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民進黨因賴清德挑戰蔡英文而陷於分裂,綠營黨政兩路都在極力勸說賴清德接受「蔡賴配」。副總統陳建仁更及時宣布「不再連任」,以示「虛位以待」;蔡英文除感謝陳建仁「促成團結」,也稱民進黨有責任推出「最強組合」。然而,民進黨「五人協調小組」的遊說迄今未能奏效,賴清德不為所動,拒絕接受「蔡賴配」之提議。
賴清德面對「蔡賴配」之議不為所動,是明智的決定。第一,他一旦接受這樣的便宜安排,社會各界嘲諷他「原來是為求升官」的聲音將潮湧而至,這不啻是「政治自殺」行為。第二,當初賴清德宣布參選說得堅決無比,而今若如此輕易接受「摸頭」,將自暴自己性格「衝動」、「缺乏深思」,正當性也將隨之崩盤。第三,副總統的憲政定位就是「沒有聲音的人」,即使是行事高調如呂秀蓮亦無法免於如此;但以賴清德揭竿而起的勇氣,他要就此封口嗎?
儘管民進黨把搓合「蔡賴配」當成必勝神丹,事實上這只是一帖狗皮膏藥,只能勉強遮住民進黨分裂的瘡疤,卻治不了什麼創痛。再說,所謂「蔡賴配」是「最強組合」的說法,僅出自一家「友蔡」智庫之民調,其樣本數僅三百多份,並無其他民調獲致類似的結論。因此,「蔡賴配」目前的市場價值,其實只是專供說服賴清德及黨內支持者之用;若要以此吸引一般選民的青睞,則恐怕仍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若不健忘,人們應記得賴清德擔任蔡政府行政院長的一年半,即曾被冠上「蔡賴體制」的封號;這不就是民眾對「蔡賴配」的一次實際體驗?其結果,是以民進黨九合一選舉的大敗收場,賴清德並因此請辭下台。而今,僅僅時隔四個月,民進黨因為黨內團結的需要又要再組「蔡賴配」;這次雖把賴清德提升到「副總統」的位置,但這能增加「蔡賴配」的口感和香氣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在民進黨的算盤裡,「蔡賴配」是用「加法」來計算的:把蔡英文的政績與賴清德的人氣加總,所以得到比兩人個別分數更高的支持。但在現實政治中,老百姓的算盤並不是這樣打的。蔡英文的支持度低於賴清德,顯示她的政績已經無法贏得多少選民擁戴;如今再加上賴清德參選的挑戰,顯示黨內同志對其領導也無法肯定,分數勢必還要再壓低。既然賴清德是戳破國王新衣真相的人,就算他為了黨的團結接受「蔡賴配」,自不可能對她有任何加分作用。更糟的是,就算他願意屈就搭檔,未來無論勝敗,都將失去發言的空間。這點,才是「蔡賴配」的真實故事,賴清德會不明白嗎?
簡單地說,儘管「蔡賴配」被民進黨奉為當下最高目標,但就它對台灣的民主政治而言,卻已不具任何意義,不會提升國家競爭力。「蔡賴配」一旦協調成功,除意味目前錯誤的國家治理路線仍將持續,而且民進黨內的不同意見被成功「消音」,對蔡總統的監督制衡又減少一個力量,民眾所受的磨難更無改觀之日。
蔡英文竟被自己親手任命、且任期最長的閣揆反將一軍,這是難以想像的事;如今,她又千方百計想要將這名叛將攬為自己的搭檔,這更令人百思不解。其間主要原因,或許是蔡英文已失去了主導及調度大局的能力,因此只能被形勢一路拖著走,到了無法顧及自己尊嚴的地步。這點,從她當初被迫必須起用賴清德出任閣揆,今年又迫於形勢只能讓蘇貞昌回鍋組織「敗選內閣」,已可見一斑,蔡政府的窘態已難遮掩。
不可諱言,蔡政府目前最匱乏的,正是它的執政能力。這個問題,顯然已無法用「蔡賴配」解決,因為蔡賴兩人「已經配過了」,證明罔效。賴清德擔任閣揆都救不了蔡政府,搭檔副總統更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