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新鮮日本電子報】以經濟、文化、旅遊為主軸,提供讀者全方位的新聞資訊、原汁原味的「大和風情」。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1/18 第 2678 期
 
直接訂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需另一位許信良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敗在路線,更敗在社會信任
  經濟日報社論 改革稅制:財政永續首要之務
  聯合晚報社論 期待「民主協商」的民進黨
  民意論壇 司改要減法 不要拼裝加法
內閣脫胎換骨 先甩酬庸
健保免費非兒戲 別汙辱選民
學測/克服缺點的故事 你說了嗎
聯合筆記/他們都不知道
 
民進黨需另一位許信良
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需要一位像當年許信良那樣的黨主席。

此際出任民進黨主席者,其任務在調整兩岸政策,藉為二○一六大選鋪路;因此,「天王再起」或「世代交替」其實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誰能讓民進黨回到中華民國。此際,民進黨要一位像許信良的黨主席。

許信良在一九九一及一九九六兩度出任黨主席。一九九六就任後,他主持黨內的「中國政策研討會」,主張「大膽西進」,並首度在民進黨黨代表大會的台上張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後來,他的路徑受挫,退出了民進黨。去年三月,早先重新回到民進黨的許信良,又藉參選二○一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主張「歐盟一中」,並當場質問蔡英文,是九二共識與ECFA兩者都不要?還是兩者都要?還是只要ECFA?

民進黨今日的難題,仍是許信良在一九九六年想處理的問題:一、是否「強本西進」?二、民進黨要不要掛國旗?而蔡英文此次大選遭遇的瓶頸,也正是許信良在去年黨內初選提出的問題:一、是否可採「歐盟一中」?二、要不要承認「九二共識」?

一九九九年,民進黨為陳水扁次年競選總統鋪路,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今日,民進黨的第一要務,也在必須提出新而務實的兩岸論述,為二○一六大選鋪路。新的黨主席的任務,是要把新的國憲認同及兩岸論述建構起來,勿使二○一六年的總統候選人仍只能玩弄不知所云的「台灣共識」。

蔡英文臨去,仍可做一事,應將她在辦公桌上的小國旗留給下任;並如評論者桑品載所建議,在中央黨部顯著處張掛一幅國旗,這將是她給繼任者最大的祝福。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蔡英文敗在路線,更敗在社會信任
社論/聯合報

2012大選系列社論/八之四

投票前夕,李登輝在台上主動將蔡英文拉入懷中。這一抱,抱出了台聯三席不分區立委,卻給中間選民留下蔡英文畢竟甩不掉李登輝挾持的印象。

這一幅圖像,其實可謂是蔡英文整個大選的縮影。一方面,她要社會相信,她是不同於民進黨刻板印象的「非典型」,是清新的小英;但是,她又處處顯示「民進黨改變了蔡英文」,只是女版的李登輝或陳水扁。

李蔡一抱,迄今仍是一個謎。是蔡積極力邀李出馬站台嗎?難道她不知道這會令中間選民警覺「站在蔡英文背後的是誰」?或者,難道是李登輝執意要來插花而蔡營無法婉謝嗎?這正顯示了蔡英文無力甩掉她的「背後靈」。

切割,是蔡英文整場大選的基本難題。她對競爭對手馬總統說:「站在你面前的是蔡英文,不是陳水扁。」但馬總統回問:「站在妳背後的是誰?」在整場選戰中,蔡英文非但無法切割陳水扁、李登輝、李遠哲(這些人皆是綠營的傳統招牌,卻受中間選民質疑),也無法切割完全以扁團隊為主體的「競選團隊」,且無法切割民進黨的國憲論述、兩岸路線,甚至也無法切割民進黨撕裂及硬拗的選舉操作手法。

蔡英文此役落敗,敗在三方面。一、輸掉了大選;二、未能帶領民進黨轉型,即蔡英文未能改變民進黨;三,輸掉了自己的人格形象與社會信任,亦即讓民進黨改變了蔡英文。

這三方面,其實是互為因果。正由於民進黨的政策架構扭曲(如否定九二共識),使得操作此政策架構的蔡英文之人格形象亦告扭曲;又因蔡英文操作民進黨的選戰技巧(如將「老闆」與「員工」撕裂),更使民進黨難以獲得中間選民信任。

總括而言,有人認為蔡英文在此次選戰中仍然展現了非凡的政治魅力;但也有人認為,蔡英文因此次選戰而扭曲了她的人格形象,失去了社會信任,這對她是難以療癒的創傷。

然而,蔡英文走到今日,也反映了綠營頂尖人物的共同宿命:由於政策架構在本質上的缺陷(如台獨),使得主張此類政策架構者的人格形象亦告扭曲;亦由於權謀操作的手法低劣(如陳盈助事件、兩元柿、農舍案、宇昌案、抹紅財團),使得操作此類手法的人格形象必趨淪落。

綠營頂尖人物無一不是墜入此種宿命。李登輝從「國統綱領」的締造者變成「台獨旗手」,陳水扁從「清廉、勤政、愛鄉土」變成貪汙犯,李遠哲從「向上提升」走到「向下沉淪」,謝長廷從支持「憲法一中」走到操弄「蔡馬馬」的分羹者……。整個綠營的政治主軸是:因政策扭曲(台獨),所以手法撕裂(統獨鬥爭、階級鬥爭),所以態度閃爍(宇昌案),以致政策反覆(國光石化)、民粹抬頭(老農津貼,三隻小豬)……。任何人在這樣錯亂汙濁的情境中,人格形象皆無可能維持清正,因而也難以獲致社會信任。

此次大選顯示,蔡英文亦非例外。蔡英文改變民進黨者少,民進黨改變蔡英文者大。

如前所述,民進黨政治領袖的宿命是:政策路線扭曲,因此政見論述扭曲;操作手段扭曲,以致人格形象扭曲,最後的效應是失去了多數人民的社會信任。仍以蔡英文為例:為了堅守「否定九二共識」的扭曲政策,一連開出「台灣共識」、「兩岸對話工作小組」、「安定經濟對策小組」、「大聯合政府」、「協商式民主」、「在地經濟」、「新的出口市場」一大疊空頭支票,又發動「財團、中國、馬政府『壓迫』台灣人民」的撕裂手法;事態至此,政策扭曲了人格形象,人格形象亦失去了社會信任。即使以蔡英文的清新,也禁受不起政策的扭曲與操作手法的汙染。

正本清源,民進黨仍應導正政策路線。民進黨花了幾十年時間,培育出一個數十萬人集會見不到一面國旗的群眾;這是民進黨過去的資產,卻也是民進黨欲突破瓶頸的重大負債。這使得民進黨一方面要爭取中華民國的政權,另一方面又要撕裂中華民國;亦即如馬總統在選季所說,「一方面要利用中華民國,一方面又否定中華民國」。此種扭曲的政策路線,與世界潮流牴觸,與兩岸發展對抗,與多數民意背離,自然無法產生人格形象不被扭曲的政治領袖。

李登輝的宿命如此,陳水扁如此,蔡英文亦如是。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改革稅制:財政永續首要之務
社論/經濟日報

啟動經濟轉骨工程系列六之四

財政是庶政之母,但支應馬總統第二任期各項施政的國家財政,卻出現了更趨困窘、內外交迫的艱難局面,今年度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國家債務將逾5.1兆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將創下37.4%的新高,顯示政府再舉債空間有限,不只施政綁手綁腳,甚且禁不起再一次金融風暴的衝擊,推動改革以厚實國家財政的基礎工程,已是刻不容緩。

影響國家財政有收入、支出兩面,以民國98年至101年四個年度的預算觀察,政府年度支出都在1.9兆元以上,遠高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1.6兆元至1.7兆元間,但主要是因應歐債危機而以擴大公共建設維持內需,增幅亦未失控;造成國債激增、財政惡化的原因,是占政府收入七成以上的稅課收入不增反減,導致財政赤字的急速擴大,而能夠影響稅課收入多寡的,除了查稅官員的稽徵效率、經濟景氣起伏之外,最關鍵的還是稅制問題。因此,要扭轉財政惡化趨勢,支撐執政者兌現公義社會承諾的關鍵之鑰,勢必取決於稅制改革的深化程度。然而,歐債風暴持續惡化,出口導向的台灣難免再受波及,因而須在不傷害經濟成長動能,又能夠適度調整財政結構,進行穩健的稅制改革。

這樣的過程必須有堅定的改革信仰,以及縝密的戰略步驟。馬總統已經取得下一個四年執政權及國會過半席次的優勢,階段性改革不能流於零碎,必須要有讓人動容的質變成果。因此,未來四年將是示範改革決心的良機,更應是馬政府為過去四年舉債近兆元、減稅逾千億元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展現責任的彌補之舉。

要穩健改革,制定由近至遠的策略,循序漸進實現稅制脫胎、財政換骨的革新目標,是必要元素。在全球經濟快速變動下,近程仍宜保持輕稅率環境,但輕稅不能失去公平,修復立足點不平等產生的租稅義務分配不均、稅基侵蝕等缺失,應是此一階段的重點;相對的,計劃性導正稅制是達成稅制重整的長程策略,終極目標則是架構兼具競爭力與分配正義的財政環境。

須強調的是,政府啟動具戰略目的的稅制改革,不只是要穩定財政來源,更在於租稅負擔合理化的分配過程,也具有重建社會對租稅公義信心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國民租稅負擔率自1990年以來一路下滑,近年更頻頻跌破12%,創歷年最低。但這並不等於輕稅,如同高經濟成長率並未帶來雨露均霑的喜悅,承擔國家七成稅捐負擔的薪資所得者,對輕稅也完全無感,因為租稅負擔在不同所得間有嚴重的差別待遇。打破輕稅幾由特定所得獨享的現象,才是改革有感的唯一正解。

依財政部資料,99年由薪資繳出的所得稅,占綜合所得稅總收入的71%,出售房產在內的財產交易利得稅卻僅占0.24%。弔詭的是,家戶總所得中,薪資所得約占五成,但由受薪階級繳出的所得稅卻是總稅收的七成,薪資所得者稅負既不公平,更談不上正義。馬總統要捍衛分配正義,應重啟量能課稅機制,消除課稅立足點的長期不平等,並要求資本利得負擔合理稅捐。

分配正義也不只在彰顯租稅義務的公平待遇,更含有減赤減債的世代正義。依總預算內容,去年底平均每人負債金額是21.2萬元,且正隨著每年新增3,000億元債務而跳升。更值得憂慮的是,5兆元國債中,並不包括社會保險給付義務等約當11.5兆元的潛藏負債。天文數字的國債,已是下一世代不可承受之重。執政者眼中的正義,不能無視下一代所將承受的痛苦。

歐債風暴山雨欲來,也將面臨考驗脆弱的財政結構。由於中央政府舉債已逼近40%上限,未來可應急的舉債額度不到6,000億元,一旦危機重現,政府缺少再次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籌碼。面對險峻的經濟情勢,執政者沒有遲疑的餘地,要減債、要為財政開源,都須從問題重重的稅制改革下手。

過去四年,馬政府為救經濟而減稅、增債,帶領台灣走出金融海嘯,並創下10.72%的高成長;未來四年,自承「沒有連任壓力,只有歷史評價壓力」的馬總統,既無後顧之憂,更該放手一搏,為救財政籌劃,提出開拓稅基的有效辦法,為財政永續、分配正義打下美好基礎,並在歷史功過簿上留下傳世美名。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期待「民主協商」的民進黨
社論/聯合晚報
總統大選以八十萬票落敗,黨主席蔡英文辭職,民進黨再度站在變化的轉折上。民進黨應感謝蔡英文這次選戰中的表現,為民進黨轉型打下不錯的基礎,應可以繼續提升,而不至於沉淪。蔡英文的選戰,贏回了被陳水扁輸掉的基本盤,還爭取到不少年輕人支持。她的敗選感言,入情入理,感動了許多人,接著在昨天中執會上表現得豁然大度,多少撫平了敗選的悲傷。所以有人投書媒體,呼籲將「蔡英文價值」視為社會資產。藍營支持者對此或有不同見解,但選戰已結束,台灣應進入和解的時代。

所謂「和解」,是指朝野雖互相制衡,但不必仇恨對立;更重要的,應該是蔡英文選戰後期標舉的「民主協商」精神,可以當作民進黨下一階段的成長策略。儘管「大聯合政府」對人民沒有太大吸引力,不足以推動蔡英文當選,然而各種氣氛顯示,協商而非對立的政治風格,將是未來台灣政治的主流,也是能夠觸動最多人的政治公約數。

「協商」不是表面的「和諧」,假裝差異不存在;剛好相反,「協商」以承認差異為前提,卻願意聆聽不一樣意見,理解不同立場,找出彼此可以接受的妥協方案。蔡英文對此應有所體會,她的最大錯誤是否認「九二共識」,而那樣的態度,就是極端、絕對、不容許討論協商的。這項錯誤,不只讓人擔憂兩岸關係未來,更讓人懷疑的是,以這樣的政治態度,要如何形成「台灣共識」?選民的疑慮,證明台灣歷史發展,已經從建立民主制度,走向建立民主文化,而「協商」就是民主文化成長的根柢。

民進黨的反省再造,應從「協商」精神開始,給社會一個清新的示範。從黨內權力分配,到下任黨主席人選,以及深度思考未來黨的路線,尤其是兩岸政策上的路線選擇,如果能夠在「民主協商」氣氛下討論及安排,那將既能讓民進黨邁穩下一步,也能給台灣社會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正面示範。或許就從馬總統提議的在野領袖會議做起,我們期待朝野政黨表現出民主協商精神!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司改要減法 不要拼裝加法
張升星/法官(台中市)/聯合報
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假設中選會宣布:馬英九、蔡英文和宋楚瑜「全部當選」,總統職權輪流行使,馬英九當一三五,蔡英文當二四六,宋楚瑜輪星期天。如果真的這樣,台灣的企業家、公務員和老百姓,肯定全部頭昏眼花,無所適從。

這樣荒謬的政治神話,當然不會在現實中發生,因為透過選舉的合法程序,台灣的行政權終將集中力量,貫徹意志,不會雞同鴨講,南轅北轍的內耗。但是台灣的司法權,由於最高法院的員額膨脹,將近二十個法庭,近百位法官的臃腫官僚組織,再加上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審判獨立」職權,導致「一庭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司法亂象,長期存在而未見改善。

與世界各國相較,依據人口比例與司法資源的分配,台灣的老百姓享有全世界「人數最多、比例最高」的「最高法院法官」所做出的司法裁判。照理說,社會應該對於司法給付的「滿意度」最高才對,不是嗎?可惜事與願違,司法的滿意度持續在社會公信力的評比敬陪末座,審判體系的自我感覺良好和社會認知的強烈反差,究竟孰令致之?

箇中原因並不是因為最高法院法官尸位素餐,不學無術;相反地,往往是因為最高法院法官孜孜不倦,埋首卷證。但是這麼多最高法院法官獨立審判的結果,必然產生許多相互扞格、前後矛盾的法律見解「同時」存在。既然最高法院無法統一見解,下級審法官只好各取所需,摭拾隻字片語,反正怎麼判都對,也都不對。這樣的亂象不但減損最高法院的終審權威,而且法律見解的問責機制也無法建立。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現在有一百個和尚同時解釋經文,雞兔同籠,牛驥同皁,也就理所當然而見怪不怪了。

台灣司法審判體系多頭馬車的亂象,歷時六十餘年而積重難返,主要是因為社會菁英與意見領袖缺乏實際參與審判的經驗,無法感受基層法官的掙扎與困惑;而庶民百姓雖然偶有個案訴訟的經驗,但是宥於法律專業的障礙,只能在「審判獨立」的人肉絞殺之下,各憑本事,迂迴求生。至於審判體系本身,司法官場長期形塑的「陞官」需求,使得法官都把陞遷或者行政兼職視為終極目標。日前苗栗女法官因為票選審判長的委屈,就要燒炭自殺,其鴻毛與泰山之輕重失衡,令人慨嘆!

近日五百多位法官連署訴求「最高法院減少員額」等主張,雖然沒有激情的政治動員,卻是不可忽視的改革諍言。除了最高法院以外,最高行政法院也有三十五位法官,公懲會還有十二位委員,再加上十五位大法官,放眼世界,台灣絕對是終審法官比例最高的國家,絕非法治國家的常態!

為了回應社會對於司法改革的強烈企盼,司法院陸續推出「速審法」「觀審制」,增加了這麼多的菜色,台灣社會對於各種拼裝法案會不會消化不良?其實司法改革,需要的是減法,而不是加法!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內閣脫胎換骨 先甩酬庸
張瑞雄/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花縣/聯合報
馬總統連任成功,接下來最重要的工程就是內閣改組,如何做到大家所期望的大刀闊斧和脫胎換骨,絕對不簡單,但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用人唯才。另外通常主動求官者必有所圖,所以對於那些逢迎拍馬和關說者更要特別注意。

現代任何國家都很強調創意,一個好的政務官或閣員必須有開放的心胸來容納新的想法和做法,不拘泥於成見和不畏現況的艱難。因此從基層做起的官員雖然熟稔法令,但恐怕會是「匠」官,比較難以變通,所以從事務官變政務官者必須特別了解其思維的保守或開放。

這次立委選舉,國民黨在艱困選區派出「刺客兵團」應戰,雖然只有前新聞局長江啟臣當選,但包括投入台南參選的蘇俊賓、台中參選的鄭麗文和嘉義縣參選的陳以真都因為成功為總統匯集人氣選票,立下不小戰功。或許總統想要感謝而安排他們入閣,但這些人應該讓他們繼續在地方經營,擔任地方黨部之主委或副主委,和地方搏感情,以證明並不是塗上綠色的就可以當選。

政務官要申報財產,導致很多企業界的人士不願意入閣,所以政府過去時常向學界借才。教授當政務官,兩個最大的毛病就是高姿態和喜研究,高姿態導致跨部會溝通不良和屢屢與立法委員對衝,喜研究就是很多事情不能當機立斷,必須先研究研究,但時機往往一去不復返。

所以選政務官人很重要,人對了這個部會就會有戰力,就能改革與建功並進。因此馬總統在籌組新內閣時一定不能因為酬庸或人情而輕易安排位置,任何部會的首長任命前一定要親自面談,才能了解此人是否能大刀闊斧的改革,或者只能是一位太平官。

柯林頓在競選美國總統時說過:「如果我成為總統,我會組成一個像美國的內閣。」這表示了他用人不分黨派的宣示。

不過在目前的台灣,總統用人還是要小心和用心,免得造成「親者痛仇者快」和「飼老鼠咬布袋」的後果。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健保免費非兒戲 別汙辱選民
林忠勝/「健保免費連線」執行主席/聯合報
十七日「政黨票的異數,看到免費就蓋下神聖一票…」一文,太過武斷,對於「健保免費連線」的努力給予無情抹殺,並對十六萬票投「健保免費連線」的選民有欠公平。

基於政府長期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第一五七條,「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因為公醫制度的「公」字,本具有「公費」之前提,全民健保理應「公費」;同時政府應積極推行衛生保健,讓社會朝向古聖先賢教誨「不病、不貧、不禍」的康莊大道邁進。有鑑於此集思廣益,終於想出辦法,號召數十個小黨,經長期聚會溝通協調,在野小黨大結盟,成立「健保免費連線」,每周定期召開會議,至今已達七十九次連線會議。

再者,有關此次選舉,旗幟、文宣、宣傳車、電視廣告…等等,也花上數百萬元,黨部債務累累纍纍,選後還忙著募款還債。絕非該文所寫:「沒有宣傳、沒有資源,居然獲得十六點三萬張政黨票…」。

而且選委會挨家挨戶發選舉公報,所以票投「健保免費連線」的選民,也不是全如該文所寫有近十六萬選民在拿到政黨票時,看到「健保免費」四個字,就蓋下他神聖的一票,因而是一場兒戲。這樣的說詞不僅不公平,對組成「健保免費連線」的數十個小黨是傷害,對票投「健保免費連線」的選民更是汙辱。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學測/克服缺點的故事 你說了嗎
黃月銀/中山女高國文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昨日登場的學測,非選擇題的長篇作文擷取《老子》:「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意念,要考生以「自勝者強」為題自抒己意,當中不乏命題教授意欲考生勿以考試為目的,過程中亦能省思自我人生歷程,並流暢分享所見所聞,提升人生層次的審慎用心。

如何成為真正的強者?

社會中充斥著「贏」的哲學,舉目所見盡皆教導孩子們如何在各領域求勝,怎樣成為人上人,但逞一時之力戰勝別人為何無法帶來成就感,人生果真是一場又一場的戰鬥?真正的強者往往把自己的弱點視為敵人,不斷在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中成己成物,因此更能與他人團隊合作,和諧共融。

但其中方法為何?

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加以引申:「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不但要靠自己努力鍛鍊意志,失敗時,更當反求諸己,追求與時俱進的卓越,不落入自怨自艾的泥淖中。魯迅:「以今日之我戰勝昨日之我。」戰勝昨天的自己即是實現對自己的超越。《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知自己的優缺點,能夠妥適運用自己的強項,同時善於利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將不惶惑於自身所欠缺的,還能在他人成功之際,給予真心的掌聲。

誰是自勝者強的典範?

席捲全球的流行歌手女神卡卡不斷戰勝自己的失敗,編織著「不停地創作,把音樂與表演結合;把搖滾樂精神融入流行音樂;把時尚、科技、流行文化都放入表演中,再加以商業化」的終極夢想。好萊塢影星珍芳達能活出愈老愈精彩的階梯人生,是因為她能以理智克服灰黯的思考,走出父母親累世以來所受的憂鬱症之苦。超馬選手林義傑以意志力橫越無盡荒漠,廚藝精湛的阿基師身段柔軟開展飲饌行政的新藍海,在過程中每分每秒都在克服弱點,學習做一個更好的自己。當然,分享自己克服缺點的成長故事,流暢的敘事,婉旎的抒情必然能打動閱卷教授的心。

這兩天的學測是對高中學習的成果驗收,期許考生能夠有耐心慎思每一道題目,明辨各科學習上的盲點。在升學跨欄中不忘改進自我,強化自我,成就自我,學測後將是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聯合筆記/他們都不知道
蔡惠萍/聯合報
馬總統在極度膠著的選情中,拉出近八十萬張差距的紅盤;外界也開始關注,已無連任壓力的馬總統將開啟的新內閣布局。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情未如預期,黨內與支持者也湧現檢討聲浪。不過,兩黨似乎都出現「贏者不知為何贏、輸者不知為何輸」的盲點。

相較四年前,這一回很多人投馬不是因為「欣賞」,而是出自「恐懼」:擔心民進黨若重新上台,台灣無法承受兩岸關倒退的經濟蕭條。在這種心情下,不僅少了四年前投馬的光榮感,還多了些「不得不」的無奈。或許這也可解讀,天候良好,為何投票率不升反降:很多人既不願投蔡,卻也沒有投馬的動力。

四年前挾著超高民意上台且國會過半的馬總統,為何這次選戰會打得如此辛苦?有一部分可歸咎於大環境,如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但更多因素是來自馬的個人風格,「用人」就是其中一大問題。

馬政府用人常被批評「近親繁殖」,總任用同質性太高的官員。政府內有著許多「小馬英九」,而馬政府從北市府團隊中拔擢的內閣閣員,外界評價也多半不高。近日被點名的新閣閣員,似又隱隱然出現類似的情況。

在綠營身上,也出現同樣的問題。不少支持者檢討敗選原因,有人認為是「蔡英文刻意與扁切割」所致,也有人抱怨小英打選戰調性太過理性、溫和,不符合南部選民「呷重鹹」的口味。

從選票上看,民進黨基本盤其實並未流失,問題在中間選民也沒有「靠過來」。經濟議題依舊主導這次選戰,而蔡英文「鐵板一塊」的兩岸路線,導致中間選民高度憂慮,最後綠營只能固守基本盤。

若藍綠都看不清自身的不足,想逐大位、想在歷史留名的,恐怕最後都會落空。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年菜大餐聰明吃,窈窕曲線不破功
過年團聚的傳統重頭戲就是瘋狂吃上一道道又油、又鹹的年菜,或是零嘴,導致過年後體重增加。一起來看看吃年菜絕不胖密技,讓你吃的健康又不發胖。

微笑妮妮的冠軍路
「你如果從來沒有陷入低潮過,就不可能爬得起來」曾雅妮說,真正的冠軍懂得愈挫愈勇的道理。其在二○一○年獲得第二座大賽冠軍後,她的高球生涯即一帆風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