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研快樂日語初級報】提供日文初學者實用生活日語,以及東京旅遊資訊,體驗日本文化並將所學用於生活中。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9/28 第40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賴清德是青澀或淺薄
聯合報社論 聯合/鬧場事件暴露台灣心理和行政的破洞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單靠加薪 推不動消費成長
民意論壇 楊丞琳.李榮浩.中國新歌聲
賴清德豈可喧賓奪主
聯合筆記/有無關說、是否成功 兩碼事
給中華民國一個出路
柯功高震綠 引抹紅算計
賴揆…不切實際的務實台獨論
新教育新挑戰 老師辛苦了
年改、考招、課綱 教師節您快樂嗎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賴清德是青澀或淺薄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賴清德首度在立法院備詢,自稱「我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對賴揆而言,他或許覺得自己是實話實說。但立法院可不是「童子軍宣誓」的地方,他身為閣揆,這種說法便顯得不夠老練,也缺乏務實智慧。

至少,總統府就有意見,認為他的表態「超出劇本」。例如,賴清德如果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絕對比他直接說「我主張台灣獨立」,要穩當而合適得多。問題是,賴清德能區分兩者之間的差別嗎?

童子軍宣誓,只要依規定誓詞照唸即可。但是,閣揆在立法院答詢,沒有人能提供標準劇本,必須靠著歷練與智慧,斟酌自己什麼可以講、什麼不能講。誰料,賴清德卻像童子軍宣誓一樣,說出他最初從政想定的腳本。對此,總統府有些不安,但已無可挽回,只能回應「說了就說了」。

賴清德的台獨立場,外界並不是不清楚。但是,賴清德身為立委或台南市長主張台獨,和他身為行政院長而宣示台獨,終究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就像對陳水扁,賴清德先前主張赦扁,到了閣揆任內,即稱這非其職權範圍。如果意識到角色不同立場也要跟著調整,賴清德在中華民國立院主張台獨,就是失職失言,對內對外都有後果要收拾。

從上次脫口說出「親中愛台」,到這次「主張台獨」,賴清德對政治事務仍極缺應有的敏感和拿捏。這究竟是因為青澀,或是由於淺薄,也許很快就能分曉。

   
聯合報社論
聯合/鬧場事件暴露台灣心理和行政的破洞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大家都可以繼續假裝。鬧場的台大學生假裝他們是愛校護校心切,打人的統促黨假裝他們是出於民族大義,衝鋒的獨派假裝是為了維護台灣尊嚴,台大校方假裝一切與他們無關,北市府假裝他們只是協辦單位,內政部假裝這都是黑道分子在藉機滋事。但再多假裝,也掩飾不了台灣行政疏漏、左支右絀的事實;更可悲的,則是民眾自信心的脆弱,一聽到「中國」即情不自禁湧起敵意。

《中國新歌聲》基本上是一項商業宣傳性質的歌手選拔活動,電視節目雖為對岸製作,卻也是兩岸歌手公開競技的平台。這次該節目來台海選,原是台灣歌手展現實力的好機會;未料,獨獨在台大的這場活動竟被形容為「統戰列車開進台灣」,引發一場混戰,導致多人受傷。「歌手選拔」被醜化為「統戰列車」,是政治人物的惡意扭曲,但因此引發流血衝突,也顯見群眾心理素質之脆弱。

這場咀嚼不出深刻意義的鬧場及鬥毆事件,只因為事發地點在台大校園,且有台大學生受傷,而深受矚目。如果仔細觀察,這次事件基本上是政治光譜最極端的統獨兩群人在叫陣,卻把整個台灣社會都捲入這場充滿情緒的衝突。以兩端來撩亂廣大的中間,不僅太過失衡,代價也太大。尤其台大校方,既出借操場在先,又以「校園自主」為由禁止警力進入協助;俟最後事態失控,卻雙手一攤推得一乾二淨,讓警方為它扛責。作為台灣第一學府,這樣的表現,完全辱沒了它悠久的傳統與榮譽。

這次事件,也印證了台灣已變成一個「後真相」社會。直到發生濺血事件,社會罵聲一片,大家才去追問活動相關的細節:誰是主辦、誰是協辦?北市府有沒有逼迫台大出借操場?台灣大學校名為何被冠上「台北」二字?何以鬧事現場有那麼多獨派和民進黨的旗幟?警局數度接獲報案為何久久才到出事地點?這項活動的台灣主辦企業為何是一家「藥商」?這麼小的活動,卻有這麼多的疑問,說明台灣各級行政作業已經處處破漏,環環脫節,沒有標準程序,也沒有人在乎如何把事情做對。

行政程序之所以鬆散至此,主要癥結,恐怕是政府近年過度「政治化」導引的結果,以致公務人員無所適從。試想,如果街頭發生衝突,政府不由分說就先懲處員警,而不去追查滋事者;這種顛倒因果的處理,社會秩序如何維持?再說,就算這項歌手海選活動讓學生覺得反感,台大沒有更好的申訴管道處理異議嗎?何以學生要用鬧場、撒冥紙的手段,衝上台去阻止別人的活動?就算不談包容,這個學校的公民教育難道連「異議」的文明程序都沒教過?或者,學生們認為,只要是打著「反中」旗幟,任何脫軌行為都可自我合理化,甚至因此變成台灣民族英雄?

如果是後者,這樣的發展,則不免令人擔心。台灣數十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公民社會」意識,其精髓是在追求公民素質的提升;然而,隨著綠營「反中」仇恨思維的煽惑,這種公民意識近年卻慢慢遭到蠶食,甚至有日漸退化的跡象。更令人憂慮的是,隨著兩岸經濟發展的死亡交叉,所謂「天然獨」世代對自身處境的「相對剝奪感」又更增強,認為自己的低薪、缺乏出路,都是對岸壓迫所致。這樣的信心低落,又增強其對中國的仇視,卻未必有助於認清現實,這才是最可悲之處。

無論如何,台大學園的鬧場衝突,不僅將兩岸關係的不睦捲進民間文化交流,更暴露台灣內部在行政上和心理上的處處破洞,令人憂傷。相形之下,政府部門和台大互推責任,多名警察遭到懲處和調職,民進黨則大肆利用此一機會抹紅柯文哲,都只是著眼於自己的政治目的。沒有人想要補破網,那就等著下次的衝突危機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單靠加薪 推不動消費成長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從去年以來台灣民間消費成長平均高於經濟成長率,今年上半年總薪資成長率達2.57%,且勞動部及人力資源公司調查均顯示,今年第4季廠商的勞動需求提高,可望帶動薪資持續上漲。再加上政府宣布將調升基本工資及公務人員薪資,坊間求職網也指出,今年下半年近五成企業有加薪計畫,主要預測機構又研判物價上漲率將偏低,使實質購買力相對提高,顯示消費動能、所得、實質購買力、信心及政策變數等面向,都指出台灣消費成長「頗具能見度」。

沒想到,包括主計總處在內的主要預測機構,竟一致預測2017、2018年消費成長率低於2%,為什麼?除了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長期凍薪、高房價與高生活成本等結構性問題外,若仔細拆解上述消費「利多」因素,便可發現其純度不高,預測機構當然不敢對消費太樂觀。

先就消費動能來看,過去一年半實質民間消費成長率超過2%,平均實質零售銷售成長率卻是-0.5%。兩者明顯脫鉤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費多增加在海外旅遊消費上,其雖可列為國內生產毛額的加項,卻也讓輸入增加,等同消費虛胖,無助經濟成長,也難以發揮支出面的乘數效果;另一方面是最近GDP統計中的消費增加,還與金融服務等「廣義」消費熱絡有關。尤其是去年保險熱銷、今年股市成交量提高等因素,均推升金融服務消費,讓過去一年半家庭雜項商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平均成長率高達8.13%。問題是,這類消費集中在少數頻繁參與金融市場的投資人,以致於所謂消費動能快過經濟成長的統計現象,並不等同一般民眾的真實感受。

所得方面也有相似情況,亦即2016年下半年起,實質總薪資恢復成長,但大多數人均無感,關鍵就在分配不均及加薪項目有別。由於台灣的薪資結構並不是以平均數為中心的常態分配,而是嚴重右偏的分配型態,亦即有超過60%的受僱員工月薪低於平均數(2016年為48,790元),代表有過半民眾的購買力不及統計數據所示,而那些購買力較高並拉高平均薪資者,又多集中在邊際消費傾向較低的高所得者手中。這樣的薪資結構,自然阻礙消費擴張。

再者,統計資料顯示,經常性薪資調整帶動的消費效果,遠比績效獎金增加更顯著。因為經常性薪資上調會提高受薪者對未來所得的預期,進而帶動消費上揚及經濟成長,但具有一次性特質的績效獎金則不然。這點從2001年以後,台灣未調整經常性薪資的廠商比率便維持在八成上下,使台灣平均消費成長率由1980~2000年平均7.9%,轉為2001~2016年平均2.4%,可茲印證。因此,坊間求職網雖指出有48.9%的企業預計在下半年加薪,其中有高達38.6%企業僅有績效加薪,只有10.6%的企業進行全面性加薪下,激勵消費的效果必將有限。

至於基本工資部分,若計算1983年5月起共計20次的基本工資調升,每一回調整前後的平均薪資漲幅可發現,僅有七次基本工資調升後,經常性薪資漲幅加快,顯示基本工資調升雖有助緩解台灣薪資分配問題,但對於提高整體薪資水準,乃至於促進消費的作用並不大。人力銀行調查指出,有50.6%及45.2%的民眾認為一例一休上路後,收入不變或變少,甚至有56.7%認為生活變苦,代表到目前為止,一例一休無助於「薪情」,甚至因民眾觀感不佳而影響消費的「心情」。

一國經濟的自發性成長與該國是否有穩定、熱絡的內需市場有關,且以消費與投資動能強弱最為重要。而台灣在政治、環保及基礎建設不穩等問題威脅下,經商環境愈來愈不明朗,抑制廠商投資意願。再加上消費既面臨多重結構性問題,能見度的純度也下滑,使內需呈現貧血危機,縱有若干出口動能相助,台灣經濟也不過是一種難稱樂觀的「虛力擴張」狀態。

   
民意論壇
楊丞琳.李榮浩.中國新歌聲
鄧敏宏/社區大學講師(宜蘭市)/聯合報

九月中,楊丞琳在李榮浩台北小巨蛋演唱會上,楊輕輕唱著《年輪說》,李彈著吉他和著,唱著唱著,驚天一吻,臉都被親歪了。看到這一幕,這不就是「台海和解」的理想圖嗎。才過了一禮拜,同樣是周末,「中國新歌聲」在台大田徑場,卻上演了全本鐵公雞,劍拔弩張。

台灣何須抗懼「中國新歌聲」式統戰,台灣的流行歌早就一統中國了吧。看見兩岸音樂人同台演出,唱著台灣的流行歌,我們應該驕傲才是。

回過頭來看看《年輪說》這首歌吧,寫詞的是蘇打綠的青峰,寫曲的是鄭宇界,編曲人是張晁毓,製作人是陳建騏,獲得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最佳作詞人、最佳單曲製作人獎提名,屬上乘佳作。這是兩岸音樂人合作的產物,你會因為這首曲是「中國人」寫的而拒絕聽嗎?或說這是統戰?

   
賴清德豈可喧賓奪主
黃年/評論工作者/聯合報

閣揆在兩岸政策上與總統持不同立場。賴清德的動作不啻是喧賓奪主、反賓為主,這是憲政權責體制與政治倫理的嚴重錯亂。

一、就體制言,現行雙首長制的權責歸屬不清,但一般認為,據二○○三年修訂的國安會組織法,國防、外交及大陸政策屬「總統三權」。此制已成憲政默契與成規慣例,賴清德不可喧賓奪主。

二、就政治倫理言,林全在辭呈中有「擘劃執行總統政見」、「為利總統人力佈局之需要(請辭)」等語,最後落款為「職林全謹陳」;這反映了蔡政府對府院關係的定位,賴清德不可反賓為主。

略述賴清德與蔡英文兩岸政策立場的歧異:

一、賴清德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蔡英文主張「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蔡英文的論述應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賴清德的論述出自《台灣前途決議文》。

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主軸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未說出憲法一中),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未說出一國兩區)」;賴清德則稱中華民國的「國家元素」是:人民二千三百萬,領土三萬六千平方公里。賴曾稱:「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現又稱,希望以外交部處理兩岸關係。

三、蔡英文在兩岸論述自留餘地,迄未跨越「台獨」的底線;賴清德則直言不諱:「我主張台獨,在任何職位都不變」。甚至陳水扁的語言,如「一邊一國」、「正名制憲」或「入聯公投」等,都不曾如此露骨。

賴清德對他的台獨論述有兩點修飾。一、稱自己是「務實的台獨主義者」,「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另行宣布獨立」。然而,此一宣示,更不啻是公開宣布採行「借殼台獨」。二、繼續主張「親中愛台」。亦即放棄「武力台獨」,改採「和平台獨」;也就是「要台獨,不要流血」。但是,兩岸一旦交惡至不可收拾,即使不出現流血武統,也應當不難想像台灣可能陷於難以收拾的政經凌遲。

借殼台獨最可能的下場是:一、台獨不能實現,因為不能正名制憲,畢竟脫不掉中華民國的殼;二、中華民國實質滅亡,因為只剩下一個殼。這將是一場兩頭落空的悲劇。

試問:這是不是蔡英文總統願意嘗試或可以承當的兩岸政策?如果不是,賴清德在權責體制及政治倫理上有什麼理由喧賓奪主、反賓為主?

如今已有人預言,賴清德未來的政治路徑將是:二○二○年「蔡賴配」,二○二四年選總統。

尤其賴清德在兩岸政策上僭越凌駕蔡英文,由於得到獨派擁護,可能使蔡英文在不得已時要調換閣揆都有顧忌。如果今天就能預言,這就是賴清德未來一帆風順一路走到二○二四的政治前程,這究竟是賴清德輔佐蔡英文?還是蔡英文為賴清德抬轎?台灣將如何面對?北京又如何面對?

法理台獨已成過去式,借殼台獨則是蔡英文含蓄未說,賴清德卻直言不諱的兩岸新架構。但是,即使同一政策,隱忍不說出來,與公開宣示,這仍是極大的戰略歧異。所以,若謂賴清德在兩岸政策或戰略上喧賓奪主、反賓為主,應無疑義。

因此,對蔡英文來說,總統與閣揆的兩岸政策歧異,究竟是相互矛盾?或黑臉白臉?必須釐清。進一步,蔡政府將在內部處理此一歧異,或準備在北京的壓力或民意反轉時再來處理?

北京不欣賞蔡英文的「未完成的答卷」,未曾地動山搖。現在賴清德的答卷已經公開,北京將以什麼作為定海神針?若想像北京會增強對蔡政府的壓力及傷害,似應在情理之中。

情勢發展到今日樣態,原因之一是,蔡英文和賴清德的兩岸政策仍有一重要交疊,那就是不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正是使得蔡英文難與賴清德作出區隔的原因,也正是賴清德敢於作出此種僭越動作的理由。

在目前的兩岸氛圍中,紛紛出現「九二共識」即將退場的傳言。九二共識如果退場,一中各表亦告終結。因此,必須盡力挽回九二共識,仍是蔡政府若想平衡兩岸關係的一線生機。

除非,蔡總統本來就是要賴院長為她打通這條「借殼台獨/兩頭落空」的道路。否則,蔡英文千萬不要輕易走上這條「無九二共識/後九二共識」的不歸路。

   
聯合筆記/有無關說、是否成功 兩碼事
林修全/聯合報

嘉義縣長張花冠和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的風波持續發燒,外界霧裡看花,但最該釐清的事實是,到底有無關說、妨礙司法公正。

根據張花冠自己的形容,「陳明文硬勒住我脖子、與我並行時,當時他講的是:他的官司都已經處理好了,不會有事。等宣判確定沒事後,他會讓我死的很難看。」這些動作和話術,至少已涉及性騷擾、恐嚇與妨礙司法公正。

無論哪一種罪名,都必須追根究柢、深入調查。其中,陳明文有沒有透過管道,關說個人官司,更已嚴重斲傷司法威信,也是社會大眾在看這部宛如八點檔連續劇時,最想揭開的謎底。

然而,最令外界瞠目結舌的是,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高舉司法改革旗幟,要重建人民對司法的信心,如今卻對諸如此類的指控,毫無回應。難道這不是最該改革的內容嗎?還是因為這是每個執政黨的潛規則,一套不為外人所道的惡質政治文化?

陳明文在民雄汙水下水道工程的案件,被控洩密、背信、圖利及違背職務,一審獲判無罪,二審只以洩密罪改判六個月,可易科罰金;儘管不是全部獲得無罪判決,但已是所有罪名中最輕的一種。

因此,張花冠在回應判決結果時才會諷刺地說,如同陳明文所稱的「一切應該沒事」,她要恭喜他。至於當事人陳明文對宣判結果,則是感到「非常遺憾」,並研議後續處理方式。

但別忘了,有無關說,以及關說是否成功,這完全是兩碼子事,豈能因為改判部分刑責有罪,就不去追查到底有無關說的真相。

當然,整起事件也可能是有心人士無的放矢,但運用這些手段和言論的背後,不外乎是根據過去的所見所聞,或是周遭人士的經驗,才會認定司法是可受影響的,認為官司是可以關說的。

還記得張花冠在大埔美二期開發標洩密案,一審判一年八個月,不得易科罰金,但今年七月高院改判一年十個月,變成得易科罰金,暫時保住縣長寶座;二審改判出爐後,同樣引起各界譁然,並且質疑司法公正性。

台灣的司法,一直讓人存在「有錢判生,無錢判死」、「有權判生,無權判死」的刻板印象,縱使司法是清白的,獨立審判不受干擾,但在政治人物眾口鑠金下,積是成非,早已染指皇后的貞操。

【相關閱讀】

□ 聯合社論/「明花之亂」吹開了司法黑布
□ 陳明文官司沒事後要給她死的很難看 張花冠:擔心
   
給中華民國一個出路
陳啟濃/國中校長(投縣水里)/聯合報
行政院長賴清德公開在立法院表明他的台獨立場,然而他說的話也很有彈性,賴說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不必另行宣布獨立,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賴的堅持,中國反倒緊張了,國台辦也再次重申,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賴清德的說法,應該是很務實的主張,承認台灣目前叫中華民國,本來就是獨立的國家,所以也沒必要搞台獨。在獨派的眼光看來,一定會氣炸,因為台獨是要建立新的台灣共和國,公投制憲。以這角度看來,賴清德的台獨主張,是非常理性與開明。

中國如果老是提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的主張,恐怕只會讓兩岸的人民漸行漸遠,因為這個說法,根本上是否定了對中國的各自表述,逼中華民國走上絕路。

我也主張台獨,我的台獨主張,是希望中華民國是個讓國際承認的國家,也能和中國平等交流,兩岸和平相處,讓人民安居樂業。中國如果不給台灣出路,兩岸的和平將是遙遠的天邊雲彩。

   
柯功高震綠 引抹紅算計
潘兆民/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通識教/聯合報
「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是形容柯文哲與民進黨亦敵亦友、分分合合關係的最佳寫照。接下來的選舉是要合作相互拉抬,或是各走各的路?

以白色力量崛起政壇,又自認為是墨綠的柯文哲,最近以「可以自己選就自己選」,回嗆與民進黨的緊張對立。原本就各有算計,但因有共同敵人而結盟的雙方,是既合作又競爭的利益結盟,表面是民進黨禮讓,事實是在首都藍大於綠的情勢下,為打敗藍軍,民進黨別無選擇。

然而,最近誘因流失,好景不再。在很不尊重的逆襲下,突然撤換台北市警察局局長,讓柯市長相當不悅。表象是因陳抗事件處理不當而調動,說穿了,不就是執政民進黨,對近期柯文哲因雙城論壇到世大運,民氣高漲,功高震主的不爽打壓。

更讓民進黨難以釋懷者,莫過於在雙城論壇時,柯市長與上海市長應勇,不約而同提到「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等言論,並以「務實政治」主張「一家親總比一家仇好」。此等呼應對岸言論,怎能不讓綠營基本教義派反彈,又怎能見容於那些仍認為柯文哲要不是綠營支持豈有今日的民進黨執政高層?某綠委即抨擊柯文哲「從墨綠變成淺紅」,並指稱綠營基層椿腳要求不能再禮讓柯文哲。柯亦不甘式弱,重話狠批綠營抹黑不成,用抹紅算計。

近期大陸「中國新歌聲」在台大體育場的選秀節目,獨派鬧場引發統派不滿的流血衝突事件,其背後影武者的抹紅,包藏禍心。顯見未來雙方的政治算計與口水戰,只會層出不窮。一方只為選票的極大化,以抹紅製造仇恨與對立,不斷操弄選民,機關算盡;另一方則為個人政治利益的極大化,以不同於綠營堅持,透過迎合對岸要求的兩岸新論述,塑造個人在當前兩岸捨我其誰的引領氣勢。

毫無疑問,柯市長能在雙城論壇中備受禮遇,正因提出「兩岸一家親」等所謂親中言論,使原本對其信任不足的大陸高層,改以高規格的熱誠接待,意圖以拉抬柯文哲聲勢,去貶抑蔡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的無能。如此結果,怎能不讓急欲找出與對岸接觸突破口、又想建構互動新模式的綠營高層,眼紅吃醋。

以當下兩岸的對立與緊張而論,誰能緩解對立,維穩兩岸,確為吸引台商、中間選民,以及期待兩岸盡速回春、穩定和平發展等大部台灣人民的重要政治能力。要使白色力量擺脫綠色政治算計的糾纏,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持,柯市長除提升市政能力外,仍需努力增加維穩兩岸的知能。

   
賴揆…不切實際的務實台獨論
彭士剛/社會人士(屏東市)/聯合報
新閣揆賴清德第一次到立法院備詢,表示自己是「務實台獨」,台灣已經是獨立國家,國名是中華民國,兩岸互不隸屬,對於兩岸到底是什麼關係,卻沒有說清楚,但在回應林昶佐委員詢問時,又說出希望由外交部來負責兩岸事務。至於親中愛台的主張,賴院長認為鼓勵兩岸平等交流互動,與堅持台灣主體性,是不衝突的。

真不愧是務實的台獨政治工作者,賴院長言論既有高度理想的政治主張,也有迫於現實的妥協,其實這也是許多台灣民眾的矛盾心態。維持現狀是多數台灣民眾的共識,但是中華民國這個帽子,一直以來是台獨主張者的禁忌,原因無他,憲法增修條文的精神與規定,使台灣在法理上始終是「中國」的一個地區,而這個「中國」在我方認知上即為中華民國,這也正是前總統馬英九定義兩岸關係時的重要依據。

自民進黨重新執政後,蔡總統宣示「維持現狀」,並認為是對中共釋出善意的重要舉動,這讓台獨基本教義派無法諒解,如今讓賴清德接任閣揆,是蔡政府有意緩解與深綠支持者之間的緊張關係,賴院長的務實台獨論,某種意義上也是向深綠支持者釋出善意。

地方選舉快到了,鞏固深綠票源固然可以理解,但是不斷矛盾的行為舉措,長久下去也難經得起檢驗。兩岸之間互動,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國際交流,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彼此交流互動要植基於雙方政治互信,不管我方是否接受「九二共識」,雙方互動交流不屬於外交關係是大陸方面的最低底線。「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是目前蔡政府的一貫口徑,不是國際關係其實就是對於一中框架的默認,也是確保兩岸不升高衝突、能持續民間交流的必要堅持。

賴院長的職掌雖然不包含兩岸及外交,但賴院長作為我國最高行政首長,其言行舉止都是受到外界高度檢視。不管是否務實,台獨理念與兩岸交流是互相牴觸,所謂「親中愛台」在現實的兩岸關係上是否可行,賴院長認為兩者不衝突,或許是其個人的一廂情願,但願這些高度理想而不切實際的政治語言,最終不會成真,否則真非台灣人民之福。

   
新教育新挑戰 老師辛苦了
劉國兆/國小校長(台北市)/聯合報

在TED的演講中,有一位三代都從事教職,自己已經擔任教師工作四十年的Rita Pierson說,她經歷過好幾次的教育改革,其中成功與失敗的都有,但她認為無論怎麼改革,教育的核心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她認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遠超一般人想像,所以,她努力地開啟孩子們的天賦能力,因為每位孩子理當獲得一座冠軍獎盃。

CNN介紹全世界有哪些國家學生以新方法學習專欄中,無論是孟加拉沿著河流載學生上船的太陽能發電流動學校、英國的虛擬實境教學、印尼峇里島的綠色環保學校、西非迦納既可以運動又可以發電的增能遊樂場、加拿大的無紙無桌教室、荷蘭的個別化學習、瑞典的性別中立學校、新加坡的機器人教師、丹麥的森林幼兒園,美國的世界教室,都必須仰賴教師的全心投入與奉獻。就算是新加坡的機器人教師,也只是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

在台灣的十二年國民教育,有一個核心觀念,就是要跳脫「平均化」迷思,找到孩子們學業外的優勢能力,讓孩子們心中留下美麗的印記,並創造出孩子們的高峰經驗。

教育之所以偉大,正因為有教師的熱心奉獻與專業付出。在他們心目中,教育不只是工作,更是實現理想的志業。教師節到了,雖然尊師重道的風氣隨著時代變遷而不復見,但是我們仍要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快樂!

   
年改、考招、課綱 教師節您快樂嗎
林澤/教(台南市)/聯合報

到外縣市出差幾天回辦公室,桌上擺滿市政府發的敬師禮卷三百卅元、學校家長會贈送的月餅禮盒與任教班級學生製作的敬師卡片。回顧這一年的日子,教師節,老師您快樂嗎?

這一年來,年金改革的大旗砍向軍公教,死傷慘重。「尊師重道」這名詞早已不復存在。

看見孩子被玩弄在十二年國教多元比序漩渦中,國中三年不就是一場集比序分數的集點遊戲。到了國三,三等級A、B、C粗略的比序分數讓孩子不知讀書的目的為何?中間高達五十趴的那一大塊基礎級,讓段考卅分與九十分的孩子同處B等級,有著相同的比序分數,孩子心中那份無力感,老師點滴在心頭。

課綱制定更是一場文字與政治角力遊戲。過去九年一貫課程強調「能力」,現在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素養」,楬櫫教育理想的崇高目標,孩子就會變得有能力、有素養嗎?

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趴數亦淪為政治角力、意識形態之爭,口口聲聲說著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但實際做的又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一年的教育紛擾,踐踏了老師的尊嚴、教育的專業性,豈是禮券或是禮盒能夠撫慰!不過,教師們真的很容易滿足,只要看到學生們卡片上天真無邪的話語,嘴巴不自覺地上揚,這一年的委屈頓時消失不見,又像個傻子無私地奉獻在教育事業上!

   
比爾.蓋茲&馬雲 最想網羅的科系人才是……
根據Crunchbase 的統計,隨著AI衝擊人類就業的疑慮也日漸加深,未來若要從事不受AI 衝擊且高薪的工作,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等CEO都建議大學生應該在就學期間攻讀這些相關科系。

用繪本建立孩子的人際應對技巧
如小熊維尼與粉紅豬、小飛象與老鼠、馬達加斯加的獅子、河馬、斑馬更是合作無間的好夥伴,這些在現實世界中不會湊在一起的生物,為何在故事中被塑造為好夥伴的組合呢?因為他們想告訴孩子:不一樣也能互相包容、和諧相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