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已有兩任首相為脫歐而下台。始作俑者的卡麥隆在公投一揭曉即引咎辭職,把爛攤丟給梅伊;脫歐雖非梅伊屬意的選擇,但天上掉下來的冠冕與重擔,她只能一併承接。三年下來,脫歐等於繳了白卷,耗費了梅伊全部精力,拖垮了自己的政府,歷史將記載她是「被脫歐給擊潰的首相」。
去年底,梅伊敗相已露。國會後排議員投票罷免她未成,半年來她仍然挺在那□,用沙啞的喉嚨推銷著沒有人愛聽、沒有人支持的脫歐協議。保守黨已不需要梅伊,但沒人要接這個燙手山芋,黨內都希望她燃燒完最後的光與熱,犧牲自己完成脫歐再下台。
梅伊就這樣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敗與羞辱,但終於仍抵擋不了壓力,宣布將在六月七日辭職。她的辭職聲明,是哽咽啜泣唸完,提到她是第二個女性首相,但不會是最後一位。不少人覺得,她是遭一群「老男人」暗算而下台;但更多人認為她剛愎自用,自作自受。
二○一七年梅伊宣布提前大選,原以為保守黨可大贏四百席,反對黨工黨將萎縮到二百席。結果卻是保守黨大敗,輸掉了國會多數,保守黨被迫要與北愛小黨聯合執政。這也注定了脫歐協議多災多難的命運。
籌備脫歐協議時,梅伊只仰賴自己親信的少數幕僚,密室作業的結果讓大家都不滿。在第一次法案交付國會之前,即有兩批內閣部長們辭職;投票結果,脫歐法案以二三○票的空前差距慘敗,保守黨就有一一八人跑票。第二次與第三次法案仍然沒過,梅伊使盡全力,除承諾通過就辭職,還恐嚇:「沒有協議就只能硬脫歐」,才勉強讓挫敗差距縮小。但國會表決的仍是同樣的協議,歐盟只肯延長脫歐期限,對實質內容寸步不讓。
在歐盟的壓力下,梅伊後來改弦易轍,與反對黨協商。保守黨內部本來就有很多人反對與工黨協商,認為這是「與魔鬼交易」。梅伊甚至同意在法案中加入「必要時二次公投」,更讓脫歐派不滿。在她第四度向下議院提出方案時,便激怒了保守黨,她的內閣眾叛親離,下議院領袖利德索姆憤然辭職,拒絕幫她送出法案。她的內政部長與外交部長也表示反對,甚至連她原本要爭取的工黨,都無法接受。
保守黨接下來勢必陷入內鬥,梅伊的下台,並不能穩定局勢,反而讓脫歐派/留歐派、硬脫歐/軟脫歐之間的歧異,經由首相之爭帶上檯面。距離十月底脫歐在即,新首相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才能與歐盟廿七國領導人談出新協議,再回頭爭取同黨、友黨、甚至敵黨的支持,通過國會。
目前,保守黨內是「硬脫歐」占上風。新首相熱門人選強生,在保守黨內民調最高,以四成支持率遙遙領先其他十三位有意競爭者。但因為選舉分成兩階段,人緣不好、政策偏激的強生要成為最後晉級的兩名候選人之一,恐得經一番苦戰。
若是強生或前脫歐大臣拉布等「硬脫歐派」當選首相,他們要的是加拿大與歐盟式的自貿協定,要求取消愛爾蘭與北愛之間的關卡後備方案,但歐盟已表示堅決不讓。強生最近也表態,不管有沒有協議,英國將在十月卅一日脫離歐盟。若走到那一步,將出現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對撞局面。
若果真如此,英國經濟將是一場大災難。根據英格蘭銀行的《金融穩定報告》,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GDP將下降八%,房價下跌卅%,通膨上升至七.五%,英鎊貶值廿五%,噩耗連連。
英國民眾對於政客的無能,忍耐已到極限。三月的地方選舉,民眾狠狠地用選票懲罰朝野兩大黨,近日的歐洲議會選舉,脫歐大將法拉吉成立才六周的「脫歐黨」一舉囊括三成二選票大勝。誰也沒想到,三年前那隻黑天鵝,竟會讓大不列顛變成小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