常自嘆「拙手笨腳」。我只知道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把抓。我並不知道其他方面他是怎樣的笨,怎樣的拙。

1935年,錢楊留學英國牛津大學,「我們入住新居的第一個早晨,『拙手笨腳』的錢鍾書大顯身手。我入睡晚,早上還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像一只稍大的飯盤,帶短腳)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來享用了。他煮了『五分鐘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做了又濃又香的紅茶;這是他從同學處學來的本領,居然做得很好,還有黃油、果醬、蜂蜜。我從沒吃過這麼香的早飯!」

之後的共同生活裡,「我們的早飯都是鍾書做給我吃。」

三十多年後,1972年的早春,我們從幹校回北京不久,北京開始用煤氣代替蜂窩煤。早起,鍾書照常端上早飯,還有他愛吃的豬油年糕,滿面得色。我稱讚他能蒸年糕,他也不說什麼,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兒。我吃著吃著,忽然詫異說:「誰給你點的火呀?」(因為平時我晚上把煤爐封上,他早上打開火門,爐子就旺了,這一次不是)鍾書等著我問呢,他得意說:「我會劃火柴了」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劃火柴,為的是做早飯。

我在英國住院生產,出院時,鍾書叫了汽車接妻女,回到寓所,他燉了雞湯,還剝了碧綠的嫩蠶豆瓣,煮在湯裡,盛在碗裡,端給我吃。錢家的人若知道他們的「大阿官」能這般伺候產婦,不知該多麼驚奇!

最賢的妻

我在英國住院生產,鍾書只一個人過日子,常苦著臉說,他不小心打翻墨水汙染了房東的桌布,又砸壞了檯燈、弄壞了門軸,我總告訴他「不要緊」,他感激之餘,對我深信不疑,我回寓後,真的全部修好。

抗戰時,一位長輩對錢鍾書說:「我現在明白了,鍾書為什麼總這樣高興快活,原來他有這樣一個wife!」

連錢鍾書的嬸嬸都稱讚楊絳:「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鍾書是癡人有癡福!」

文革後期,錢楊一路「逃亡」,先逃到北師大錢瑗的宿舍、後住過小紅樓,甚至文學所的一間辦公室。錢鍾書衰病,腿腳也不靈便,全靠楊絳扶持,搬家、打包、整理……一應事情都靠楊絳承擔。錢鍾書寫《管錐篇》須用他的讀書筆記。筆記本留在原先的家裡,塵土堆積很厚,楊絳用兩天功夫整理出五大麻袋,兩天裡沒有好好吃飯,卻飽餐塵土。

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

我和鍾書在去英國的輪船上曾吵過一架。原因只為一個法文bon的讀音。我說他的口音帶鄉音。他不服,說了許多傷感情的話。我也盡力傷他。然後我請同船一位能說英語的法國夫人公斷。她說我對、他錯。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鍾書輸了,當然也不開心。常言「小夫妻船頭上相罵,船杪上講和。」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定規。我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但此後幾年來,我們並沒有各持異議。遇事兩人一商量,就決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們沒有爭吵的必要。

就是愛「探險」

錢楊愛散步,這個習慣維持了一輩子。留學牛津時,「我們每天都出門走走,我們愛說『探險』去。我們總挑不認識的地方走,隨處都有所發現。」

中年之後,工作之餘,錢楊也常「同到日壇公園散步。我們仍稱『探險』。因為我們在一起,隨處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們還像年輕時那麼興致好,對什麼都有興趣。」

最理想的婚姻

我已不記得哪位英國傳記作家寫他的美滿婚姻,他寫道:一,我見到她以前,從未想到要結婚;二,我娶了她幾十年來,從未後悔娶她;三,我也從未想要娶別的女人。我把這段話讀給鍾書聽。他說:「我和他一樣」,我說:「我也一樣。」

亦妻亦母

楊絳擅編織,一家三口的毛衣、毛褲、背心等,都是她親手打的。有一次,楊絳要捐掉一件她為錢鍾書織的舊毛衣,錢鍾書雙手抱住不放,連說「慈母手中線」,楊絳說:「我很感動,我待鍾書,慈母的成分很多,他從小嗣出,沒有慈母,伯伯對他好,究竟是男人。這對他性格的形成,很有關係。」

苦難中也要甜蜜

1969年11月,錢鍾書被下放到信陽地區的羅山縣。次年7月,楊絳也被下放到那裡,被分配在菜園幹活。菜園距離錢鍾書的宿舍不過十多分鐘的路。當時,錢鍾書負責看守工具,楊絳的班長常排她去接工具,於是,「同伴都笑嘻嘻地看我興沖沖走去走回,借了又還」。後來,錢鍾書改任專職通訊員,每次收取報紙信件都要經過這片菜園。「這樣,我們老夫婦就經常可在菜園相會,遠勝於舊小說戲劇裡後花園私相約會的情人」。

患難與共 生死相伴

楊絳一度因為長期照顧生病的錢鍾書,自己也累病了,極難入眠,疲累至極,便換做錢鍾書擔心她、照顧她。她的日記寫道:「今日我午後睡得一覺,鍾書喜極而涕,還謝謝我,甚感其意。」

錢鍾書臨終前四年纏綿病榻,長期住院,只能靠鼻胃管進食,楊絳每天親自買新鮮食材,兩台果汁機輪流開動,細細製作成營養豐富的液狀食料親自送去醫院。(上)


張讓/42記事和其他(之五)
張讓/聯合報
你對數字有感覺嗎? 我是數字低能。

對我,數字的意義遠比不上文字。碰見喜歡的文字,覺得抓到了一把閃電,恨不得有機會投擲出去。給我一個數字,到了腦中立刻就多一少一,甚至相差百倍千倍。凡是和數字有關的東西,我十之八九弄錯。其實我滿喜歡數學,奇怪總念不好。但讀過英國數學家哈代的回憶錄《一個數學家的自白》,很喜歡。印象最深的是他痛恨鏡子,還有是他幫印度數學天才若馬努真到英國念書的事。哪天出了書箱,我會再看一次。

美國詩人和回憶錄作家瑪麗.卡爾《回憶錄的藝術》裡,最後一章特別提到《一個數學家的自白》,倍極讚美,甚至冠以「偉大」形容。哈代晚年自覺數學能力衰退,自殺失敗,於是勉力「苟活」。他在回憶錄裡自我衡量:「我從沒做過任何『有益』的事。」自覺在數學上一無貢獻,但可能對增加知識有所幫助。卡爾引用哈代整段話,以它來鼓舞自己、學生和所有明知可能徒勞但仍舊費力寫作的人,寫得十分感人。

寫《42記事》,42對我並沒什麼特別,若硬要擠出一點趣味,可以說因為它是6和7兩個連續數目的乘積。又想到,有部佛經叫《佛說42章經》。

有部新出版的俄國小說《四十個房間》,寫一個現代俄國女性一生經歷的四十個房間。書裡敘述者的母親告訴女兒,四十是個意義特殊的數目,是上帝測試人類忍受極限的次數:諾亞承受四十日夜豪雨,摩西流落沙漠裡四十天,耶穌絕食和受誘四十天。《聖經》裡,四十年是一個世代,孕育胎兒費時四十天。

剛好碰見一些和41有關的。

珍.奧斯汀活到41歲。

美國作家珍妮特.麥爾坎有篇做後現代畫家大衛.勒薩爾的報導〈41個錯誤開始〉,費時兩年採訪,寫成41片段,每一片段都好像從頭開始,結合起來變成非常立體的特寫。

匈牙利作家桑多.馬芮的長篇小說《餘燼》寫年老主角花了41年等候最好的朋友來訪,以便消解胸中大疑,關係友情,關係愛情。筆法綿密傷感,將人網了進去。

這些數字對你恐怕沒什麼意義:44、46、47、51、52、58。

梭羅活到44歲,歐威爾46,卡繆47。

巴爾扎克和普魯斯特都死於51歲,莎士比亞52,狄更斯58。

這天不假年的名單很長。看到一次,震驚一次。濟慈死時才26歲。

近十年來常讀報端訃聞,特別留意作家歲壽(八、九十歲的不少),然後自問:

長命便是一種成就嗎?有需要悲悼這些人短命嗎?


【剪影】張玉芸/退後的力量
文/張玉芸/聯合報
在嘈雜的鬧區裡,我不經意地抬起頭時,看見了這一幕。

在嘈雜的鬧區裡,我不經意地抬起頭時,看見了這一幕。

鴿子,她從地面上奮力飛衝,展翅而飛的這一刻。看!她雙腳緊緊縮起來的模樣,好可愛的動作,卻又引人深思。原來,在天空的領域裡,習於地面行走的雙腳啊,你必須懂得後退。

在人生的旅程當中,我們是否也有感到欲振乏力的時候?想必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一定有一些地方,還沒有完全退出吧。所以也就無法海闊天空了。

退後是一種力量,這是我多年之後才理解的。

(本欄歡迎投稿,文長以300字為度,附照片一幀,稿寄:lianfu@udngroup.com


【小詩房】翁書璿/難約
翁書璿/聯合報

難約  詩/翁書璿

隱諱的銀河

緊閉的刺蝟

分不清那場靜默

是冷場還是禱告

而夜晚如此飢寒

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很晚

不知覺地

星星也換了位子

一直遙遠


  訊息公告
天啊!麵粉、玉米粉竟然會爆炸!
所謂的粉塵爆炸經媒體報導,大家才注意到有這個東西而且竟然會爆炸,還造成這麼多人的傷亡。每個人的疑問:「為什麼這麼微細的小小的一堆玉米粉粉體,會造成如此重大的傷亡?」

瘋甲蟲,自然玩一「夏」!
甲蟲的種類繁多,除了體型較大、翅鞘光滑的獨角仙、鍬形蟲,還有像會幫助花朵傳播繁衍的瓢蟲、或是有大自然清道夫之稱的糞金龜等,別小看這些甲蟲一族,對大自然可是有不可獲缺的存在意義喔!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