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0/14 第310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柯建銘好忙
聯合報社論 如何完成雁棲湖馬習會大拼圖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財政僵局 凸顯民主精神蕩然
聯合晚報社論 和平獎:人類別再自我毀滅
民意論壇 倒閣棄尚方寶劍 學幫派火併
先進醫療儀器別再汙名化了
提升新世代競爭力 教改需加油
訂工時…老師付出的 早遠遠超過

聯合報黑白集
柯建銘好忙
黑白集/聯合報
特偵組懷疑柯建銘涉關說索賄而監聽他,柯建銘提出一張匯款單,說明是前綠委陳昭南向他借款,他因而居間向友人調錢。柯建銘說,朋友經常找他周轉,特偵組是故意羅織罪名。

在立法院,像這樣隨時幫人周轉金錢、打點事情的立委,應不止柯建銘。看作是急公好義也好,看成是神通廣大、黑白通吃也罷,他們的影響力有很大成分是靠著這種「擺平」的本事而來。柯建銘的全民電通案,就是借朋友的支票軋來軋去,弄到公司財務填不平。陳幸妤曾說「你們哪個沒拿過我爸爸的錢」,在某種程度上,柯建銘或者多少填補了陳水扁這方面的空缺。

兩年前,綠委王幸男曾以扁擔挑著兩箱柯建銘的罪狀向黨中央進諫,認為老柯許多不良紀錄已涉違反廉政條例,不適合再擔任立委,應自行退出初選或由黨中央撤銷其不分區提名。幾經折騰,民進黨才把柯建銘從不分區的「首席」請下來,降為第二名。可見,民進黨還真少不了柯總召。

試想,若連熟知內情的黨同志都動不了柯建銘一根汗毛,那麼,連監聽手機或總機都搞不清的特偵組,怎抓得到他的小辮子?喬家大院裡事務多麼繁忙,綿密的網路、助理的穿梭、多層次的交易,你匯款用我的名義;要查清其間虛虛實實,特偵組最好再去練功十年再來。

柯建銘厲害在金脈、人脈雙通。五月間,傳出他大舉介紹人頭黨員入黨,其間不少是幫派分子;陳水扁返黨,也是他代遞申請書。柯建銘好忙,沒他,民進黨要黑掉半邊天。

在特偵組的監聽譯文裡,王金平因老找不到柯建銘向他抱怨了一句:「我以為你在賺錢哩!」

老柯忙什麼,老王知道。

   
聯合報社論
如何完成雁棲湖馬習會大拼圖
社論/聯合報
明年北京雁棲湖APEC能否實現馬習會,將是全球矚目的一幅巨大拼圖;這次峇里島APEC出現的「王張互稱官銜」,被視為在此幅巨大拼圖上貼上了第一塊拼片。

拼圖有兩個主要元素:一、必須要有「底樣」,也就是必須知道要拼出什麼圖樣。二、必須要有一塊一塊的「拼片」,然後一塊一塊地拼上去。

然而,雁棲湖馬習會之拼圖與一般市售拼圖不同之處是,市售拼圖的「底樣」已成,但馬習會的「底樣」尚待一邊拼一邊畫;一般市售拼圖的「拼片」是「量身裁製」已成,但馬習會的「拼片」,卻須一邊拼一邊裁。這是一個「照底樣裁出拼片←→以拼片帶出底樣」的往復辯證過程。

這一幅「一邊畫底樣/一邊裁拼片」的大拼圖,若以本報八日社論所提架構來看:「以拼片帶出底樣」,就是「稱謂論述→治權論述→主權論述」的發展過程;「照底樣裁出拼片」,就是「主權論述→治權論述→稱謂論述」的發展過程。

馬習會「底樣」中最關鍵的議題,即是「一個中國」的定義問題。北京一向強調「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原則」、「一中框架」,卻始終未曾說出「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原則」及「一中框架」究何所指。其實,這個答案早已出現在過去北京的多次論述中,也總結在中共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此即:「在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也就是說,只要能以「尚未統一」來定義「一個中國」及「一中框架」,即能作出答案。因為,「尚未統一的中國」,既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呈現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隔海分治的「一個中國」;此一「中國」,即應是超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三概念」或「上位概念」的「中國」,亦即「大屋頂中國」。

為什麼兩岸能有「外交休兵」的默契?即是認知到若將「中華民國」趕盡殺絕,兩岸亦將恩斷義絕。為什麼國際運動會看台上留下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因為不能切斷兩岸人心的「中國連結」。因此,若要體現「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即必須以一個「第三概念」或「上位概念」的「大屋頂中國」做為「一個中國」的「連結點」。這是在繪製馬習會「底樣」時,應當思考及容納的重要元素。

至於馬習會的「拼片」,雖一方面會受到兩岸個別的「底樣」所產生的由上而下的牽制,但另方面更應施展由下而上「以拼片帶出底樣」的槓桿作用。若以鄧小平所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言,則「王張互稱官銜」,也可說是「讓一部分人先互稱官銜起來」;亦即,若不能解決全局,先解決局部,然後以局部去帶出全局。因此,在雁棲湖APEC揭幕前的一年中,兩岸應盡量複製「讓一部分人先互稱官銜起來」的峇里島模式;倘若顧忌台灣內部政治的牽絆,則可先實現「郁琦主委」的登陸訪問,俾將整個情勢穩健地推上「由稱謂論述重建治權論述/由治權論述重建主權論述」之路。

近年來,兩岸論述的最重大突破,即在出現了「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此一思維。因此,必須在「尚未統一」之下,以「大屋頂中國」來豐富「一個中國」的定義,一方面可以建立兩岸的「連結點」,另一方面亦將墊高兩岸關係「不可回逆」的門檻。於是,就馬習會大拼圖的「底樣」而言,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大屋頂中國」;至於其「拼片」的最重要元素,則是「早日讓更多人先互稱官銜起來」,及「馬習在雁棲湖APEC中互稱『經濟領袖』,在會外互稱『台灣當局領導人』及『大陸當局領導人』」。

APEC年會在每年九月至十一月。因明年底台灣有七合一選舉,所以會期宜應早在九月初,以預留一段政治積澱期。掐指一算,時間就更形緊迫,兩岸的拍子要加快些了。這是百年一遇、稍縱即逝的珍貴機緣,兩岸皆應有成就不易卻又錯失不起的警覺。合情合理的「底樣」,及實事求是的「拼片」,應是完成此幅壯麗拼圖的不二法門。

大雁歷經六十餘年在狂風暴雨中飛行,今得棲落雁棲湖;希望大雁再起飛之日,風和日麗,兩岸昇平。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財政僵局 凸顯民主精神蕩然
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因國會臨時預算案協商破裂,10月1日起部分政府機關暫停運作;10月17日前國會若無法就調高舉債上限達成協議,將導致債務違約風險,並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及經濟動盪。近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和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已就化解財政僵局問題進行商討,能否在17日期限前達成協議,備受關注。

龐大財政赤字一直是美國政府最頭痛的問題,執政的民主黨及共和黨對解決財赤問題意見南轅北轍,又分別掌控參眾兩院,持續政治角力和惡鬥,遂導致目前僵局。

追根究柢,造成美國兩黨惡鬥的源頭是歐巴馬總統的醫療改革方案,也就是所謂「歐記健保」,其目的是將占美國人口約10∼15%、無力負擔高額商業保費的低收入戶納入健保。這項旨在照顧窮人的醫改法案是歐巴馬致力推動的重大施政,但因需由納稅人在未來10年多支付4,000億美元,故遭到反對增加納稅人負擔的共和黨強力反對,甚至為此打憲法官司;去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歐記健保」合憲,但共和黨仍持續抵制。

10月1日美國政府被迫局部關門,就是因為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堅持臨時預算案通過須以「歐記健保」延遲一年實施為條件。由於共和黨受思想極端、堅拒增稅及幫助窮人的茶黨所挾制,寧可拖垮政府,亦不肯和歐巴馬妥協,從而導致17年前政府被迫關門事件重演,預估每日至少造成3億美元經濟產值的損失。

惟比政府關門更嚴重的問題是,美國國家債務總額將在10月17日觸及法定上限,屆時政府可供運用的現金不足300億美元,若國會未能及時通過立法提高舉債上限,將迫使美國政府大量削減支出並延後各項社會福利支付,同時也可能使美國政府無法支付國債利息,導致美國史上前所未見的債務違約風險。兩者對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及經濟的可能衝擊已引起高度關注,上周20國集團(G20)峰會與會財長們即共同呼籲美國,應即刻採取措施解決政治僵局。

美國政府豈會不知問題嚴重性及急迫性,原本立場強硬的歐巴馬及共和黨皆已展現願意協商的誠意,共和黨已提出短期上調債務上限方案,歐巴馬亦在白宮與共和黨代表會面交換意見。細究上周共和黨兩項提案:一是將美國債務上限臨時上調六周,並同意結束政府部分關門狀態,交換條件是須進行包括削減社會保障和美國聯邦醫療保險等福利措施的更廣泛預算談判。二是同意在更長的時間內按當前的經費標準維持政府運轉及賦予更大靈活性,債務上限上調時間可延長至明年1月底,惟須附加廢除或推遲徵收醫保法案規定的醫療設備稅等條件。

白宮對共和黨將觸及債務上限的最後期限推遲和預算談判綁在一起仍有很大顧慮,歐巴馬還批評舉債上限延六周的提案是不智之舉,但並未拒絕繼續協商,一般預料,在10月17期限前應會達成短期解套方案,後續協商恐仍難避免雙方的攤牌。

綜觀美國財政僵局問題的演變,有幾點值得觀察及省思之處:第一,美國債務問題積重難返。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嚴重,今年預估仍高達6,000億美元,累計債務餘額高達16.7兆美元,將近2001年5.7兆美元的三倍,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106%,已接近南歐高負債國家比重。歐巴馬政府必須嚴肅面對此一問題,否則,勢將在美國國內及國際上引發連鎖性政經效應。

第二,美國兩黨鬥爭表面上是各自堅持經濟理念,但骨子裡卻都是政治盤算,歐巴馬既堅持「歐記健保」,卻又不願認真面對減赤問題;共和黨受茶黨挾制,政策荒腔走板;兩黨各為己身政治利益任令美國民主政治精神蕩然。

第三,因國會結構及持續政治惡鬥,美國財政僵局將不時復發,財赤問題根本解決遙遙無期。民主大國墮落一至於斯,能不令人浩嘆。

   
聯合晚報社論
和平獎:人類別再自我毀滅
社論/聯合晚報
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創造出毀滅自己的武器,使用核生化武器的事例就屢見不鮮。尤其是化學武器,在第一次大戰德法前線是首度使用,此後世人還目睹過兩伊戰爭中的毒氣戰,當然還有最近敘利亞所發生的毒氣攻擊平民事件。

諾貝爾創辦和平獎的目的,本來就是在裁減軍備,促進和平。今年的和平獎授予禁止化武組織(OPCW),完全符合此一宗旨,外界雖稱爆冷門,許多預測落空,然而事實上,過去國際相關裁軍限武的機構屢屢得獎,從國際維和部隊、防止地雷組織、國際核能組織IAEA,都有傳統可循。

OPCW自1997年成立以來,已銷毀全球八成的化武。在美國威脅動武下,敘利亞被迫即將加入,成為第190個會員國。諾貝爾委員會特別澄清,OPCW早就是候選人,言下之意與敘利亞無關,但這說法反倒畫蛇添足。敘利亞最近的毒氣攻擊平民事件,造成1400人死亡,更使OPCW成為世人焦點。

諾貝爾和平獎的特性,本來就不同於物理、化學、醫學、甚至是經濟,它並不是頒給此領域已有最高成就的,反倒是鼓勵目前仍在進行中的政治和解,或彰顯人權精神。可是正由於和平的努力仍進行中,就有可能失敗。像過去多次頒給中東和平,只會讓和平獎看來格外諷刺。

目前OPCW全球禁用化武的前景並不順利,多數國家不願完全放棄。化武本來就被看成是「窮國的原子彈」,再原始的化武都還有強大的威脅力,絕大多數國家仍以研發之名保有化武,卻留下禍源;萬一落入恐怖份子手中,或被反動政權濫用,都會造成浩劫。

台灣雖然不是禁用化武公約的簽約國,但向來遵照相關的國際規範,且台灣沒有長程導彈之類承載化武的平台,人口又密集,發展化武對台灣本身所帶來的威脅,反而大過所提供的安全。在OPCW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際,我們建議執政當局應加入國際間對全面禁用化武的呼籲,並主張凡主動放棄手中所有化武的國家,應被列為非化武國,免於化武的外來攻擊。人類不要再做自我毀滅的蠢事,這應是全人類的共識,每個國家都有責任。

   
民意論壇
倒閣棄尚方寶劍 學幫派火併
蔡東杰/大學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在「正主」司法關說案早已無人聞問,「九月政爭」依舊餘波盪漾之際,在野黨決定進一步加碼,正式將倒閣連署案送交立法院會,從而再度引發新一波的政治話題。

只不過,嚴格說來,民進黨所提的倒閣案除了延長政局動盪,並將近日來幾乎被邊緣化的黨主席蘇貞昌推到鎂光燈前之外,一方面,由於倒閣乃最高層次的政黨對決,在執政黨仍握有近六成席次的情況下,成案機會可說等於零,更別說由於倒閣等於提出不信任案,就算在萬分之一的情況下通過了,由於行政部門擁有解散國會的相對權利,足以將剛上任甫一年半的立委諸公統統拖下水,相信依後者政治智慧總和,應該也不至於會做出如此不智的決定。

更重要的是,就算倒閣成功,行政部門也不提出解散國會反制,結果也不過迫使總統再度組織另一個內閣罷了;且不論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閣揆會更好,面對錯綜複雜且日新月異的全球政經局勢,以及當前台灣內部面對之各種轉型與發展挑戰,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試問哪個競爭對手會停下來等我們?哪一個突發危機會善意地繞過台灣?我們又還有多少由前輩們透過締造奇蹟所留下的遺產可供揮霍浪費呢?

固然,在野黨必要時確有透過倒閣幫人民發聲之義務,但從近日蓬勃盎然的公民運動觀之,此種發抒既多此一舉,更不無火上澆油的嫌疑。說實話,制衡行政部門不過是立法院屬於旁支末節的功能罷了,其更重要的義務,乃積極主動地幫人民形塑更好的生活環境;因此,捨棄尚方寶劍(代議創制權)不用,反而拿起小刀如江湖幫派般火併,當然絕非國家之福。

奉勸諸位汲汲於「倒閣」諸公,正視自身「立法」委員之本職,共同為全民福祉與台灣未來而努力。

   
先進醫療儀器別再汙名化了
陳煥武/林口長庚急重症影像科助理/聯合報
最近新聞大篇幅的提到台大醫院和台北榮總使用二五六切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找出多位名醫罹患早期肺癌。然而,每當談到健保浪費以及醫療武器競賽時,電腦斷層卻又是被拿來檢討的過街老鼠。

自從二千年開始,儀器設計的突破,使得CT的擷取影像更快,重組影像更精細。過去心臟冠狀動脈和腦部血管的檢查,病人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和承受痛苦去接受侵入性檢查(血管攝影),現在只要舒服的躺在CT檯上,不用幾分鐘就可以輕易地檢查出血管的病變。而且,輻射劑量可以大幅的降低,低劑量肺部掃描甚至只要五到十張傳統X光片的劑量,偵測肺部結節卻可以直逼零點一公分,這樣的準確度是一般X光片無法比較的。

國外的醫學中心早就揚棄了許多傳統的X光片檢查,直接建議病患做CT,例如傳統的泌尿道攝影和外傷病患照射顱骨X光。傳統X光片偵測病灶的準確度差,多照幾張對於發現問題並無幫助,甚至延誤治療的時間。

先進醫療儀器,使用得當,可以使我們國人更加健康,請不要再汙名化為軍備競賽。

   
提升新世代競爭力 教改需加油
盧信昌/台大國企系副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前調查,在二十四個測試成年人工作能力的國家中,英國和美國的年輕人不論在閱讀能力,或在數字計算和推理能力上都墊後,只高過義大利和塞浦路斯。而英國更是所有已開發國家中,唯一出現中老年族群的閱讀能力與數字應用能力,居然超過網路新世代的國家,旋即在英國引起熱烈爭辯,英國衛報的報導就很擔心會一代不如一代。

年輕人的能力與工作準備既不充分,加上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就業益發困難。

就在日前,英國首相即主張:不能讓廿五歲以下的年輕人領取任何形式的社會救濟,他們的未來必須靠自己打拚去爭取。無獨有偶,高希均教授日前更直言:年輕人沒工作,不是政府的責任;因為上一代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

台灣薪資結構陷入停滯狀態並不是新聞。有些人認定工資向下看齊的壓力,肇因於對大陸出口的經濟依賴度太高;也有的認為這幾年國內投資不足,連帶減少勞動生產力的增長調整;雖有此一憂心,但相對不易判斷和較少被討論的,是教育改革的成就與實質影響。

證諸亞洲金融風暴的過去十五年間,日本、韓國與台灣相繼增加對外的投資輸出;台、日、韓的就業市場與新創事業相對蓬勃發展,同時也擴大了對大陸經濟的出口依存。而根據OECD的報告:在閱讀理解能力位居前三名的國家中,芬蘭奪冠並不令人意外;日本也一如預期緊追在後;比較令人矚目的則是竄升為第三名的南韓;在數字應用與推理能力上,南韓與日本也都在前五名。

然而,這三個東亞國家的最大差異,就是薪資成長與社會自信。如今,韓國已非吳下阿蒙;而台灣和日本的國內經濟展望,則仍在未定之天。雖然不在OECD的研究表列當中,但透過其他相仿的調查,顯示台灣學生的學習成就仍高於全球多數國家;雖然確實落在南韓和日本之後。

若從OECD的評比來看,台、日、韓均位在前茅之列,但韓國的經濟與薪資成長則勝出甚多;更何況英國與美國雖然殿後,但在已開發社會中,美國仍有相對不錯的經濟表現。因此,精準投資、善用外力與挖掘優秀人才,似乎比較能解釋台、日、韓經濟,和英、美的各自表現。

新世代薪資停滯不前,甚至新進人員起薪倒退,高教育勞力市場的供需結構與兩兆雙星政策的失當,似難脫關係;而二○○九年間的擴大財政支出,也依然帶不動薪資與就業方式的調升,更足以說明規劃不足與躁進投入的嚴重後果。

以上的事實與討論,印證了有決策錯誤在先;繼之,則會引發高教勞力的供需失衡,投資的低度報酬率與本金的難以回收,徹底框限住台灣企業的給薪能力後,薪資自然下壓。

解鈴仍在繫鈴人。為了台灣後代的國際競爭力,籲請各方才俊能一起檢討;務必思過、改正。

   
訂工時…老師付出的 早遠遠超過
顏嘉辰/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聯合報
二○○六年,一名國中男生因不滿抽菸被學務主任糾正,竟從書包中拿出鐵棍把學務主任打得頭破血流,被帶到派出所後,所長表示男學生似有悔意,看起來有點想哭。被打的主任縫合傷口後已出院,他希望男學生能改過自新,不會對男學生提出告訴。

你知道老師在乎的是什麼嗎?

長年來,教師默默的執行著教育局、學校及家長交代的工作,導護、網頁、各項競賽及大小型活動。另外再花時間進修、下班後輔導家貧學生、改不完的作業、配合不完的兒童健康活動、交通安全活動、反毒活動…。為了孩子好,老師每件都會做。民間企業流傳著「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事實上老師上班情形早已是「上班責任制,下班也責任制」。

上班八小時已是普世價值,甚至是先進國家的指標。台南市此次的教師工時訂定,原因要從教育局的一紙公文談起。在教育局的「教師出勤辦法」中明訂教師每日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五天;但實際上班時間要依學生作息由各校自行訂定。學校人事主任按教育局來文要求,紛紛在校務會議中提案制訂上班時間,最後各校所訂結果不一。教育局用意是配合城鄉差距,讓各校能在校長、老師及家長的充分溝通下訂出專屬各校的上下班辦法,立意良好。

雖然部分學生在校時間超過八小時,但學校以導護及義工之方式處理,行之有年且成效良好。教師執行導護時間及全校性晨會時間的學生早自習,多由義工媽媽協助照顧學童晨間閱讀、讀經或預習功課,絕非「集中管理」,亦不曾放任學生無人照顧。

在日漸增加的校園工作中,教師每日自發性的在校工作時間超過八小時大有人在,學校經費拮据,教師加班不曾報加班費,通常以無課務時間自行補休處理,老師不一定能休。教育是無限的付出與關懷,老師能體諒家長工作的辛勞及日漸困窘的政府財政,但也祈求社會對老師在工作時數的要求不應無限上綱。

重新回到開始的故事,為了學生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老師選擇原諒;與教學無關的校園工作日漸增加,為了讓學校運作得更好,得到更好的評比及經費,老師默默執行;在午餐工作中,老師不想被批評「老師吃學生的」,所以繳午餐費了;在工時的訂定中,不管訂七點半還是八點上班的學校,老師跟往常一樣在學生出現在校園前就到教室了,只為了有家長會早點送孩子來,怕沒人照顧。

教育局與議員們理解老師在乎的是什麼嗎?是身為老師的「名譽」及「尊嚴」,如此而已。

※ 提醒您:抽菸 有礙健康
   
《半澤直樹》幕後大直擊
日劇《半澤直樹》平均收視率超過了30%, 甚至引起了一陣旋風。透過訪問導演,為讀者解開這齣打破傳統文化的製作內幕和關注今後「加倍奉還」會如何發展。

行銷人必看! 訂 NEO數位行銷學習報可抽獎
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下,強而有用的行銷新利器哪裡找?【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每周報導熱門、重要的行銷工具與趨勢,現在訂報有機會抽中觸控手寫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