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6/13 第45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前線吃緊,後方緊吃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漠視港人之怒,不啻為一國兩制「送終」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非紅色供應鏈 台商扮關鍵角色
民意論壇 楊志良/韓流與階級
眾神喧譁,需要嗎?
聯合筆記/杜蘭特傷退的歡呼聲
柯文哲是另一顆爛蘋果嗎?
弱化基本知識 108課綱會帶來大災難
陸漠視反送中 任何「倡議」皆枉然
數學非計算 是培育思考力!
科展「代工」 入學制度公平?
聲援港人維持司法自主 別把「反對一國兩制」當口頭禪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前線吃緊,後方緊吃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內有蔡賴初選的激烈廝殺,外有韓郭柯等強棒環伺,選情正大大吃緊。但趁著蔡英文為初選忙得焦頭爛額,閣揆蘇貞昌近兩三個月來卻大肆調整許多金融機構及公營事業人事,除悄悄為自己人馬安插職位,有些異動毫無理路,令人莫名所以。這種吃相,堪稱「後方緊吃」。

蘇貞昌最受議論的人事調動,除了中華電信、中華郵政、台菸酒等人事外,是四月初一口氣批了八個公股行庫的高層人事案,更換了土銀、彰銀、一銀、華南、合庫的董事長或總經理。除了派系卡位意圖明顯,這波異動更被批評是在為明年大選預留籌措經費之伏筆,同時也為友好企業提供授信捐款的子彈。

意外的是,這波異動中被拔擢出任一銀總經理的蔡麗雪,上任不過兩個月,隨即因病請辭。更令人意外的是,行政院核定接任此一空缺的,竟然是兩個月前才被蘇揆從同一職位踢走的鄭美玲;理由是,她回鍋可以「穩定軍心」。想一想就知道這理由有多荒謬:若要穩軍心,兩個月前為何把人調走?

台灣目前最令人擔憂的問題,其實不在朝野的初選惡鬥,而在整個社會除了選舉什麼事都不關心,而許多埋下禍根的決策卻在大家的漠視中加速進行。

包括蘇揆逼退NCC主委後,代理的副主委翁柏宗也因健康因素請辭。在蘇貞昌領導下,許多官員的身體突然都出了狀況;或者,「健康因素」已成了「恕難從命」的潛台詞?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漠視港人之怒,不啻為一國兩制「送終」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香港政府推動修訂被稱為「送中條例」的《逃犯條例》,觸動港人的敏感神經,引起號稱百萬人上街的示威行動。但港府無視這場香港回歸以來最大規模遊行顯示的民意,執意要在立法會二讀,因而引發港人包圍立法會及更廣的罷工罷課罷市行動,終而迫使立法會暫踩煞車,擇期再審。這場港府與民意的極限對決,已讓「一國兩制」的設計顯得岌岌可危,也因此深受國際社會注意。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主權移交後的香港,仍擁有獨立的司法和終審權。根據現行《逃犯條例》,香港移交逃犯,並不包括中國大陸、澳門與台灣。去年香港男子陳同佳在台灣殺害其香港女友後逃回香港,港府無法將嫌疑人送交台灣偵辦。港府隨後推動修法以彌補法律漏洞,允許涉及三十七種罪行的逃犯可移交台灣、中國大陸及澳門,亦可凍結其在港財產。

癥結在,嫌犯可以遣送中國大陸,引發了港人莫大的疑懼。原因是,中國大陸司法的透明度、刑罰制度、人權狀況皆未臻公平公開,在此情況下,港府目前雖無法遣送嫌犯,但其實是維繫兩制、保障人權及司法獨立的「防火牆」,未必需要急著修補。

香港人民疑慮的是,一旦推倒這道「兩制」的防火牆,打開遣送中國受審的缺口,對於任何遭中共點名的港人或過境者,港府恐無法抗拒查捕或遣送的要求。這不僅是「一國」吞噬「兩制」,危及香港自治,也威脅香港的人權自由與法治制度。

儘管《逃犯條例》明訂「特定重罪」才能移交,並排除政治案件嫌犯,卻未能使港人釋疑。「反送中」大遊行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口頭保證政治不會凌駕法律,但態度依然強硬。港人則擔心,由於體制不同,在港、台或其他國家受到保障的言行,卻可能觸犯中國法律。尤其,即使如言論自由等政治案件並不在「送中」之列,但以中共的政治與司法紀錄,真要拿捕遣送,港府哪有能力抗拒?

《逃犯條例》的修訂,港府與北京皆難掩其政治算計。陳同佳在台殺人後,台灣司法部門要求協助調查,港府卻置之不理。時隔一年,港府突然聲稱與台灣「司法互助」,不顧香港民意反對悍然修法,並順勢將大陸納入遣送地區。

港府與北京始料未及的是,當「一國兩制」的精神不斷遭到破壞,港人如何對一國兩制保持信心?雨傘運動之後,特首直選的承諾無法實現,港人對中共的信任已跌到谷底;而今港府怯弱面對北京,卻強勢壓迫港人,豈非自毀正當性?六四卅周年紀念剛過,港府又以逃犯條例挑動港人敏感神經,何其不智!這次百萬港人反送中,加上罷課罷市的自發示威,不啻是港人對港府及大陸司法與政治不信任的一次總爆發。

我們要提醒港府:不能眼睛望著北京,卻把港人的憤怒視若無物,強渡關山。在美中貿易戰方酣之際,這種作法只會使中國失去更多國際同情與支持。尤其,習近平年初對台發動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的心戰攻勢,在台灣引起的反應不佳;主要原因,就是中共對香港回歸的「一國兩制」承諾並未落實,香港的自主一再受到欺壓,一國兩制已變成一個汙名。港府與北京若再藉由《逃犯條例》的「送中」聯手壓抑港人自主的期待,結果可能反而為一國兩制「送終」。

香港回歸廿二年,港中關係跌宕起伏,「一國」與「兩制」的推拉往往是北京占上風。雨傘運動後,香港民主運動受到嚴重打擊,許多港人的心也深受刺傷,覺得民主無望;也因此,這次「反送中」才會激出號稱百萬人的遊行隊伍。正當中國崛起之勢受到川普圍堵之際,大陸應該設法爭取人心,不宜再用強硬手段對付香港,而失去國際社會的支持。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非紅色供應鏈 台商扮關鍵角色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經濟部公布,今年以來已經有69家台商回台投資案通過審核,累積資金額達新台幣3,690億元,還有40多家企業的投資案排隊待審。投審會預估全年台商回台投資金額會超過5,000億元,並預估今年到位的投資可以達到1,500億元左右。此一情況顯然是受到美中貿易戰雙方相互提高關稅的影響,許多大陸台商開始在兩岸之間調整生產布局,以因應美中貿易戰的衝擊。

若再觀察台灣今年的出口表現,也可以看出台商調整生產的痕跡。從去年7月初美國對大陸360億美元產品課徵25%關稅開始,雙方貿易戰爭正式開打,台商在兩岸的生產與進出口就受到影響。一方面大陸對美國出口減少,大陸台商對美國出口減少,導致向台灣購買的零組件和半成品也減少,今年前四個月,台灣對大陸出口減少了11%。但在同時,由台灣出口、不必負擔25%的關稅,一些台商開始把原本由「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產品,轉回台灣生產,結果是今年前四個月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成長了20%,其中,轉單生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上個月美國總統川普又把大陸對美國出口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由10%調高到25%,而且揚言未來不排除把另外3,000億美元商品關稅也調高到25%。至此,可以確定美中貿易戰爭將長期地對抗下去。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會有更多的大陸台商選擇離開大陸,改到其他地方設廠生產。

投審會公布已有60多家的台商回台投資,還有40多家台商在排隊,我們覺得台商應該只是剛開始調整和移動生產布局而已,因為在大陸的台商家數約有10萬家,真的要全面調整布局的話,回台投資的台商絕對不只目前看到的這些家數。傳言台商正在仔細地評估是否真的要選擇離開大陸,如果要離開的話,是否要選擇回到台灣或到其他國家去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地應該是東南亞國家。

絕大多數的台商屬於中小企業廠商,行為模式和少數的大廠很不一樣。現在已經準備回台的廠商都是較大規模的廠商,例如投審會通過的60多家廠商,投資規模達到3,690億元,平均每家的投資規模為61億元,屬於有能力在兩岸之間同時維持生產線的中大型廠商,回台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分散風險。對於更大多數的中小台商而言,他們可能還在觀望,並等待一些大廠的行動。因為台灣的生產模式主要是「中心和衛星工廠」,只要等到大廠決定離開大陸,許多衛星工廠就會跟著離開,隨著大廠落腳到同一個投資國家或地區。

當這些「中心衛星工廠」的投資模式轉到台灣或其他國家投資時,可同時移動的廠商會很多,而且會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工人,我們很擔心台灣現在「五缺」問題嚴重,是否有足夠能量去接收這些工廠回到台灣。也就是說,未來如果這些生產鏈要整個移出大陸的話,他們的首選可能不會是台灣,因為我們無法提供足夠的土地和人力。另一方面,聽說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官員到台灣來訪問,詢問是否有可能和台灣合作,想把這些可能從大陸出走的生產鏈,整個移植到他們國家去。我們相信,如果未來大陸台商大量出走,就有可能在東南亞國家建立所謂的「非紅色供應鏈」,取代一部分的「紅色供應鏈」,屆時台商必然會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然而,整條供應鏈要從大陸連根拔起,當然不是一件小事,大陸官方是否會坐視不管,或是會提供其他誘因讓台商留下來,還有待觀察。另外更重要的是,目前台商可能還在觀望美中貿易戰爭是否真的會延續下去,一方面要看川普本人的態度,另一方面,美國明年大選川普是否會連任等,都應該是台商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無論如何,美中貿易戰爭引起國際間經濟與貿易的高度不確定,台商和政府都應該審慎因應才是。

   
民意論壇
楊志良/韓流與階級
楊志良/聯合報

韓國瑜儼然已成怎麼打都打不死的「無敵鐵金剛」,但至今韓黑們仍搞不清楚這股韓流從何而來,甚至不少韓粉自己也不明白,為何如此挺韓,甚至非韓不投。酸民們說韓粉弱智,被韓國瑜一句「發大財」騙得死心塌地,問題是「拚經濟」多年來也被歷任領導人喊得震天價響,怎麼就沒有同樣的效果呢?

答案很簡單,「拚經濟」拚的到底是誰的經濟?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二○一七年達二點八%,二○一八年達二點六%;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估,二○一九年可達二點五%。經濟年年有增長,可見拚經濟確有成效啊!但是另一方面,勞工薪資占GDP的比重,卻一路下滑,二○○○年是五十一%,二○一六年已跌至四十三點八三%,二○一七稍升至四十四點二%。這表示拚經濟得到的錢,並沒有分給勞工,主要都入了資本家手中。

雪上加霜的是,台灣錢權一家,資產稅及資產所得稅率,比一般資本主義國家如美、日等低得多,有利炒房地產者,更讓年輕人購屋無望,加速不婚、不育、不養。所以小老百姓聽到「拚經濟」,想到的是拚房地產商和財團的經濟,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退休軍公教的退撫金一樣被砍,學生一樣揹學貸,薪資十多年一樣不漲,以至於台灣近一、二十年來,教育及財富不斷世襲化,貧富階級不斷擴大。

在資本家眼裡,就算水果、蔬菜全部賣出去,也不過占台灣總體GDP的一點八%(二○一七年),對提升我國經濟實在有限。然而這卻是和一般人最相關的庶民經濟,對廣大的基層攤商、計程司機,甚至便利商店來說,只要多賣幾碗滷肉飯、多賣幾根香蕉、多拉幾趟計程車,有碗穩定的飯吃,他們就會有感,就心滿意足了。因此,韓國瑜幾句空洞的口號,時不時的胡扯一通,什麼迪士尼、跑馬場、賭場、愛情摩天輪,甚至太平島挖石油,不論如何天馬行空,總能贏得支持。光憑著強烈的庶民形象,就能海K菁英階級。

不管理論或實務都已證明,拚經濟把餅做大,不代表低層民眾就可以分到(所謂滿溢理論),除非有相關配套措施,例如當年辦理全民健保,讓民眾不會再因病而貧,而且縮小了貧富差距。GDP成長早就是個落後指標,聯合國二○一二年起就已用快樂和幸福感定義新經濟模式(包括健康、環保、生態、經濟、社會關懷等綜合)。

至於韓被黑「吃在嘴裡,看在碗外」,才當上市長就要選總統,那又如何?綠營黨國體制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官僚體系、公營事業,甚至司法監察全面介入,支持者只剩分到官位及髒錢者,吃相之難看,人神共憤,早該退選。更好笑的是,選輸的都去當行政院長、副院長、部長、選委會主委了,那麼高票當選的跳級去選總統,照顧全國兼顧高雄,不也理直氣壯?至於韓國瑜能否治國,還是如同解嚴後的歷次選舉,選完不久,就有過半的選民後悔選錯人,就不得而知,有待歷史證明了。

(作者為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眾神喧譁,需要嗎?
林基興/大學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清儒曾國藩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嚮而已。」領導人物的傾向影響眾民思維,因此,不分黨派大小咖愛拜廟(神),需要解析。

《史記》「河伯娶親」故事:西元前四百年戰國時期,西門豹為河南鄴城縣官。為何當地人煙稀少,滿目荒涼?原來「河伯娶婦」作怪。河伯是當地漳河神,年年要娶漂亮姑娘,若無則水淹村莊。第二年河伯娶婦這天,西門豹到現場,他看看河伯的新媳婦,對巫婆說:「怎麼找了這麼一個醜丫頭?請你去告訴河伯一聲,等找到漂亮姑娘再給他娶媳婦!」隨從即把巫婆推到河裡。等一陣子不見巫婆上來回報,就要巫婆徒弟和合夥官吏下河詢問,也把他們扔進河裡。這一來,那些狐群狗黨都嚇壞了,個個跪地磕頭求饒。從此即無河伯娶婦。西門豹帶領百姓挖河修壩以根除水害,年年豐收,民眾非常感激西門豹。

古代缺乏科學教育的時代,還有人如此看清裝神弄鬼的真面目,讓人敬佩。

宣稱能與神溝通者,提得出神說話的證據嗎?為何神不直接對每個子民曉喻?其次,神棍為凸顯神的偉大,俯稱神「全能、全知」,這一來固然方便招攬信徒,但也弄得神旨左支右絀、馬腳盡露,因全知就不需更改,全能就可更改;全知與全能兩者邏輯互斥,可知神的能力只是人為亂掰的。

又如奇蹟固然「聳動」,但為何神已安排,還要受祈拜影響而改變心意?祂不是全知嗎?在重大災難之後,若有倖存者,就有人說是「奇蹟」;為何奇蹟不是阻止災難發生呢?倖存者說感謝奇蹟,則對死者情何以堪?信徒認為安危福禍來自神,因此發明拜拜和祈禱等手段與神溝通,實為「討價還價」,嘗試改變神的意向,牟取「好處」。全知神已知其意向?為何神接納祈拜而更改原意?

再如祈雨,源自古人不解自然,近代科學則知足夠多的水氣就可下雨,和鬼神毫無關係,若還以為可祈求而得雨,就是退化回無知的古代。一九四六年,美國化學家兼氣象學家謝弗發展出人造雨:暖雲的人造雨催化劑為撒播鹽水,冷雲的人造雨催化劑則為撒播乾冰和碘化銀。

孔子「敬鬼神而遠之」,唐朝詩人李商隱名詩〈賈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質疑漢帝作為。今人總要更進步吧?

   
聯合筆記/杜蘭特傷退的歡呼聲
林河名/聯合報

美國職籃NBA進入總冠軍賽,衛冕勇士隊在前四戰處於落後局面,因傷已一個多月未出賽的球星杜蘭特(Kevin Durant)終於在第五戰重返先發,第一節表現出色,沒想到第二節又受傷跌坐地上,有暴龍隊球迷為此發出歡呼聲。

暴龍隊是目前NBA唯一非美國本土球隊,自一九九五年成軍以來,還沒嘗過總冠軍滋味。總冠軍賽前四戰三勝一負,讓暴龍再獲一勝就可贏得史上首次年度總冠軍,不僅球員,球迷更是「求冠若渴」,因此杜蘭特受傷必須退場之際爆出歡呼聲,還有球迷揮手跟杜蘭特說「掰掰」,除求勝的人性使然,也是職業運動成王敗寇的現實反映。

但暴龍球迷歡呼這一幕,教對手情何以堪?杜蘭特跌坐地上按撫傷腳的無助與絕望,已讓球迷心碎。更別提他受傷部分是阿基里斯腱,形同宣告「籃球員絕症」,連勇士另位球星柯瑞(Stephen Curry)都激動地哭了。

選舉如戰場,激烈不會亞於球場。對手有難,球迷加碼奚落場景,更常出現在政治圈。

一延再延的民進黨總統初選,除了初選時程及民調爭議,即使到了最後關頭,挺蔡、挺賴仍然互不相讓。立法院長蘇嘉全忘了就職時宣誓「終結政黨的惡鬥,從國會議長中立做起」,在黨內初選表態挺蔡,甚至說出「如果她(蔡)做錯了,就是用了不對的行政院長(指賴)」;獨派不滿蔡英文在初選中的作為,除登廣告批評「作弊」,部分名嘴甚至質疑蔡英文博士學位造假,逼得外交部長吳釗燮還要澄清沒有「代寫」論文。

一變再變的國民黨總統初選,也因目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雙雄之爭,引發「韓粉」與「郭粉」混戰,連特定媒體也加入戰局,已成為國民黨能否重返中央執政的重大隱憂。

回到杜蘭特傷退的那一刻。場邊雖然有球迷幸災樂禍,但包括在板凳席的林書豪,以及其他暴龍隊球員們,馬上張開雙手制止主場觀眾冷嘲熱諷,經此提醒,現場球迷隨即改以掌聲鼓勵杜蘭特,更齊喊「KD、KD」,帶有致敬與疼惜,場面也立刻變得令人動容。

林書豪無意間被拍到的暖心之舉,獲外界大讚。他在IG發文:「就算現在是他的競爭對手,看到KD再次受傷,還是讓人很痛心。」檯面上角逐大位的當事人,可願把競爭者都當作「可敬的對手」,適時暖心一揮,提醒支持者?

   
柯文哲是另一顆爛蘋果嗎?
李坤隆/大學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每次面對總統大選,民眾總會有一種很深的感嘆,要在兩顆爛蘋果中選出一顆比較不爛的,那種無奈感是很深的。尤其這次看過兩大黨初選後,更加深這種爛蘋果理論;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恐怕兩黨得票率會創新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柯文哲顯得老神在在。因為兩黨初選殺得天昏地暗,最後恐怕連整合空間都不見,在這情況下,只要持盈保泰,懂得見縫插針,柯文哲即使不是最有希望勝選的,最少也是一個最具有威脅性的參選者。

雖然柯文哲還沒表態參選總統,但對這個可能選項,還是必須提出質疑,畢竟是攸關國家發展的選舉,不只是地方選舉。有幾個問題,柯文哲必須認真回答:

第一、有能力組國家隊嗎?對於主政者而言,團隊是很重要的,畢竟國家事務無法事事親力親為,但從柯文哲市長任內作為,這恐怕是他最大的問題。他個人主觀過強,對人信任感不足,人才無法被肯定;在這背景下,還有真正人才願與柯並肩作戰嗎?如果只剩網路票選與青年軍,我們怎麼敢將國家交給他呢?

第二、有可能改善不當發言嗎?柯文哲當醫生時,每次發言都能成為媒體焦點,就在於他葷素不拘,暢所欲言;但在市長任內,卻因此有許多不當發言,尤其針對特定族群的鄙視性言論,更造成社會波瀾,如果這樣的恣意態度無法修正,一旦擔任國家大位,影響層面將擴大,甚至可能造成族群間誤解與對立。如果無法保證管住自己的嘴巴,我們怎麼能把國家交給他呢?

第三、換了位置會換腦袋嗎?素人柯文哲與市長柯文哲確實有不小差異,尤其面對五大弊案,柯也染上政治人惡習。如果登大位,會不會換了位置就換腦袋,值得觀察,尤其敏感性議題,如果總是迴避,表示他沒有中心價值思想,我們又怎麼願把國家交給他呢?

政黨輪替後,兩黨似越來越相近,尤其面對權力的運作越來越令人感到厭煩;在這情況下,我們樂見柯文哲投入,不管是否給民眾另一個選擇,至少給兩大黨壓力,對於台灣民主長遠發展,應該是好事。但柯文哲是另一顆爛蘋果嗎?

   
弱化基本知識 108課綱會帶來大災難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聯合報

一○八課綱有個重要的改變,是將必修課大幅下降到三分之二,其他都是選修課。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將會帶給國家大災難。

必修課減少,勢必使學生在基本知識的程度上下降,這些基本知識無非是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等。我在此提出兩個關鍵性的觀點:

一、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工程師和過去相當不同,在過去,絕大多數工程師是維護工程師,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工廠能夠沒有研發能力的工程師。如果一家工廠沒有研發能力,絕不可能在台灣生存。但是研發工程師必須是有知識的人,他不僅要能操作儀器,而且還要能發展儀器。他不僅熟知過去一直在用的製程,也要能發展特別的自有製程。要有這些能力,工程師必須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上,有相當了解。

最近大家都在提5G,我們要知道,5G是現代通訊技術,現在通訊技術相當重視數學,而這些數學不是很簡單的,如果學生數學程度下降,單單通訊技術的發展就會受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根據教育部的說帖,一○八課綱之所以更新,乃是因為要跟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如果教育部真的要使我們的學生在未來能夠應付科技的變化,教育部應該強調基本知識,而不是弱化基本知識。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科技會有如何激烈的變化,但是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基本知識上能夠把握得很好,他們就絕對可以學新的知識。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基本知識上非常弱,他們一定會在職場上被淘汰掉。

六十年前,電機系畢業的學生不懂電晶體、不會寫程式,但是我們這一批老的電機系畢業生,仍然可以設計電晶體線路,也能寫程式。這都要歸功於當年我們在高中時代將基本知識學得非常好。當時我們的教育重視英文,所以我們可以看得懂所有的英文科技論文。我們的數學通常是學得還不錯的,因此比較有邏輯思考的能力,學寫程式也就得心應手。我根本沒有學過我現在所教的課,因為這些知識在我大學時代是不存在的。我很感謝當年我們的教育強調了國英數,使得我不害怕科技的千變萬化。

我實在不了解為什麼政府要弱化學生的基本知識?這樣做,絕對害了他們。就以英文而言,我前些日子碰到一位技術人員,他的公司原來可以派他去美國,可是他的英文太差,他很埋怨當初老師們沒有管他們的英文能力。反過來說,我的學生都要和英文打交道,不僅要在長途電話中和外國人交談,也要書寫英文科技文件,當然也要看得懂英文論文。

如果我們科技人員基本知識下降,而中國卻又非常重視國英數,這將是大災難,而這個大災難是一○八課綱造成的。

   
陸漠視反送中 任何「倡議」皆枉然
潘兆民/東海大學政治系暨通識教育/聯合報

就在兩岸政治對立又相當敏感複雜之際,香港爆發回歸中國大陸後的最大規模示威潮。對於擁有七四○萬人口的香港而言,當主辦單位宣稱有近一○三萬香港市民(相當七分之一的港民),由於反對「逃犯條例」的修訂,允許香港特首移交嫌疑犯至中國受審,致使香港法治喪失調查權力,等同否定香港司法的有效管轄權,引發這股「反中介入」的強勢民怨。

與此同時,海內外香港居民與學生的串連活動更是迅速擴散,當然對嚴峻對立的兩岸政治也如火上加油。更甚者,是對中國大陸一再宣稱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典範的強烈負面效應。

事實上,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司法制度,無論在法治上的公正與透明度上,長期以來,港人是較為信任由英國殖民政府建構的法治紀律。而今由不信任的司法制度介入,何以讓香港居民建立信任與信心?更遑論要在信任度更低的台灣,推動所謂「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毋庸置疑,此例一開,勢必破壞「一國兩制」所曾經宣稱給予港人「高度自治」的核心價值。更讓依然抱有深刻疑慮的台灣社會難以接受。更不用說要台灣社會,呼應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近期倡議的兩岸共同探討「兩制台灣方案」。

毫無疑問,歷經七十年隔絕的兩岸社會,無論是現階段的法理關係,以及種種衍生出的法律制度、產業與技術合作等等問題,甚至是探究未來的統一模式,在台灣社會始終存在巨大的爭議。在依然需兩岸雙方以最大的開放胸襟與智慧協調回應、化解疑懼之時,卻發生香港「反送中」事件的效應,如何能說服台灣社會去信任並接受「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更甚者,是政治氛圍的營造,方案的倡議當然不能忽視政治現實的牽制。當下的香港與兩岸,皆適值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反送中」事件當然是免費提供美方壓制中國的籌碼,更是見縫插針的好機會,如此勢必深刻引爆香港與台灣社會「反中仇中」的敏感神經,當然都是影響方案提出的負面效應。更何況,台灣社會向來普遍親美,讓政績不佳的蔡政府,利用一面倒向美方的政治算計,更適時應用「反送中」事件,大肆宣稱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威脅。致使二○二○年的總統大選,逐漸形成「親美」與「親中」的對決,這樣的氣氛,更不利於任何兩岸方案的倡議。

眾所周知,比起過去,香港與當前的兩岸關係皆更為敏感複雜,任何政治事件,皆易為有心人士政治操作。中國大陸必須正視的是,不僅是香港,台灣社會更是對「一國兩制」依然抱有深刻的疑懼,如果中共當局不思化解之道,任何方案倡議皆枉然。

   
數學非計算 是培育思考力!
曾富美/高中數學科教師(苗栗市)/聯合報

早在十幾年前,學生還沒有手機的年代,教到國三統計與機率時,我就開放學生使用計算機。我發現過去兩年認真學習,但成績老是考不好的學生有笑容了,成績進步了,有信心了;過去上課不認真,作業不寫的學生,因為有計算機協助,也願意嘗試寫作業了。因此我思索著,這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是思考理解力不夠,還是計算能力不足,阻礙了他們思考?

在後續觀察中,我逐漸相信,複雜的數字計算的確會阻礙他們在聽講過程中,對數學性質運用推理的理解。於是我上課時若要強調觀念推理,就盡量用簡易的數字。若要強調數字的計算推理,就會設計相關數字。不以無意義但繁雜的數字來折磨學生。

到了手機時代,學校有幫學生保管手機,怕學生玩手遊,因此只開放過一次上課使用手機計算。其實計算機並不需特別教導,學生玩電腦能力遠勝於老師,老師只要告訴他們有這樣工具即可。對計算能力較弱者,可開放使用簡易計算機輔助。畢竟保持心算能力的練習,對學生也是好的。

這十幾年來,基測會考學測,數字計算都不難,需改變的不是大考可不可以用計算機,真正要改變的是老師家長對數學學習的認知,數學不是計算與套公式,數學是培養孩子思考因果條件關係與推理,數學不是搞一堆需要特殊解法技巧的難題為難學生。

數學問題的答案是唯一的,否則怎稱為科學之母,但數學思考分析方式是多面向的。當我們能多面向思考因果條件關係,就是在學習數學思維。

   
科展「代工」 入學制度公平?
江風/教育工作者(彰縣員林)/聯合報

最近會考成績公布,許多國中應屆畢業生開始忙著申請免試入學,於此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刻,忝為教育界一員,心中實有不少感觸。

筆者從最早的高中聯考到基測再到會考、從閱卷到監考,幾乎每年都參與考試工作,也從中發覺許多問題。

早年聯考,雖因一試定終身而落人口實,但卻不失公平,也讓清寒孩子有翻身機會。今日由於免試升學而有超額比序,為讓孩子進理想學校,許多家長想盡辦法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參加各種比賽,甚至不惜重資聘請槍手代做科展,讓孩子因得獎而在超額比序中獲得優勢,這些科展內容早超過國中生可能擁有的能力,評審教授卻毫無質疑就給獎;試問這種作弊方式,對家境較差的孩子公平嗎?

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學子們能培養豐富的學識和健全的人格,但今日教育環境卻充滿造假、不公,這難道是國家之福嗎?請給孩子真正公平的入學制度,讓每個孩子都不會因家貧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聲援港人維持司法自主 別把「反對一國兩制」當口頭禪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台/聯合報

時入六月,台灣卻還陰雨連連。日前和來自香港的同事聊起香港發生的多件大規模民主運動,很感慨台灣的反應冷淡。我自覺慚愧,於是查閱了一些相關新聞,更加吃驚,原來「反送中」事件是肇因於台灣發生的一起凶殺案。參選總統的韓國瑜市長被問及「反送中」,因回答不知道而受到譏笑,其他參選人紛紛異口同聲反對「一國兩制」。我深深懷疑這些正在競逐大位的人,到底有沒有準備好。

美國之音、德國之音與英國BBC報導都提到,香港欲立法將逃犯送往中國大陸審判,起因於在台灣發生的一起謀殺案。去年二月時,一對香港男女來台灣旅遊,男方勒死女方後棄屍返港。該案在台灣很快被偵破,並且發布通緝。然而卻因台灣和香港法律都採屬地主義,又沒有引渡或司法互助協定,殺人犯在香港不會受到起訴,可以逍遙法外。

香港行政長官雖否認受到北京指使,但港人都認為中共借題發揮,凌駕香港司法管轄權,破壞「一國兩制」。照理講,香港當局如果是為了司法正義,應朝向與台灣進行司法合作而努力,共同懲治犯罪;而港人僅單純訴求「反送中」,不僅無法安慰被害人家屬,也無補現存台港之間治安漏洞。

為何港人完全無視台灣?原因可能很複雜,不過只要看看台灣政治人物,每遇到香港民主議題的反應,就可想而知。港人大規模和平地走上街頭,憑藉的是「一國兩制」保護傘,雨傘雖然脆弱,但每人一支同心協力也能有不小的力量。我們的總統與總統參選人卻只會念經式的「反對一國兩制」,另有一些人表示支持香港「反送中」,是因為一旦立法通過,台灣人可能在香港被逮捕遭遣送中國。這種隔岸觀火的態度,怎能不讓香港失去指望?

問題是,台灣無法置身事外或只顧自己。去年刑案被害人是香港人,試想一下,如果受害者是台灣人呢?台港之間的法律漏洞已經曝光,難保將來不發生如此嚴重的刑案。各位準備登上總統大位的人,應提出解決辦法。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與香港、澳門建立司法互助機制。如何能做到?我不選總統,不該由我操心;不過我想呼籲各位總統參選人至少先戒掉「反對一國兩制」口頭禪,聲援香港要求北京遵守香港一國兩制,維持香港司法自主。如果香港能夠自主決定懲治犯罪的引渡條約,那麼與台灣合作的做法應該會是個最合理的選項。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開放地溝通,熱情地工作!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何虹擁有超過20年豐富的IT管理經驗,一路上,她對工作投注無比熱情,凡事保持好奇心,隨時將自己準備好,處於最佳位置,當機會來臨時,就能即時掌握,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

2030年私人汽車絕跡?!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預測,到2030年,私人汽車擁有權的概念將走入歷史,由千禧世代和Z世代主導的「租賃社會」(Rentership Society)即將來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