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6/23 第50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談判專家替自己拆彈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比北農群聚更嚴重的,是死亡率升破四%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物價漲幅不容輕忽
民意論壇 藏在疫情口水下的民生問題
願景回響/人出不去 貨進不來 偏鄉怎麼辦?
7月供國產疫苗…當心國家級認知作戰
去梯言/脫掉「氈帽」 趕快買疫苗
比起室內 先開放公園
我們有放鬆的本錢嗎?
蘇蘅/當總統有了綠色火蟻網軍
後疫情房市 先改善租屋黑市
糧食需求復甦 農漁業疫情陰影未除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談判專家替自己拆彈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郭台銘購捐疫苗遭卡,總算由總統出面解決,除允給免責授權,還找台積電入列壯大政府主導聲勢。綠媒同讚「總統談判代表上身」,歌頌她利用台積電拆彈「壓力郭」,打出好牌。豈料,蔡總統隨即宣稱「沒說一定要在何時打高端」;原來談判專家要拆的「詐彈」,是療效未知的高端疫苗。

由於疫情延燒,蔡總統展現彈性,稱願嘗試各種方式讓疫苗來台。對是否必須繞過代理商上海復星,她主動受訪時說,會有幾個可能性處理,只要國家立場得到「基本尊重」。

蔡總統善用白手套解決爭議,須重回談判專家的務實,才能為民眾爭取福祉,就不知她是否言行如一。先前林全在商言商,原本一帆風順;但蔡政府反中意識形態作祟,又唯恐影響國產疫苗生路,因而胎死腹中。此番總統出手,其實是在江心補漏。

綠朝權貴護航高端疫苗,但高端竟向CNN宣稱其保護力是「有打比沒打好」,弄得民怨沸騰。疫苗政策如此左支右絀,蔡總統只好施巧計藉「護國神山」消解郭董光環,外保威勢,內平雜音。千萬訂單授權既出,於是她出面切割高端,收回自己「七月開打」之言。

總統拆彈,華麗轉身,但炒股金主早已獲利了結。這項決策轉向,是五百多條人命換來的,他們的公道都還鎖在政治黑箱裡。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比北農群聚更嚴重的,是死亡率升破四%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台灣連兩日確診數僅七十多例,許多人為疫情趨緩感到舒一口氣。一年半來走過許多「加零」的日子,人們如今覺得「二位數」已很不錯,其間變化真是難以想像。但目前談樂觀似仍嫌早,原因是北農的群聚感染已累增到五十多人,承銷商、員工、派遣工均中鏢,消費者亦擔心採買染疫;士林長照機構四十八人確診,同樣讓人驚心。更嚴重的是,本土死亡數仍未顯著下降,死亡率已升至四﹒○六%,這幾乎是全球平均數的兩倍了。

北農在上月十四日即傳出首例確診,卻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從位於萬華的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擴散到中山區的第二果菜市場。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北農供應的蔬果量達全台四分之一,無法勒令其停業;二是蔬果批發運作牽涉的人員龐雜,疫調追蹤不易;三是近年來農委會和北市府爭奪北農人事權的事件不斷,如今北農董座和總經理都由民進黨人士擔任,不斷與北市府互軋;一旦出事,北農反變成了三不管地帶。

最近全台「同島一命」的口號雖喊得震天價響,但一碰到「藍綠」政治試紙,這口號即告失靈。北農的情況便是如此,顯示台灣的政治只問恩仇與利害,不可能同心,即使是有過合作關係的綠白亦無例外。先前柯文哲防疫部署得宜,止住了萬華外溢的疫情,綠營立刻拿「好心肝」診所打疫苗的事討伐他;面對北農的疫情,雙方也都抱著「看好戲」的態度。試想,只要有人表現積極獲得好評,立刻有人在背後扯他後腿;如此狹隘的島國政治文化,如何「同心」而「一命」?

國內確診人數降到兩位數,關係廿八日台灣能否將三級警戒降至二級;目前南部地區已出現這類呼聲,希望降低對經濟活動的衝擊。但降級不應草率行事,經濟活動管制或許可以稍稍放鬆,但國內其實還有許多不明感染源未曾徹底清理;一旦任意解封,可能使疫情捲土重來。最嚴重的是,台灣染疫死亡數已達五七五人,死亡率高達四﹒○六%,較全球平均死亡率二﹒二%已經高出許多。這顯示,台灣雖有豐沛的醫療資源,卻無法在緊要關頭發揮搶救人命的功能,令人扼腕!

不要小看四%這個數字。一個多星期前,指揮中心首度承認台灣染疫死亡率高於全球均數,當時台灣的死亡率僅二﹒七八%;事隔一周,這個數字已攀升為超過四趴。亦即,確診數雖然下降,但死亡率仍在上升,且目前仍有一千三百多人被列為重症患者。人們或許以為印度的疫情已經很悲慘了吧,但該國有近三千萬人確診,其死亡率迄今才一﹒三%;美國是全球最大確診國,死亡率也僅一﹒八%。至於死亡率比台灣還高的,都是經濟條件比較不足的埃及、辛巴威、蘇丹、墨西哥、厄瓜多等國家。台灣的健保制度在世界備受稱許,我們的醫療人力素質優良,我們的醫療資源豐沛;然而,為什麼我們無法在這場致命的病毒攻擊下妥善為性命把關?這真的是一件極令人困惑不解的事。

最簡單的解釋,是指揮中心過去一年因過度自負和傲慢,而疏於用心籌謀緊急部署;因而當疫情趁虛而入,全台就猝不及防了。但粗略的描述,仍不足以解釋:為何五月間有那麼多的確診者送不進醫院,旋即在家中悄然身亡?為何那麼多人送進醫院,卻苦等不到必要的救治藥物?為何醫院需要那麼多的高氧救命配備,最後得透過民間捐助才能取得?為何近百名長者施打疫苗身亡,沒有人敢喊暫停又提不出好解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物價漲幅不容輕忽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5月中旬後,台灣本土疫情升溫,全國實施三級警戒,引爆大眾爭相搶購生鮮蔬果等民生物資,加上許多地區長期乾旱後連日暴雨,影響蔬果供應,而疫情延燒又加重物流塞車問題,物資供應益形緊張,更加劇物價上漲幅度,讓民眾倍感通膨上升壓力。不只民眾有感,主計總處的統計亦顯示,今年5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較去年同月上漲2.48%,創下2013年3月以來新高紀錄,且以商品類物價攀升為主要推力。

進一步分析CPI,可發現七大類皆上漲,且上漲項目主要為油料費、機票、國內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蔬菜、水果、蛋類、商品類、非耐久性消費品等。其中,在國內旅遊團費和旅館住宿費方面,有別於去年6月初台灣大規模解封後,湧現報復性出遊潮與價揚效應,今年受三級防疫警戒影響,相關服務類價格應可回落,但其他項目漲價動能依舊,像是國內蔬果、蛋類等生鮮食材售價,既受天候影響削減供給,復因防疫期間民眾烹飪需求大增、物流受阻等因素而攀升。在異常天候短時間內難以改善,也暫時看不到解除三級防疫警戒的可能性,無法有效緩解物流業送貨壓力下,未來民生物資、商品類、非耐久性消費品等的價格漲幅料不易壓低。

而近來國際油價續漲,國內在出國留學旺季時,又出現組團出國打疫苗風潮,使短期間內油料費、機票、商品類、非耐久性消費品漲幅料將居高難下。

對此,主計總處與央行均認為,今年消費者物價年漲幅高峰落在第2季,下半年物價漲幅將逐季遞減。只因低基期因素漸次消退,若再加上三級警戒能隨著大眾低度活動與疫苗施打而解除,或是民眾居家防疫心態隨著時間拉長而逐漸彈性疲乏,讓生鮮食材需求回落,未來消費者物價漲幅便有機會走向收斂。

然而,這種台灣通膨走勢最後必然有驚無險的樂觀論調仍然有待商榷,主要是其未充分考量國際原物料上漲、供應鏈不暢恐將推升國內躉售物價,進而助長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的可能性。

首先,今年美國等主要國家因疫苗施打率快速提高而陸續解封,人們漸漸恢復正常生活作息,景氣相應好轉,需求擴增將形成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動力。特別是各國為對抗疫情所實施的極度寬鬆性貨幣以及擴張性財政政策,不僅助長需求,也造成資金氾濫,甚至湧進大宗商品市場推升價格。

例如5月中經院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中的原物料價格指數,就連續第三個月高於90%,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每桶原油現貨平均價年漲幅也連續第二個月破百,銅價漲幅則連續第二個月超過60%。迄6月間,國際油價不斷走高,銅價續處高檔,國際景氣也持續回溫,意味未來原物料價格在供不應求下將易漲難跌,連帶使我國躉售物價維持高漲幅(5月已加快至11.33%)。若此趨勢持續或進一步惡化,10月起其漲價效應將陸續反映在消費者物價的走揚上。

再者,疫情肆虐導致供應鏈不暢,加以缺櫃、塞港、交期不穩、運費攀升等事件頻傳,使5月中經院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中的供應商交貨時間連續第五個月高於70%,反映交貨遞延現象相當嚴重,供不應求壓力有增無減,料將持續助長廠商生產成本,進而推升終端消費品售價的上漲。

要言之,考量到國際景氣回溫、需求恢復,會持續推高目前升高中的原物料價格,加以疫情造成廠商生產瓶頸等問題要完全復原亦需要時間等因素,則台灣消費者物價將不排除有持續上漲的風險。

倘若物價上漲時間持續太久,導致民眾形成通膨預期,甚至是造成通膨預期不斷上升,只怕屆時台灣社會將因應不及。

   
民意論壇
藏在疫情口水下的民生問題
黃寶中/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聯合報
正當世界各國在疫苗注射率快速提升與逐步解封之際,自詡為防疫資優生的台灣,仍處於三級警戒的防疫時期。目前國內新聞充斥著沸沸揚揚的疫苗採購亂象、接種排序爭議、插隊接種紛擾或醫療器材捐贈問題,似乎看不到相關單位將政策超前部署於如何避免出現國外疫情大爆發期間所發生的社會事件,與關注人民實際生活需求,以上才是有政治遠見的中央與地方官員,以及民意代表更應該注意的地方。因為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僅是眼下人民飽受威脅的健康問題,還有扎扎實實的基本日常。

雖然目前在第三級警戒下,每天通勤時間仍可看到許多藍、白領階級,戴著口罩快速穿梭在居家與辦公地點間,以維持正常收入;而國人的生活重心,除盡力維持例行工作外,更關注疫情指揮中心每天統計數字報告,懷想著盡速回復原先自由規律的平淡生活。但是依據國外的實際經驗,在社區傳染源無法完全掌控的情況下,談正式解封猶言之過早。

疫苗採購的急迫性自不在話下;此外,政府部門針對疫情所衍生的相關社會議題,應盡早透過跨部門的合作模式,提出規畫與因應方案,以降低疫情緩和後湧現的衝擊。

首先,衛生與社會福利服務部門,在持續維持醫療系統運作過程中,應針對長期處在高風險環境下的醫務人員,強化其心理諮商與壓力調適,協助他們穩定健全的身心,並持續提供醫護專業;其次,在社會福利服務中,社政與民政單位應思考如何在避免人與人直接接觸的條件下,除持續提供獨居高齡長者,或行動不便與身心障礙的朋友們,更多的醫療協助、關懷服務與生活協助外,應盡早針對無法至校就學之弱勢與高風險家庭中,未成年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等人員,提供生活關懷與學習需求評估等服務。

台灣多數的公務員都是通過層層考驗才獲得職務,並克盡厥責依法行事,若單位政務主官願意尊重他們專業的建議與判斷,定能制訂出最合乎時宜的政策;各級民意代表在選民服務過程中,除應該監督公部門的行政,也應協助政府對民眾釋疑,而非以為選民服務為藉口,誤導或干擾了公部門完善規畫的行政程序。百姓們在等待疫苗注射期間,更應多關心自身周遭,協助民政系統第一線的鄰里長們,掌握社區基層問題;在此疫情時期,人民最需要的是一個能相互協助、同心共好的和諧氣氛。只要每個人在自己本分上多盡一分心,相信眾志成城,共度難關指日可待。

   
願景回響/人出不去 貨進不來 偏鄉怎麼辦?
王皓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近日聯合報願景工程專題報導偏鄉地區因交通運輸不便、運輸不經濟,致使該等地區學齡兒童苦等新鮮蔬菜、老人難赴外地就醫的情形。除此,貴報亦曾於數月前報導屏東偏遠鄉鎮因距城市遙遠、人口不多,以致遲遲等不到中油公司到該地設立加油站。而當地居民為了汽機車加油,要遠赴廿多公里外的地區,才有辦法加油,非常不便。

這樣的地方在日本被統稱為「行政困難地區」,這些地方高齡者眾多,有許多行動不便人士,該等人士也被稱為「買物難民」,也就是連買個東西都很困難的民眾。這些地方沒有加油站、沒有便利商店,生活的基本物資多有賴遠方的支援方以維繼。若沒有積極應對處置,可能會讓已經不能再少的居民加速遷移到他處。這也是貴報所稱沒有「行的正義」的地方。

針對這樣的偏鄉區域,日本近年來以「地方創生」的措施應對。以四國地區高知縣的四万十市為例,該市人口僅約三萬多人,高齡化比率為卅四%,轄區廣大多為山地地形,是個財政窮困的自治體。尤其在四万十川上游的大宮地區,距四万十市的市中心約有卅公里之遙,這個地方已經失去了居民生活的基礎條件,一三五戶合計約三百人,分別居住於河川沿線三個聚落。

自二○○五年,這個地方諸如汽車加油、購買生活必需品變得愈加困難。當地居民討論因應這樣的基本生存問題,應對作法最後由一○八人平均每人出資六萬日元,共同成立資本額七百萬日元的大宮產業株式會社。該會社組成結構為五人董事、職員一人、打工社員一人,全體股東都是當地居民。該會社除了汽油及生活用品的販售外,尚有每周兩次的「宅配服務」,物品遞送給區域內的高齡者,這樣的服務對於高齡者也有照護、守護的效果;另外,地方名產大宮米的銷售獲利也得到提升。大宮產業在二○○六年的營業金額為三五七六萬日元,二○○八年達到六三一六萬日元,之後就大概維持在六千萬日元上下,從開辦之初連續八年獲利。

這個計畫是日本偏鄉地區的「地方創生案」,由地方研提對策,經審核受有補助。除此,我們尚可借鏡日本「定住自立圈」,由區域的中心城市與近鄰的鄉鎮市訂定服務協定,使數個自治體互負協力義務,使各自的稟賦條件截長補短,讓資源加乘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而此等作法就是著眼偏鄉地區居民生活問題的解決,並讓偏鄉區域成為自立營運的經濟體系。他山之石,若有攻對,或可成為我國借鏡參考模式;若有攻錯,那也可以避免我們掉入同樣陷阱。

   
7月供國產疫苗…當心國家級認知作戰
林宜靜/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政府疫苗採購策略、種類及數量備受質疑,蔡總統多次向人民解釋。

蔡總統早在五月十三日說:預計七月底可以開始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鼓勵國人踴躍預約登記;十八日又說:希望能夠在七月底以前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但蔡總統疑似對疫苗發展與施打進度下達軍令遭質疑,於是六月廿一日又強調,當初說七月,只說希望可以「供應」,沒說一定要打。

總統急於解釋自己過去的言論,卻是在文字中打轉,「供應」疫苗不等於「施打」疫苗?這讓人想起總統六月十一日表示:供給台灣的AZ疫苗主要在泰國生產,而泰國疫情嚴重,他們優先把疫苗留給泰國使用;一席話引來泰國官方不滿,表達並未阻擋疫苗出口。

有關國產疫苗的進度,總統顯然讓人民陷入認知錯亂,人民對國家元首每一次的承諾與言論要如何信任?難道人民除要防範網路言論與政黨的認知作戰外,也要小心來自國家級的認知作戰?

疫苗採購問題,政府總是推給「有人」不想讓台灣太開心或遭中國阻撓等方式轉移,人民常無法獲取正確完整資訊。若上位者無法精準表達政策的實施,即使總統強調我們的敵人是病毒,病毒沒有政治傾向,但是人有,尤其是決策者;決策者能否真正放開政治傾向與意識形態,以科學實證應對不斷變化、使人們感到不安的疫情,更是關鍵。

   
去梯言/脫掉「氈帽」 趕快買疫苗
公孫策/聯合報
台灣此刻總共獲得新冠疫苗實際數量接近五百萬劑,其中美國捐贈二百五十萬劑超過一半,日本捐贈一百二十四萬劑超過了四分之一,感謝美、日,當然應該。

可是,柯文哲說「台灣這麼有錢,說買不到疫苗,我真的不相信」,也是實話。

比較南韓好了,南韓目標在今年第三季度末要達到為七○%人口施打第一劑疫苗。台灣大多數事情都要跟南韓比,我們比它窮嗎?為什麼人家完全沒有買不到的問題?聽到講我們優於南韓的數據,只有「長者接種AZ疫苗死亡率低於南韓」!

網路上傳來一則酸文:遲遲不買疫苗就是為了等美國和日本「滿出來」,那樣才能感謝大哥、二哥啊!我相信那不會是真正原因,但我們確實為了展現對美國的忠誠,處處綁手綁腳,包括一再拒絕採購國際疫苗。

《笑贊》的一則寓言:有一個人大熱天戴著氈帽趕路,停下來休息時,將氈帽當扇子,覺得涼快極了。高興的說:「如果沒有這頂帽子,真要熱死了!」他都不想,大熱天戴氈帽是多麼愚蠢的事情,換一頂斗笠的話,既不會那麼熱,仍然可以搧涼。

死盯著老美、被老美吃定,就是戴在台灣頭上的氈帽,事實上是它讓我們在大熱天熱個半死,卻還要感謝它可以搧風。

台灣究竟採購了多少疫苗?數字到今天仍然撲朔迷離,直到蔡英文說「七月可以打國產疫苗」,大家這才醒悟:原來一直在等待國產疫苗。

我個人一貫主張必須要建立自主的疫苗產業,而且是從好幾年前就開始寫文章鼓吹,可是政府從來沒有予以重視,直到新冠疫情發生,才有國產疫苗投入研發的消息。卻在這一波疫情陡然升高之後,知道政府已經決定要批准二期解盲的疫苗,讓國人施打。易言之,若非因「三加十一」造成破口引發全國警戒陡然升級,大家都因為「沒事」而不會注意及此。

《笑贊》另一則寓言:某縣令向客人吹噓,他治理縣政教化感人,連虎狼都離開縣境了。正說之間,屬下來報「昨夜大蟲噬人」,縣令面不改色的說:「那一定是暫時經過的。」

我們的防疫工作上半場表現不錯,因而滋生驕心,以為病毒都是「暫時經過」,才敢從容等待國產疫苗。等到本土、社區感染一發不可收拾,遂至捉襟見肘,原本不想讓國人看見的,統統露餡。

問題在於,疫苗仍然嚴重缺乏,唯今之計,趕快脫掉「氈帽」,全面買疫苗。

   
比起室內 先開放公園
王錫璋/台北市民(台北市)/聯合報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說,若疫情稍緩,可能從美術館和電影院這種不用脫口罩的公共場所先開放起。疫情指揮中心昨天也說,行政院正邀集各部會討論藝文等部分場所是否提早放寬管制。

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的問題是志工很多。以台北市立美術館而言,輪值照顧場地的志工超過一千人,大多是五十幾歲到七十歲的中、老年人,他們身為近身貼近參觀者的工作人員,是否要先打疫苗?否則敢去輪值的可能不多。

公家機關最近幾年太仰賴免費人力的志工,自己職員或花經費請的工讀生太少了,如美術館要先開放,最好請職員或招聘一些工讀生下場輪值。志工們都是初老人家,屬危險群,若未能安排他們打到疫苗,就先免了他們吧!

至若電影院,從去年來就不景氣,每場觀眾總三三兩兩,有些戲院甚至於一兩人就像包場般的現象。故只要做好防疫措施,如採梅花座、不賣飲料、食品,先行開放大致不成問題。但電影院其實以賣爆米花和飲料在賺錢,如要不能賣爆米花和飲料等食品,讓觀眾免除脫口罩,恐怕要他們重新開業的動力也不足。

若真要先開放,建議植物園和公園等可先開放,這些地方較開闊,市民的確需要有地方透氣了。

   
我們有放鬆的本錢嗎?
林美智/社區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有成,近日因本土確診下降,出現要求解封聲音。但是仍需考量醫療量能。很多醫院將人力與醫療資源重心都放在治療新冠肺炎病患上.業已排擠很多原先需手術或需積極治療的病人。這一段日子以來,醫院人力是否因醫護辭職,讓人力緊繃,必須在醫治上有所取捨?而在行政人力,甚至基層清潔與保全上是否也捉襟見肘,醫療設備是否獲得徹底解決與補充?

大家都知道醫療防線不能崩,但想想有多少醫護人員在這一波疫情中,受到身心的考驗與煎熬;若是再面對更加嚴峻的Delta病毒威脅時,是否能夠再次挺過,就靠指揮中心是否真正可做到超前部署。衛福部是這些醫療院所的長官,也是所有醫護人員生命及工作權益保護者,需極審慎評估是否做出延後解封決定。

更何況台灣地狹人稠的環境,近日北農與社福機構疫情再爆發,各地疫情無法清零下,實在沒本錢談放寬與放鬆。

   
蘇蘅/當總統有了綠色火蟻網軍
蘇蘅/蘇蘅/聯合報
不知何時,台灣出現了令人聞之色變的網軍。這支綠火蟻大軍,用尾部的毒針將毒液刺入被攻擊者的體內,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他們是如何興起的?

蔡英文說:「職務是一種載具」,又說,「我們要聲量換組織,組織換聲量」。這是英系掌門人、民進黨立委陳明文之女陳冠穎在「我的老闆是總統」一書中所寫。這標題如果改成「我的網軍老闆是總統」,或許更貼切。根據這本書,二○一八年九合一敗選後,蔡英文幕僚開始思考網路社群走向,結果有了今天無法無天、人人憎惡、到處橫行的網軍。

二○一九年蔡英文選總統,BBC報導為了衝網路聲量,蔡陣營早就部署網路宣傳戰,密集與網紅魚乾、阿滴兄妹、蔡阿嘎等合作,多位合作網紅就說,政治人物重視是否會有負面形象的連結,幾乎是「沒有禁區」的合作。

蔡政府上台,動員社群媒體,用網軍帶輿論。起先主要用於大內宣,後來變本加厲,變成攻擊襲擊異己言論的權力濫用,現在更是尾巴搖狗,一發不可收拾。

防疫崩盤,政府從資優班打入放牛班,網軍側翼大舉出動:有的帶風向,抹黑國外疫苗二期過了、沒有三期就緊急授權。有的騷擾威脅網友,賈永婕、黃光芹、張小燕的善舉和為疫苗請命,都遭霸凌。

更惡質的是殲滅式鬥爭,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達對國產疫苗的憂心、陳佩琪質疑不普篩,立刻遭網軍批鬥。更不用說親綠網紅兼寫手林瑋豐栽贓大陸對台進行「認知作戰」,以及「三加十一」防疫規定放□造成疫情嚴峻的破口,網路可以倒因為果,甩鍋萬華。這種煽動爭議、審查言論、引導輿情、追殺政敵異議者,更為消滅網路不同意見和聲量,造成一言堂,大開台灣民主倒車。過去最擅長批判公共政策的執政黨國會議員,也淪為「忠誠的廢物」。

遠自古波斯就有言論東廠「國王之耳目」(the eyes and ears of the king),監控人民。不只蔡英文,所有執政者都會受到誘惑,然而能否抗拒誘惑,就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分別之所在。

社群媒體蓬勃時代,讓大家看見如何透過社群媒體網路操控選民的模式和思想,近年流行的政治正確即如此。你需要經常表態,你不能中立,如果中立就是罪犯,就是政治不正確。公眾人物深受其害,被迫伸長鼻子,努力聞政治正確的空氣。但是什麼是政治正確,卻由執政者定義,由網軍執行,如同台前的布袋戲偶。

過去六年的台灣和川普執政的美國,政治正確比言論自由、思想自由更重要,表態多於釐清事實真相。造成理性掉漆、司法傾斜、科學棄守,專業被批鬥,逆風者被追殺。台灣社會對立嚴重,變成自由的專制。

宣傳力和治理力,有時像是翹翹板。過於依賴網軍控制政治,危險之處在於網路政治,只在意語言藝術和表演包裝,並不重視實質政治決策管理,會使治理能力越來越差。當政客花費大量時間在看網路聲量,缺乏時間去思考、去行動、去處理現實實質的問題,已經不是大內宣,而是轉移目標,用網軍掩飾自己的無能。當執政者無力保護人民,為了自身統治而盲目濫用網軍,最終為國家和人民帶來巨災。

四月間,太魯閣號意外才過頭七,蔡英文臉書就貼文「來吶!擔心觸及下降,坐進來看看」,並提醒大家,歡迎加入LINE好友,或追蹤IG帳號、YouTube頻道。卻有網友質問:「加入的話,就會聽到人民的聲音了嗎?」沒錯,希臘國王長了驢耳朵,會想讓人民知道嗎?只有等待蘆葦長出來,讓風告訴人民了。(作者為政大法學院教授)

   
後疫情房市 先改善租屋黑市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聯合報
近來新冠疫情有降溫趨勢,且疫苗陸續供應,預期疫情將獲控制。惟新冠病毒的變種與擴散,依然會產生嚴重威脅,後疫情時代對人民生活與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雖然最近疫情明顯衝擊房市,交易量急縮,尤其七月開始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稅2.0實施,預售屋紅單炒作將受控制,交易價格也將隨疫情與政策影響漸趨平緩。然而在租屋市場上,租金指數卻連續一二二個月上漲,在疫情衝擊下,弱勢族群不但工作收入銳減,居住支出又增,生活越困頓。政府面對後疫情房市政策,應有進一步的檢討與改進。

以目前住宅補貼、包租代管及社宅興建量,相對弱勢族群的住宅需求明顯不足,尤其在有限社宅數量下,還僅提供少數社宅給弱勢族群;另外,過度強調社宅高標準品質(如智慧宅、綠建築)作為示範,不但提高社宅成本,也增加未來弱勢族群居住維護成本。如此社宅政策,並未達成原本應保障改善弱勢族群居住權益的目標。

建議重新檢討社宅的政策目標,應該不再是「興建多少社宅戶數」,而是以「改善多少弱勢家戶居住環境」才是政策根本目標。

由於弱勢家戶多居住在民間租賃市場,然台灣出租市場多為「租屋□市」。不但居住品質惡劣、不安全,而且租金資訊不透明,租約沒保障,更嚴重的是明顯逃漏稅,以及弱勢家戶因此無法申請租金補貼,同時包租代管政策的房東也缺乏意願參與,造成社宅政策無法落實。

因此建議社宅政策執行方向,應將「租屋黑市」改善列為第一優先任務,才能改善更多弱勢家戶的居住環境。

我和江穎慧教授及吳彥葶最近將發表《租屋市場之租金與住宅品質知多少?》,利用台北市二○一三至一六年四萬多筆租金成交資料,以空間經濟計量模型,分析雅房、分租套房、獨立套房及整層住家每坪租金單價差異。研究顯示,分割房間及獨立套房每坪租金分別高於整層住家六點五%及二點四%,呈現住宅品質較差但租金單價卻較高的現象。再者,分割程度不同造成住宅品質程度差異,雅房和分租套房、分租和獨立套房月租金分別相差廿五點九%及十一%。

研究結果說明台灣租屋市場存在住宅品質與租金不對稱的問題。同時也說明為何許多職業房東為增加租金收益,常將整層住家違規分割多間雅房或套房,甚至頂樓加蓋,造成居住不安全。政府應嚴格制定出租房間分割標準並加強稽查違規使用。

根本解決「租屋黑市」問題,應修訂《租賃住宅市場發展條例》:一、房東及房客必須訂立房屋租賃租約,政府並提供定型化契約供雙方使用,規定契約中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二、租賃雙方必須將房屋租賃契約在政府「實價登錄網站」上登載;三、若違反上述規定,明訂適當罰則;四、訂定「吹哨人」條款,提供適當檢舉獎金;五、訂定日出(或大赦)條款,明訂施行日期,讓租賃雙方在一定期限內必須完成租賃契約及實價登錄事宜。

期待《租賃條例》積極修法,能夠杜絕「租屋黑市」,讓弱勢家戶及年輕人的租屋族群受到合理保障與協助。面對後疫情房市,政府應全面檢討房市政策,將杜絕租屋黑市、健全租屋市場列為優先目標。

   
糧食需求復甦 農漁業疫情陰影未除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聯合報
全球新冠疫情未見緩解,加以中美貿易摩擦持續、氣候異常、蟲害盛行均對全球糧食供給投下變數。近來隨著疫苗普及,對糧食需求快速復甦(中國對穀物需求旺盛),生□跟不上需求,推高糧價。

根據聯合國五月糧食價格指數,連續十二個月上升,比去年同期上漲四成,達到近十年的最高水準;海產及肉類的生產也遭受到負面影響。隨著穀物及海產行情的上漲,食品企業被迫轉嫁成本,使得物價跟著上漲(美國五月份的CPI年增率達五%,台灣五月CPI年增率亦破二%),這對受疫情影響的家庭,是一大壓力。如持續惡化,恐將出現消費停滯,進而導致企業收益減少的惡性循環,社會動盪風險飆升,為全球經濟復甦增添變數,各國正提升社會安全保護網。

中國是全球最大農產品市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和疫苗普遍接種,消費熱度回升,居民餐飲、外食需求增加,農漁產品消費明顯回暖。這波疫情改變民眾消費習性,消費者對網購農漁產品的接受度明顯上升,特別是配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研發的方便包、加工品、預製菜半成品等,中小型農企業則力保短期現金流和流動性。隨著中國經濟成長、中高端消費群已經成為農產品新的增長點,值得台灣業界重視。

台灣自四月起疫情擴大,防疫警戒升至三級,各級學校停課,影響團膳及餐飲蔬果和水產品使用量,加以民眾減少外出採購次數,使得傳統蔬果銷售管道受到影響。所幸消費者改透過電商、產地直送等管道,購買農產宅配到府數量增加,有助蔬果及水產品產銷,但因物流運送量能不足,部分委託運送的生鮮海產及蔬果因延誤出現腐爛現象引發消費者抱怨,迫使多家物流業者暫停接受送往北部區低溫宅配的新訂單,難免影響農漁產品銷售。有了前車之鑑,為因應後疫情時代民眾消費習性的轉變,多家物流公司正增購冷凍冷藏設施。

近日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暴發群聚感染,由於每日進出人流數萬人,且來自台灣各地,若不趕快控制,一旦被迫休市,將嚴重影響農產品拍賣作業及銷售,北市府已緊急對北農進行全面快篩並計畫全面施打疫苗,希望能盡快控制疫情,以免影響民生。

疫情發生後全球糧食和農產品供應鏈經歷的波動震盪,以及進口產品供應不穩暢的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艱鉅挑戰,台灣亦無法置身事外,如何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互動與合作,蔡政府需加快腳步了!

   
COVAX為公義而設 為何讓92窮國等不到疫苗?
COVAX主要確保疫苗能夠公平地被分配。然而立意良善的精神,現實卻很骨感。去年希望能在2021年底可提供,並分配20億劑疫苗給已簽約的國家,以覆蓋其20%的人口。但目前COVAX僅運送7700萬劑疫苗。

更新你的小白鞋清單!盤點4款夏季必入手甜美、有型款
休閒小白鞋無論什麼造型都可搭配,早就是女孩們之間的共識了。不過,難以維持潔淨,也是其缺點,所以每當新一季到來,就是該更新你的鞋櫃清單了。包括Nike、Onitsuka Tiger和Puma、Fila都提供了新小白鞋選項,無論是甜美、俏皮還是設計感,都能找得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