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若不認清事實,搞錯選戰方向,台北市長選舉這一役,恐怕會一塌糊塗,結果完敗。
到目前為止,民進黨似乎認為,三年半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能夠順利當選,主要是靠民進黨幫忙。這個推論只對了一半,另一半因素是柯文哲整體選戰策略,只不過民進黨無意認清事實。
一個顯而易見的情況是,當年柯文哲舉辦各種活動,造勢現場的年輕人占多數,反觀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最近一場晚會,看不到青年族群的身影,只瞧見一車一車被動員來的綠營傳統支持者。
相較於國民黨,過去民進黨的參選人和政策,往往能獲得較多年輕人青睞,如今對上爭取連任的柯文哲,姚文智討不到便宜,一旦無法吸引青年選票,是民進黨一大警訊。
其次,民進黨提名姚文智參選,首要目標是勝選,只是無法選上時,次要目標是拉下柯文哲,或是力阻國民黨入主北市府,這個爭辯多時的命題,迄今仍是黨內多數人的問號,連帶影響整個選戰策略。
像民進黨輔選幹部認為,藍營才是真正敵人,砲火應該對準國民黨提名的參選人丁守中。不過,姚文智是把矛頭指向柯文哲居多,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幫忙站台,同樣是暗批柯文哲。
陳菊訴求的主軸,是強調民進黨在四年前禮讓柯文哲,期待白色力量打倒國民黨,但是這四年來,白色力量讓大家失望了。然而,柯文哲不能代表所有的白色力量,白色力量從來也不是柯文哲一人,陳菊的這番話,等於得罪白色力量的中間選民。
民進黨無法分清主要、次要敵人,戰略位置選擇錯誤,戰術也出問題。
這一次,民進黨不願和柯文哲合作,最主要理由是柯文哲的兩岸言論,例如「兩岸一家親」的說法,引起深綠人士大反彈,最後在這股壓力下,綠白毅然分手。但必須問的是,台北市選民有多少人認同柯文哲的兩岸主張,又有多少人附和深綠的台獨論述,恐怕對姚文智是艱困挑戰。
民進黨猛打柯文哲,特別是兩岸關係的部分,其實是打在自己罩門上,不僅造成選票流失,還順便衝高柯文哲的主張,誤判情勢下,只會讓台北市的選情愈來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