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颱瑪莉亞來勢洶洶,所幸最後路徑北偏,僅輕輕掃過台灣,未釀成災情,反為人們帶來豐沛雨水,堪稱「好心颱風」。瑪莉亞雖未造成災害,但北北基卻為了放颱風假鬧到分道揚鑣,各自為政。尤其前一天同時宣布下午四點提前停班停課,卻導致公路及捷運交通塞爆,被譏為「四點之亂」。颱風未釀災,放颱風假卻出問題,恰恰反映了政府「好施小惠」民眾卻不領情的窘境。
台灣常為了放颱風假與否爭執不休,小事鬧大,大事則無限上綱。這種現象,和台灣的政治文化息息相關:其一,是各級首長好為「父母官」,凡事都要表現自己的權力,以為一聲令下便能代百姓決定一切;其二,這也養成台灣民眾喜歡抱怨的習慣,常常把個別遭遇和公眾事務混為一談,動輒抗議。兩種文化交互作用下,颱風假便摻雜許多政治考量,結果不是放錯假,便是倉促宣布弄得民眾難以適從。
以昨天的情況而言,民眾清晨起來就知道風雨已過;但在北台灣,唯獨新北市宣布放假,台北市和基隆市則宣布照常上班上課,這就成了「一國兩制」。很高興平白賺到一天颱風假的當然大有人在;但新北市分明放錯了假,就顯然承擔不起「瀟灑」或「明快」的讚譽。若再考慮企業主要承擔的停工損失及競爭力減損,新北市府輕率拍板,便顯得不夠負責。
北北基這次終於各自為政,不再「三位一體」地牢牢綁在一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說穿了,先前台北、新北、基隆三市要在颱風天一致行動,表面理由是「共同生活圈」;實際上,難以言說的考量是方便市長「集體卸責」,至少不必一人獨擔指責。然而,三市的地理環境和複雜度其實大相逕庭,非要統一步調,其實只是增加彼此的互相牽制,實無助益。
進一步看,台北市是首都,許多全國及中央機構都位在北市,一旦它宣布停班停課,立刻連帶影響許多中央部會的運作;如此一來,等於會使全國性機關半強迫地同休。也因此,北市府的決定必須格外謹慎,要避免受制於新北或基隆的行動,才是正確的做法。舉例而言,昨天所幸台北市未宣布停班停課,所以全台股市和匯市皆照常運作;而新北市的券商不營業則影響新北投資人的交易,必須由其他開業的分公司代為操作交割。如此複雜的連帶影響,恐怕就不是在國外宣布放颱風假的朱立倫所能體會。
由於正逢選舉,各縣市的放假考量也充滿政治氣味,一方面又要討好選民,一方面又要展現決策英明。正因如此,才有「下午四點停班」的決定引發民怨,後又有「北北基拆夥」的發展。下午四點提前下班,當然是為方便民眾避過強風豪雨;但以當時的天象,其實風未至、雨也不大。然而,百萬上班族同時湧向返家之路,卻造成始料未及的交通阻塞。這點,好心卻惹民怨,恐怕也夠柯文哲捶心肝。
不可諱言,近年來颱風卻放錯假的機率越來越高,顯示我們的「父母官」越來越怕事,也越來越民粹。事實上,如果回到「以民為本」的思考,縣市首長要避免放錯颱風假,最好的辦法是把「放假權」下放到民眾個人或個別機構,讓民眾自行決定其所處情境適不適合出門上班上課,不要再把颱風假當成「父母官」施惠老百姓的恩典。
事實上,依這次颱風假訂出的原則,凡民眾居住地、工作地、或行經地有任何一地宣布放假,即可適用放假規定。然規定已寬鬆至此,何不把放假的權利回歸民眾,不再由地方政府代勞。亦即,在颱風天,只要個別民眾能提出風雨或交通的理由或影像為證,其所屬機構或企業皆應從寬准假。如此,地方政府即不必再對全境區鎮村里作出統一規定,官員也可把更多心思放在救災防災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