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苗栗大埔拆遷案住戶自動拆遷的最後期限,大埔自救會成員前天北上行政院持續靜坐,要求落實「原屋保留、劃地還農」的承諾;行政院長江宜樺及苗栗縣長劉政鴻均表明「依法拆除」。
在政院前靜坐的自救會成員得知將依法執行拆除後,表示絕不接受,一定堅持抗爭到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過河拆橋。」
拆遷限期廿四小時倒數,行政部門與自救會的立場仍各有堅持;抗爭是否再起,風雨欲來。
江宜樺說,政院將請縣政府執行內政部都委會的決議;內政部表示,都委會多次討論決議,爭議的四戶「非拆不可」。
劉政鴻表示,大埔案九百多名地主,僅四戶要求原屋保留仍有爭議,考量地方發展和多數地主權益,將依法拆除,劉向四戶溫情喊話:「相忍為地方」。
縣府表示,四戶中,朱樹和秀春經營的「張藥房」都在都市計畫道路用地上,與路衝、交通有關;柯成福因共同持有房屋的親屬已領走補償費,因持分意見不合。
另一戶黃福記住宅僅拆兩處圍牆,但黃因農地集中在農售區,黃希望農地能保留在住宅旁,內政部都委會邀專家學者討論後,認為四戶必須拆遷。
劉政鴻表示,行政院的承諾並無「跳票」,法令是縣府必須遵守的最後底線。
大埔徵地案又被稱為「大埔事件」,起因縣府擴大竹南科學園區基地徵收周邊農地,但相關程序還未完備,前年六月九日凌晨動用大型機具壓過稻田整地,引爆農民反彈,組自救會抗爭。
同年七月,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協調,宣布「以地易地、劃地還農、原屋保留」,但原屋保留要符合交通、公共安全、公平性及都市計畫合理性四原則。
【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有關苗栗大埔區段徵收開發爭議,內政部營建署昨天表示,大埔自救會廿四戶成員陳情意見中,除彭秀春等四人外,其餘地主訴求均解決,已盡最大力量,充分考量公共利益並兼顧民眾權益。
營建署表示,「原地原屋保留」是政策性指示原則,但經過多方協調,確有法理情無法兼顧的困難。營建署指出,彭秀春等四人希望建物原地保留、農地原地保留或保留在房屋後方的意見,因涉及交通安全等因素,絕不是「可為而不為」的跳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