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低氣壓上周侵襲南台灣,暴雨為多個縣市帶來不小傷害。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這次水災共造成七死上百人受傷,6.9萬戶停電,農損達約3.7億元。這還不包括因淹水導致道路交通中斷,停止上班上課所造成的有形無形經濟損失。而根據農委會土石流防災資訊網資料,全台有許多個觀測站統計24小時累積雨量,都超過200頻率年雨量門檻值,遠遠超過在地的防洪排水設計,在這麼短時間內下了這麼多雨水,是造成這次重大損失的主因。不過,這樣的極端氣候不是台灣獨有,全球各地都持續在發生。
以今年7月侵襲日本的颱風巴比侖為例,超大豪雨釀成近年來日本最嚴重的水災,造成600多人死傷,疏散撤離達16萬人。災後日本內閣府統計近5萬棟建築物受損,其中約6,000棟住宅完全損壞。根據日本損害保險協會資料,各類保險的理賠申請件數近6萬件,其中八成已理賠,賠付金額高達約新台幣374億元。
基本上,未來因氣候變遷所衍生的極端氣象變化只會更為頻繁,造成的損失恐怕也將更為巨大。根據國際研究機構分析,氣候變遷對世界所造成的衝擊正持續增加,尤其是水災。未來若全球均溫持續上升,每年可能增加300萬受淹水之苦的居民;雖然政府高層每以世事難料或百年難得一見的雨量來說明難以防範,但目前推算之200年,甚至300年的降雨重現期距,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發生的機率逐漸提高,如果不積極思考因應之道,事件將不斷重演,損失也將不斷加劇。
想像一下,上周同樣強度的暴雨若發生於人口密度高於中南部地區,二三級產業之營運總部及科技大廠也多位於此的北部地區或科學園區,那麼對於產業經濟的衝擊恐將難以估計。
因此,有必要及早針對重要地區進行可能災害之風險與因應之評估。這需要透過適當監測、災害預警、災情通報與防災演練,提升企業災防意識,以降低可能的損害。以下是幾點建議:
首先,極端氣候已漸成為常態,政府應與產業合作,平常即須強化及提升全民和員工的防災意識與整備能力,隨時準備面對災害的侵襲,才能在災害發生前主動預防及躲避,災害來襲時自救與互救,從而降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其次,應儘速進行區域產業災損風險評估;亦即應思考建立各區域產業資料庫,進行災害風險分析,評估模擬各區域可能導致嚴重產業災損的降雨量警戒值,並針對各區域的水災風險程度擬定不同階段的風險管理及應變計畫。
再者,建議規劃區域救災調度順序與邏輯,定期舉行災防的演練;亦即應依各區域之災害危害度與脆弱度,根據預期災損與風險等級,擬定災前、災時、災後的人力、物資及產業供應鏈調度的優先順序,尤其是各種不同的工業或科學園區的防護,讓企業營運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
此外,更應思考建立颱洪保險訂價與機制。在氣候變遷情境下,民眾面臨災害風險機率大增,設計與推廣颱洪險有其迫切性與必要性。建議進行區域風險評估,建立因地制宜的颱洪保險訂價與機制,以分攤政府、企業與民眾的災害風險。
最後,危機也是轉機,台灣是各種天然災害發生頻率相當高的地區,若能槓桿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優勢,推動災防產業的發展,例如發展適用於台灣的小區域監測、預警、通訊系統,建立完善災害援救流程的整合型平台,進一步開發適合亞熱帶國家的災害模擬及風險評估系統,伺機拓展全球市場,也可讓鉅額投入災防的資源,除了降低災損之外,也能有更好的市場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