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除了愛河、城市光廊外,高雄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KH STYLE高雄款】帶你瞭解高雄市吃喝玩樂好去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07 第423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這些會記在小英帳上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吳茂昆已無資格繼續擔任教育部長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談判…一場零和賽局
民意論壇 王建壯/「拔管」這件事讓人感到恐怖
腐化、仇恨…不在乎教育的教育部
拔管後…人才奔他國
剝奪少數釋憲權 大法官錯了
美中貿易戰 台灣ICT產業警戒
聯合筆記/美國空前強硬 中國進退兩難
組改滅了工程會 重大建設難推動
護樹 應回歸生態原則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這些會記在小英帳上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台大師生發起「新五四運動」,前總統馬英九前往聲援,並呼籲蔡總統應指示行政院「收回成命」。當媒體記者向參訪中的蔡總統問及此事時,蔡英文卻以「麥克風沒有了」,故意避而不答。

蔡政府不是自稱「最會溝通的政府」嗎?她還說過,如果意見沒有被政府聽見,民眾「可以拍桌子」。現在,她明明聽見了記者的問題,卻以「麥克風沒有了」拒絕回答,難道以為如此即可與「拔管案」撇清關係?

沸沸揚揚了四個月的拔管案,最後雖由吳茂昆臨時上陣當了劊子手,蔡總統不可能不知情。即使她默不作聲,就算她不是幕後主要指使者,也只能解讀為她縱容並默許行政院和教育部蠻橫拔管,至少外界從未看到她阻止此事。更糟的是,明知此舉傷害校園自治、傷害民主法治,甚至傷害政府及台灣形象,作為總統及執政黨主席卻不做任何損害控制,她就是一名失職的領導人。

諷刺的是,在台大發起「新五四運動」這天,總統府卻邀請了上百名「星際大戰」影迷打扮成戲中人物造型,進行一場超現實的變裝秀,甚至有身著帝國風暴兵盔甲的人員在總統府門口和衛兵一同站哨。當人民在反思五四精神,總統府卻沉溺在嬉鬧的科幻氛圍中;這樣的執政者,距離人民多麼遙遠!

問題當然不在小英沒有麥克風,也不在她是否無言以對,而在她對民間的情緒已失去了感應的能力。這些帳,毫無疑問都會記在她頭上。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吳茂昆已無資格繼續擔任教育部長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對教育部長吳茂昆發起「三不運動」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昨天在「課綱審議大會」的現場抗議,以「搶救教育」為名,要求教育部長吳茂昆下台。全教總的四名代表除拒絕參與課審,理事長張旭政也說,吳茂昆公私不分、圖利自己,由他主持課綱審議是對課綱最大的侮辱。

作為民進黨政府的「拔管」第一打手,吳茂昆雖為賴內閣立下了大功,卻也使自己變成史上最受爭議的教育部長。事實上,從吳茂昆未及上任,有關他擅自為自己加薪、違法在大陸兼職、將大學專利據為己有、請假日數高達六成等問題,早已傳遍社會。如果依正常社會的道德標準及政壇倫理,賴內閣原本不應讓吳茂昆就任,以免玷汙政府形象。誰料,在賴清德力挺下,吳茂昆不僅上任數日即完成其前任潘文忠一拖四月仍無法下手的任務,甚至得意洋洋地在國會宣稱自己「這輩子沒做錯事」。吳茂昆既已立下「大功」,賴內閣中拔管的「共犯結構」勢必更緊密互相保護,吳茂昆恐怕也將更肆無忌憚,他的品格也將持續引發教育界的爭論。

檢視吳茂昆的相關爭議,多半集中在「自肥」問題上。吳茂昆在扁政府時期擔任國科會主委,曾主導金額高達五億元的研究計畫;主委卸任後回到中研院物理所,他毫不避嫌地申請該計畫並獲得核定。此舉,不僅被質疑自肥,也曾遭監察院糾正。二○一四年擔任東華校長時,吳茂昆又被檢舉破壞制度「自肥」,溢領學術補助款項超過一百七十萬元,遭監院要求退還。兩次自肥事件,都令人瞠目結舌。

吳茂昆的另一爭議,是赴大陸兼職事件。他被爆出多次赴大陸「學術交流」,情節和管中閔的「兼職」疑雲不相上下。其中一次,他在國科會主委任內,參加由大陸單方舉辦的會議,明確違反當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政務官不得參加的限制。這些問題尚未釐清,又爆出他擔任大陸軍工企業「西部超導」的技術顧問,情節較之管中閔赴陸任教絕對嚴重百倍。

吳茂昆違法情節最嚴重者,莫過於竊據專利事件。一項東華學生的研究成果,登記專利權屬於東華大學,卻被吳茂昆自稱為「發明人」拿去向美國、中國大陸、歐盟等地申請專利,並在美國開設公司。該項專利並未完成技術轉移,卻遭吳茂昆和其妻在美、台設立的公司將產品出售。在爭議過程中,吳茂昆正擔任東華大學校長,是該校的法定代理人;因此,除了兼職爭議,竊占學校專利更涉及侵權、自肥、背信等民刑事責任。

面對外界質疑,吳茂昆曾多次宣稱「如有違法,就會下台」,卻始終無法提出確切證據做出有效釐清,甚至說辭反覆、一再跳針。吳茂昆的違失及侵占行為,比起教育部指控管中閔的兼職疑義已嚴重百倍,但他卻靠著行政院的掩護和自己的狡辭,對外界質疑置之不理。東華大學已採取法律途徑,處理吳茂昆開公司、竊專利的問題,監察院針對相關事件的調查也正在進行;但吳茂昆仍大言不慚,稱自己沒做過錯事,還說如果「被發現違法就會下台」。

一個是非不明、價值狹隘、政治立場偏頗、又缺乏愧疚感的人,無論其科學成就多麼了不起,恐怕難以奢望他成為一名正直的官員——尤其是肩負全國教育重任的部長。全教總宣布不接受吳茂昆出任教長,不出席吳茂昆主持的會議,這對賴揆而言,當然是個嚴重的警告。

一個連為人的基本道德標準「守法」和「誠實」都做不到的人,要如何領導國家的教育大政?這樣的人如繼續當教育部長,難道是要向下一代示範如何說謊、栽贓和自肥嗎?撇開吳茂昆拔管的「功勞」不論,蔡政府若再對吳茂昆的操守爭議置之不理,恐將成為教育淪喪的共犯。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談判…一場零和賽局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與中國大陸為期兩天的高階貿易談判於4日結束。這次會談雙方聚焦如何解決美中雙邊巨額貿易失衡、中國對智財權保護、不公平貿易如強制技術移轉等議題,白宮和北京在會後均表示雙方進行坦誠溝通,但實質成果只有雙方同意繼續就有關問題保持密切溝通,並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美中貿易戰因牽涉雙方根本利益問題,可說是一場「零和賽局」,未來能否透過談判達成協議,美方對中國所提超高標準的清單可以打多少折扣,以及中國的承受能力及妥協意願,可說是兩大關鍵。

這次會談美國政府精銳盡出,由立場溫和的財政部長米努勤領軍,但成員囊括主張或支持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的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賴海哲、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庫德洛、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等重量級核心決策官員,可說是鷹派為主幹的談判團隊,銜川普之命赴中談判,其目標不言而喻,而中方官員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領軍,面對美國步步進逼及中國內部民族主義的情緒,也有不能屈服及妥協的壓力,是以,多數國際事務專家及媒體事前已預測美中談判不會有結果,最後雙方唯一共識就是繼續再談,並不令人意外。

川普政府發動對中貿易戰的意圖明顯,除了縮減美中巨幅貿易逆差外,更重要的目標,是要防堵中國在高科技及尖端製造等領域威脅美國全球龍頭地位。據外媒報導,美國代表團事先曾向中方提出一項涵蓋八點訴求的談判清單,重點包括:要求中國在2020年時,應使美中貿易逆差較2018年至少削減2,000億美元;立即停止對「2025中國製造」計畫重點產業提供補助和援助;中國不能「反對、挑戰,或報復」美國對中國在美敏感科技部門或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部門的投資設限等等。

這些極嚴苛的要求顯然觸及北京敏感神經,大陸官媒雖肯定雙方就共同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但也承認雙方在一些議題有重大歧見,部分官媒並批評美國漫天要價,不切實際,如指2017年大陸從美國進口貿易額僅1,303億美元,現美國竟要求中國在兩年內新增2,000億美元進口,是違反經濟學常識。人民日報更聲言,面對美方來勢洶洶的貿易保護主義攻勢,中方堅決捍衛國家利益,絕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換。外媒引述熟知內情人士說法,中國將宣布成立人民幣3,000億元(約470億美元)新基金,用於發展半導體產業,以縮小與美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的科技差距;很明顯這是以行動拒絕美國要求北京停止對「2025中國製造」重點產業的支持。

由於美中核心利益的尖銳衝突,雙方貿易談判注定是一場「零和賽局」。中國享有對美國每年平均逾3,000億美元的巨額順差,是理虧一方,因而在市場准入,擴大開放外人投資、增加對美採購、制定更嚴格的智財權保護法規等方面,應會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但川普政府試圖阻擋中國科技產業發展,已碰觸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所楬櫫的國家戰略目標,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北京當局即使冒著全面爆發貿易戰的風險,也不可能妥協退讓。

接下來的問題是,美國對中國提出的各項要求,可以打多少折扣?底線在那裡?從川普的個人意志及鷹派當道的美國政府來看,美中雙方談判底線必然有很大差距,因而,未來貿易戰勢將成為美中的新常態,但為避免劍拔弩張,情勢難以收拾,「打打談談」及取得短期成果及局部妥協,也是必然發展。

從長遠來看,「零和賽局」終究是「雙輸」結果,同時也將波及台灣、日本、韓國等供應鏈上的產銷國,造成「多輸」局面。在這場世紀對抗中,未來美中要如何走下一步,各國都神經緊繃,並嚴陣以待。

   
民意論壇
王建壯/「拔管」這件事讓人感到恐怖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聯合報

民進黨政府一手編導演的拔管大戲,不是鬧劇,也不是悲劇,而是一齣讓人看了感到恐怖的驚悚劇,恐怖於這個政府幾乎到了「無惡不作,無陋不為」的地步。

管中閔是依法依民主程序而當選校長,但商議並決定動手拔管的,卻是一個未經民主程序產生並且閉門密商的九人跨部會諮詢小組,黑箱程序否定了民主程序,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跨部會小組前面有個名稱「管中閔教授赴大陸地區從事學術交流等活動適法性疑義」,可見教育部最初是想以到中國違法兼職的罪名下達拔管令,但扣他「通匪有據」的紅帽子罪名遍尋不著,最後才改以違法兼職獨董的理由拔管,「你有罪是因為我指控你有罪」,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教育部指控管中閔違法兼職,但管到底違反了什麼法,證交法、公司法、大學法或公務員服務法?而且違法是犯罪行為,要擔負民刑事責任,但教育部指控別人違法,卻又拿不出法律依據,政府任意陷人入罪,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台大曾幾度去函教育部或公開聲明,管的兼職是依台大通案辦理,並未違反台大內規。而且遴選委員會也兩度開會,確認管的兼職獨董並無疑義,但教育部卻像是顢頇的法官,對當事人的辯詞與證據完全不予採信,反而根據一份不知由何人所寫的匿名法律研析意見作出拔管判決,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當事人的辯詞即使不應輕信偏信,但有那麼多與拔管案不涉利益衝突的校長、學者與法律專家,不約而同呼籲教育部適可而止,教育部卻聞雷聲而不驚,棄專家意見於不顧,卻輕信偏信那份根本搞不懂產學合作為何物的法律意見,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那些反對卡管拔管的人,多數都是心有所憂或心所謂危,但教育部卻把他們一律視為替管中閔護航的人,甚至是藍營中人或統派中人,政治分藍綠已讓台灣分崩離析,現在連教育也染藍染綠,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而且,明明是教育部想方設法要以政治干涉大學,結果卻變成教育部反控外界以政治干預教育,做賊的喊抓賊,滿腦子被政治制約的官僚,竟然誣指那些手中毫無政治權力的人在進行政治操作,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府院雖都撇清並未介入拔管案,但教育部並非獨立機關,而拔除一位大學校長卻是不可等閒視之的大事,閣揆與總統豈能放任教育部折騰百日而不聞不問?任其糟蹋一位大學校長,折損一所大學,最後祇不痛不癢說「我們還是尊重教育部的決定吧」,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但蔡英文為什麼寧可尊重教育部的決定,卻不願意尊重遴委會的決定?把教育部拔管那些官僚的名單,以及跨部會小組的名單,跟遴選委員的名單放在一起比一比,誰的決定應該被尊重,用膝蓋想也知道,但一國元首卻竟然作出相反選擇,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反對拔管的人已發起新五四運動,但民進黨政府會怕這些人鬧翻天嗎?當然不怕,喊打喊衝的八百壯士都不放在眼裡,遑論那些百無一用的書生?大學由你玩四年,學運由你鬧四年,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黃榮村形容台大像魔戒,召喚了黑暗勢力,但有魔戒就有魔多與索倫,想到拔管案背後還有個魔多和索倫,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腐化、仇恨…不在乎教育的教育部
王道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竹縣/聯合報

舊約聖經中記載一樁小故事,有兩個妓女在爭奪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原來她們同睡一張床也同時生下自己的嬰孩,但其中一個在睡夢中被壓死。兩人告到以色列所羅門王面前,都認定活著的是自己的孩子。所羅門聽完兩人說詞後,就令隨從拿刀要將孩子剖為兩半以示公平。第一位婦人表示贊成,認為如果她得不到對方也不可以得到。但另一位婦人卻哭著阻止,寧願放棄也不要孩子死去。大家都可猜到故事的結局,那位愛孩子的才是真正的母親,贏得最後的官司。

這個故事顯示出一個我們所應當熟悉卻常遺忘的原則:當兩造所爭奪的對象或所影響的範圍是關乎「人」的時候,我們不能只談權力、法律或公平等等抽象的概念,還要看誰真的在乎那些被當成籌碼的「人」。

在最近四個多月轟轟烈烈上演的台大校長聘任事件中,兩造雙方(教育部與台大校方)表面上是對校長的決定/否決權之爭,但管中閔校長持續無法就職所實質影響的,卻是台灣整個高教界的士氣與台大師生的權益(即使暫時先不談對大學自主的傷害)。這部分對台大校方與師生來說當然是感到有如烈火焚身般的迫切,巴不得趕快結束,重回正軌以挽回台大的聲譽。

但是很稀奇的是,在這段期間中,教育部的回應幾乎只是在對管中閔兼職、赴中講學或論文案,不斷以「據報載」來發下一道道金牌要台大校方解釋(最扯的是有次竟然要求台大敘明遴選的議決方式,彷彿自己所派的三位代表是空氣?),最後則指控台大遴選有重大瑕疵而要求重選,根本不在乎台大會多久沒有校長、不在乎高教競爭力後退、不在乎許多教授學生為此離開台灣、不在乎校園因這拖延而對立、不在乎所有的教授獨董被牽連、不在乎所有的公私立大學校長力挺台大遴選的結果、不在乎教師團體史無前例地拒絕新任部長……

也就是說,我們驚訝地發現,如同以上故事中的第一位婦人,我們教育的最高主管機關竟然完全不在乎孩子(台大師生與高等教育)的死活,只關心其權力如何貫徹。或許台大校方後來會真的忍不下心讓師生持續被凌遲而放棄對抗,但我們一定要知道,那絕不是因為這個號稱主管機關的教育部真關心台大或在乎教育,而是因為已經被權力腐化、被仇恨填滿,不再是真正愛孩子的母親(或許從來不曾是)。

哀哉台灣的教育,愛他的母親現在已無力拯救。只能祈求那位所羅門王(全體人民?)能夠及時清醒,來為這個荒謬的劇目作最終的審斷與伸張最後的正義……

   
拔管後…人才奔他國
溫俊維/補教業者(竹縣竹北)/聯合報

拔管案在國人眼前僵持數月,我們不僅看到政府傾盡國家機器對個人構陷、羅織罪名,更見識當政府官員與御用學者面臨同等爭議是如何閃爍其詞、輕忽縱容。此次台大校長遴選雖不過是一校首長之任用,於管中閔生涯是鴻毛之輕,卻於大學自治是泰山之重;執政者執著校長人選,或可視作政黨惡鬥或意識形態作祟,但賠上一國人才作育和民主法治的維續,卻顯鼠目寸光、小肚雞腸。

客觀而言,人之或以同利相結合,或因同道相扶持,原是極為自然的事。「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人各有志,也是勉強不得。但可怕的是利益的結合,進而透過政柄的掌握操縱,小人之朋所可能導致的後果,關係到整個國計民生。尤其許多公共政策,一遇朋黨之分便會是非不分,唐朝的牛李黨爭和北宋的新舊黨爭皆是其例。它會使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它會使人才壅蔽、賢奸混淆;它會使吏治汙濁、賄賂公行,最終導致民心喪失、政權淪亡。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眼前各國高校大學為發展學術,無不積極吸納他國人才;卻唯有台灣學術能政治介入,顛倒遴選結果,無異斥逐賢才遠奔他國。

今日或許能拔管於一時,明日將有無數人才奔走他國,所謂「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可為殷鑑矣。

   
剝奪少數釋憲權 大法官錯了
羅傳賢/警大法律系兼任教授、立法/聯合報

大法官認立委高金素梅未參與表決,不符聲請釋憲資格,未達立委現有總額三分之一門檻而決議不受理。在法無明文之下,是否大法官未認知立委為自由委任的法定代表所造成的失誤?

立委是國民總意志實現的代表委託,通說係採自由委任的法定代表,即委員一旦當選,便應該脫離選區利益的羈絆,而以國家整體利益為考量。亦即立委是憑自己的良知與判斷來做決定的受託人,不受地方成見所左右,也無

須服從任何人的命令。立委並非全以發言或出席率為準繩,而尚須取決於和其他立委的集體合作而定。依立院職權行使法規定,立法院會議須有立委現有總額三分之一出席,始得開會,亦即有卅八人出席;而同法第六條規定,立法院會之決議,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以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行之。換言之,通過預算案可能僅須低門檻的二十票。足見,對憲法價值具有第一解釋權的立委,是否參與表決係憑自己良知與判斷,不受任何拘束。

立委聲請釋憲目的在保障少數權利,故大法官審理案件法規定,依立委現有總額三分之一以上之聲請,就其行使職權,適用憲法發生疑義,或適用法律發生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者。然同法及其施行細則並無明文聲請委員須限於「議案表決時持反對意見或非參與表決者」。再者,從釋字第三四二號的案例看,當時立委共提出三份聲請書,其中一份根本是對「國安三法」議案持贊同意見的委員提出,更足證在實務上,聲請釋憲案並無議案表決時持反對意見或非參與表決者的限制。大法官對本案從嚴解釋,實未盡保障少數聲請權。

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中有關行使職權一詞,語意過於概括,界定不明,導致濫用,建議刪除並修正為「依立法委員現有總額三分之一以上之聲請,就其適用憲法發生疑義,或適用法律發生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者」。

我國憲法將總統制及內閣制兩套哲理互斥的制度套在一起,運行有其先天性的困難,加上立院缺乏紀律懲戒效果,更需要大法官扮演憲法賦予制衡的角色,維護憲法秩序的功能,本案大法官消極不作為而剝奪少數釋憲權,實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

   
美中貿易戰 台灣ICT產業警戒
王亮/關務署前署長、大學教師(台/聯合報

中美貿易第一回合談判結束,美國對中國提出了八點要求,除削減貿易逆差外,主要就是針對「中國製造二○二五 」的政府補貼及援助政策,以公平貿易為名,預防中國未來在高科技方面與美爭霸。至於揚言要對總共價值五○○億美元的大陸輸美貨品課徵高關稅,則應是為了要「圍魏救趙」;也就是以大規模提高關稅,迫使中方改變「中國製造二○二五」的國內遊戲規則。

WTO會員國如遇其他貿易夥伴國傾銷或出口補貼,依調查結果課徵反傾銷稅或平衡稅是常見的事,這些案件係採個案處理,且有實據,不致太傷感情。但如像美國這次的大動作,在沒有提出充分詳細證據下,如真的全面開打貿易大戰,是很傷感情的,不利兩國關係,且中國大陸已聲明奉陪到底,也就是不會「棄魏保趙」,因此一定兩敗俱傷。

一九三○年美國斯姆特—霍利法案倡議保護主義,大幅提高關稅引起各國報復,造成經濟大衰退,美國人應不會忘記。且中美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美國需中國配合的國際事務還很多,六月舉行的川金會談就是其中之一,因此開出清單課重稅部分,應不致太嚴重,但中國大陸會在其他方面作些讓步,例如增加對美採購,調降部分關稅、接受關稅配額制、市場開放及市場進入等。

在全球化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原料都是從外國進口,產品的「原產地」完全依照WTO的「原產地規則」來標示,貿易統計亦依此國別來統計。例如台灣從越南進口原料加工後外銷,附加價值達卅五%,就算已「實質轉型」,出口時的原產地變更為「中華民國台灣」,而非越南。在計算貿易順/逆差時,可能有人主張原料來自他國,本國只做加工賺附加價值,實際順差沒有那麼多,但原料經加工後已「實質轉型」,除造成「原產地」變更外,原料進口時所有權亦已轉移,因此,在貿易統計時是將成品全部價值納入,各國做法都一樣,不考慮所謂「含他國成分」。

至於對台灣產業的影響,應以供應鏈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國,貿易依存度很高,尤其是ICT產品。台灣ICT產品是大陸輸美供應鏈的一個環節,未來中美假如真開打貿易戰,大陸供應鏈組成者須作供應鏈修復,可能移往他處生產,或採其他補救措施,台灣產品是否仍可在其供應鏈中,會不會被「離鏈」,又未來面對「紅色供應鏈」及「中國製造二○二五」,在兩岸關係不佳的情況下,業者未來須更重視「供應鏈風險管理」,以保持供應鏈協同避險及參與供應鏈的彈性及其風險修復力,否則只好大難來時各自飛了。

   
聯合筆記/美國空前強硬 中國進退兩難
郭崇倫/聯合報

美國派遣空前經貿代表團到北京,談判兩天當中,大陸新聞嚴格封鎖,根據新華社報導,雙方在某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在一些問題上還有較大分歧,但是會議氣氛卻不像如此輕描淡寫。

據說美國代表團在第一天就拿出一張四頁清單,名為「平衡中美貿易關係」,紐約時報稱,實際卻是無條件投降條款,具體要求包括:截至二○二○年,北京必須將中美貿易逆差縮減二千億美元,等於是目前逆差的一半;還要求停止補貼「中國製造二○二五」所有十項關鍵產業,美國有權禁止這些關鍵產業產品進口。

此外還有:採取立即、可查驗的措施,來禁止商業間諜行為;把中國現行十%關稅砍到與美國一樣,平均三點五%;對美國服務業與農業產品完全開放等。

這些要求不像是討價還價的談判依據,而是形同要北京改變目前的經濟模式,這與貿易代表賴海澤出發前所說的「不尋求改變北京現行體制」,完全不同,反而像是從川普談判手冊中學來的:一開始就提出對方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最後期限是六月一日,如果大陸不肯就範,美方已經撂下話來,就要對華為下手;中興通訊的例子已經擺在前面,大陸知道後果嚴重,當場被美國的強硬給嚇住了。

第一天會議一開四小時,氣氛沉重,晚間並沒有國際會議常見的地主國宴請,而是美方自己吃自己的,連例行安排習近平與王岐山的會見都沒有;第二天只談兩個小時,美國代表團馬上準備搭機走人,明擺著看你要不要接招。

事先有些媒體揣測,美國經貿部長們傾巢而出,有溫和派與強硬派,內部會分裂掣肘,可是我們看到正相反,事先他們高度協調,一致槍口對外,會後美方沒有記者會或聲明,用意是保留中國面子,以備以後的讓步。

又有媒體認為中方這次準備不周,劉鶴壓不住陣腳,談判官員沒有經驗,但是碰到美方如此強硬,即使搬出王岐山都沒有辦法因應。此刻美國指責中國在南海部署防空與反艦導彈,恐怕不是偶然的,就是為配合北京經貿談判施壓。

美國兩黨與官學產界已有共識,絕對不能讓中國「彎道超車」、「逆向工程」,抄襲西方技術,以完成「中國製造二○二五」;但正是中興通訊血淋淋的教訓,讓中國警覺核心技術的重要,即使別的可以讓,「中國製造二○二五」卻是寸步不能退讓。

未來一個月,如果中美繼續僵持下去,其他國家勢必受到波及,歐洲與日本對「中國製造二○二五」早有不滿,但是川普的保護主義,讓他們很難公開支持美國,只有台灣積極選邊站,已經在草擬「敏感科技保護法」,全力配合美國全面管控科技外流大陸,但台灣向來是美國與大陸的橋梁,利基也在其中,現在會被逼得選邊而重蹈戒急用忍的覆轍嗎?

   
組改滅了工程會 重大建設難推動
陳振川/台大土木系特聘教授、公共/聯合報

行政院於民國七十九年起啟動政府組織改革,經多階段發展,近期未再和工程產業界諮詢下,行政院院會突然於五月三日通過部分組織改造草案,遺憾的是前「交通及建設部」之架構已瓦解。此次變革組改,對於工程專業的國際化及專業人員的發展,及工程領域學生的就業發展均影響甚大,工程產業界不得不注意。

以前的規劃,係將工程政策、採購、管考、爭議處理、產業及技術整合在懂工程之交通及建設部一個部會,才可以單一窗口服務工程界,並利溝通及法規制定修改。結果本次修法後,交通部雖依行政院組織法改成「交通及建設部」,但卻無「建設部」內涵,還是「交通部」。

工程會不見了,關於產業發展及工程建設最有關的工程會主管之工程技術顧問機構管理條例及技師法之管理則移至內政部之「國土管理署」(原營建署),原只管都市計畫內工程建設的內政部,現在變成管理全國公共工程建設的部會,不論在專業、人才及組織之管理發展及各重大公共建設之推動,皆不妥當。對於原已整合營造業(原規劃移至交通及建設部)、顧問機構及各技師之產業體制更完全破壞。

看看鄰近國家之政府工程組織均是在中央部會第一層級,例如:日本之國土交通建設部、韓國之國土交通部,中國大陸則因建設多,而有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及住房及城鄉建設部等。以韓國之國土交通部為例,其職責為「公路與航空運輸及國土綜合開發計劃的制定與調整;城市、道路、港灣與住房的建設;國土資源和水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海洋資源的開發與海洋科學技術的發展;海洋運輸業的發展及港灣的建設運營;海洋環境的保護及沿岸管理等相關事務」,從建設之生命週期整合推動,相當明確。

我國早期以營建署之層級在推動公共工程事務,品質效率及管理均常遭詬病,以致才有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產生,現在倒行逆施,又將國家建設統籌之組織移至內政部下之機關,一定會對國家及民間建設之安全、品質及推動效率造成重大影響。政府一面強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及能源產業,又輕忽推動之政府組織構架,嚴重矛盾。請政府別漠視過去十多年來,近百萬工程界及學術界人士的期望及努力,審慎再評估。

敬請各大學工學院(土木相關系所)應關心此事發展。也建議中國工程師學會、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等、各顧問機構與技師公(協)會、學術界,應該整合討論,面對此影響長遠的政策提出改正聲音,敦促行政院暫緩將通過法案移送立法院,再開公聽會傾聽民意。也呼籲立法院應審慎注意修法工作,以免造成國家建設長期發展重大遺憾。

   
護樹 應回歸生態原則
邱志郁/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聯合報

有鑑於民眾生態保育的觀念日漸生根,各地發起的護樹行動,時有所聞。這些行動,出發點或許是良善的,但卻忌諱抱殘守缺的成見。

最近宜蘭縣政府預定在運動公園移除黑板樹,改植本土的苦楝樹和欒樹。就生態學理而言,正確而合理。護樹團體的抗議行動,則稍嫌偏執而欠缺理性。

黑板樹生長迅速而直挺高大,能夠迅速成蔭。過去政府機關為了追求迅速綠化的效果,廣泛將黑板樹選定為行道樹、公園景觀的樹種。然而,黑板樹木材質鬆軟脆弱,遇颱風易攔腰折斷,各地都發生過黑板樹的行道樹整排折斷的案例。

再者,黑板樹開花時有濃烈臭味,尤其是夜晚氣流下沉,臭味益發明顯;加上種子飄絮紛飛,易引發民眾因過敏、氣喘的困擾。

各處公園當然還有其他外來樹種,考量景觀和其實用功能,未必得將外來樹種悉數移除。黑板樹會招惹嫌怨,是過去公務機關貪圖方便和速效,過度種植。

事實上黑板樹除了上述的缺點,還有另一大缺陷—在永續的生態經營觀點上,黑板樹並不具備建構健康生態系的條件。相對而言,苦楝樹開花芬芳富麗,可招蜂引蝶,果實吸引鳥雀吃食,豐富而維繫健康的生物多樣性環境,增添都市野趣。

任何樹種沒有不斷枝落葉的問題,所以公園需要修枝維護,防治病蟲害。國外著名公園中的景觀樹,由具備樹藝專長的技師根據樹型結構進行修枝維護;台灣既欠缺審慎規劃,又疏於妥善管理,當然無法構築動人的景觀。另一方面,黑板樹基於速生的特性,為了避免遇風折斷,每年採用理平頭式地胡亂修剪,不但易感染病害,也失去濃密成蔭的意義。

為了彌補二、三十年前輕率大量種植黑板樹所造成的缺憾,宜蘭縣政府在黑板樹間種植苦楝,是權宜措施。若要苦楝長得更好,悉數移除黑板樹是最有效的方案,但短時間內突兀的景觀改變,護樹團體會接受嗎?

苦楝樹冬季落葉,因而能展現四季分明的景觀變化,尤其是可以長成樹蔭寬廣濃密的大樹,花香而樹美,不遜於櫻花。屆時,再逐漸汰去枯老黑板樹即可。

建議宜蘭鄉親平心靜氣想想:是要繼續忍受臭薰薰、生硬死板的黑板樹,還是期許廿年後能有個芳香燦爛,饒富自然風情的苦楝樹公園?

   
AI系統留才神器 IBM讓員工無縫轉職
IBM導入「Blue Matching」AI系統,能在員工和內部工作機會之間進行配對。這套系統會處理申請人的資訊-包括以前的職位、技能、經驗、工作地點以及表現,再據此推薦合適的職缺。Blue Matching推出一年多來,約有12%員工用它尋找組織內部的新職位。

什麼!大文豪歌德救了米老鼠?!
迪士尼在推出了一系列「糊塗交響樂」動畫後,米老鼠受歡迎的程度逐漸下滑。為了搶救人氣,迪士尼為米老鼠製作了一部專屬動畫,並選中杜卡的管弦樂作品《魔法師的學徒》,使米老鼠扮演學徒一角成功挽回人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