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在十月十日中華民國國慶的致詞演說,提出了迄今為止最重要、值得討論的主張:「中華民國不是誰的專利,台灣也不是誰可以獨占。中華民國台灣六個字,絕對不是藍色、也不會是綠色,這就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共識。」
相對於李登輝總統的「中華民國在台灣」,與陳水扁總統的「中華民國是台灣」,蔡英文總統提出「中華民國台灣」,少了「在」、「是」,一字之差,意義大不同。
兩位前總統的提法有時代背景;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演講時提出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尚未激化成後來的兩國論,並不否認中華民國的源流,民主化已使得台灣取得新的國家身分,無須宣布獨立。
陳水扁主張「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國名,而台灣並不歸屬於中國,他的主張簡單明瞭,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不相隸屬。
這不是大陸所能接受的,更與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相違,所以蔡總統才在第一任就職演說時,表述九二年事實,以及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所規範的兩岸關係,然而「中華民國台灣」在選舉前九十天提出,投石問路的意味十足。
蔡總統並沒有詳細論述,我們不知道賦予的涵義如何,但她有意要以此與國民黨,以及過去的民進黨論述,做出區別。
中華民國派認為蔡是鐵桿台獨,她在演講中把中華民國一○八年給切割了,不提前卅八年的辛亥革命、八年抗戰,只強調後七十年,「共同經歷過種種嚴峻的挑戰」、「一起走過八二三砲戰,一起度過九六年台海危機」。
但蔡英文巧妙之處是從現實出發,不提不是否定,目前台灣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後七十年出生的,記憶只有台灣時段的中華民國,對於大陸時段的中華民國,能夠有記憶的人越來越少,對於他們來說,區分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與中華民國大陸地區,是荒謬的。
獨派根據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華民國僅是台灣的暫時名稱,期待未來經過公投變更國名,但是蔡總統此說將台灣與中華民國綁在一起,二而一、一而二,獨派當然大失所望,但大多數的人,甫出生所見就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耳中聽聞的就是中華民國的國號,這是再自然不過的。
更何況九○年代的民主化過程,讓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取得新的正當性,再反對體制的人,也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前宣誓就職,才能當上「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立委」,取得政治權力。
蔡英文不是傳統獨派,才讓她能夠擺脫意識形態,她的中間路線符合主流民意,也讓她在初選時付出相當的代價;同樣的,中華民國派批評蔡是借殼上市、偷天換日,恐怕也有盲點,沒有看到民意的變遷。
不過獨派仍然是不滿意的,他們主張,前後兩段的切割必須徹底,企圖嫁接日本大正時期,轉型正義必須加速完成,甚至呼籲要進一步憲政改造,以求政治體制的合理化。
同樣的,大陸肯定痛批這個新提法,北京一方面宣稱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被消滅,但又不准台灣以新的面目出現,造成國際上處處受挫,反倒逼出「中華民國台灣」的新論述,這是北京所應該深自反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