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日語—高級報】每週文章介紹日本相關資訊,讓你不僅可認識日本,更可藉由閱讀文章來加深日文程度。 離開純文字的迷宮,進入圖像的秘密花園!【青春畫報】讓左右腦均衡運動一下!一起來看圖、畫圖、評圖!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2/18 第3394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緬甸「高原行」
心情札記 住得安樂窩/心平安就是安樂窩
好吃時光/老媽的灶腳
青春名人堂/焦元溥:為何不習慣
 
 
 
今日繽紛
 
緬甸「高原行」
文/蘇冠昇/聯合報
參加健行,每天得乖乖徒步20公里,付費前得先惦惦自己的體能,至於會遇到什麼樣的天氣、夥伴,那就交給老天來安排……

來到緬甸「格勞」參加健行者,多半心中已有定見,而我是抓住旅伴尤珍衣角臨時跟班來的,所以有關緬甸山區健行的資訊,都透過和旅店老闆Q&A趕緊惡補。

想上天堂得先爬山三天

格勞健行,依天數可分為:(一)當天來回,到附近林子轉轉,造訪山區少數民族部落;(二)兩天一夜行程,旅者可步行至格勞東北方一處頗有名氣的景點──賓達亞佛窟(Pindaya Cave)觀賞洞窟裡的神像及壁畫;(三)三天兩夜行程,這也是我準備加入、人數最多、最熱鬧的一條路線,旅者將從格勞邁步,走到六十多公里外群山環繞的茵萊湖(Inle Lake)。當然,也有玩家把後兩項行程結合成五至七天,既拜佛又欣賞湖光山色的完整路線。

茵萊湖是緬甸廣為人知的高山湖泊,由於湖水清澄恰似撣邦高原上的一顆藍色寶石,因此還被稱為「緬甸的天堂」。但是,一想到這回上「天堂」得先爬山三天,說真的,硬漢如我也雙腿發軟。不過,做完功課後安心不少,因為格勞海拔1320公尺,而茵萊湖位於878公尺的高原上,所以三天的健行其實是從海拔1320公尺緩降到878公尺。無怪乎,這趟由格勞往東南方向的高原之旅,叫作「健行」而不是「登山」。

參加健行,每天得乖乖徒步20公里,付費前得先惦惦自己的體能,至於會遇到什麼樣的天氣、夥伴,那就交給老天來安排。我們隊伍裡,除了我和尤珍兩張黃面孔,其他有緣來相會的都是西方人,當中包括一對荷蘭Hoff夫婦,及分別來自法國、比利時,在新加坡才開始結伴同遊的四位年輕女生。

咱們領隊是一位年近六十歲的退休教師,這可真是老天的巧妙安排。當大夥迎著朝陽走到一處英國人墳地,老先生難忘舊業,指著不太整齊的墓碑,開始上起歷史課。他說:「打從英國統治時期,格勞就不是一座寂寞的山城。二次世界大戰時,格勞城中還闢有完整的外國人社區──他們是印度錫克族人和尼泊爾人,到緬甸參加英國聯軍與日本軍隊作戰。至今,在格勞所見的當地人如果皮膚黝黑、五官輪廓較深者,多半是當年那一批軍人的後裔。」領隊老師所言,可立即得到印證:我們在格勞入住的旅店老闆,就是頭上包著黑色頭巾的錫克族人;旅館提供的早餐是有著烤餅、咖哩豆子的標準印度式早餐。

離開格勞市郊,大夥開始進入土石山路,這時才發現,除了旅店老闆介紹的三種健行行程,原來還有一種是專為VIP所設:騎馬代步。其實高原路況不佳,騎馬顛簸並不舒服,但是租一匹馬行走,還有兩個馬夫侍候,難怪馬背上的騎士看起來神氣得很。

神奇魔術師的特製晚餐

領隊老師除了講述歷史,對植物也頗有研究,一路上介紹不少花草樹木給團員認識。我對植物興趣不大,當領隊賣力解說時,一分心,就看到他身後一幅教人驚嘆的高原絕美風光──那是一座小丘、幾株小樹和一大片烏雲所組成的畫面,這樣單純的元素,在高原上卻產生了有如仙境般的奇幻效果……如果說我們正邁向「天堂」,眼前這座小丘應該就是天堂之路的第一個指標吧!

到了傍晚,團員腳步明顯疲乏。突然,隊伍旁邊出現一個背著大背包的年輕人,正抄小路快步超越我們。這時,領隊揮了揮手跟大家介紹,該男子就是我們的廚師,他背著食材要趕到前方村落準備今晚的餐點。

天黑前,大夥抵達借宿的農家。雖然農舍外觀老舊,但內部整理得還挺乾淨,團員歇息的大通鋪就在農具間樓上。從鋪好的寢具可以看出業者用心:並排的四張床墊給小女生,另外兩張屬於我和尤珍;而最令人感到窩心的是,他們為Hoff家準備的兩張床,還用了一條布幔圈圍起來,讓夫妻倆保有隱私。

由於山上沒電,大夥靠著一盞油燈摸黑用餐。年輕的廚師頭上套著礦工用的頭燈,上下樓梯親自為我們上菜。出乎預料,晚餐菜色十分豐盛,除了煎蛋,還有炒番茄、燉馬鈴薯和大塊的炸河魚。一個背包,小廚師竟能從中變出讓八個人吃得飽飽的一頓晚餐,難怪食客都讚他為神奇魔術師。

吃到一半,Hoff先生突然問:「有沒有辣椒?」勤快的廚師立刻奔下樓去切了一盤生辣椒。原來,Hoff夫婦嗜辣,但餐桌上卻沒一盤是酸辣的緬甸菜。尤珍用手肘碰了碰我,輕聲說:「就因為你怕辣,所以團員都吃不到辣椒。」聽尤珍這麼一提醒,我才想起旅館老闆先前問過:「有何特別要求?」我隨口告訴他:「我不吃辣。」老闆果真記了下來。

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原本對後段班的緬甸服務業不敢抱持太大期望,可高原之旅的第一個晚上,卻讓人體驗了業者頗為到位的服務。因此,雖然農舍簡陋,茅廁還遠在田中央,可這一晚我住得舒坦、睡得香甜。

 
 
 
心情札記
 
住得安樂窩/心平安就是安樂窩
Mexin/聯合報
剛搬進新房子時,驚見門上貼了一道黃符,頓時心裡有點毛毛的,感覺這房子好像藏了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古人說:「相由心生。」宅相也是,貼了符的房子,總不自覺讓人心生害怕。

原屋主安慰我,這是民間習俗的平安符,如果不習慣,撕掉就好。但,疑心生暗鬼,每回聽見風聲、鄰居門響,我就恐懼不安,幾乎夜夜失眠。

有天,逛街看到一個小飾品,上面寫了一段話,帶給我奇異的安心感,便將它買回家,放在入口處。每次出門進門,都會下意識跟著讀一遍──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詩篇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八節)。彷彿打了一劑強心針,與神同在。

有了這正面的鼓勵,身心似乎也日益強壯,之前莫須有的恐懼,竟然一掃而空。如今,房裡時常保持明亮通風,陽台更化身小菜圃。假日時,弄幾道小菜和朋友共酌飲食、說說笑話。談談笑笑間,我發現,心平安就是最好的安樂窩。

好吃時光/老媽的灶腳
雨花/聯合報
到市場挑了幾樣菜回家孝敬老媽。一進門,就看到老媽拄著拐杖在「灶腳」和外勞比手畫腳的,又在教哪道菜了吧?看著九十六歲的老媽背影,不禁憶起「老媽的灶腳」陪伴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

最初,老媽的灶腳在三合院裡,大灶燒著木柴、稻草和粗糠,供應一家十三口的三餐和每天七、八個便當,還有農忙時請人插秧、除草、割稻的一日五餐,以及年節喜慶的辦桌、迎神賽會的流水席。全年無休的「大鍋小鍋強強滾」,在煙霧繚繞中溫馨上菜。

老家改建後,老媽的灶腳有了瓦斯爐和電鍋。孩子們陸續長大,在外求學就業、成家生子,灶腳則持續供應著懷舊的中式餐點:高麗菜飯、南瓜米粉、菜包仔粿、蘿蔔糕、麻幼湯、紅燒肉、菜脯蛋……一道道「媽媽的味道」,維繫著子孫對家的向心力。

現在,老媽的灶腳變成了聯誼中心。聚會時,除了媽媽的味道外,還融合了各「分店」的女兒的味道、孫女的味道,米食麵食、葷的素的、中式西式應有盡有,宛如食神大賽,老老少少也在美食中增進了彼此的情誼。

至於「創始店」的主廚老媽雖然已經交出鍋鏟退休,但由於對口味的堅持,還是時不時會來親自調配菜單、臨場指導一下。

青春名人堂/焦元溥:為何不習慣
焦元溥/聯合報
上周日在東京聽了波哥雷里奇的鋼琴獨奏會,全然佩服。

當然,有些樂段他仍採取相當特殊的慢速,這想必令某些人「不習慣」。很多人把古典音樂當成流行歌曲,只喜歡聽自己熟悉的曲調樣式。一旦演奏者的表現「不如預期」,就覺得不能接受。

然而,即使是流行歌,從國內到國外,我們也已經看過了那麼多又那麼久的各式歌唱比賽,聽過了各式各樣的詮釋方法,就算是原唱或原作者,都不能壟斷歌曲的解釋。正是因為想像無限,所以我們樂在其中,經典的價值能夠日新又新。

以波哥雷里奇這次演奏的,由芭蕾舞劇《彼得洛西卡》改編的《彼得洛西卡三樂章》為例。許多人把這首曲子演奏得現代而銳利,速度愈來愈快,好像只要把音彈出來就好了。可波哥雷里奇不這樣想,他說:「當年紐瑞耶夫在巴黎歌劇院排《彼得洛西卡》的時候,聽了指揮的快速度,非常生氣說:『照你這種咻咻咻的速度,連我都可以指揮。但這是芭蕾!在這種速度下,誰還能跳舞呢?』」要比速度,波哥雷里奇的《彼得洛西卡三樂章》當然不是最快,但他卻是極少數能把此曲彈出舞蹈韻律的鋼琴家,更不要說他賦予音樂的層次與色彩──那真是不可思議!在後台,我實在忍不住向鋼琴家請教他何以能在第二樂章某段,彈出四個完全獨立,各自擁有不同色彩,旋律線能持續,每個音符又清楚分明的聲部?就算鋼琴家有完全獨立的十指,以鋼琴的機械原理而言,我還是想不到有什麼方法可以達到這等效果。

「你知道某些賽車選手,轉彎時不需要大幅減速的秘訣嗎?」一邊說,波哥雷里奇把左腳掌往內擺,「他們一腳同時踩兩個踏瓣──我也是這樣。我右腳控制右踏瓣,而在那個四聲部樂段,我左腳橫擺,同時操作中間踏瓣和左踏瓣。我練了好久,才找到同時控制四個聲部,卻又不讓聲音模糊的方法。」

天分與經驗,加上苦功,才能成就這一段不過幾十秒的演奏。可是,如果你不注意,或是只想著自己習慣的演奏,那就只能錯過了。這世界上有很多讓人「不習慣」的事物,有些真是沒道理,但也有些是在告訴我們,其實我們已經太熟悉平庸。如果可以,請磨利自己的感官與思考,認真思考那些「習慣」之外的想法與表現,那絕對是最好的學習,也是最好的提醒。

 
 
 
訊息公告
 
 
 
 
省錢必殺技40招
「大富由天,小富由儉」,人生第一桶金都是「省」出來的。但省錢不等於犧牲生活品質,而是要懂得精打細算、聰明消費。如何輕鬆省、聰明花?40個必殺技一定要學會。

小孩也會愛面子
孩子年紀雖小,但自尊心可不輸給大人。當犯錯被指出或是被嘲笑時,有些孩子會抵死不認錯,甚至惱羞成怒。究竟該如何才能顧及孩子愛面子的心理,讓他卸下心防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