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3/29 第10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變調人生/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英國警探小說
邊境線/中國內陸邊疆旅行記
地獄是可以克服的/一個台灣記者的311日本東北紀行
國語推行員/喜歡是一種記得
恐怖的總合/ISIS洗腦、勒贖心戰的內幕,變化莫測的大恐攻,如何襲捲世界
試刊號/艾可最後一部小說問世!
閱讀筆記 撕書人/漫畫闖入現實的兩套敘事

新書鮮讀
變調人生/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英國警探小說
文、圖節錄自東美出版
圖/東美出版提供
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CWA) 鑽石匕首獎

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英國警探小說!

內容簡介:

  在層疊交錯的人物與情感關係中,約翰•哈威讓筆下警探脫離了絕對的正與邪。沒有人能代表善,也沒有誰全然等同於惡。自典型犯罪小說中,甩脫了正義剛直的一般準則,綻出一朵人性關懷之花。

  葛拉賓斯基是專業竊賊,與搭檔格萊斯合作無間,手法乾淨俐落,從不留蛛絲馬跡。不工作的時候,葛拉賓斯基是個愛賞鳥、爬山,仗義勇為的好公民。然而,一公斤純古柯鹼的出現,和一場致命的邂逅,他的人生劇本自此改寫……

  在這起竊案發生以前,一切看來日常且平和。但你我都曉得,確實有什麼在檯面之下,隱隱策動著暗幕的開端。而從竊案背後連根拔起的,竟是更為棘手的……?

  諾丁罕督察芮尼克在平凡無奇的竊案裡嗅到微妙的異常氛圍,一腳踩進演劇圈的爾虞我詐、販毒集團的猖狂橫行、唐人街的家族恩怨裡。深諳人性幽微的芮尼克能不能從龐雜錯綜的零碎資訊裡抽絲剝繭,找出背後的真相?能不能以小惡為代價,揭櫫更為巨大的罪惡呢?

  俠盜羅賓遜的故鄉諾丁罕,行俠仗義的故事持續上演……

作者介紹:

約翰•哈威 John Harvey

  1938年出生於倫敦,是小說家,也兼有詩人與劇作家身份。

  在諾丁罕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曾在中學教授英文與戲劇,後轉而從事專職寫作。並於1980年代返回母校,教授電影與文學。作家生涯創作過百餘部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犯罪推理系列。

  尤其又以「查理•芮尼克探案」系列小說最為膾炙人口。

  第一部作品《寂寞芳心》,甫出版便廣受矚目,獲英國BBC改編為影集,並登上英國泰晤士報的二十世紀百大犯罪小說榜。第二部作品《變調人生》,亦入圍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2007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再度頒發表彰終生成就的鑽石匕首獎,推崇他為「犯罪作家中的犯罪作家」。

搶先試閱:

「我們真的要幹?」格萊斯問。一陣涼意竄過他背上的肌肉。他向來討厭一月,痛恨至極。

葛拉賓斯基心想,比起平常一月的日子,今天晚上已經暖和多了。「等等。」他說,往車庫走去。就塊頭這麼大的人來說,他的動作可算得上意外輕巧的了。

用房地產仲介的廣角鏡頭來看,這幢房子或許可以稱得上是豪宅。但站在碎石車道盡頭望去,格萊斯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幢位在城市南緣、大而無當的房宅。

如果是白天,就更容易發現米白色的防水漆在今年夏天,甚至去年夏天都沒有重新粉刷;仿原木的木頭表面脫了皮,活像患了嚴重濕疹。正門兩旁各有一棵在大盆子裡的迷你杉樹。走上三個台階,按門鈴。格萊斯努力回想,他上一回按門鈴進別人家裡是多久以前的事。

「如何?」

葛拉賓斯基沒回答,聳聳肩,手插在口袋裡。

「這是什麼意思?」格萊斯說。

「後座地板上滿滿的垃圾。說不定他們根本不開這輛車的。」

「垃圾?」

「報紙,雜誌,衛生紙盒和巧克力包裝紙。三雙高跟鞋。」

「不然你還期待怎樣。這是女人開的車啊。」

「就因為那幾雙鞋?」

「因為鞋子,也因為車的大小─你看看,這是家裡的第二部車,給女人開的。哪個男人會開這種車啊?」

他們看著拉下一半的車庫門,汽車前半部露在外面。

「我不喜歡。」格萊斯說。

「討你喜歡的東西還真是不多咧,」葛拉賓斯基說,「如果列成清單,一個香菸盒不只寫得下,還空得出地方印上『吸菸有礙健康』的警語。」

「我不喜歡有車停在這裡。」

「我還以為你巴不得上車。」

「隨便啦,只要別在這裡吹冷風就好了。」

「那就走吧。」葛拉賓斯基朝房子的方向踏出三四步。

「這車…」格萊斯說。

「你的意思是,這裡有輛車,是女人的車,所以有個女人在家。你的意思就是這樣吧?」

「是這個意思又怎樣?」

葛拉賓斯基搖搖頭。格萊斯實在不應該浪費時間看肥皂劇,應該去好好學點東西。上點哲學啊邏輯之類的夜間課程,對他才能有教育作用。

「在黑漆漆的屋裡?」葛拉賓斯基問。

「怎樣?」

「她在黑漆漆的屋裡?」

「也許在睡覺?」

「時間太早了。」

「說不定她犯頭痛。」

「你這會兒成了她的醫生啦?」

高大的樹籬修剪整齊,樹籬另一側與屋子後方的寬闊大道都燈火通明,這表示,他們不能永遠站在這裡。

格萊斯拖著腳步。「你覺得我們應該動手?」他說。

「是的。」葛拉賓斯基回答說:「我們要動手。」

他們沿著車道邊緣的草坪走,小心翼翼不踢到石頭。就在穿過院子大門,走向屋後時,兩人都瞥見牆面高處有個紅色的長方形盒子,是防盜警鈴。

瑪麗雅•洛伊儘量往後躺,讓胸部浮在飄滿香氛泡沫的水面。在屋外射進來的幽微夜光裡,她的乳房膚色柔和,亮如絲緞,光是承受自己目光的注視,顏色較暗的乳頭就硬了起來。哈羅德,她心想。一點用都沒有。她輕輕用指尖揉著這謎般的乳暈,感覺到乳頭再次緊繃起來,不禁露出微笑。結婚都十一年了,每次都還是只在床上做愛,這算是什麼婚姻啊?況且,次數還不多。

「沒關係,」她對著自己的乳房輕聲說,「沒關係喔,我可憐的小東西。總會有人愛你的。」

她再次憐愛地用力捏了一次,才坐起來。

「沒關係喔,我可憐的小東西。」

  「那是燈嗎?」葛拉賓斯基輕聲問。

「什麼地方?」

「那裡。看見沒?窗簾邊緣。」

「是百葉窗。那是百葉窗。」

「那是燈嗎?」

「不是啦。」

「有可能是蠟燭。」

格萊斯看著他。「說不定她在玩碟仙。」

他用塑膠片邊緣往左邊撥一公分,陽台門就敞開了。

「不然你以為我打電話給你幹嘛?」瑪麗雅對著電話說,「告訴你說我有多愛你?」

袍子底下的身體飄著爽身粉的香味,是紀梵希經典紳士香水的味道。嗯,哈羅德總也還是有優點的,對吧?

「不,哈羅德,」她打斷他的話,「我是打算飛去啊。此時此刻,就在我袍子底下,正有翅膀長出來呢。」

電話旁邊的圓桌上,有半杯葡萄酒,她用拇指和兩根手指端起來。這酒是昨天晚上喝剩的,再不然就是前天晚上,喝起來比以前酸。

「沒錯啊,我當然是自己動手試過了,可就是沒辦法啊。」

她轉頭,對著房間中央吐口煙,話筒雖然離臉遠遠的,但還是聽得見他的聲音,接連不斷。

「哈羅德…」

又一次。

「哈羅德…」

再一次。

「哈羅德,機器老是故障,時間碼總是不見,聲音永遠沒辦法同步。我不知道他們幹嘛把整個公司最蹩腳的配音間給你,可是他們就是這樣。永遠都這樣。是啊,也許他們是想傳達什麼訊息給你。我也想傳達一些訊息給你。我已經洗好澡,等我喝完我的酒─不,這不是什麼烈酒,就只是一杯葡萄酒,而且是劣酒─等我喝完,我就去換衣服,然後,既然我沒辦法把車開出車庫,而你也不會開車來接我,所以我要打電話給傑瑞和思黛拉,叫他們繞過來接我。」

她又吐了幾口煙,嘆嘆氣,聲音大得讓他知道,不管他們之前有過什麼共識,如今她都覺得痛苦不堪。她向來就喜歡清清楚楚讓他知道她的不滿。

「是啊,哈羅德,」她說,「我聽過『計程車』這個名詞。我也聽過『再見』這兩個字。」

她眼睛盯著話筒,掛掉電話,綻開微笑,兩人之間的連結如此輕易地瞬間斷裂,讓她很開心。一舉步,絲裙拂過她的腿輕輕擺動。她穿過廚房,把杯裡的酒倒進水槽,摁熄香菸,放下杯子,又拿起另一只杯子,走回客廳。一排酒瓶站衛兵似的站在電視機和擺放錄影帶、雜誌和平裝書的架子中間。她發現有兩三張邊緣捲起爛兮兮的手稿,從哈羅德用來充當書房的房間跑到這裡來了。她心想,一定要記得叫他拿回去收好。她扭開J&B特選威士忌的瓶蓋,給自己倒了一大杯。雖然有那個爛到爆的車庫,那輛爛到爆的車子,還有打給哈羅德那通爛到爆的電話,但泡過澡之後,她還是覺得舒服極了。

 
邊境線/中國內陸邊疆旅行記
文、圖節錄自遠足文化
圖/遠足文化提供
◎中國大陸第三波知識分子流亡潮最年輕流亡作家的心靈史

◎解讀當下中國民族和宗教敏感問題最新紀實作品

◎深入剖析原始薩滿信仰、伊斯蘭各教派和藏傳佛教內部的文化與心理結構

內容簡介:

  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恐怖主義復仇與反抗,西藏流亡者愈來愈渺茫的復國夢想,東北亞隱藏民間的朝鮮「脫北者」,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中來自遙遠西伯利亞瀕臨消亡的鄂溫克族馴鹿人,蒙古草原上的神奇薩滿,綿延半個世紀的緬北戰火和避居雲南的華裔難民,金三角的美麗罌粟和邪惡毒梟……

  中國的邊境線蜿蜒漫長,貫穿眾多族群,牽扯一幕又一幕悸動的歷史和血淚的現實。絲綢之路上商旅的駝隊和征戰的馬蹄、遊牧族與漢族最早的頡頏與撕扯、佛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兩大板塊與漢文明板塊的碰撞與交融以及東西方文明最早的交流。

  作家兼導演柴春芽從他生長於斯的內陸邊疆多民族多宗教故鄉出發,歷時十多年的行走和田野調查,就人類因宗教、文化和政治而生的邊界問題深入思考,發現原本無界無蔽而敞亮的世界,卻因人們的無知而在自我精神內部砌築起傲慢的高牆,處處設立邊界,將之遮蔽。這個遮蔽的世界因為杜絕溝通、交流和尊重,從而日漸荒蕪、冷漠和死寂。溝通、交流和尊重的源泉,是愛、慈悲和寬恕。一俟愛、慈悲和寬恕的泉源枯竭,經由荒蕪、冷漠和死寂而生的種族歧視、民族仇恨和恐怖主義便應風雲而成雷電。

作者介紹:

柴春芽

  作家,導演,攝影師,「零八憲章」簽署人,流亡者;1975年生於中國甘肅隴西一個貧苦農村,1999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政法系;曾任《南方週末》攝影記者和鳳凰網主筆,曾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個高山牧場義務執教;2010年受邀成為大陸首批長駐台灣作家之一;曾在重慶一所大學講授創意寫作課;現寄居日本奈良。

  作品

  導演獨立電影《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

  (第九屆中國獨立影像展首作獎

  第32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虎獎評審團特別提名獎

  第二屆ELLE MEN睿士-漢密爾頓幕後英雄盛典「最具突破精神貢獻獎」)

  台灣出版

  《西藏流浪記》(小說)

  《西藏紅羊皮書》(短篇小說集)

  《祖母阿依瑪第七伏藏書》(小說)

  《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跨文體實驗)

  《戈麥高地記憶的眼睛》(攝影集)

  《邊境線——中國內陸邊疆旅行記》(非虛構)

  大陸出版

  《寂靜瑪尼歌》(小說)

  《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跨文體實驗)

  《你見過央金的翅膀嗎》(短篇小說集)

  《講述一個故事有五百萬種方式——創意寫作的七堂課》(文學理論)

  等待出版

  《我們都是水的女兒》(小說)

  《蜂王的夏天》(跨文體實驗)

搶先試閱:

(本文摘自p307-311,第三部 悲傷逆行:從中國到朝鮮的兩天一夜)

天色陰沉。容納了41名遊客的旅遊巴士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出發。導遊小姐宣佈注意事項:

書報不准帶入;

最好把手機寄存在中國境內小賣鋪,若帶手機,請刪除一切與朝鮮相關內容,曾有遊客,因手機存有諷刺現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PS搞笑圖片而被拘禁和罰款;

不准拍攝朝鮮民眾,返國時,朝鮮軍官將會檢查手機和相機;

不准談論政治。

車內氣氛驟然凝重。從長春來的那三個年輕人收拾起撲克。一直用江浙話吵吵嚷嚷的那一群男女安靜下來。滿車烏合之眾。滿車都是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身體。我躲在最後一排靠窗座位,冷眼觀瞻。

這是星期五,海關工作人員中午12點下班。我們遲到了。遊客如雜草,堆積在海關大廳。導遊小姐向武警官員懇求。一個又矮又胖的中年男人開始嚷嚷:「我要退團,我要退團,這導遊太差了,沒組織好……」人群騷動起來。雜草如遇勁風。

面帶笑容的武警中尉要大家安靜,不過,仍然有人喋喋不休。

導遊小姐在武警官員辦公室獲得通融。人們排隊,挨次通過中國海關,離開寬敞明亮的大廳,進入朝鮮海關。驗證櫃檯和安檢通道就像一個破落超市的陳設。但是,遊客收斂了吵嚷。一種無形的壓抑感,通過朝鮮軍人那張毫無表情的臉釋放出來。導遊小姐收走手機和相機,交給一名朝鮮軍人檢查。淺草綠色滌卡軍服,寬闊的褲腳(彷彿1980年代流行全球的喇叭褲),高大的船型帽,單眼皮眼睛,被陽光曬得黑紅的瘦削的臉……如此近距離觀察朝鮮軍人,感覺頗為怪異。

三位朝鮮導遊等待我們。戴著近視眼鏡的男導遊穿著白襯衫打著領帶;兩位二十歲左右的女導遊穿著紅色和黃色傳統長裙。還有一位穿著黑色西裝套裙的年輕女子,手持一台微型DV機。開車的中國司機第二天告訴我,她是一名安全人員,負責監視。她將隨程拍攝。朝鮮導遊解釋說,她是為遊客保存一次美好的旅遊記憶,並將錄影刻入光碟,出售給需要的遊客。「實際上,她會拍攝每一個遊客的臉,存入檔案,」中國司機說。

那一天,遊客太多,朝鮮國營旅遊公司的巴士供不應求。於是,載我們前來的這輛中國巴士獲許進入。利用這個機會,我把在朝鮮偷拍的相片和視頻存儲卡帶出了朝鮮。它們就藏在我座位靠背的皮質夾層裡。

世上無有不透風的牆。沒什麼東西可以被緊閉。琿春市那位載我去高鐵站的計程車司機說:「朝鮮製造的毒品都可以進入中國,還有什麼不能帶出的呢?」他去朝鮮做過生意。「惟一帶不出來的,可能是你的投資。我認識的商人,都在朝鮮栽了跟頭。和朝鮮人做生意,就像抱著眼鏡蛇親嘴。」2012年,有媒體援引美國反毒品機構數據稱:朝鮮每年大約生產40噸鴉片,是世界第三大毒品出口國和第六大海洛因出口國。朝鮮境內不僅毒品氾濫,而且還殃及中國東北三省。我此次沿中朝邊境行走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已經成為毒品走私的通道、中轉站、集散地和消費處。

法國攝影師Eric Lafforgue六次深入朝鮮偷拍。這些用非常規手段拍攝的影像,綻露出貧困、饑餓、壓抑、封閉和對自由的渴望。當這些影像發表在網路以後,朝鮮政府要求刪除。Eric Lafforgue拒絕了。他為此付出了代價:被朝鮮政府列入黑名單,從此禁止入境。而美國攝影師大衛•古登菲爾德自2000年起,作為美聯社記者,40多次進入朝鮮,偷拍了朝鮮私人生活的畫面,尤其是最難得見的鄉村生活景象。

邊境,或許曾為族群提供庇護,有時卻變成奴役的手段,正如歷史學家兼旅行家約翰•曼(John Man)在考察中國古老邊境—長城—時發現的那樣:「它是供軍隊與斥候通行的高架道路,是防止農民外逃與剝削農民的界碑……是權力與威望的象徵,其意義如同現代獨裁者必須擁有戰鬥機與宮殿。」

進入朝鮮前一天,生活在邊境城市汪清的朋友Z開車帶我,沿圖們江而行。圖們江對岸,朝鮮村莊那人煙寂寥卻整潔雅致的屋舍和院落,清晰可見。「你知道他們山上為什麼沒有樹木嗎?」朋友問。中國這邊,緊挨公路,次生林鬱鬱森森。「朝鮮軍人每兩年燒荒一次,防止逃亡者隱匿。」即便如此,忍受不了饑荒威脅和極權恐怖的朝鮮人越境逃亡。據估計,約有十萬朝鮮人成功偷渡,隱匿中國,很多女性被迫進入買賣婚姻市場,甚至被賣入地下妓院成為性奴。她們遭受毆打、強姦和關押,面臨被中國警察抓捕後遞解出境再遭朝鮮軍人鐵絲穿骨、監禁處決的危險。蛇頭、告密者和間諜如同叢林猛獸,藏身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出沒於沿圖們江散落分佈的城鎮與鄉村。只有少數人,或靠親戚幫助,或靠來自韓國和日本的地下傳教士指引,有時貼近中蒙沙漠邊境,進入蒙古,抵達南韓,有時則輾轉大半個中國,自東北至西南,偷渡至泰國,尋求韓國大使館庇護。他們就是舉世聞名的「脫北者」。

朝鮮人偷渡中國日漸不易。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繁榮和自由民主,吸引著中國的朝鮮族人,或移民,或偷渡。一份語焉不詳的學術報告顯示,延邊州朝鮮族人口從1996年開始,呈現負增長,其人口比重從1949年的63.37%下降到2014年的36.27%。「1990年代,延吉市到處都是旅遊公司,」杜鵑說。「一撥又一撥朝鮮族人持著旅遊簽證,去了韓國、日本,甚至歐美,然後就變成非法移民。」如今,朝鮮族人在美國大使館幾乎難以拿到旅遊和探親簽證。圖們江沿岸朝鮮族村莊大多荒蕪。一位年輕的朝鮮族官員陪我行走邊境線。他高中畢業後乘坐蛇頭漁船偷渡韓國,差一點葬身魚腹。而他的母親則在韓國非法滯留20多年。

我們停車在南坪村。村中荒草淒淒,房舍空空。去年,這個村子一家三口被越境而來的疑似朝鮮逃兵所殺。近年來,常有朝鮮人,越境偷盜和搶劫,甚至殺人。就在最近,7月28日,五名朝鮮軍人持槍越境,進入中國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搶劫,並與中國軍警展開激戰,多名中國軍警受傷,其中二人傷勢嚴重。歲月流逝,隨著親戚間老一輩人多已謝世,兩岸朝鮮族人於是漸次疏遠,互不信任。喪失了族人和親戚庇護,真正的「脫北者」便無處藏身。他們成為蛇頭、人販和間諜的獵物。

 
地獄是可以克服的/一個台灣記者的311日本東北紀行
文、圖節錄自蔚藍文化
圖/蔚藍文化提供
 往克服與重生的方向挺進,

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內容簡介:

  2011年3月11日震災,是日本戰後所面臨最大的災難和危機。

  在一萬八千多人罹難,數萬個家庭破碎,福島縣、宮城縣和岩手縣濱海區的基本建設遭到毀滅性破壞後,時過七年,這個台灣的鄰居現在怎麼了?

  面對史上首次結合核災、海嘯、地震複合式災難的慘劇,日本政府耗資約兩兆日圓,結合了受災三縣朝復興之路亦步亦趨地堅挺前進,有如冬天過後春天到來。日本人如何在不確定的大海上,打造可預測性的島嶼?在慘痛的教訓下如何反思、處理善後並規劃未來?在巨大計畫下,個人的力量如何發揮?⋯⋯。作者於訪談了五十餘人、構思一年、一個月實地採訪,以及觀察日本四十年之後寫成本書。

作者介紹:

姚巧梅

  自由作者。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編輯採訪科畢業,日本龍谷大學日本文學系博士課程修了。

  歷經記者、編譯、教師等工作,曾任職台灣時報、自立晚報、天下雜誌、大漢技術學院、淡江大學等。

  主要著作《佐藤春夫シ台湾》(《佐藤春夫與台灣》)、《郭台銘的情人夏普—被台灣買走的日本百年企業》、散文《京都八年》。翻譯有小說《成吉思汗》、商管《後五十歲的選擇》、實用《大笑啟動免疫力》、散文《晚年的美學》、童書《大師的童心》等50餘本。

搶先試閱:

打電話給在天國的你 (節錄)

岩手縣是宮澤賢治的老家,也是作品〈夜鷹之星〉的故鄉。這部作品被選為日本童話名作,幾乎所有日本學童都讀過。

故事描述,有顆慈悲之心的夜鷹外型醜怪,常被動物們歧視恥笑,覺得牠玷汙了動物的格調,甚至命令牠改名。內心善良的夜鷹決定犧牲、自己不再肉食生物。最後,牠強忍飢餓奔向天空後死去,變成一顆星星。宮澤賢治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是自然科學家,他以岩手縣為舞台,創造了一個理想鄉「伊華德福」(Ihatovo)。

現在,在這個理想鄉裡,有一座白色電話亭,電話亭裡的「風中電話」(風ソ電話)享譽國際。拿起這支沒有電話線的黑色轉盤式電話,可以上通天國與亡者通話,讓生者與亡者共墜心心相繫的夢鄉。

日本國內外任何一個人,只要想和不在人世的親友講話,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上門使用。三一一後,已有兩萬五千人來過。美國、英國和丹麥的媒體先後前來採訪,還被哈佛大學研究日本歷史文化的課程選為「一定要上的課」。

電話亭位在大槌町浪板一個海拔六十公尺,名為「Bell Gardia 鯨山」的花園裡,三陸海岸就在眼下。如今,曾經被海嘯淹蓋的野島和筋山安靜地挺立著;曾經瓦礫狼藉的吉里吉里灣風平浪靜;海拔四十公尺的村落遭第二波海嘯吞噬後的空地上,雜草兀自茂長,已經修復了的浪板車站也雨過天晴。

天搖地動的三一一,恍如隔世。物換星移,感到絕望的似乎只剩劫後餘生活下來的人。

很多前來打電話的遺族紛紛告訴園主佐佐木格,當他們拿起話筒開始說話以後,真的感覺到親人聽見了自己的聲音,而且也有回應。有些人甚至來了好幾次。

針對這種現象,慶應義塾大學臨床心理師矢永由里子分析:「風中電話是這樣的一個場所。當你面對這支電話,你對所珍視的人的思念會自然湧現。當你開始轉撥話盤以後,紛雜的感情也隨之泉湧。你只需要佇立在這個場所,自然的,就會相信自己對往生者的懷念,已無條件地被接受了。」

佐佐木則繼續將風中電話的作用延伸出去。「當人知道自己被接納了以後,會產生一種前進的動力。電話,是為了溝通用的道具。生者利用它和亡者有了連結,從中獲得安慰。痛苦和悲哀也許不至於減輕,但至少學會了控制。」佐佐木有條不紊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雖與宗教無關,但西方報導詮釋此處是一個祈禱的場所。日本和尚則感覺出這裡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地方。

二○一七年十月三日,三浦丈美開車載著我一起過來。我們從南三陸町出發,沿國道四十五號線北上,路上經過的都是災區,氣仙沼市、陸前高田市、大船渡市、釜石市,當抵達大槌町後,已是兩個小時以後了。三浦說,早風聞風中電話了,但沒有勇氣一個人來。

沿路看得到施工中的海港和堤防,還有飛鳥掠過的蔚藍海岸。出身岩手縣大船渡市的年輕女歌手濱守榮子,以這條公路為題材,創作了一首歌〈國道四十五號線〉,把銷售CD的錢捐給故鄉。

曾有十五個福井縣的和尚來到現場,轉了一圈後。「這裡是一個很好的場所。」一個叫五味的和尚稱道。五味還分享了一個插曲,告訴佐佐木他們的經驗。五味表示,福井縣也曾發生災害,公家機關認為居民的心理需要照護,於是開闢了一間諮商室。但是,沒有人造訪。「因為我們不了解他們的心,人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愁苦的樣子。並不是光有硬體就好,我們可以了解透過這支電話,為什麼受傷的心獲得療癒。」

有四面玻璃的電話亭矗立在兩千多平方公里的花園入口處。矮小的柵欄沒有上鎖,隨時可打開門走進去。離佐佐木夫婦的住處稍遠,是個獨立的場所。我們去的那天是陰天,四周靜悄悄,來了一對男女,彼此禮貌地點頭致意。

我走過前面一小段灰石小路,通過懸掛著鈴鐺的拱門後抵達電話亭。打開走進去,黑色電話默默地等在那裡。

電話旁插著一支筆,有木頭做的月曆,玻璃墊下是佐佐木格寫的文章。為了讓來者把心裡所想、嘴裡想說的話寫下,放置了一本筆記簿。面對著電話,電話亭外可以看到正隨風搖擺的蘆葦和一座似在默禱的西洋女性雕塑。

二月,正值紅色大理花盛放、池塘裡流水潺潺、不時傳來鳥的叫聲,還有築窩的蜜蜂。在黃色、白色的水仙簇擁下,一株粉紅色梅花雍容登場。

風中電話的背後,有一個傷感的故事。

佐佐木格表示,想要一座電話亭的想法在二○○七年以前就有,待電話亭建立完成已是災變之後了。原本,和佐佐木格感情很好的表哥武川博久罹癌去世,時間是二○一○年秋天。表哥的死,觸動了佐佐木開始思考生者與亡者的迥異處境。電話亭是紀念物,為了紓解對往者的思念,刻意將之形象化。「在長壽的時代,人可以活到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但是,人死亡的時間終究漫長,長過活著的時間。因此,對還要繼續活下去的後代子孫和親友們來說,對亡者的懷念要如何化解才好?」

這種因感性而生的質疑和非凡想像力,催生了風中電話的誕生。

風中電話的成立是發揮想像力的結果,儘管想像力是無形的。「我們不過是創造了一個場所而已。」儘管佐佐木夫婦倆謙虛地表示。但是,他們運用看不見的想像力和感性,鼓舞了許多人,克服傷痛,找回人生的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形塑出一個正向能量的非日常空間,這已不僅是奉獻,更是無與倫比的創造力所致。

往者已矣,生者卻透過往者獲得活下去的力量。這個不可思議的場域,只存在於走過狂風暴雨之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姚巧梅《地獄是可以克服的》,蔚藍文化,2018。

 
國語推行員/喜歡是一種記得
文、圖節錄自麥田
圖/麥田提供
喜歡是一種記得。

純愛小說教主蔡智恆,書寫讓人揪心但卻難以忘懷的「初戀」。

內容簡介:

舊昔的純粹時光,在那有著巨大的聯考壓力、施行國語推行運動的年代,

純真的中學少男少女,如何欲言又止但卻深情款款,交會出璀璨的愛情火花……

我喜歡她。但是我遲到了∼

喜歡是一種記得。

因為和她相遇了,記憶開始不斷累積。

即使離開了,我依然清晰記得她的黑鮪魚眼睛、她的微笑和酒窩、

她挺直的背影、她低沉的聲音、她咬筆的模樣、她掉淚的神情、

她鎖骨圍成的美麗河谷、她緩慢而流暢的動作……

這樣的「記得」,就是喜歡吧。

我喜歡她。

喜歡她幫我擦藥時的細心溫柔;

喜歡她閉目養神時彷彿虔誠的雕像;

喜歡她在雨中撐傘仰頭看天的身影;

喜歡她眼睛瞇成一條縫時比手指的調皮神情;

喜歡她只有嘴角拉出弧度而沒笑聲的清淡微笑;

……

一個人的思念可以有多深,才能讓跨越多年時空,

不管身在何處,無論歷經多少感情,

仍然頑固的記得那個最初的身影,縈繞不去。

然而,又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一再錯身而過?

我們的世界,又該以何種關係取得交集?

作者介紹:

蔡智恆

網路上的暱稱是痞子蔡。

1969年出生於台灣嘉義縣,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博士。

1998年在網路發表第一部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造成全球華文地區的痞子蔡熱潮,從此被譽為「漢語網路文學旗手」、「華人網路小說家第一人」。

Blog網址:jht.pixnet.net

相關著作:《不換》《夜玫瑰(新版)》《暖暖(新版)》《蝙蝠(新版)》《蝙蝠》《阿尼瑪》《回眸》《鯨魚女孩•池塘男孩》

搶先試閱:

尖銳的哨音響個不停,偶爾還夾雜著汽車的喇叭聲。

幾百輛車擠在一起,幾乎動彈不得。

從三條馬路來的車輛,都要擠進同一座橋。

每條馬路起碼有兩排車流,而橋上只有一個車道可以通行。

好像三條肥胖的龍要合成一條細瘦的蛇。

站在車陣中的警察像是歇斯底里的猴子,嘴裡猛吹哨子、

雙手拼命揮舞試著指揮交通。

我待在其中一條肥龍之中,每隔幾分鐘才能往前移動十公尺。

看了看時間,12點5分,而約好的時間是12點。

我已經遲到了。

距離橋頭只剩50公尺,過了那座橋,就是我的目的地。

這裡是我的故鄉,但竟然還要依靠GPS導航才能走到這裡。

我覺得很諷刺,直接關掉導航畫面,嘆了口氣。

家裡在我念大三時搬到台北,之後我只回來一次,這次是第二次。

沒想到我已經幾乎忘了回故鄉的路。

國中畢業22年了,今天是第一次舉辦同學會。

大部分的同學畢業後就沒見過面,很好奇大家會變成什麼樣?

而我最想見的人,雖說不至於22年來都沒見面,

但距離上次看到她,也有8年了。

只可惜依她的個性,如果知道我會來同學會,那她一定不會來;

但如果她以為我不會來,那麼她就很有可能參加同學會。

所以當一個月前阿勇打電話邀我時,我先說沒辦法參加。

「為什麼?」阿勇很失望,「我們那麼多年沒見了,來啦!」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會去。但你一定要讓所有人以為我不會去。』

「為什麼?」

『沒為什麼,只是個無聊的理由。』

「喔。」阿勇說,「反正大年初三你一定要給我來就是了!」

所以我在春節連假中的大年初三,一個人開車來到這裡。

也領教了電影裡外星人來襲或活死人入侵導致大家趕緊逃難的場景。

原本打算11點到,可以先在故鄉四處晃晃,回憶一下。

沒想到因為大塞車,我還是遲到了。

印象中總是冷清寂寥的故鄉,什麼時候變成了觀光勝地?

到底發生了什麼?或是我錯過了什麼?

難道只是單純因為時代變了?

終於上橋了。

橋長不到100公尺,但緩慢的車速還是花了半分鐘才通過。

橋下是港,停泊了許多漁船。

海風帶來混雜了海水和魚腥的鹹味,這就是我成長的味道。

好熟悉啊,我終於回來了,只是遲到而已。

下了橋,右邊是所謂的觀光漁市,擠滿了人潮。

車子得小心前進,避免撞到滿手魚丸邊走邊吃的遊客。

我突然覺得這地方好陌生。

念國中時,這地方還是大海,現在卻因為填海造地而形成一片陸地。

所謂的滄海桑田大概就是這樣吧。

過了觀光漁市,人潮就散了。

左邊出現一家海產餐廳,招牌上面畫了一條很大的黑鮪魚。

我鬆了口氣,終於到了。把車子停在路邊,下車穿過馬路。

站在店門口,抬頭看著黑鮪魚,突然陷進回憶的漩渦。

腦海裡清晰浮現瞪人時眼睛像黑鮪魚的她。

趕緊抽離回憶的漩渦,定了定心神,畢竟我遲到很久了。

剛推開這家海產餐廳的店門,便聽見一聲喊叫:

「豬腸來了!」

豬腸是我國中時的綽號,高中以後就沒人這麼叫我了。

雖然我很不喜歡這個綽號,但此時聽來卻覺得無比親切。

「竟然遲到半個小時!」阿勇迎上來,敲了一下我的頭。

『抱歉,沒辦法。』我摸摸被敲痛的頭,『因為大塞車。』

「塞車?」阿勇愣了一下,隨即又敲一下我的頭,「你不會走鎮上

 那條路嗎?這裡是你的故鄉耶!你以為你是觀光客嗎?」

這次敲更痛了,得揉一揉。

但這也敲醒了我,對啊,導航指引的都是外圍道路,

而我是本地人,應該穿進鎮裡,直接到橋邊。

『可是如果要上橋,還是會很塞。』我還揉著頭。

阿勇深深吸氣,好像武林高手暗運內力,突然用力敲我的頭並大叫:

「你是白痴嗎?把車停橋下附近,人走過來只要五分鐘啊!」

他狠狠敲了第三下,我眼冒金星了。

但他說得對,光等著要上橋就花了快半個小時,我應該把車停橋下。

這裡是我的故鄉,隨便找個地方停車太容易了。

沒想到對故鄉而言,我彷彿成了像遊客般的陌生人。

陌生,而且見外。

阿勇拉著我到導師面前,我跟導師說聲新年快樂。

「志常,很久沒見了。」導師微笑著拉起我的手,「過得不錯吧?」

『馬馬虎虎。』我也笑了笑。

他跟我閒聊時雙手拉著我左手,右手還不時輕拍我的左手掌背。

他眼睛始終注視著我,眼神滿是笑意。

以前超怕這位凶狠的導師,但現在只覺得他是慈祥的長者。

同學紛紛圍過來打招呼,但不知道是太久沒見了還是頭被敲昏了,

這些臉孔我都覺得有點陌生。

目光快速掃過在場的每一位老同學,沒有發現我最想看見的她。

心一沉,頭更痛了。

「同學的變化很大吧?」阿勇問。

『嗯。』我點點頭,『有同學現在是腦科醫生嗎?』

「應該沒有吧。怎麼了?」

『我的頭可能要去看醫生了。』

「你變得那麼脆弱了喔!」阿勇哈哈大笑,拼命揉著我的頭。

『是你力氣變大了。』我說。

阿勇還在笑,他的笑聲讓我覺得好熟悉。

「本姑娘來了!」阿勇看著店門口,突然大叫一聲。

我先是一愣,隨即激動。

我當然知道她國中時的綽號叫本姑娘,但太久沒聽見這綽號,

於是聽見的瞬間,便迷惘;而回神時,已澎湃。

阿勇快步走向店門口迎接她,我則血液沸騰、心跳加速,呆立不動。

「妳是最晚到的。」阿勇引著她走進店裡。

「抱歉遲到了。」她似乎很不好意思,「因為大塞車。」

「原來是塞車喔,那沒辦法。」阿勇笑了笑。

「是呀。」她苦笑,「光等著開車上橋就花了半個小時。」

「真是辛苦妳了。」阿勇說。

這是哪招?差別也太大了吧。

沒想到她和我一樣,像遊客般用GPS導航,還傻傻地開車上橋。

對故鄉而言,我和她竟然都表現出陌生,而且見外。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我終於又看到她。

而且我和她,又都遲到了。

她很快就被老同學包圍著,臉上一直掛著淺淺的笑容。

我的眼鏡度數要重配了,因為我的視野範圍中,只有她是清晰的。

而且我的耳朵也有問題,在人聲嘈雜中,我只聽見她低沉的聲音。

不知怎的,同時湧上熟悉和陌生。

許久沒見,於是感到陌生;

從不曾忘,所以覺得熟悉。

她緩緩將視線四處游移,當接觸到我的目光時,瞬間定格。

我心頭一緊,感覺好像……

好像是她用手穿進我的胸膛,揪住我的心臟。

 
恐怖的總合/ISIS洗腦、勒贖心戰的內幕,變化莫測的大恐攻,如何襲捲世界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在全球大恐慌年代,恐怖已經脫離固定形態,長成人類無法預測的變體,是什麼讓恐怖攻擊的層級升高,令暴力突破武器、國界的最源頭?

  本書見證世界恐怖組織的崛起、興盛、衰頹,最具爭議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深入揭開震驚全球的恐佈組織之內部核心運作

  剖析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內鬥戰亂如何促成ISIS的崛起

  批判美國錯誤的伊拉克軍事策略如何壯大ISIS的恐怖主義

內容簡介:

  聖戰士、砍頭、綁票、人肉炸彈、防不勝防的恐怖攻擊……在這全球大恐慌的年代,恐怖已經脫離了固定的形態,長成了我們無法預測的變體。而ISIS即是讓恐怖攻擊的層級升高,令暴力突破武器、國界的最源頭。

  美國政治分析員韋斯與曾站在敘利亞革命最前線的記者哈桑,探詢中東問題的核心,親自接觸、訪談相關人士,匯集了來自宗教界、政界、軍事領域、一般民眾,最真實、寫實的心聲與觀察,全面探討伊斯蘭國的政經體系、運作方式,2015年甫出版即引起議論旋風。在2016年的增訂版中,更增加了對伊斯蘭國前間諜的深入查訪,從內部探討全球恐怖攻擊之源的幽深黑暗中,究竟藏有什麼我們無法覺察的關鍵。

  ISIS是精巧的宣傳機器,是黑幫組織,是跨國走私貿易集團,是強大的軍事力量。如今恐怖攻擊層出不窮,歷經巴黎、倫敦、波士頓事件,人們逐漸了解到這是一股不可擋的勢力,人人必須了解、懂得應對和防範,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不落入強權與偏激想法的操控。

  即便圈限的國界瓦解、組織四散,ISIS風潮還是緊隨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們樹立了恐怖組織的新形象,發展出前所未見的規模與型態,將恐慌擴散至世界的每個角落,將恐懼深植你我心中。了解它們,便是戰勝恐懼的關鍵。

  一身黑色回教服、戴黑色頭套的聖戰者,語氣冷漠、不帶感情地說著英文,指責西方社會,隨即播出西方人質斬頭的影片。這群自稱是聖戰士者,就是ISIS。如今,每天的新聞頭條都是ISIS犯下的暴行──巴黎恐怖攻擊、斬首、自殺炸彈攻擊、奴役婦女兒童、摧毀文化古蹟。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曾於2014年1月稱為「低年級校隊」的恐怖組織,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威脅。他們如何出現在中東世界,以暴力挑戰西方國家?為何他們的組織結構、運作方式和戰略目標都有別於其他恐佈組織?還擁有極強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財力,配備先進的美式裝備?

  在《恐怖的總合:ISIS洗腦、勒贖心戰的內幕,變化莫測的大恐攻,如何襲捲世界》,曾站在敘利亞革命最前線的敘利亞記者哈桑•哈桑(Hassan Hassan)和美國政治分析員麥可•韋斯(Michael Weiss),詳細敘述ISIS恐佈組織的由來,以及它們如何從一個幾近失敗的反叛者進化成為聖戰軍隊。透過對IS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幾十名合作者的訪談,其中包括宗教人士、軍人、安保官員和ISIS的同情者,本書堪稱一幅邏輯嚴密的全景,令讀者看到這個組織是如何在伊拉克基地組織、聖戰者協商委員會和伊拉克伊斯蘭國的基礎上發展茁壯,伊拉克及敘利亞國內的動亂如何將遜尼派穆斯林推向伊斯蘭國的懷抱。作者同時訪問許多中東問題專家、美國軍方人員和情報官員,以及ISIS的聖戰士,試圖呈現整個中東問題的前因後果,揭露他們如何迅速擴張,為中東乃至西方國家帶來什麼影響,以及美國入侵伊拉克期間一連串錯誤與災難性的決策,如何導致憤怒、失業的伊拉克人加入ISIS。

  韋斯與哈桑指出,ISIS是一個精巧的宣傳機器,能夠有效地散布聖戰資訊並召募新血。它也是一個黑幫企業組織,擅長利用跨國企業與軍火吸納資金與壯大勢力。它更是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擅長調度和組織步兵、組織連環恐怖攻擊。全世界要對抗ISIS,就要深入了解這個恐怖軍團的核心組織。

作者介紹:

麥可•韋斯(Michael Weiss)

  現代俄羅斯研究所(Institute of Modern Russia)的成員,負責編輯一本電子版翻譯期刊《The Interpreter》。他也是《外交政策》、《The Daily Beast》和 《NOW Lebanon》的專欄作家。

搶先試閱:

伊斯蘭國奸細的自白

我費了點功夫,終於說服名叫阿布•哈立德的男子講出他的故事。敘利亞爆發革命之後,初期充滿希望,於是他加入伊斯蘭國,任職於「國家安全部」(Amn al-Dawla),負責訓練聖戰士步兵與外國特務。哈立德說,他已經叛逃,成為眾人追殺的目標。

哈立德說,伊斯蘭國占領他敘利亞家園的大片土地,而他親眼目睹該組織的伊拉克領袖與海外菁英高層的殖民傲慢。如果他說出實情,便能全盤揭露伊斯蘭國特務的細節:誰在掌權、如何招募與分派成員,以及聖戰士與受其管轄的百姓分為哪些階層等級。他也可以解釋,這個號稱「國家」的組織,其官僚體系稀鬆平常的一面,也能指出伊斯蘭國的諸多安全機構如何殘暴野蠻,不但監控民眾,更會彼此監視。他甚至能夠透露,為何許多人依舊感激這個崇拜極權主義的邪教組織,他們不僅沒有因倒行逆施而衰敗,民眾反而更崇拜他們。

假設哈立德所言不虛,他得冒極大的風險。伊斯蘭國會一路追蹤他,並在「不信者的土地」解決他。

哈立德說道:「擔任特務之後,一切都會受到控制,不能離開伊斯蘭國領土。」他尤其難以離開敘利亞,因為整條邊界都是由他待過的國家安全機構掌控。他指出:「我訓練了這些傢伙!他們很多人都認識我。」

最終他同意在二○一五年十月底接受面對面訪談。哈立德在伊斯坦堡的咖啡廳、餐館與大道上接受三天的漫長訪談。他菸不離手,於煙霧瀰漫中啜飲著苦澀的土耳其咖啡。此外,他還唱了歌。

他劈頭便說:「我一生都是穆斯林,但我不喜歡伊斯蘭法,也不熱中於宗教。我有一天照鏡子,看著留了長鬍子的臉,卻認不出是自己。我像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搖滾樂團的成員。我的腦中住著別人,但那個人不是我。」

沒有多少迷途知返的聖戰士能精準地回憶這種「腦損傷」。然而,哈立德並非年輕的狂熱者,渴望為真主殉教;他是中年的敘利亞國民,受過良好教育,精通多種語言且才能出眾,而且曾經接受軍事訓練。伊斯蘭國高層覺得他很有利用價值。

哈立德以前覺得非得加入伊斯蘭國不可,因為他認為伊朗與俄羅斯正主導一項全球性的陰謀,扶持暴虐專橫的阿薩德主政,而美國也是共犯。否則如何解釋美國只打遜尼派穆斯林,讓阿拉維派主掌的(阿薩德與伊朗)政權濫殺無辜,而什葉派軍隊卻絲毫不受影響?

他也是秉著好奇心加入伊斯蘭國。他說道:「我是冒著生命危險參加他們。我想看看那裡有些什麼人。說句實話,我不後悔。我想了解他們。他們現在是我的敵人,而我非常了解他們。」

他加入伊斯蘭國時經歷嚴謹有序的程序。當該組織掌控土耳其與敘利亞邊界城鎮泰勒艾卜耶德時,哈立德前往當地的檢查哨。他說道:「對方問我:『你要去哪裡?』我回答:『拉卡』。他們問我為何想加入伊斯蘭國,還檢查了我的行李。」

哈立德進入拉卡之後,必須前往「霍姆斯大使館」(Homs embassy)。敘利亞人若想加入伊斯蘭國,必須前往這棟行政大樓提出申請。他在那裡待了兩天,後來被轉移到所謂的「邊界管理部」(Border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這一切都發生在哈立德的國家,但伊斯蘭國成員告訴他敘利亞已經滅亡。

他說道:「我住在這個哈里發國之外,所以他們認為我是移民。」因此,哈立德首先必須「歸化」,然後通過一位名叫阿布•賈伯(Abu Jaber)的伊拉克人所主持的公民面試。

賈伯問道:「你為什麼想成為聖戰士?」哈立德記得自己隨口敷衍,胡謅了一些對抗十字軍異教徒的話。他順利通過賈伯的小測試。

下一個階段是灌輸教義。哈立德笑著說:「我在伊斯蘭教法法庭上了兩個星期的課。你必須上課。他們教你如何仇恨別人。」他學習了伊斯蘭國版本的伊斯蘭教義─非穆斯林必須死,因為他們是伊斯蘭國度的敵人。他指出:「這就是洗腦。」

傳授這些教義的是國外來的小伙子,乳臭未乾,什麼都不懂。「我記得有個從利比亞來的傢伙,大概只有二十五歲。」哈立德納悶,這麼年輕的人到底能在伊斯蘭國獲得怎樣的權威。還有,敘利亞人都到哪裡去了?

 
試刊號/艾可最後一部小說問世!
一代大師的完美句點。

艾可最後一部小說終於問世!

內容簡介:

  我們盡力影射,讓意見變成事實;

  我們杜撰來函投訴,再杜撰來函澄清;

  我們在沒有新聞的地方,製造新聞,

  因為不是新聞成就報紙,

  而是報紙成就新聞。

  所有見報的新聞,

  都是「適合」刊登的。

  今早轉開水龍頭,卻沒有水流出來。

  水的總開關被關上了,不是我關的,

  更確切地說,我甚至不知道總開關在哪裡。

  昨晚睡前我吃了安眠藥,那時還有水。

  這天是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星期六,日期就透露出不祥。

  關掉總開關是一個警告,有人進入我家。

  他們在找什麼?

  答案顯而易見,是那份報紙。

  兩個月前,我被重金聘請擔任《明日報》的主編,

  但這是一份永遠不會出刊的報紙,

  捏造新聞,只為成為金主威脅政商名流的武器。

  我的團隊負責撰寫「試刊號」,

  遵循「不是新聞成就報紙,是報紙成就新聞」的原則,

  我們盡力影射,讓意見變成事實;

  先杜撰來函投訴,再杜撰來函澄清;

  在沒有新聞的地方,製造新聞;

  不報導書,但可以報導作家之間的批評;

  我們的星座運勢必須正向而且模稜兩可。

  我的一位編輯提出想刊登「墨索里尼未死之謎」的專題,

  據說他掌握的消息足以推翻歷史,進一步影響政治局勢,

  我視為無稽之談。

  然而數天後,包括我在內,知悉此事的三個人,

  一個死了,另一個不見蹤影,

  而我,我最好待在家裡。

  我喝了兩小口威士忌,卻神志清明。

  因為怕死,喚醒了我所有的記憶……

作者介紹:

安伯托.艾可 Umberto Eco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義大利皮德蒙的亞歷山卓,曾任波隆那大學高等人文科學學院教授與院長。艾可身兼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等多種身分,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號語言學權威。其學術研究範圍廣泛,從聖托瑪斯.阿奎那到詹姆士.喬伊斯乃至於超人,知識極為淵博,個人藏書超過三萬冊。已發表過十餘本重要的學術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讀者的角色──符號語言學的探討》一書。

  艾可在四十八歲時,才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的名字》,該書自一九八○年出版後,迅速贏得各界一致的推崇與好評,除榮獲義大利和法國的文學獎外,更席捲世界各地的暢銷排行榜,迄今銷量已超過一千六百萬冊,翻譯成四十八種語言,並被改編拍成同名電影。

  儘管第一本小說就獲得非凡的成就,他卻遲至八年後才出版第二部小說《傅科擺》,也一如各方所料,再度造成轟動。一九九四年他推出第三本小說《昨日之島》,銷量也已突破二百萬冊,中文版並入選《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和《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二○○○年,他的第四部小說《波多里諾》一出版就被國際出版界視為年度頭等大事,義大利文版首刷即高達三十萬冊,對於一本嚴肅的文學作品來說,無疑是十分罕見的天文數字。

  二○○四年,艾可首度嘗試結合小說和大量圖像的創新形式,推出《羅安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引起世界各地的熱烈討論。二○一○年面世的《布拉格墓園》,義大利出版不到一個月便狂銷四十五萬冊,並已售出四十餘國版權,全球銷量超過二百萬冊。而二○一五年推出的《試刊號》則是他最後一部小說作品。

  艾可另著有《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倒退的年代──跟著大師艾可看世界》、《別想擺脫書》、《艾可談文學》、《艾可說故事》、《帶著鮭魚去旅行》、《誤讀》、《智慧女神的魔法袋》、《康德與鴨嘴獸》、《意外之喜──語言與瘋狂》、《教皇撒旦至高無上:液態社會的編年史》等雜文、隨筆、評論集和繪本。

  二○一六年二月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搶先試閱:

[ 導讀 ]虛構的歷史,虛構的媒體

張鐵志

一段可能被虛構的歷史,一本虛構現實的非虛構書,和一份幾乎是虛構的報紙,這是這本叫做《試刊號》的小說的三個主軸。這一切非常艾可。

本書的故事背景是在一九九二年的米蘭,主角原本是一個自由作家,被一位正要創辦報紙的主編找來記錄他和這份媒體的故事。報紙有一個迷人的名字:《明日報》,因為他們想要關心的不是過去的「舊聞」,而是明日可能發生的「新聞」。「報紙總是在講述人們已經知道的事情,所以銷量越來越少。」主編說。他計畫在一年內做十二期,但並不會在市面上發行。因為這份報紙背後的創辦人是媒體和旅館大亨威美爾卡特先生,他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做一份新聞媒體,而是:「只要讓知道他的某些人看到就好。一旦威美爾卡特先生展現出他有能力讓金融圈和政治圈陷入困境,那些人說不定會求他罷手,到時候他只要放棄《明日報》就能換來進入那個小圈圈的通行證。」這位主編對主角說。

而主編之所以請這位作家幫他把整個編輯過程寫成一本書是因為:「這本書要呈現的是另一份報紙的理念,展現出在那一年中我如何竭盡心力籌辦一份符合獨立媒體精神、無畏外在壓力的典範報紙,而最後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自由之聲沒有生存空間。所以我需要您幫我杜撰、構思,寫出一部史詩來,我不知道這麼說夠不夠清楚……」這本書,他建議取作《明日報的昨日》。

這短短兩段話精采地道盡掌握媒體者對於權力、財富和名聲(一個深具理想性的記者的迷人形象!),那些或張狂的或潛藏的暗黑慾望,是如何形塑了這個媒體再現事實的方法。

除了「明日報」本身的故事,本書另一個主要軸線是關於義大利的「另一種歷史」(alternative history)。主角的一位編輯同事,深深相信他們所熟悉的歷史不是真實的,亦即那個惡名昭彰的法西斯主義者墨索里尼在一九四五年時並沒有死亡,而是被盟軍藏起來,因為他們盤算一旦共產黨控制義大利,可以讓墨索里尼出來對抗共產黨。而墨索里尼後來的命運又和日後義大利的政治暴力緊密連結。

這本書和艾可過去小說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輕薄短小,故事相對沒那麼繁複瑰麗。相對的,書中有很多對話,並透過對話來述說義大利的複雜歷史。但和《玫瑰的名字》、《傅科擺》和《布拉格墓園》等書的精神類似的是,故事的核心都有艾可所執迷的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ies),或者說存在著另一種隱密的、對世界的敘事/解釋。這位相信墨索里尼沒死的編輯說,「我唯一有把握的是,在我們背後永遠有一個老大哥在羅織騙局。」

艾可對事實作為一種謎的探索興趣,當然和他的符號學研究有關,因為這種學科相信意義隱藏於各個角落,並要解構人類的溝通模式,詮釋未言明的符號的意義。在這個脈絡下,本書把焦點放在媒體,畢竟人們是透過媒體來理解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但那些紙上的字、螢幕上的畫面,真的是事實嗎?或者,媒體沒報導的,就沒發生嗎?

書裡編輯說,「問題出在報紙不但沒有將這些消息傳播出去,反而加以掩蓋。發生了A案,你不能不談,可是會讓太多人為難,那麼就在同一期做個讓人頭皮發麻的頭版新聞,母親親手割斷四個孩子的咽喉、我們的儲蓄將化為烏有、加里波底辱罵另一位義大利統一功臣尼諾.畢西歐的信件首次公開等等,讓那則新聞淹沒在資訊汪洋中。」

更大的真理是:「不是新聞成就報紙,而是報紙成就了新聞」。

《試刊號》的故事是有強烈現實意涵的。小說的背景設定在一九九二年。在現實中的那一年,義大利發生了「淨手運動」(Clean Hands)行動,揭露了義大利政治中的嚴重腐敗,導致原有政黨體系崩潰,上千人被捕,數人自殺。在那一段混亂之後,來自米蘭的媒體大亨貝魯斯孔尼(Silvio Berlusconi)成為義大利政治的救世主,從一九九四年擔任義大利總理直到二○一一年:很多人都認為小說中的這個媒體大亨就是影射他。

貝魯斯孔尼開啟了艾可在政論集《倒退的年代》所論述的「大眾媒體民粹主義」時代,因為貝魯斯孔尼掌握了義大利大多數的媒體。他並且嚴厲批評這種民粹主義下選民的自利與犬儒,而問題甚至不只是那些無知者:「明天的歷史不會譴責那些對電視上癮不能自拔的人」,而是在那些明明有閱報但卻對義大利即將到來的選舉不夠關心、沒有採取足夠行動的人。在同本書另一篇文章中,他也指出在法西斯主義政權下,人們知道所有的大眾媒體都是政府喉舌,所以他們會偷聽外國或地下電臺的資訊,但在當下的傳播媒體政權中,人們卻沒有意識到資訊可能都是被操控。

在這時代,這些問題變得更為迫切。一方面,媒體提供的新聞或資訊越來越碎片化,以至於我們無法理解事情的脈絡,喪失理解全貌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交媒體世界更進一步惡化這碎裂化傾向,刻意製造的錯誤資訊更被大量流傳,讓「假新聞」的接受度可能更甚於真新聞。

事實上,義大利的大亨總理貝魯斯孔尼經常讓人聯想到美國總統川普,雖然後者不是媒體大亨,卻是操弄媒體之王。這位美國總統不僅經常公然製造謊言(或「另類事實」),甚至反過來指責那些最具名聲的媒體是「假新聞」。

因此,這個時代的問題甚至不是「報紙成就新聞」,因為報紙越來越少人看,越來越缺乏權威,而是當謠言和假新聞在社交媒體上四處流傳,沒有人再相信真相。這果然是一個「後真相」的時代。

沒有可以相信的事實,沒有可信的新聞,其結果是我們失去了探求真理的興趣與能力,喪失了對公共生活參與的興趣。接著,民主必然會萎縮。(這其實就是川普當選的原因。)

《試刊號》最後有段話提到,即使看到許多重大新聞,但「人們會說,真的嗎?這真是有趣啊。然後他們會轉過頭去繼續做他們的事」。艾可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臺訪問時針對這段話說:「我的小說的最終啟示在於,過去三十年有許多可怕的事情發生,我們在媒體上讀到了它們。但真正的悲劇不是炸彈爆炸或有許多人死去,而是我們對此是冷漠的。我們在週一讀到了某些新聞,但在週二我們就遺忘了我們讀過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張鐵志為文化評論作家,著有《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等書。

 
閱讀筆記
撕書人/漫畫闖入現實的兩套敘事
聯合報 施淑
《撕書人》書影。(圖/聯合文學提供)
在台灣文學界,伍軒宏這個創作者不能說不是個異數。除了我不得其門而入的網路寫作世界,在紙本報刊,從1980年代起他總共發表了六個短篇、一篇散文,和即將出版的這個長篇。即便這樣的難產,他的作品總是帶給人驚奇,因為它們總是出現在當今台灣文學和文化變遷的關鍵時刻。1983年他的短篇〈前言〉開啟台灣後設小說的觀念和技法實驗,接續下來,就由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及其他作家的作品,發展成不大不小的文字奇觀和文學風景。

翻過一個世紀,在台灣的大城小鎮,當iPod以人們無法抗拒的娛樂功能和信息誘惑,跟蹤人的生活作息,入侵和干預人的思考判斷,沉寂多年的伍軒宏以〈阿貝,我要回去了〉,拿下2005年第一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不同於前此大小文學獎累積起來的潛隱的題材風向和寫作規則,以及本土化運動急迫的意識形態要求,這篇僅只藉由公車候車亭裡一則出現在iPod廣告看板上的「阿貝,我要回去了」的留言發展而成的小說,以輕快的筆調展示了資訊時代台北都會區的生活傳奇。

透過這則出現在聖誕節時,無從查考留言者和收信人的身分性別簡訊,只因小說敘事者和收信人的名字的巧合,這則停留在iPod廣告畫面,曾被塗抹掉而又經過不同筆跡重寫的留言,於是以它手寫的、帶著人的氣息和印記的形式,像咒語一樣在人車往來的候車亭的公共空間和時間停格。以它無從測知的法力,在素不相識的留言發現者和重寫者間,編纂起可以與iPod世界抗衡的,沒有道德負擔,也談不上什麼情感負荷的有關「回去」的意義,有關人的離合問題的後現代的心理戲劇。

相對於〈阿貝,我要回去了〉的資訊戲劇,新近完成的《撕書人》表現了數位化大潮下,對長久以來作為人的文化生產載體的印刷書籍即將被毀滅的困惑與恐懼。這部由「棄書」和「撕書」兩個敘事主軸和兩組相應人物活動構成的長篇,閱讀上需要以靠近菁英的現實主義的理性態度,以及看漫畫和通俗奇幻故事的雙重視野來進行。

在棄書的部分,從小說第一章〈蔓生之書〉開始,基本上不帶感情色調的現實生活的細節描繪,陳述著曾被視為知識的象徵,具有榮崇的精神意義的書籍,在知識體系鉅變,書籍文明走到盡頭的時刻,敘事者德彥的父母畢生蒐藏,從西方文藝復興到現代台灣的學術思想論著及文學作品,都成了侵占生活空間,以不是書香,而是潮腐的味道讓人窒息的物件,它們頂多以書架書堆組成的怪誕另類世界的形式,偶爾增添德彥與女友做愛的情趣。對於這些必須當廢棄物處理掉的書本,因為怕觸犯政府廢棄物管理法規,只得暗中尋找地方,分批丟掉。

在撕書的部分,小說以一個在紐約讀書,在舊書店打工的華裔研究生佐夏,打工時雙手突然對書頁產生磁吸力量,而且像武俠漫畫般擁有麒麟臂似的特異功能,可以讓書本自然拆解,以飛旋的書頁作為攻擊武器,在一次善本書的交易中,擊退搶劫者。因為這神奇力量,他被引介到一個古老神祕的書籍公會,成為「撕書人」,靠公會給他的密碼和鑰匙,幹起像《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人的精神三變式的「撕書三變」的任務。

上述平行發展,漫畫闖入現實的兩套敘事,在這兩種相互拆解而且充滿裂隙的文本之間,似不難找到作者伍軒宏的矛盾痛苦位置。例如棄書部分,戀物者似地屢屢敘說紙本實體書的觸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口袋版英文書的好摸、好握、好翻閱。讀書可以讓人進入一個轉換的空間,享有孤獨然而獨立的個人天地。棄書計畫之背叛書本,正如戲劇史上殘酷劇場之廢除劇本、廢除文字,等等。

在撕書的一邊,佐夏感覺漫畫似地出現在他身上,具有超現實能力的臂膀,是被移植,沒有自己意志,與主體分裂的陌生的手。作為學院裡的研究生的他,撕書活動是在重寫他的主體性,讓他陷入通俗漫畫世界及其價值。因此他需要逃到嚴肅的文學研究,求取辯證的平衡。此外,當他執行撕書人的祕密任務時,嘉年華式飛舞的碎裂書頁之間,他聽到吟誦呻吟的聲音,裡頭有但丁《神曲•地獄篇》。他的「撕書三變」的最後儀式,是把一本預設書本絕跡的未來世界,書名叫《撕書人》的小說撕毀。

讀伍軒宏這本小說,不禁要想起楚浮電影《華氏451度》裡,為搶救被極權政府焚燒滅跡的書籍,人們努力地默記某一部經典著作,成為一個又一個「書人」。想起捷克作家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裡,廢紙收購站的老打包工,在地下室歷經漫長的汙穢骯髒的打包工作後,逐漸蛻變成愛好書籍的知識人。他的最後工作是拿著他珍愛的浪漫主義詩人詩集,手指按在他最感動的詩句上,投身廢紙打包機,讓他的生命畫上句點。但這樣的小說情節,在數位化時代的今日,在被冰冷的數字轉換埋葬的實體書的纍纍書塚之前,恐怕會是無由想像的過於浪漫的死亡罷了。

 
人工智慧新顯學 讓機器自動學習
機器學習讓機器可以自動學習、從巨量資料中找到規則,進而有能力做出預測。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估計,到2018年光美國就有十數萬個機器學習專家,而在台灣,一切發展方興未艾。

你所不知道的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最著名的地標之一。不過對於這麼有名的事物,還是有很多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事。如「自由照耀世界」(這座雕像真正的名字)是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它在一八八六年完成時是棕色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