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立院黨團宣稱,為了不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被進程緩慢的公聽會擔擱,不排除在12月21日逕行處理;色彩鮮明的台聯黨則表明必將「焦土抗戰」,一場關係到台灣經濟未來的激烈攻防即將上演。在野黨也許有立場上必須「為反對而反對」的宿命,也許是意識型態上「逢中必反」的主觀選擇,但也可能是開放過程中為弱勢者抱不平的「正義之聲」。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須以寬容和誠意、妥善的策略及規畫、有效的執行效率,以及堅定負責的態度,來追求國家社會長遠的最大利益。
在這種認知下,觀察兩岸服貿協議簽署以來的風風雨雨,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對於這個新議題,無論是支持或是反對面,我們社會都還需要學習。反對面的問題在此暫且不談;支持面的主事者政府,在推動協定的規劃上,的確有不少努力的空間。許多問題已被各界提出,政府也在調整以減少質疑;然而,進一步思考幾個迄今仍未深入探討的問題,也許可以讓未來貿易自由化進行得更為平順。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對於「弱勢產業」的協助,到底該投入多少資源才算適當。這個問題,社會或媒體少有討論,來對政府形成足夠壓力或提供更佳的決策參考。雖然,三年前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政府提出了952億元預算來支持產業進行調整;在這次「服貿協議」之後,又增加30億元來協助產業。然而,社會上討論的焦點一直停留在「該不該簽」,居於支持面的政府、智庫或學術界居然一直沒有深入探討需要多少資源來協助、協助的模式應該如何,彷彿一切就看政府規劃,政府的規劃一定是最佳的嗎?
由於缺乏相關研究和探討,我們其實難以確定目前的規劃「夠還是不夠」,也不知規劃的協助模式到底「好還是不好」。支持者全權交給「大有為」的政府,反對者認為不管政府做甚麼都錯。若社會對於公共政策的討論,只停留在這種層次,那將只會劍拔弩張地陷於「零和賽局」之中。
由於韓國在進行貿易自由化上積極而卓有績效,我國也志向遠大地設定了七年後的2020年要進入「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兩國農業也都是相對弱勢的產業,那麼參考韓國對產業調整的做法,應該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討論途徑。韓國在烏拉圭回合談判時開始投資巨大資源改善農業結構,盧武鉉政府規劃在2004∼2013年間實施自由貿易協定戰略;為了降低衝擊,對農業投入約新台幣3.2兆元,即一年約3,000億元。而在此之前的金大中政府,也在五年內投注約新台幣1.2兆元,即年均2,000億元以上。僅觀察農業,就可以看出韓國政府為貿易自由化投資於產業調整的魄力。
台灣兩次輔導產業預算相加不過才982億元,如果不夠,在財政困難之下,可否以「零基預算」模式,刪除各部會不具急迫性的計畫,先進行產業調整之需,以安定弱勢產業之心,減少其抗爭?未深入探討之前,上述疑問都只是問號。
其次,未來可能簽署自貿協定的對象,可以事前多召開研討會或論壇對產業和學界對話。雖然可能產生異見,但不同觀點可以讓諮商更為周全,反而減少簽署後之障礙。美國目前正進行「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的自貿協定諮商,但企業界就在諸多研討會上,例如上周舉行的全球服務業聯盟高峰會,邀請政府談判代表和業界、學界互動,以了解膠著的議題、本國的立場和業界的需求。這事實上化解了許多可能的誤解,也有助於美國政府的諮商。
社會氛圍已經不同以往,現代政府必須開大門、走大路;只有更多的事前互動和事後協助配套,才能化解爭議、步向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