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4/17 第446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台版「冰與火之歌」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拚霸氣:第三任閣揆比較好當?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搞殘台灣經濟 三任總統該負責?
民意論壇 葉銀華/論泛公股金融機構董總的改派
巴黎聖母院 人道主義舞台的浩劫
去梯言/蔡賴爭的後台戲碼
媽祖面前 神蹟要靠自助、人助、天助
打假新聞 變政治審查
25年搞殘的台灣教育
韓郭箴言 攻防在主權
不在籍投票 印尼能,台灣不能?
期待明年「不回台灣也能投票」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台版「冰與火之歌」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中古時代科幻影集「權力遊戲」,原著叫《冰與火之歌》,演出了國王、權臣、大將之間的權位爭奪,邦國之間時敵時友的爾虞我詐,精采絕倫。在現實世界,台灣版的「冰與火之歌」也在逐日上映,逼得老百姓每天要強迫收看。

先說「冰」吧。「英」后與「德」帥的互動,從先前的「相敬如賓」,變成如今的「相競如冰」,已有不惜民進黨分裂之勢。當年籠統被稱為「黨外」的各種反對勢力,在以「民進黨」為名的這個加盟連鎖體系下集結運作,兩度鬥倒國民黨這個「公敵」,並將對手推至「抄家滅族」的情節。而今,民進黨若因「蔡賴不配」而導致分裂,會不會也是時也運也,剛好而已?

再說「火」。只剩半條命的國民黨,竟因去年九合一大選升起的一股韓流,燃起了微弱的希望火苗。這條火苗究竟只是空中的幾縷狼煙,還是足以形成勢如破竹的燎原之火,依舊難料。看官沒轍,劇組沒譜。

權位爭奪這類的戲劇收視率一定高,原因是爾虞我詐。但真正能打動觀眾心坎,甚至能昇華為經典作品的,則是它傳遞的訊息或標誌的信念:忠誠、互助、包容、寬恕、為蒼生而戰,乃至為眾生福祉而「怯戰」等。

台灣版的「冰與火之歌」大戲要怎麼演下去,終究會回到各個角色的訴求。民主只是近世的經驗,但人們對於歷史上的權謀遊戲與情義悲歌,倒是看了幾千年。不要輕忽看官的智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拚霸氣:第三任閣揆比較好當?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和賴清德最近殺得刀光劍影,讓人看了為民進黨捏把冷汗。相形之下,行政院長蘇貞昌則顯得好整以暇:他既兼任黨內「五人小組」的協調工作,又在國會和立委唇槍舌劍;一隻手指揮各部會的行政運作及修法,另一隻手還能撈過界插手公營行庫人事。看來,蘇貞昌雖然是個「敗選閣揆」,但趁著「前閣揆」突襲的政治亂局,他倒是找到發揮霸氣的大好機會。

第三任閣揆是否一定比較好當,倒不必然。但目前蘇揆之所以能夠恣意伸展發揮,主要原因是蔡英文面對賴清德的挑戰已自顧不暇,對於許多執政策略和細節顯然沒有餘裕過問,這就留給蘇揆更大的行事空間,而他也不客氣地揮灑。

檢視蔡英文任內三任閣揆的作風,除了反映他們的性格,也可看出蔡政府的聲勢起伏變化。首任閣揆林全是蔡英文的「政治夥伴」,職責在力拚開創局面;可惜他的政治性格薄弱,無法符合民進黨的廝殺應對需求。第二任閣揆賴清德是以民進黨「明日之星」的姿態飛上枝頭,卻刻意壓低自己的企圖,自我定位在收拾前任的殘局——尤其一例一休之爭;結果卻無能挽回蔡政府的形象,終須負敗選責任下台。相對而言,第三任閣揆蘇貞昌何其幸運,竟能在民進黨最低潮的時刻以敗選換得院長大位,又適逢蔡英文窮於應付賴清德的挑戰,得以放手而為施展霸氣。

然而,從蘇貞昌近期的霸氣言行,也讓人嗅到幾分不安的氣味。例如,對於因領有中國身分證而遭除籍致無法使用健保的邵子平,他拉長臉說:「門都沒有」;對於大陸武統學者李毅遭驅逐出境,他罵道:「剛好而已,快走!」這些做法若都於法有據,蘇揆只要理性說明即可,似無需使用「罵街」的口氣處理。那樣的話,固然可以塑造某種政治氛圍,卻不符合行政院長的身分,將顯得有失「高度」。

如果只是措詞民粹,雖有失閣揆身分,也就是讓人覺得粗魯而已。但令人擔心的是,蘇揆這樣的霸氣態度,不僅處處表現在行政決策和執行上用來指揮部屬,更在國會殿堂上用來回覆在野立委的質詢,甚至用來面對媒體報導及社會大眾。如此一來,這在政治上便形成一種「不容質疑」的傲慢及粗暴;若進一步發展,就是「獨斷獨行」的霸道作風。那樣的話,蔡政府距離民主就越來越遙遠了。

最近,大家都注意到蔡政府有「威權復辟」的傾向,其中部分原因恐怕要歸咎於蘇貞昌。例如,蘇揆以「自經區」恐觸歐盟紅線,一語否定其可行,其實是違背實情之論。再如,政院通過《公投法》修正草案提高門檻,要求連署人必須繳交身分證影本。諷刺的是,原先公投法即有此規定,是二○○七年扁政府為推動「入聯公投」而修法取消該規定;如今,只因去年通過了幾個民進黨不樂見的公投案,蘇貞昌又要修法把鳥籠加回去。這種為自己「量身修法」的方式,與民進黨為蔡英文「量身打造」初選機制,豈非如出一轍?

不僅如此,蘇內閣最近對於媒體和言論自由的箝制,也是有增無減。蘇揆除了親自公開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下指導棋,要求NCC對特定電視媒體開罰;又對另一媒體「政府推動全民幫繳罰單手續費」的報導輕率指為「造謠」,實則是他未弄清原委。面對「假新聞」氾濫,政府要做的應該是有效釐清事實,並端出適當可行的法律規範。但蘇揆的作法,卻親自站在第一線向媒體叫罵宣戰,更把政府當成假消息的唯一受害者,這不僅不是健康的執政心態,更將加深民主政治的凶險。

正當蔡賴陷於惡鬥,蘇貞昌得以有更大的霸氣空間。但在這個畸形的政治空窗期,其實很多行政決策及民主程序都在走樣,人們切不能掉以輕心。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搞殘台灣經濟 三任總統該負責?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美國訪問期間接受訪問時,憂心台灣經濟,砲火猛烈地批評我國近三任總統,認為這幾位台大法律系畢業出來的菁英,這些年來把台灣經濟競爭力搞殘廢了。話說得很重,各界反應不一,連藍營人士都有人不以為然。

到底韓市長的發言只是總統選舉議題下出現的「假消息」,或是真知灼見,值得深究。若是「假消息」,不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是否會比照前例開罰?若是真話,那就更值得推敲:這三位總統是如何把台灣經濟競爭力搞殘廢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何沒提到更早之前的前總統李登輝,難道李前總統任內的經濟表現優異就沒有責任?

要探究這個問題,可能要先定義把經濟競爭力搞「殘廢」是什麼意思。「殘廢」並不是經濟學上用的詞彙,所以不妨先比較這些總統們任內的經濟表現,再來看看經濟競爭力是否真被他們搞殘了。

我們先計算出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四位總統任期內的平均經濟成長率,蔡總統因任期未滿,今年數據依主計總處預測值計算,結果依序分別為6.04%、4.23%、2.79%、 2.37%。乍看之下,似乎是一蟹不如一蟹。但是,台灣的經濟非常依賴國際貿易成長,因而經濟表現不能只看自己,若能觀察「相對於國際表現」,台灣的表現究竟是「更好」或「更壞」,評量起來才會比較客觀。

因此,再將四位總統任期的平均經濟成長率,減去全球平均值,獲得的數據排序又有一些變化,分別是2.54%、-0.07%、-0.45%、-1.16%;看起來仍然是李前總統任內的經濟表現最好。不過,各國經濟特色和體質差異很大,用全球平均值來比較也有需要斟酌之處。若是再改用和我國體質最接近的韓國來直接比較,也許可以更讓人信服,而在減去韓國的經濟成長率後,獲得數據分別是0.73%、-0.90%、-0.22%、-0.46%;依照這樣的結果顯示,和韓國比較,我國經濟表現以扁政府任期間最差、蔡政府次差、李政府最好、馬政府次之,完全攪亂了前面的排序。

相較之下,最後這套計算方法的數據最為合理,也符合實情。李前總統任內,雖然兩岸關係轉差,個人行事也有爭議,但財經官員任用仍承襲蔣經國總統時期的基礎,並沒帶進太多派系人物,因而經濟表現仍優於韓國。但之後三任總統的財經官員,用人圈愈來愈小,適任性下降,加上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兩岸經濟已從互補轉成競爭,表現自然難以突出。2000年後,各國大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東亞各國相互間貿易幾乎都已免除關稅,我國卻難以突破,導致出口競爭力每下愈況,經濟當然就更難有好的表現。

弔詭的是,李前總統任期內的經濟表現最好,這是因為當時對岸羽翼仍未豐滿,台灣可以大量出口到對岸和歐美等國,有利於經濟成長。但當時所堅持的「戒急用忍」政策、拒絕兩岸三通,卻讓引頸盼望兩岸直航後可以來台設立亞太總部的跨國企業大失所望,紛紛從台灣撤資,這也使得後面幾任總統面臨了因此帶來的經濟困局,這項因素卻未相應表現在數據上。

另外,2004年時我國已和新加坡談成自由貿易協定,但時任陳前總統堅持用「台灣」名義,不用世貿模式(台澎金馬關稅區),因而使得新加坡卻步,並導致其他東協國家紛紛止步,造成這些年台灣出口成長停滯,經濟難以成長。馬前總統的財經用人亦少亮點,以致兩岸「服貿協議」因配套不足而未能過關。至於蔡政府的用人,幾乎都受制派系,經濟表現最差並不令人意外。若將「殘廢」定義為經濟成長表現低於全球平均值,則三位總統的確都將台灣經濟搞殘了。

韓國瑜說,台灣經濟鬼混了20年。其實,若從1996年政府採取「戒急用忍」政策算起,絕對不只20年了。要想讓台灣經濟重新站起,除了需要正確的信仰外,可能還需要一點奇蹟。

   
民意論壇
葉銀華/論泛公股金融機構董總的改派
葉銀華/聯合報

春假前一日,政府無預警大幅度改派泛公股金融機構的董事長、總經理,總共涉及第一金、華南金、彰銀、土銀的董事長,以及四家銀行的總經理。而且春假過後就更換,實在有別於過去;一般而言,除非現任董事長、總經理有重大缺失,否則都會等到股東會改選董事時才更換。本次改派幅度之大、調整時間之急,以公司治理的觀點,有四項值得探討之處:

首先,此次改派顯示政府再度把泛公股金融機構的董事長、總經理當成政務官,隨政策需求而變動。過去只要政黨贏得總統大選,就會更換泛公股金融機構的董事長、總經理,常常被批評為只用自己人。本次華南金、第一金、彰銀之董事長更換,不知政府是否以經營績效與公司價值創造為考量?過去常以年紀超過六十五歲為硬性指標,但目前已經有更彈性之作法。

其次,本次被改派的華南金、第一金、彰銀,政府持股約二成多,亦即有七成多的其他股東,政府更換董事長、總經理將影響其他股東的權益。這些泛公股金融機構,雖然官股握有超過一半的董事席位,但是面臨的是競爭的金融環境;因此,董事長、總經理的適任性,應以遵守法規、審慎風險管理下,以經營績效和公司價值創造為考量。

再者,希望新任者管理金融機構,不會以配合執政黨政策為優先,而以所有股東與存款人的權益為依據,進而健全泛公股金控、銀行的治理。即使要配合政策,也要以遵法與風控為優先,未來方不會有困擾。另外,為何政府可以隨時改派泛公股金融機構的董事長?原因是這些董事長是官股所派的法人代表,而公司法允許官股可以隨時改派補足原任期所致。

基本上,泛公股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的二項特點,第一是有權決定泛公股金融機構董事長、總經理的人,皆沒有持有公司的股權。第二是泛公股金融機構之官股持股並不高,而且其中還有一些是公股金融機構的交叉持股,而擁有可隨時改派董事長、總經理的權力。

為避免上述特點帶來的影響,最釜底抽薪的作法是公股金融機構在民營化過程,透過公開、公平、公正程序,將公股出售給出價高、財務健全的國內外金融機構。然而,過去民營化過程未完整,也缺乏精緻設計,產生「民有官控」之泛公股金融機構。但是,以目前政治氛圍與員工抗爭,要將泛公股金融機構的官股出售,將惹來圖利財團的批評,可行性不高。另外,本文雖然支持廢除董事之法人代表制度,但此舉將影響所有公司,茲事體大,短期很難達成共識。

目前我們只能呼籲政府能夠尊重泛公股金融機構之專業經營!基本上先設下董事長、總經理之三年任期,除非有法遵、風控的重大缺失,否則不要任意更換。同時,每三年董事會改選時,以法遵、風控、經營績效與公司價值創造為標準,決定現任者的去留;若決定更換,也要說明新任者是否滿足上述標準。至於,誰來監督上述的運作,除了立法院、媒體之外,民眾力量更為重要,畢竟泛公股金融機構管理的是社會大眾資金。

(作者為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教授)

   
巴黎聖母院 人道主義舞台的浩劫
潘襎/台南市美術館館長/聯合報

十五日傍晚,巴黎聖母院大火是巴黎人焦慮、哀傷與失落的日子,不只如此,這場大火也為人類文明帶來世紀浩劫。因為巴黎聖母院不只是法國人歷史記憶,也是所有熱愛自由的心靈舞台。因為,那是一顆擁有純潔心靈的鐘樓怪人的生命舞台,故事雖屬虛構,卻建造起一個自由的長城。

當天傍晚,火舌畫破聖母院夜空,巴黎的四月,依舊寒冷。馬克宏總統趕到現場,對於這場世紀損失發表談話,深表哀痛,撫慰受到衝擊的巴黎人。

巴黎人緊張地眺望著熊熊烈火正在吞沒這座八五○年的教堂,眼神泛著淚光,經過廿三小時的搶救,聖堂內部祭壇推滿灰燼,觸目驚心。消防隊發言人表示,建築結構大致獲得保存,寶物室安好,但是從高空拍照可以看到,龐大的屋頂已經坍塌,損失無法估計。

特別是大火不斷吞噬著屋頂建築的畫面,讓人聯想到一座文明堡壘的倒榻。因為科技文明發達的今天,一座人類文化資產卻依然會活生生在我們眼前燃燒,從黑煙冒出到火舌四竄,高聳的屋頂陷入火海,尖塔在焰火中化成星火而逐漸倒榻,彷彿九一一恐攻,雙塔崩毀的衝擊。一種無奈,一種悲傷,一種震驚,難以壓抑,久久無法平復。

巴黎聖母院不只是法國人的歷史記憶,同時也是人道主義的象徵。聖女貞德在盧昂大教堂前被燒死,在這裡獲得平反,拿破崙在此加冕為皇帝,二次大戰巴黎解放鐘聲在高塔敲響,戴高樂葬禮在此舉行,聖母院見證了法國文明的發展歷程,比起羅浮宮的宮殿建築,還要貼近民心。

如果沒有小說家雨果在一八三一年寫作《巴黎聖母院》,或許飽經法國大革命摧折的這座哥德大教堂,早就傾毀了。這部小說描寫被棄養在巴黎聖母院門前的醜陋嬰兒被副主教救起,日後成為天生駝背、面容醜陋的敲鐘人,但是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靈,相反地副主教卻面善心惡。《巴黎聖母院》成為故事舞台,人道主義的精神與聖母的慈愛交相輝映,流傳到世界各地。因為這部小說,巴黎市民開始重視文化資產,這座哥德建築在十九世紀中葉後獲得法國建築師歐仁.埃馬紐埃爾.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修復,得以保存到現在。

記得千禧年前在法國留學時,時常經過巴黎聖母院,聳立在塞納河畔的聖母院,將哥德建築的高聳尖塔以及法國人愛好對稱和諧與對稱的美感融合為一,代表著巴黎的容顏,意味著人道主義的光輝。假日,聖母院內飄揚出禮拜的聖歌,昏暗的光線下,仰望中央十字架,信徒們獲得精神慰藉。廣場前,平時擠滿了遊客,特別是夏日,大家聚集在聖母院前,享受溫暖的陽光。但是,這個尚且清涼刺骨的春天,聖母院卻演出一場椎心刺骨的煉獄戲劇,歷史記憶頓時消失在我們眼前。

巴黎聖母院燒毀,世界文明蒙塵。這些年來,文化部積極推動再現歷史現場計畫,今天,當我們面對著巴黎聖母院逐漸消失眼前的場景,彷彿給我們一記悶棍,國人必須正視文化保存的嚴肅課題。

   
去梯言/蔡賴爭的後台戲碼
公孫策/聯合報

民進黨將總統提名初選時程延後到五月下旬,坊間評論多認為將會是歹戲拖棚,但實際發展卻不然。賴清德公開喊話蔡英文希望「約束網軍」,停止對他的人身攻擊。蔡英文對此回應,她受到的網路攻擊更多。也就是,這場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縱使台前再怎麼「揖讓而升退而飲」,後台其實已經「各為其主統貔貅」難分難解了。

憑良心說,賴清德現階段受到的「攻擊」實在不算什麼,勉強有殺傷力的當屬質疑他參選的正當性,包括他曾經公開表示「支持蔡總統連任」。賴清德對此辯護:那是九合一選舉前說的。

重點來了,九合一選舉之前跟之後有什麼差別?

先看一個歷史場景:漢高祖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後,當皇帝卻不得清閒,親自帶兵東征西討。他跟淮南王英布對陣時,遙遙喊話:「你何苦造反呢?」英布說:「因為我現在想當皇帝啊!」

英布之前沒想過要當皇帝嗎?

英布在舉兵之前,對淮南國諸將說:「皇上一定不會親自帶兵來,而會派其他將領來。朝廷諸將當中,我原本忌諱韓信、彭越兩人,可是這兩人都已經死了,其他都不必擔心。」問題在於,韓信、彭越怎麼死的?是劉邦不放心異姓諸王,安個罪名給殺了。簡單的說,情況完全變了,英布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被誅殺的功臣,所以乾脆造反。卻因為韓信、彭越都不在了,英布乃認為自己有希望打贏當皇帝。

賴清德的意思,也是情況完全變了。九合一選舉之前,執政黨是「蔡賴體制」,賴清德表明支持蔡英文,因為蔡英文做完總統「理當」輪到他做。可是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蔡英文辭去黨主席職位其實不足惜,卻要賴清德下台「實質負責」,這是第一個「變」—賴不再是接班第一順位。第二個「變」跟英布更像:民調賴清德領先蔡英文,而民進黨的提名制度是全民調—賴清德會贏,當然動念「現在想當總統了」。

以上是賴清德的算盤,蔡英文又怎麼盤算呢?到目前為止,蔡英文都沒有意思要「親上火線」,難道她真以為那五人協調小組能讓賴清德就範?說得露骨些,賴清德根本不甩那五人,如同前面故事英布不怕諸將一樣。也就是說,台前的「五人小組拖棚」注定不會有結果。可是蔡英文絕非束手就縛的那種人,那麼,後台的戲才是真正精彩的戲,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媽祖面前 神蹟要靠自助、人助、天助
林少英/音樂創作人(台北市)/聯合報

每年白沙屯媽祖遶境進香、刈火,嬌小玲瓏的山邊媽祖必定陪同白沙屯媽祖婆一起出去。山邊媽祖廟宇坐落在白沙屯山邊火車軌道前,看顧好來來往往的過路行人;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婆是有容乃大的海量,鎮壓港口守護進出港口船隻的平安,多年來山海篇感人的真實故事不斷的上演,不斷的延伸延續下去。

大甲鎮瀾宮媽祖洞悉民心,人間百態,儀容莊嚴的大甲媽足以馴服黑白兩道。

十六日傍晚,粉紅超跑的白沙屯媽祖婆神轎已過大安溪往苑裡方向,經過大甲,兩邊不同的信徒相遇互相說加油;這兩天是今年三月瘋媽祖最登峰造極,沸騰到最高點的時間點,十六日大甲媽祖回鑾大甲鎮瀾宮,隔天白沙屯媽祖回鑾白沙屯拱天宮。

藉著媽祖常年慈悲的體恤民間疾苦,民間一股潛伏已久的極大情感力量支撐起媽祖的頭旗,白沙屯拱天媽祖來去無蹤的神轎起駕了!當今大家擁有萬能的導航科技產品,白沙屯拱天媽祖不用導航,進香神轎有如靈驗的引領導航大家;民眾隨著慈悲與智慧兼具的媽祖婆進香遶境,途中有苦難聲音傳達到遙遠的神轎,白沙屯拱天媽祖因緣聽見了,成熟果報時候到了,神轎轉彎停下腳步,傾聽後加以扶持,神蹟與奇蹟還是要靠「自助、人助、天助」,而不是只有燒香拜拜。

即使有權勢可以在開始起駕前獨占前面位置,最後擁有的也不過是浮誇不實的光芒,與一般一腳步一腳印帶著摰誠的心,跟隨媽祖遶境的腳步,邊走省思的信眾,自己雖然平凡,但也因擁有平常心反而更可親眼目睹台灣各角落依然是美麗及溫馨的風景。走的過程中學習到放下太多的牽掛,捨去太多不必要擁有的,化繁為簡,更加懂得傾聽別人的痛苦及需求,助人一臂之力也是拉拔起自己,扶持別人,告訴媽祖自己的苦難,猶如飄流在茫茫大海中祈望是否有一盞明燈來引領我們心的方向。

媽祖來了離開了,因緣到了還是會有一天,我們又有某種頻率的相遇了。

   
打假新聞 變政治審查
呂謦煒/國民黨青年團前總團長(台/聯合報

民進黨企圖用政府干預手段,透過修法防範假新聞,但這卻不僅開政治干涉新聞自由的惡例,同時也是落後且治標不治本的假新聞防治方式。

生活中處處有訊息,固然有明眼人一望即知的假訊息,但是訊息也有無數種灰色地帶。有的是事件一發生,來不及證實的誤傳;也有的是身處的位置不同,所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導致的誤解。如前陣子媒體報導政府擬編預算支付交通罰鍰刷卡手續費,被蘇揆痛斥假新聞,但是媒體手上有公文證明所言不虛。如果讓政府介入管制內容,很有可能讓媒體環境變成整肅異己的一言堂。

如果民進黨要完全禁止官方定義的假新聞,只怕媒體都只能照官方通訊社發布的通稿報導,不僅退回戒嚴時期,更可說與中共的手段如出一轍,與台灣民眾理解的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顯然有違。

根本的方式,應當是加強民眾對於訊息的批判能力與識讀能力,從教育著手改善民眾對媒體訊息的認知。不能一看到與自己立場相同的訊息就信以為真、廣泛轉發,也不能一看到與自己立場相反的訊息就大肆抨擊、狂按檢舉。許多網路流傳的假訊息,其實從圖片字體、用字遣詞、消息來源與荒謬程度,都可以看出可疑之處,民眾只要對外來的訊息處處留心,並且對消息來源的背景有所認識,就不會那麼容易為假新聞所騙。

為了避免政府尋租,同時讓政府權力受到更大的限制,讓民眾有更多的自由,因此當前的政府管理思維日漸走向簡政放權的小政府模式。不要用無塵室的思維打擊假新聞,政府不必也不該再想著總攬全局、加強取締,反而應該跳脫政治審查的疑慮與泥淖,令更多的民眾懂得取捨與選擇訊息,懂得媒體識讀的民眾越多,台灣社會對假新聞的抵抗能力也就越強。

   
25年搞殘的台灣教育
夏延德/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聯合報

韓國瑜說「三個台大法律系的總統把台灣的經濟跟競爭力基本上搞成殘廢」。韓國瑜是個揭穿「國王新衣」的天真孩子,還是個無知分子?我們不知道台灣的經濟是否已被搞成殘廢,不過台灣的教育好像已經被搞成殘廢了!

談到台灣的教育,相信第一個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就是「教改」這兩個字。教改已經廿五個年頭,這廿五年來只能用「不停的改」四字來形容。

請問所有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大學的老師們,您們覺得多年教改有把教學方式與升學方式改得比較好嗎?周邊整體教學環境的改變有令您感到比當年更願意投入嗎?您願意支持正在進行與將會發生的教改相關改變嗎?您願意給教育部官員與相關教育學者專家們多少掌聲?您覺得「他們要大家做的這一切」對您的學生(請拿現在的學生與先前的學生相比)有相當正向的幫助嗎?就您所知道的這幾年來的教改而言,零至十分,您給它幾分?

請問所有的教育專家們,幾乎所有略有名氣的教育相關期刊都要求「對於教育方式的改變必須以實驗的方式驗證之」,而且也要求必須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功,而且最好也有某種程度的信度與效度,否則不會接受與刊登此方面的論文。而我們的教改,不管怎麼改,根本就沒聽過有作任何先導研究,遑論有做到某種程度的成功和信度、效度。請問這是對的嗎?

上層單位教育專家們的想法,永遠是針對全國所有學生直接施行之,完全不先來個實驗組對照組的教育實驗。請問這個「廿五年來都是如此做法」是哪個「裁縫師」給的建議?為什麼幾乎沒聽說過有什麼教育專家對此硬幹做法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請問是因為一說什麼話就會被打成「愚蠢且不稱職的人」嗎?

讓中下階層能有機會翻身,是執政者的責任!而教育則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重要因素。翻譯成白話:執政者應該盡其可能提升弱勢族群向上發展的機會。但是新的大學考招制度要求重視學習歷程,而學習歷程的豐富度與家庭的經濟能力是正相關,更不要說,學生申請入學資料的「可看度」(排版、照片與文詞等)也可代工,此二因素相加,絕對能有效扼殺弱勢學生進入理想學校的機會,從而大幅降低社會階層流動,造成「階級世襲」。我們應該就這樣不管了嗎?這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該有的態度嗎?

當年教改聯盟要求廣設高中大學,政府從善如流。然而,政府卻沒有預期到少子化來臨,導致今日大學過多之亂象,無人願意承擔其責。再加上「技職體系科大化」與「科大大學化」(特別重視論文發表),造成台灣高等教育的今天。請問:教改廿五年後,我們的國王(我們的教育)穿的是世上最流行的服飾還是鬼扯淡?

「三個台大法律系的總統搞殘台灣經濟」這種話,恐怕不是在捅馬蜂窩,而是在直搗暴龍之窩!韓兄抱歉了!這可不是我們這種普通人敢附議的!您請保重!

   
韓郭箴言 攻防在主權
朱永發/退休公務員(新北市)/聯合報

韓國瑜提出廿字箴言:「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大陸,努力靠自己」,馬上被郭台銘「修正」為:「國防靠和平,市場靠競爭,技術靠研發,命運靠自己」,兩相對照,各有擅場,引起眾議。論者有肯定韓語,淺顯易懂,符合事實;也有認為郭台銘的論理層次高於韓國瑜。

韓的前三句是描述事實,最後一句是核心價值,也是自我勉勵,一看就明白。郭則比較偏向概念,非一般庶民語言,只有最後一句「靠自己」與韓接軌。所以兩人重點似有不同。

其中最大差別也最有爭議的恐怕就是第一句「國防靠美國」。郭說美國靠不住,但又未明說和平如何達成及維繫?「國防靠和平」文義乍看有點怪怪,但推測應是有和平,就不需花很多經費來買武器,錢可用來發展科技,造福人民。理想很好,但事實呢?誰來主導和平?靠美國,不可能。靠我們自己努力?還是最後回歸老共的九二共識及一國兩制,才有和平?

郭董太簡式的說法沒給我們清楚的答案,恐怕引來喪失主權的疑慮;如果他要競選總統,肯定遭到民進黨強烈的攻擊而難以辯駁。反而是韓的事實描述,點出現在或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就是有必要向美國購買防禦性武器來守護主權,這是務實的,也彰顯主權的意涵,民進黨沒理由攻擊。

「市場靠大陸」引起大陸網民及民進黨的兩面攻擊,這可以理解,但韓似乎沒在怕。我們不可能鴕鳥式的放棄大陸市場,韓只不過點出事實,台灣人勢必務實面對,才能走出困局。

歸結而言,韓郭二人很難以各自「廿字箴言」論武功高下,只是要修正別人似應更高明些才好。從未來總統選舉的大戰略來看,「守護主權的攻防」絕對是重中之重,不能不慎!

   
不在籍投票 印尼能,台灣不能?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聯合報

聯合報十五日頭版報導:印尼總統及國會大選,海外投票在一百卅個國家展開,全台就有卅四投票所。看了心中五味雜陳。

台灣人常自詡比印尼文明,輕視印尼貧窮,但從「保障投票權」這件事看,台灣卻落後了。

卅年前,我曾借調印尼農技團二年。印尼天然資源豐富,人民和善,可惜人謀不臧,貧富懸殊,國民所得偏低。當地大學畢業公務員薪水,不到我薪水百分之一,公務員普遍貪汙才得以生活,但富人家裡卻雇有大量傭人,奢華如同國王。

當時我能做的只是利用每年約五萬美金工程款協助坡地灌溉、改善農路;我國雖與印尼無邦交,但我拿公務護照,期滿回國送別會上,農林廳長除了感謝,也希望我能留下,但我慶幸自己國家欣欣向榮,充滿希望,回國後就能買房,擁有自己的家。

卅年過去,台灣有進步嗎?當然有,尤其在民主、自由方面。但藍綠競爭,或說惡鬥,卻嚴重遲滯我們經濟發展,任何專業一碰上政治就不能冷靜思考、理性辯論。主計總處統計,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十五年,現在年輕人要憑己力購屋已非常不容易,更不敢生養小孩。

經濟惡化,致政府違反「信賴保護、不溯既往」的法律原則,大砍退休金;而千辛萬苦弄了公投,只因與己黨政策不同,就不肯俯首民意,則人民如何能夠信賴一個信用破產的政府?

韓國瑜市長批「三個台大法律系總統幹完,台灣經濟和競爭力基本上已經殘廢了」,雖嫌言重,但政治影響經濟,印尼是現成的例子,實在憂心台灣也將步其後塵。

不但經濟發展受限,台灣原是科技王國,也號稱擁有傲人民主政治成果,但選舉時,連本島不在籍投票都做不到,遑論國外投票,為何?

   
期待明年「不回台灣也能投票」
李燕瓊/文字工作者(德國)/聯合報

閱讀十五日聯合筆記「印尼大選在台灣」一文,海外遊子有話想說。

前幾年比利時大選,住在德國的我們根本不需要舟車勞頓回比利時,只走了一趟郵局,前後不到半小時。怎麼辦到的?

選務中心把選票寄到比利時駐柏林大使館,大使館把選票連同回郵信封寄到家裡,我們把簽了名的選票再寄回給大使館,如此作業,我們不用離家五百里就完成投票大事,省時經濟更便民。

明年總統大選,政府可以考慮規畫「不在籍投票」,能「回台灣投票」最好,順便省親,但難免有不方便返國的同胞,如果能「不在籍投票」,真是海外遊子的福音。

   
Google 2019智慧台灣計劃 朝人才、經濟、生態系邁進
Google宣布智慧台灣計畫將持續朝人才、經濟、生態系三大面向邁進,比較特別的是,Google有一項服務是「職缺搜尋」,今年這項服務正式推出中文版,滿足求職者和企業需求。

新科世界遺產地 險絕奇境「梵淨山」
梵淨山,一個橫空出世的熱門景點,接連入選聯合國世界遺產、國家地理雜誌年度旅遊目的地, 還在抖音爆紅、微博霸屏,吸引遊人競相奔赴,曾經的隱世佛門淨土,憑什麼在一眾景區中頻頻折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