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4/22 第44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與飯」的辯證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圈地與鎖國:省思台灣的經濟發展策略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給我們一個護台興利的總統
民意論壇 2020大選 須來場「神的會議」?
綠玩爛滿手好牌 誰分裂了民進黨?
農民年金 何時上路
世界地球日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全民減塑救海洋
日本換鈔聯想…重返亞洲?
藍思考人治分離 建立可長可久制度
聯合筆記/懷念李登輝的大陸密使管道
不接地氣 危老宅淪國安爭議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與飯」的辯證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郭台銘曾說過「民主不能當飯吃」,蔡英文最近嗆他說,沒有民主,只能「要飯」吃,諷刺對方藐視民主。依照辯論規則,接下來輪到蔡英文向大家證明:民主如何「當飯吃」。

明明是一個假議題,許多人卻辯論得好起勁,彷彿這兩件事真的可以拿到天平上來分個高下。沒錯!大家膜拜了幾十年的民主,神聖固然神聖,但落到政治生活的日常,當然得接受實踐的檢驗。而「飯」是人們三餐所需,雖稱不上神聖,卻是不可一日或缺。把民主和飯拿來秤斤論兩,究竟是侮辱了民主,還是糟蹋了飯?

郭台銘的原意,是認為台灣的民主未能產出良好的「經濟果實」,這是在質疑民主過程不當,而非否定民主。蔡英文身為總統,若具有真正的民主素養,即應傾聽不同意見,檢討施政是否兼顧經濟發展。現在蔡英文一則濫權侵害民主,一則又以民主維護者的姿態,想要把扭曲的話語塞到別人嘴裡。

在這種情況下,討論「民主能不能當飯吃」,顯然是百分之百的假議題,毫無意義。作為企業家,郭台銘的民主論述也許不夠精確,但他憂心經濟發展,至少具有民生關懷。相形之下,蔡英文則像是叫賣民主的政客,但她的貨架上充斥著抽象的意識形態物品,沒有哪樣能當飯吃。

如果有人能做出「民主炒飯」或「民主燉飯」,主食必然是飯,民主則用來調味。民主當然不能當飯吃,至於沒有飯的民主,要叫人民吃什麼?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圈地與鎖國:省思台灣的經濟發展策略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國民黨立委最近推動《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特別條例》草案,卻遭蔡政府財經部會一致反對,認為這給予大陸製品來台「洗產地」的機會。藍軍立委則反駁,認為行政院甫通過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才會造成更大流弊。這兩項法案的辯論,真切反映了台灣近年經濟撞上政治冰山而難以動彈的困境,我們如今只能談論枝節的修整,已無力布局國家經濟發展的大策略。

從經濟戰略看,《自經區條例》的思維猶如「圈地」,《資金匯回條例》則近似「鎖國」,兩者皆未觸及台灣經濟發展與轉型的要害,遑論未來的發展。這場朝野辯論有趣之處是,雙方的辯駁都有點道理,但都做不到,或刻意不做。

「圈地」就是經濟上的套利行為。圈外人為了競租,打破頭也要擠進去;打不進去的,就利用政治勢力為自己鄉里也圈出一區。馬政府時代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推動自經區,即為此吃盡苦頭,因為各地都要爭搶加入;但一下子要成立六、七個區,國內就先打起來了,如何轉型?在數位時代,著重的是跨國通匯與國際布局,搞特區是「錯易行難」。

說《資金匯回條例》猶如「鎖國」,或有些言重,但問題的確不輕。台灣目前的困境不是缺錢,而是找不到有意義、有利潤的長期投資機會。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後,台灣在既要「國際化」、又要「去中化」的矛盾思維下,弄得自己神經錯亂。台式的「自由化」,是政府說了算;在制度上,則經常莫名地破壞金融、財經法規乃至稅制。國外金融名諺說:「資金是最敏感的少女,易受驚嚇。」在缺乏明確的政經與法治保障下,資金往往裹足不前,否則就是來者不善的炒作基金。

台灣這種不知如何轉型的問題,以及政策工具老舊的現象,存在已久。一九八五年的「經革會」,曾以產官學大拜拜的方式會診,結果無疾而終。一九九五年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曾企圖起而行,但也只在電信自由化的部分略有成績。各界多認同「亞太營運中心」的構想和理念,但執行績效不彰是其致命傷。諷刺的是,在政黨輪替後,藍綠輪流執政,動輒搬出「區域XX中心」的口號,大搞口號堂皇的「兩兆雙星」、「鑽石計畫」,樂此不疲地追求務虛。相形之下,反而是大陸務實地偷歐抄美,趁勢崛起。

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其實沒什麼了不起,其白皮書六大營運中心的敘述也十分八股;但其精髓卻是台灣必須痛下決心的事:為了自己的利益與發展,做單方面、大幅度的自我鬆綁,並善用大陸做為商貿腹地。道理很簡單:台灣開放外匯管制後,產業已有不斷外移現象,而歐美日大型企業早就利用在台分支機構的菁英去大陸開拓。

簡言之,別人都在境外套利,善用台灣的籌碼,反而是台灣自己做不了莊,只能乾瞪眼,因為我們不夠開放!這已是廿多年前的策略警覺,迄今局勢更是艱險,因為習於以硬體零組件代工外銷的台灣,錯失了以軟體、品牌、服務業外銷,甚至發展互聯網的機會。如今各國皆透過更開放、低度管制的生態系來吸引投資,而台灣則在加入世貿組織後,失去了繼續開放的動力。在雙邊或區域性經貿談判方面,則因政治與國內保守利益的因素,顯得一籌莫展。

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揭櫫全區開放物流、金流、人流、資訊流的理念,這與中華民國憲法的基本國策中「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規定完全相通。韓國瑜主張「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也若合符節;但蔡政府卻為選舉拉高「抗中」主軸,反向操作管制。

這場「圈地」與「鎖國」的辯論提醒我們:台灣經濟發展空轉已久,若沒有大戰略、高格局,是走不出這個困局的。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給我們一個護台興利的總統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2020總統大選,藍營呼聲高漲的郭台銘與韓國瑜,打的都是經濟牌,也強調改善兩岸關係的重要;反觀綠營,各界都預料主軸會在護台抗中。但2020年時經濟牌過於強調兩岸元素,可能變得禍福難料;而抗中牌外若欠缺經濟元素,也可能很不接地氣。我們希望本次總統大選,能擺脫總是在「兩害相權取其輕」下做出困難抉擇的宿命。

台灣經濟發展不能不考量兩岸關係,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改善兩岸關係,一向是經濟牌奏效的基本條件。過去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組織後,全世界都擁抱中國,在此一大格局下台商西進、政治上尋求兩岸關係改善,是很自然的發展。但自川普政府上任以來情勢驟變,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就算還未正式進入冷戰圍堵,至少已經不再是合作夥伴,已經極其明顯,而且不只是川普,美國朝野及學界也有高度共識,幾乎成為另一個不爭的事實。

當然,川普政府高喊美國優先,加上各種單邊主義的狂妄作為,美中關係逆轉,不等於中國與全球為敵。事實上,過去兩年中國大陸與歐盟主要國家互動頻繁,頗有聯手抗美的態勢。確實從2003年開始,歐盟就將其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明確定義為「全面性戰略夥伴關係」(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展開多方向的合作與對話,並優先以對話方式處理與中國大陸的政經紛爭。然而就在上個月歐盟執委會所提出的「歐中關係展望戰略報告」中,出現了令人玩味的變化。

在該報告中,歐盟執委會指出中國大陸雖然仍為合作夥伴,但在過去20年的發展下,已經成為有意追求科技領導權的競爭者,以及有系統地在推廣不同治理模式的對抗者。因此歐盟需要調整對策,在不同議題面向上,以不同的方式及策略來面對中國,以捍衛歐盟的利益與價值。簡言之,在歐盟的修正定義下,中國不再只是戰略合作夥伴,更具有戰略競爭者(strategic competitor)以及戰略對抗者(strategic rival)二種身分。

特別是在戰略對抗國家下,反應出歐洲國家對中國大陸透過一帶一路等方式,積極推廣所謂「中國發展模式」的不安及威脅感,跟近年美國許多反思美中關係的論調如出一轍。歐盟這樣的轉變,基本上宣示了中-歐聯手抗美的結合只是幻影,美-歐聯手抗中才是未來的長期格局。

回到台灣的未來。在美歐從「擁抱中國」走向「對抗中國」迥然不同的態勢下,兩岸關係依然重要,但美歐態度的變化也同樣關鍵。尤其是在美國抗中大網下,不配合者會付出代價的情況下,現階段兩岸政策固然有修正的必要,但若未與時俱進,將2008年的兩岸互動框架在2020年繼續套用,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可能還沒發財就先破財,情勢已經不能單憑經驗及直覺斷定,需要發揮智慧好好想想。

至於綠營最大的挑戰,則是在護台抗中之際,有無辦法讓經濟持續發展。護台抗中政策在美、歐加持下,空間可能越發寬廣,外部助力持續增加,看起來要成功挑戰不大。但問題在美歐抗中之餘,並未停止與中國大陸進行經貿往來;相反的,美國貿易戰的重要目的,正是要移除不公平貿易及競爭障礙,讓美商有更多的公平機會進入大陸市場。目前執政黨政策在興利方面的不足,社會其實已經反映在去年的選舉及現在的低迷民調上,不是唱衰而已。如何在抗中護台之際,又創造民眾發大財的機會,是綠營最大的試煉。

未來國際情勢極為艱難,就如同日韓一樣,斷然的選邊站從來就不是選項。如何展現智慧,說服民眾能夠既護台又發財,才是社會多數人的期待,也是新時代領導人最需要證明的特質。

   
民意論壇
2020大選 須來場「神的會議」?
廖凱弘/台北大學數位行銷學程兼任/聯合報

鴻海集團郭台銘董事長,日前在板橋慈惠宮媽祖及信眾面前,當著鏡頭對大家說,媽祖託夢於他參加二○二○總統大選,郭董更在當天隨即前往國民黨接受吳敦義主席頒發的榮譽狀,迅速搶在藍營新共主高雄市長韓國瑜回國前,一連串動作,造勢意味十足。

大甲媽祖、白沙屯媽祖甫遶境結束。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上周才參拜完,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更跟隨媽祖腳步遶境。跟板橋媽祖淵源深厚的郭董也參加總統大選。這已說明,台灣人共同民間信仰中心,藍、綠各方政治角力已布局,錢與權更縱深當中,換言之,台灣大小宮廟與二○二○年總統大選,有著千絲萬縷、分不開的牽繫。

社群媒體最近瘋傳一張KUSO郭董被媽祖託夢參選總統的圖片。圖片中,大甲媽召集全台各宮廟媽祖,詢問眾姐妹是誰去告訴郭董要出來參選總統的?結果這些平日守護台灣的海神媽們,都說不是我、不是我。看了令人莞爾,卻也說明,二○二○總統大選,實際牽動的可能不只是當下台灣政治領域的政黨角力,更是國際局勢之間美中台日政經角力的試煉場,影響著台灣民主發展甚巨。

觀察這幾年台灣民主選舉發展進程可知,二○一四年地方選舉,選票結構裡有大量年輕中間選民,後來更促成白色力量崛起;二○一六總統選舉,選票裡有一大群討厭黨國勢力、不民主的年輕世代;然而,二○一八地方選舉,選票結構裡深藏更大一部分,是視進步為險途,寧願保守傳統一點安全的選民。而在民進黨敗選,蔡主席下台、主席改選,再到三月的立委補選後,台灣選票中更有愈來愈受重視的線上世界,充斥著各路臉書網紅與LINE群組的混雜聲量。

延續著上述這個民主軸線下來,我們不難發現,二○二○總統大選,各黨各派勢力有著更重要的選戰任務,亦即地方宗教信仰中心的宮廟代表、廣大信眾與可能候選人之間,如何進行一場合縱連橫的大選策略規畫與推進,再由眾望所歸的代言人出線,爭取大位?在各參選人與神同行之後,是否所有參與這場大選遊戲的眾玩家、裁判、觀眾等,奉媽祖之名,再來一場「神的會議」,甚至其他眾神亦加入戰局(如保生大帝、關公、觀音媽等),由此展開對話,勢必牽動台灣民主的未來與存續。

   
綠玩爛滿手好牌 誰分裂了民進黨?
李成蔭/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聯合報

近來總統初選氣氛熱鬧,但令人驚訝的是現任總統蔡英文卻也陷入初選危機,急喊「民調初選會分裂民進黨」?

二○○八年民進黨慘敗後,蔡英文成為黨內共主,不僅外圍團體擁戴,內部派系也團結支持,但如今卻慘遭各界圍剿,賴清德更要挑戰她總統大位。

其實仔細觀察幾年施政結果並不意外,民進黨過去就主張要跟勞工站在一起,結果上任沒多久所謂「一例一休」鬧得沸沸揚揚。而一再說要維護的農漁民權益,整體表現卻是慘不忍睹,一向主張要「斷開大陸連結」,改由「新南向」來發展,卻不如上任三個多月的韓國瑜,馬上從星馬、港澳及大陸拿回訂單,農漁民被「韓流」帶著走。

再來意識形態上一再拿中華民國當擋箭牌,而沒明確展現所謂「獨派精神」的具體作為,不僅基本教義派不買帳,外圍小黨及社團更是嗆聲。

民進黨各種神主牌打盡,不僅無效,更把滿手好牌玩爛,如此不正建立了賴清德參選正當性嗎?假設蔡英文施政好,豈有讓賴起心動念參選之念頭?更遑論害怕民調會分裂民進黨!

如此看來,「分裂民進黨」的人,不是民調,也不是民進黨支持者,更不會是賴清德,就是蔡英文自己!

   
農民年金 何時上路
王清厚/退休公務員(台中市)/聯合報

選前利多頻頻釋出。農民的權益也成了執政黨拉攏農民選票的標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決定將「農漁子女獎助學金」增加三成,並刪除學業成績規定。

照顧農民,應予肯定。但廣大老農期盼多年的退休年金養老照護,依然無聲無息。政府除對農民補貼補助外,早日實現農民退休制度,實為老農至為渴望之事。

目前雖有「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替代年金給與,然而,「施捨」與「權利」,給農民感受畢竟不一樣。該暫行條例從八十四年五月暫行至今近廿四年,也令人感覺怪怪不妥。

照顧農民是政府一貫政策,執政當局更應排除萬難,拿出魄力與決心;早日建立農民年金制度,以健全農村社會安全體系,造福廣大農民,使老年農民安心離農離地,但不離開他們可愛的鄉間。

   
世界地球日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全民減塑救海洋
劉國兆/國小校長(台北市)/聯合報

耳邊傳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琅琅讀書聲,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容,心裡想著「這一個地球」,我們應該如何盡一份心力來保護她呢?而生活在地球村裡的「住戶」,可不是只有人類,還有那千千萬萬的生物。

但是,近來的新聞報導,讓我們不得不擔心,跟人類一樣擁有居住權的海洋生物的艱難處境。包括:「全球僅剩千隻左右的『微笑天使』露脊鼠海豚,馬祖今年已見八死」、「科學家證實小頭鼠海豚已列入二○一八年絕種的動物」等。而保育類鯨豚的生命,往往就是葬送在人類製造的海洋垃圾中,尤其是塑膠袋,更成為牠們的致命殺手。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不應該只是琅琅上口的「口號」,特別是海洋占了地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積,當海洋生病了,地球也會生病,人類也無法倖免。因此,愛護地球,要從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開始做起。

先看看全世界所發起的拯救海洋行動,包括:成立「海洋保護區」、不要「塑化」海洋、遏止碳排放以避免海洋酸化、阻止「怪獸漁船」掏空海洋、選擇永續海鮮等行動。筆者所服務的學校,從國際教育的發展方向,接軌目前全世界發起的拯救海洋行動方案,因此,發起減「塑」救海洋的實際行動。

學生會邀請家人一起填寫「無塑行動日記」,每天記錄「我及家人今天不小心使用了幾個塑膠製品」,並分享避免或拒絕使用塑膠製品的好方法,進而發現自己及家人的改變,更期望學生及家人繼續維持減塑行動,甚至達到無塑生活。

從日常生活做起,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習慣;與家人一起合作進行,也會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是的,但是您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

   
日本換鈔聯想…重返亞洲?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聯合報

日本五月將迎來新年號「令和」,紙鈔也將更新設計。新版紙鈔肖像,一萬日圓紙鈔的擬換為有「日本資本主義之父」的澀澤榮一,目前舊版一萬日圓紙鈔的肖像是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是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最早將經濟學由英文世界引入日本,更是日本國際外交戰略新思維「脫亞入歐論」的倡導者。

福澤生於一八三五年,出生當晚,作為儒學家的父親剛獲得《上諭條例》(記錄清朝乾隆帝時期法令的著作),因此給他取名為「諭吉」。福澤雖生於儒學世家,但習漢文之餘,十九歲的福澤前往長崎學習「蘭學」,卻成了他人生轉捩點。「蘭」即荷蘭,是當時的世界強國,在荷蘭之前,有葡萄牙、西班牙,之後,有法國、英國的崛起,俱為歐洲強國,這種學習接觸與認識,自然是福澤日後「脫亞入歐論」的主要背景。

中日關係淵遠流長,自漢以下迄今二千年,從日本的角度看中國,大約有三個階段的變化:由漢、晉到隋、唐,甚至到宋、元、明朝,一千餘年,基本是「仰視」,其中最著名的即是遣隋使,遣唐使,一切俱學中國。明朝時期,日本結束了藩鎮割據,國力漸增,不再仰視,而是「平視」中國了,甚至在朝鮮半島上與中國開戰,平視時代一直到一八四○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敗於英國之後告一段落,自此而後,即是以「俯視」的角度看待一個由盛轉衰的中國。

西潮東漸,中國在被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欺侮之際,一八五○年代,閉關鎖國的日本也面臨了一個新崛起的美國的敲打(一八五三年「黑船事件」),日本政治家因此覺悟,日本跟它之前的老師中國都落後了,日本必須以強大的西方(當時主要為歐洲,美國尚未真正崛起)為師,進行「改革開放」──此即為一八六八年開始的「明治維新」,福澤諭吉也因此發表「脫亞入歐」論,在中國(亞洲)與西方(歐洲)之間作出了選擇。平實以論,對日本而言,這應是理性明智的選擇。

時移勢轉,進入廿世紀,美國崛起壯大,成了西方之首,更在二戰日本戰敗後,實際控制了日本,讓日本成了美國在西太平洋制衡中國的重要棋子。形格勢禁,日本也別無選擇,況且美日聯盟無論在經濟與安全上日本都是受益者。

時序進入廿一世紀,又是時移勢轉,沉睡了一百多年的中國終於甦醒了,GDP在二○一○年超過了排名第二的日本,並可能在二○三○年前後超過美國。這無疑讓日本再度在經濟及安全上面臨抉擇。廿一世紀中國的崛起很大可能意味著中國的復興。日本熟知中國歷史,應比一般西方國家更能意識到這樣的可能與趨勢,但無論在中國倡議的亞投行及一帶一路,或華為事件上,日本似仍擺脫不了美國的約制,但日本的選擇終將面臨關鍵時刻。

福澤諭吉在新鈔上的淡出,是否喻示了日本終將走出戰略選擇的困境,不免讓人產生懸念。

   
藍思考人治分離 建立可長可久制度
徐芳敏/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聯合報

我們都羨慕西方老牌民主國家自由、進步,卻不太注意它們背後行之多年的各種制度;我們都羨慕日本「藝匠精神」,卻不太注意例如「無印良品的成功絕大部分靠制度」;上周一在台大,外交部前部長程建人指出:「台灣關係法併同美國與中國大陸簽訂的三個公報,實質上在美國、中國與台灣之間,建立了一種平衡架構。」這也是一種已經運作四十年、希望能繼續下去的制度。

韓國瑜要不要競選總統,備受關注,國民黨上下為「如何推出最強棒候選人」而焦慮膠著。筆者沒有答案。不過,從「人、治(泛指制度)分離」來思考,或可提供一些正面訊息。就像「節能減碳」:最基本「種樹」、直立式太陽能板,其次碳排量趨近零火力電廠(日本)、農業用「伏流水」(台灣彰化,循環使用;好環境才能源源不絕孕育「貨賣得出去」農產品)。

「不怕慢,只怕站。」這些制度「卑之無高論」,如果建立起來,並且可長可久運作下去。倘使韓國瑜「人」更上層樓了,「治」仍在高雄;倘使國民黨由其他人出征,「治」仍然可能在中央或地方運作(當然這需要大家協力合作,不至於「一朝天子一朝治」)。藍營焦慮膠著會不會稍微舒緩?甚至,綠營與藍營良性競爭;畢竟,民生議題無藍綠。

   
聯合筆記/懷念李登輝的大陸密使管道
郭崇倫/聯合報

最近李登輝總統運用密使與大陸往來的消息紛紛出現;日本產經新聞連載的《李登輝秘錄》談到前總統府資政曾永賢如何往來兩岸之間;而南懷瑾的兒子南一鵬《父親南懷瑾》一書,記述了當時兩岸在香港接觸的情形。

從一九九○年開始的五年間,我們看到李登輝如何利用各種關係與大陸高層接觸,其中有舊國民黨、戰後的左翼舊友,甚至還有海外的關係。

南懷瑾屬舊國民黨人脈,六○年代在台北開塾,李登輝辦公室主任蘇志誠與華視總經理鄭淑敏都曾是他的學生,一九九○年十二月在南懷瑾引薦下,民革中央副主席賈亦斌陪台辦主任楊斯德與蘇、鄭在香港會面,建立起香港管道。

曾永賢是戰後左翼舊友,二哥曾永安曾加入日共,五○年代護送當時日共總書記德田球一到大陸治病,留任總政聯絡部,雖然七○年代病歿,但是一九九○年出任總政聯絡部副部長的葉選寧(葉劍英之子),藉此與曾永賢接上頭,一九九二年邀他到北京訪問,見到了當時的國家主席,也是中央對台工作小組組長楊尚昆。

威斯康辛大學教授田弘茂則是海外關係;李登輝一九九○年決定啟動憲改,委託田籌辦國是會議,田與其東海學長陳必照連袂在一九九三年祕密訪問大陸,先由統戰部長王兆國接談,國台辦主任陳雲林作陪,第二天就由王兆國陪見江澤民,江還要他到上海見汪道涵,汪當時炙手可熱,是隨時可電話直通江澤民辦公室的元老。

李登輝的手法是藉著接觸把管道一層一層提高,前面的管道用過即丟,雖然殘酷,卻是保密所需,南懷瑾的香港管道,讓李換到了與曾慶紅的管道,南懷瑾事後才得知。

這五年中,李登輝最關心的是大陸對三件事的反應:一、國是會議結束後,李準備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二、與大陸就事務性議題接觸談判;三、李正在籌備出訪美國。

每一件事都是台灣先提議,探口風,當然對方一時並不會同意,但是台灣鍥而不捨、逐步解釋,對方終究會諒解,也因此化解了反彈的敵意。

譬如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原本希望換得大陸更大的政治讓步,當時楊斯德回應是,希望兩岸簽訂和平協定,但鑑於政治衝擊太大,最後雖未成,卻促成海基會與海協會確立九二共識,以及次年的辜汪會談。

大陸也察覺到有管道是有好處,一九九五年三月,蘇志誠在澳門告訴曾慶紅,李即將訪美,希望中方理解「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曾慶紅的反應是「你們有你們的立場,我們有我們的立場,因此到時候批評還是要批評的」。所以曾永賢才在七月接到善意的提醒電話,說飛彈即將試射。

何時北京覺得這樣的管道成為李「欺騙」大陸的工具?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後來新黨立委郁慕明接獲訊息,揭露李登輝的密使交往,也形同切斷了兩岸最高層溝通渠道。

李登輝對密使的運用,譽之者說他雄才大略,譭之者認為是陰險謀略,現在蔡政府不知有沒有密使,但是看到大陸連連出招,我們處處被動,不禁懷念起那個時代與李的密使管道。

   
不接地氣 危老宅淪國安爭議
拱祥生/土木技師(台北市)/聯合報

四一八地震,再度震出老屋耐震度不足問題。事實上,政府近二年主動積極為中高樓層私有住宅進行「結構快篩」,竟有高達七成有安全疑慮,對抗天然災害視同作戰,這樣的危老宅絕對是國安問題,值得蔡政府嚴肅以對。

為避免發生三年前美濃(台南)地震類似中高層住宅軟腳蝦結構弱層現象,政府積極推動「結構快篩」作業,冀能先委請專家根據結構圖說,針對民國八十八年底以前興建六層樓以上住宅,快速找出結構強度不足標的,進行後續結構安全評估與可能的結構補強作業,以維護公共安全。但若是由屋主接續執行與負擔補強經費,只怕會不了了之,凸顯危樓補強政策跳票危機重重。

「結構快篩」政策原始目的是快速找出明顯結構系統不良危樓,根據台南維冠大樓事後鑑定調查發現,有疑似設計階段明顯結構設計瑕疵,及使用維護階段有不當增建與敲除結構牆情形出現,上述不利房屋結構耐震因素,可經由有經驗的結構設計技師或建築師,藉由簡易審視結構圖說與現場目視發現。顯然「結構快篩」不僅找出危屋,更會快速找出後天人為疏失因素。一旦快篩標的物需要結構補強,這會牽涉到後續法律責任分擔的問題,很可能房屋還未補強,法律攻防程序就會吵翻天與曠日廢時,因為房價腰斬與結構補強經費要誰出?

「結構快篩」立意良善,但要達到維護公共安全目的,一定要建物完成補強到現有耐震標準,以竟全功。當快篩結果交到民眾手上時,民眾期待的是後續政府持續輔導與協助。但現在政策卻傾向強制將快篩結果法律化,要求民眾應接續進行耐震評估,列入公安申報項目,並建立罰鍰制度,這樣的政策真的是以「接地氣」的方式解決問題嗎?

既然結構快篩目標是快速找出並同時補強危樓,在公共安全優先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根據危樓危險程度分級,要求不同補強完成期限,當逾期限則先由政府分年編列預算代為執行危樓補強作業,若危樓可歸責設計者或屋主,則同步進行法律程序來求償結構補強經費。

「結構快篩」是政府主動發現公安疑慮,若不比照重大天然災害排除危險為先,政府只宣布一棟棟危老宅有安全疑慮,安全未改善反造成社會恐慌,豈不讓防災美意淪為國安爭議。

   
中美貿易戰惡鬥一年 川普到底是如何完勝習近平?
美東時間4月4日下午,白宮,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會面,這場會議,被認為是中美貿易戰走進尾聲的關鍵象徵,「就連最困難的部分,我們都已得到進展……。」川普說道。然而,這是否代表中美兩大強權有望再度攜手向前?

清新脫俗紫嬌花 美到不輸百合花
紫嬌花花朵不大,但只要靠近一看就會發現它有不輸百合花的清新之美,細緻淡雅的花色與它秀氣柔美的姿態正是絕配,讓人印象深刻。暑氣逼人的季節裡看見這樣清爽的小花,真的會讓人們煩躁的心情得到舒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