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一直認為執政兩年多來,進行一些過去政府不敢碰之重大議題改革,而且今年經濟成長數據還算不錯,但為何九合一大選會大敗?
改革者認為一些現在的制度或政策,不利於國家未來的發展或廣大人民權益,必須加以改變與導正,因此改革的措施勢必會損及被改革者的權益。改革者在進行改革時,必須先判斷被改革者是否為導致目前不宜制度之人?
如果是,那麼改革者主要讓人民認同現有制度的負面或不利之處,醞釀必須改變的氛圍,以及讓人民支持新制度,可比較不用慮及被改革者的反應。例如:被改革者是獨裁政權,損及民主與製造特權,那麼改革者就可直接訴諸廣大民眾,期望推翻獨裁政權。
如果絕大部分的被改革者不是目前制度或政策的主導者,特別是這些制度有其歷史因素,則改革者除了爭取廣大民眾的支持外,也必須體會被改革者的反應,新的制度也需與被改革者協商;軍公教的年金改革就是此類型。民進黨進行改革時,被人感覺是假設不管新制度為何,軍公教皆會反對,因此只要取得民眾支持即可,甚至任由其政黨人士在立法院與談話性節目把軍公教打成貪婪、肥貓,加深社會分裂。
蔡總統在主導此項改革,應該先對軍公教進行類似美國羅斯福總統的爐邊談話,讓被改革者瞭解降低未來政府財政負擔的必要性,並取得諒解、接受新的年金制度。但事實上,蔡總統太晚注意到,也可能因民進黨掌握國會過半席次,而輕忽上述改革基礎工程的重要性。
以目前投資報酬率,軍公教退撫基金未來會破產,改革有其必要性,而且根據釋憲目前年金制度不適用政府信賴保護原則。但是軍公教原本或預期領取的年金,現在被大幅刪減,而領取的年紀或條件也變嚴,他們會問政府為何不修改投資制度與採其他措施來補救?況且一旦有不同意的言論就被批判,行政救濟與最後釋憲管道也行不通,情何以堪,自然引起軍公教家庭的反彈。同時,民進黨在改革也未慮及可能的負作用,包括:對消費的衝擊、降低軍公教的工作誘因與人員老化不利流動等問題。
另外,促轉會在九合一大選前,針對性、影射性之不當言論,已經毀損該會信譽,原本較孚眾望的主委也請辭。大選後,促轉會又推出一連串改革措施,本文希望執政黨與促轉會考量,以目前促轉會的信譽與施政品質,除了恢復受害者名譽外,是否足以進行重大對歷史交代的改革?
回到經濟層面,雖然今年經濟成長數據還可以,人民為何不埋單?原因除了比較基礎較低外,還有政府未提出有效、整合的服務業發展政策。由於大部分人民在服務業工作與創造產值,但政府的資源分配並未貼近上述就業與產值的分布,形成冷冰冰數據無法說服人民。本專欄在上月底有所論述,這也是政府未來要解決的問題。最後,選前在振興經濟與非核家園的拉扯,執政黨在能源政策搖擺,助長空汙問題的嚴重性,加大中央執政不利的影響。
改革是國內外重大選舉最常被使用的口號,喊改革簡單、陡然進行改革也非困難,但是有效、深思熟慮的改革則是嚴厲的考驗,此乃「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挑戰。(作者為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