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6/12 第672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當代小說特區】裴在美/妻子之吻(下)
黃春美/長城行
【聯副不打烊畫廊】張堂庫油畫作品〈花見 2004〉
【慢慢讀,詩】路寒袖/飛頁書餐廳的菜單

  人文薈萃

【當代小說特區】裴在美/妻子之吻(下)
裴在美/聯合報
妻子之吻。(圖/吳孟芸)
話鋒一轉,邵突然說:你太太都跟我說了。凌叔華的那個短篇小說〈酒後〉跟那晚我醉倒在你家沙發上的情形真的是90%吻合。

他頓時臉熱心跳,結結巴巴地說:她,她都跟你說了什麼?……

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分居,甚至沒有太多人知道他已經搬去他表哥家好一陣了。包括他們雙方的父母,以及大部分的友人。或許這並不算什麼正式的分居,這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緩衝。

至於緩衝些什麼,他也不甚知之。在這期間,尤其剛離家的那幾日,他不時被那晚的夢魘衝擊著。他想像妻子和邵之間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

她終究是吻了他,卻因此無法入睡,輾轉難眠。她起身再度走到沙發旁,這時邵突然醒來,他們……

就這樣,他被惡靈纏身似的,心智整個淪陷,受著失眠和焦慮的折磨。面色枯槁,兩圈浣熊眼。

連一向獨來獨往不愛管人閒事的表哥也看不下去了,說:你看起來好像一具殭屍。

不是好像,就是。他沒好氣地回答。

終於,他去找了專家諮詢。只是那種婚姻顧問非常一般,基本上都是在開導解決一些婆媳矛盾經濟親子還有家暴之類的問題。在聽完他和妻子的故事之後,一個笑說這根本就不是個事,言下之意大有怪他「庸人自擾之」。另外那個比較能夠理解,好心的推薦一個專門針對性困擾的諮詢顧問給他。「因為國內這類的諮詢正在起步,還沒正式啟動,所以,就還沒有核發執照就是了。不過,她應該是很專業的,有碩士學位,你可以上她的網站去看看。」

於是他先上網,在「專門治療」的項目上寫著:

性自覺,性向鑑定,性無能,性成癮,性壓抑,性自閉,性變態……

唔,聽起來都滿嚴重的。他琢磨道:好像並不合適自己的case……

這時看到網頁上有視頻,他很自然便按下。

視頻上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瘦弱男子在診室中,他的臉被馬賽克起來。女治療師介紹說患者有憂鬱症,並且是性自閉。

從他們的對話中得知男子恐懼在愛人面前脫衣,也無法有正常的性生活。

這時,女治療師先拉起他的手,要他放鬆,在女治療師柔聲的開導下,男子由緊張不自在逐漸放鬆。在女治療師循序漸進的導引下,男子的臂膀開始慢慢搭上女治療師的肩頭,最後與她擁抱在一起。

接下來的竟然更加聳動,總之這段視頻讓他看得瞠目結舌。只頻頻想說,這種治療肯定是國外流行過來的。對噢,怪不得無法核發執照,到底要如何定義女治療師呢?是醫療服務還是性工作者?這果然有爭議性。

他坐在診療室中等待。不一會,女治療師來了。在看完他填的病徵表格後,她問: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嗎?

我,我對性恐懼。我不敢在人面前脫衣。我……不敢去吻我喜歡的女生。

你怎麼知道自己不敢?你有試過嗎?

他回憶著網頁上的視頻,女諮詢師現在是否就要對他說:

「下一次,我們可以試著脫掉衣服,我會配合你。讓你感受跟一個女性一起裸體的感覺。」

他鼓起勇氣,說:你可以跟我一起脫衣嗎?你可以教我怎麼去親吻女生嗎?我可以吻你嗎?

你是裝的吧?女諮詢師眼光凌厲地望著他,頓時板起臉孔:你到底是不懷好意還是真有困難?

他低下頭去,感到莫名的羞慚。他把自己的情況向她如實托出。他說自己之所以裝成有脫衣以及性恐懼症,是因為看到視頻上她的治療──可以與患者一同裸體。或許唯有這樣,他才能夠和妻子扯平,才能跨過這個坎……。最後他像一個請求寬恕的罪人那樣,只差沒跪下來,說:希望能獲得妳的諒解和原諒……

這時,聽到敲門聲。

女諮詢師這才開門進來。

他頓時從迷思亂想中復甦。

她對他友善地微笑,接著說了一些什麼。在真實面對這個自己一度企圖褻瀆(儘管是在想像中)的女性時,他簡直無地自容,根本還沒來得及細聽她的講述,便像個竊賊似的慌慌張張狼狽地逃出了那間診室。

他幾乎已經忘記了季節,直到他走在新生南路看到路旁高大的木棉開出嫣紅的花朵時,這才想起,已經是春末了。陰冷多雨的日子終於過去。

突然他被眼前的一個高大男子叫住。一看之下,竟然是邵。

邵熱情招呼,一時之間他不知要如何反應才好。好一會後,才恢復正常,與之寒暄起來。

實在失禮!那天晚上竟然喝到醉得不省人事……

沒有沒有,難得嘛,人生難得幾回醉。

早就想要過去跟你們道謝,那晚實在太打擾了。對了,我寄去的書你收到了吧?

哦,哦……有,有吧。

那天晚上你不是說在找台灣出版最早的台灣現代詩大全嗎?剛好我在一家專賣絕版書的店看到,一共兩冊,還是商務印書館的原版呢。

喔,居然他酒醉後還能記得,而且竟給他找到絕版書,並買了寄來,這實在是太大的一個人情了。他當下感動得不知要說什麼才好,只能吞吞吐吐地道謝,推說自己這陣太忙還沒來得及拆封云云。

他本來只想應付他兩句便走人的,如今卻因著這套贈書被突破心防,就這樣兩人走著聊著,不覺已到溫州街。

他們不僅同去喝了咖啡,還聊了甚多。從邵口中得知,那日早晨他酒醒後,妻子告知:「丈夫一早去買了早餐,已經去公園運動了」。他倆用過早飯還不見他回來,邵便率先告辭了。

原來,妻子編了這樣一個溫暖的謊言來掩飾他那晚的出走。

話鋒一轉,邵突然說:你太太都跟我說了。凌叔華的那個短篇小說〈酒後〉跟那晚我醉倒在你家沙發上的情形真的是90%吻合。

他頓時臉熱心跳,結結巴巴地說:她,她都跟你說了什麼?

也沒有啦。我就是覺得很榮幸。偶爾扮演一下偶像也挺好的,特別是自己醉得不省人事的時候。而且無巧不巧意外演出經典故事。真的是很榮幸喔。

她有告訴你……

你太太是一個很純真的人,而且很直接坦白。這種直白不只是勇氣,其實是一種自信。是那種已婚女人,且是婚姻幸福女人才有的自信。你一定覺得很驕傲吧?

邵說罷便爽朗的笑起來,露出一口潔白好看的牙齒。

臨走,邵說:找個周末到我們家來喝酒吧。我太太人比較低調啦,不過她一定會很歡迎的。

他跟邵揮手道了別,目送他高大的身影走出溫州街小巷。

他轉過身,忽然有些茫然,不知道這陣自己的失落到底為了哪樁。他看著眼前巷弄的分岔口,有點搞不清回家的方向,再定睛才看明白,自己也感到好笑。對啊,真的是已經好久沒回家了。

(下)


黃春美/長城行
黃春美/聯合報
走逛古北水鎮時,與朋友月草和小鸚臨時決定買纜車來回票,爬司馬台長城。

下了纜車後,爬了一段彎曲高遠的山路,風愈來愈大,登上長城,沒有遮蔽物,風更大了。爬到第八個塔樓時,遇見一名自稱來自台北的中年女子,說纜車停駛,她的夥伴都在山下,不知怎麼辦。

怎麼可能?後方纜車還在滑動啊。找駐守人員詢問,證實纜車真的停駛了。風勢會減弱嗎?纜車可能復駛嗎?都不知道。下山的腳程約一個半小時。

塔樓只開放到第十個,兩名遊客正往第十樓前進。放眼望去,長城上只剩我們四個人了。不到五分鐘,纜車果真停了。我有點心慌。

回程公交車是五點,從長城入口穿過古北水鎮,走到站牌約一小時,山下遊客多,最慢四點半要去排隊,否則五點的車次沒搭上就得等到九點。看了時間,沒得選,也不能再流連了。匆匆拍照,速速下山。

小鸚有懼高症,連搭手扶梯都恐懼,好不容易爬上第八個塔樓,卻要面對困難許多的回程,如今也只能勇敢面對了。

我們邀那女子一起下長城,她說風大,坡度太陡,不敢走。我挽著她,說一起走,好相互照應。她又說,都是石板路,她的鞋底摩擦力不好,怕滑跤會把我拖倒。最後,我與她面對面,手牽手,一步一步如螃蟹橫行。後方的月草挽著小鸚,走走停停。

長城兩側牆垛低矮,不及小腿一半高,有些路段,沒有階梯又陡,中年女子害怕,坐在地上讓臀部往下擦滑。我一步一步前進,強風颳得我步伐左飄右移,彷彿要被吹落山谷。此時,陽光猛烈,我們卻冷得想躲進塔樓,然而,厚牆風化毀損,四面都是風口,躲來躲去,找不到一面可避風的牆,唯有繼續前進。

瞬間,強風中又颳來一陣強風,要拔起身體般,我暫時蹲倚低牆。突然想著,出發前一天下午,幫家人滷了一鍋豆乾、海帶,可以吃上好幾天,不知吃完了沒,如果吃完了,滷汁會不會再利用?當天也買了意外險,選購哪類方案時,像是參加互助會,也像是下一場賭注,猶豫許久。簽名時,假想若真客死他鄉,至多書房太亂,來不及收拾,其他,也沒啥後顧之憂了。

年輕時,死亡遙遠得與我無關似的,年紀大了,看多親友病痛,生死了然於心,參加告別式,有時像是赴一場下午茶那般自然。意外之於死亡,只是驚嘆號代替了句號,都是結束。多年前,挑戰者號太空梭於發射升空後七十三秒發生解體,七名機組人員全數罹難,那時我才二十幾歲,在電視機螢幕前不捨哀悼,隨著年歲增長,卻以為人生免了病,又痛快一死,未嘗不好。

早已交代家人將來不辦告別式,樹葬回歸自然。此刻,雖不是冰天雪地,也未達暴風颶風等級,但果真我在此發生意外,都是歸鄉。至於辛苦多年,與先生一起打拚出來的美好江山是否會拱手讓給他人。只有祝福。

一步步踩踏在六百年前的長城上,胡亂遐想中,又揣想當年築城民工與頻繁戰事,耳邊風聲獵獵,幾百年前的亡靈彷若隨風奔竄。忍不住再次掏出相機拍照,拍這地圖上,拉鍊般縫在崇山峻嶺間的龐大建物。

走下第三塔樓後,風勢減弱了,坡度緩和許多,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中年女子漸行漸遠,消失在人群裡。我問小鸚,這趟長城行克服了懼高吧?她說都要哭出來了,永生難忘。


【聯副不打烊畫廊】張堂庫油畫作品〈花見 2004〉
聯副/聯合報
張堂庫油畫作品〈花見 2004〉。
●「在未來解構從前」於形而上畫廊(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9號7樓)展至7月26日。


【慢慢讀,詩】路寒袖/飛頁書餐廳的菜單
路寒袖/聯合報
你習慣以夢的步伐丈量

大安森林公園早晨的陽光熱度

剛開始發燒的空氣烘焙著

情竇初開的咖啡味蕾

新生南路的斑馬線你如常跨越

那是蟒蛇梭穿落葉病重的叢林

瘴癘之中自有跋扈的孤傲掀開

一絲薄光難以透進的冷肅


二段三十巷巷口那家燒烤店

還殘留著幾盤昨夜烤焦的笑語

宿醉的趴臥巷口,任由晨曦安撫

你總是踅進巷內一家叫

「飛頁」的書餐廳,習慣點一杯

名字很長,長到夏天的,就像:

我是一朵在深夜怒放的相思

其實是純種的美式黑咖啡

它對中和酒精跟平息狼藉的情緒

通常具有神奇的療效


即便如此,你依然

清理不了糾葛的心碎斷腸

連反胃都苦海無邊

一肚子喊著甜甜甜

恍惚之中,陶醉於

妳在我懷裡,我就忘了該怎麼呼吸

其實,你懷裡的空位

大得容不下一個她

只是想借這一杯

焦糖瑪奇朵撐到中午


以為輕食水果生菜優格沙拉

適合懷憂的腸胃

但那久年不癒的思念慢性病

只能用影子深深地擁抱妳

於是決定改燻雞腿飯,慢慢的

剝下一絲絲矜持,我愛妳入骨

饑荒的魂魄打了個飽嗝

迅速的翻至菜單後面的甜點


註:

1、飛頁書餐廳位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30巷內,由遠景出版社發行人葉麗晴經營,創辦於2015年4月25日,2020年1月9日熄燈。在短短五年不到的時間內,辦了近千場的講座、展覽,吸引了海內外無數文化界人士造訪,像已逝的馬悅然、洛夫、李錫奇、鄭清文、李敖、鍾肇政等,資深作家如:向明、管管、張默、林文月、李喬、黃春明、七等生、張良澤、劉大任、吳晟、張系國、季季、愛亞……等,而台灣文學館連五任館長李瑞騰、翁誌聰、陳益源、廖振富、蘇碩斌亦皆是座上賓。

2、有三位作家的人生最後一場演講給了飛頁,鄭清文(2016年1月8日)、李敖(2017年1月21日)、洛夫(2018年3月3日)。

3、飛頁最為人樂道的特色是「作家菜單」,以鍾肇政、洛夫、吳晟、廖玉蕙、向陽、路寒袖為六款封面,而內頁的每一道餐飲皆以路寒袖的詩句為名,例如「美式黑咖啡」其名為「我是一朵在深夜怒放的相思」,其餘皆同:焦糖瑪奇朵/妳在我懷裡,我就忘了該怎麼呼吸,水果生菜優格沙拉/只能用影子深深地擁抱妳,燻雞腿飯/剝下一絲絲矜持,我愛妳入骨。


  訊息公告
疫情中的不同立場 《流感》比平常看更有切身連結?
《流感》其實是南韓多年前的電影了,台灣配合疫情,「應景」上映,的確片中很多跟現況有關聯的橋段,在這段時期看會更有感。《流感》的設定是從非法人口販運把病毒傳入韓國,接著透過咳嗽飛沫傳染,瞬間在南韓爆發。

傳奇非裔女性 太空探索功臣
凱瑟琳•強森於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辭世,享年一○一歲。這位偉大的非裔女數學家不僅打破刻板印象,掙脫性別和種族的社會束縛,也是太空競賽期間將美國太空人順利送入太空的幕後功臣之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