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談判塵埃未定,又傳出二月川習會告吹。川普稍早已啟動退出《美蘇銷毀中短程飛彈條約》程序,美國將自由生產部署中程飛彈,被解讀為美方意圖改變亞太軍事現況,劍指北京。在美中對抗升高之際,華府則對蔡政府加碼釋出善意,將台灣拉入抗中的行伍。民進黨則基於政權保衛戰考量,積極配合,把台灣安危與美中對抗掛鉤。這可是明智之舉?
川普上任後,對中國祭出關稅制裁的手段,並全力圍堵中興、華為等涉及軍工高端科技的企業,以摜壓其崛起氣焰及經濟成長。儘管一些歐洲國家打算跟進美國的圍堵腳步,但近日德國宣布其5G建設將不排除華為。美駐歐盟大使隨即威脅,凡允許中國電信設備商參與關鍵基礎設施的西方國家,都將面臨美國反制的不利後果。
相對德國考量自身國家利益、不輕率跟進美國圍堵戰略,扮演華為及中興重要產業供應鏈的台灣,卻積極呼應美國限縮政策,豈不輕率?蔡政府除將限制國內機關使用陸資產品,也將公布處理原則;但對於國內相關產業可能面臨的損害如何因應,卻毫未觸及。
美中新冷戰也延伸到軍事競賽。川普宣布退出中程飛彈條約,美國可能在東亞周邊地區布建導彈或反導力量,甚至另開軍控談判箝制中國。台海的軍事緊張,除了解放軍機艦頻繁繞台,美英春節前也在南海聯合演習。同一時間,國軍模擬共軍搶灘登陸在西岸進行陸空實彈實戰的反登陸作戰操演,國防部還決定將年度操演增為季度實施,足見暗潮洶湧。
美中由友轉敵,美則基於戰略需要,對台灣則益發表示友善。去年美方密集通過《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及《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等友台法案,向台示好,讓蔡政府喜形於色。問題是,美國的友台政策僅限定於「抗中」範疇,其餘關鍵領域如美台貿易談判,蔡政府則未換得絲毫回饋。荒謬的是,我外交部長不積極爭取美台實質利益,卻成天尾隨川普在推特上狂罵中共。
那些遊走於一中紅線兩側的友台法案,其實只是川普的政策武器,狀似甜美,其實有落實的難度。包括仍排隊等在參院待審的議案,諸如:助台重獲世衛大會觀察員身分、對台軍售,及推動國會邀請蔡總統訪美等,無一不是川普的抗中籌碼。
對美國來說,要改變台海現況「以台制中」,除了要在國防外交上供應台灣子彈,更要培植代理人。以往美中發展戰略合作關係時,台灣的總統參選人皆須向美方自證有能力維持兩岸和平,不傷害美國在華利益,扁馬蔡都曾寫過這類考卷。如今美國視中共為威脅,要打圍堵戰,藍綠逐大位者就得在兩者之間選邊。說白了,現階段兩岸和談無助美國利益,美國不支持一個主張與美中等距交往的台灣總統。
去年地方選舉前,美方不尋常地公開挺綠,並唱和抨擊「境外勢力」,正是鞏固「代理人」的起手式。但美方的助威,顯未奏效,民進黨依然大敗。明年總統大選前,美國可能加碼護航民進黨,激使北京出手反制;如此,兩岸因素勢將成選情最大的干擾因素。美中競相介入台灣選舉,不僅破壞台灣民主政治,也激化社會對立、撕裂國家認同,並不符合多數民眾支持「維持現況」的期待。
如果台灣緊跟美國站在北京的對立面,必將傷害台灣經貿利益。一旦日後美中敵對惡化,或者美中因美國總統更易而和解,台灣更將陷於進退不得之地。
如果蔡英文意圖投效美國反中行列並順勢凍結兩岸關係,那便是以台灣經濟、台海和平紅利、及兩岸人民的情感為酬,向美國遞出投名狀輸誠表忠,交換執政靠山。但人民已看夠了假保護主權為名的政爭伎倆,大家還會容許甘為強國傀儡的政客來領導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