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態參選總統,並宣稱一定要通過初選,絕不接受徵召。此一變化,讓國民黨好不容易底定的「民調徵召」制度,又增添變數。根據最新民調,郭台銘支持度僅小輸韓國瑜兩個百分點,打平柯文哲,可見其實力不弱。重要的是,無論他是否通過初選贏得提名,都有助於將二○二○的大選主軸拉回經濟民生,避免被民進黨又打成「統獨對決」。
郭台銘和韓國瑜背景各不相同,但兩人具有一些共同特徵,被形容為「最番薯化的芋仔」。兩人都是外省第二代,卻長期在台灣基層生活中歷練,和本土融為一體;兩人均非名校出身,沒有傳統藍軍的書生或貴族身段,信仰和語言都很接地氣。韓國瑜去年能在高雄締造翻天覆地的「韓流」,即得力於此。郭台銘昨天到他曾隨父親棲身多年的板橋媽祖廟參拜,形同將他從寒微走向跨國鉅富的歷程演示了一回;而媽祖託夢之說,更增添了幾分民俗色彩。
正當韓國瑜還在美國參訪,郭台銘亦挑選一個國際會議場合,打響其參選起身砲之預告。在美台共同舉辦的「印太安全對話」研討會上,他提出「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鑰匙在中國還是美國」的發問;但綠委蕭美琴回答時並未面向他,主持人陳唐山又拒絕他繼續發問。郭台銘當即以未受到「禮貌對待」,拂袖而去,並怒斥這是民進黨的「一言堂」。這次事件或許純屬意外,但擦槍走火後,顯然更強化郭台銘的參選決心。
關於郭台銘參選的傳聞,早先即一直未曾間斷。二○一六年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次年他赴美投資並赴白宮拜會川普,各界對於他出馬角逐總統即曾有過一番臆測與討論。主要原因是,企業家出任國家元首的禁忌已被川普跨越,事實也證明,川普能有效提振美國的經濟。然而,當時蔡英文剛執政未久,郭台銘參選的議題最後也就僅止於淺嘗,未再持續發酵。
這次,就在綠營蔡賴爭鬥不休、而藍營眾望歸趨「韓流」之際,郭台銘突然興起參選的意願,立刻使藍綠白的「三腳督」形勢變得更為複雜。對藍營而言,郭台銘尚未正式表態參選前,支持度即與韓國瑜拉成伯仲之間,當然也是一支好牌。問題只在,已經九彎十八拐的國民黨初選或徵召,要再怎麼改換台詞重來?
事實上,和韓國瑜就任市長才三個月若轉戰總統極可能受到道義責難一樣,郭台銘要代表國民黨披戰袍出征,也有一些主客觀的障礙必須先清理。首先,是郭台銘的黨籍問題。連日來,國民黨對於郭台銘是否擁有黨籍,說法一變再變。先說他「無黨籍」,後改口說是「失聯黨員」,又稱他是「資深黨員」。若是失聯黨員,在補繳黨費後,要四個月後才具有登記參選的資格。但國民黨迅即為他找到「巧門」,以他曾以母親名義借貸四千五百萬元供國民黨無息周轉為由,向「郭台銘同志」發出榮譽狀,等於使其黨籍「就地合法」。
另一個郭台銘需要克服的障礙,則是如何說服外界——尤其是企業界對他的支持。郭台銘可能參選的消息曝光後,企業界傳出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政治和企業經營是截然不同的領域,郭董的企業治理經驗未必能全然移轉到治國,政經分離的原則,也會引起議論;有人則擔心台灣政治太險惡,他參選可能未蒙其利,先受打壓。這些因素,郭台銘未必沒有考慮過,以他在「印太安全對話」中的提問為例,其實已是更高層次的戰略思維。重要的是,如何兼顧台灣的安全與經濟發展,他是不是有更佳的答案,並用以說服民眾?還有郭台銘的性格,也尚未經政治的檢驗和洗禮,這也引起外界的好奇。
但從正面看,郭台銘參選,有助於將總統大選主軸從民進黨的「國安牌」拉回拚經濟;這點,和韓國瑜的「台灣安全,人民有錢」可以相互呼應。不論最後誰出線,這都是兩人可以合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