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證券在新加坡的總體經濟研究團隊最近展示其追蹤40個經濟體金融危機預警模型。其中,無論模型變數是否增加利率和氣候變化風險,台灣未來三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風險分數皆僅次於美國、德國與日本,高居第四位。消息一出,中央銀行立刻發布新聞稿嚴正駁斥。央行認為該研究的金融危機定義與傳統界定不合,台灣金融指標上升是出現結構性因素,但因具備基本面支撐,並不表示系統性風險上升。相反地,台灣現在總體經濟良好、金融產業健全,因此並沒有出現金融風暴的疑慮。
台灣未來三年真的不會出現金融危機嗎?這是一個「價值不菲」的問題。美國經濟學家多恩布什曾說,「危機要花比你想像還要長的時間來醞釀,但危機的發生比你能想像的時點快了許多。」2008年發生世界金融海嘯時,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曾統計其先前38年間各國發生的金融危機,發現每年平均有3.2次的銀行危機、5.5次的貨幣危機及1.7次的主權債務危機,另有特殊的雙重或三元危機。意即當今各國出現金融危機早已是「常態」。
若是發生金融危機,必然會惡化經濟波動,需要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來解決。台灣過去金融重建,花了2,841億元處理56家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政府管理金融機構首要工作便是避免危機發生。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後,G20要求各國推動總體審慎監理與預警、強化巴賽爾協定的資本與流動性要求,並推動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監理與壓力測試,目的就是希望降低系統性金融危機發生的機率。
IMF曾歸納銀行發生危機的前兆,包括大量短期外資流入、國內信用過度擴張卻缺乏有效風險管理、實質經濟活動開始放緩,以及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等。至於亞洲危機,還有實質有效匯率及外國負債等兩項因素。國內信用快速增加且外資流入創造經濟榮景,經過「明斯基金融不穩定週期」轉化進入經濟衰退,匯價卻過度高估,就容易發生金融危機。所以,野村證券預警模型的基本結構尚屬正確,預警期間長達三年,自然就有「反向」預測概念;關鍵指標正偏離過高,就預言未來發生風險的機率也逾高。
央行反駁野村的預警,立基於台灣經濟與金融現況良好。最近除內需受新冠疫情影響及物價上漲率稍高,台灣出現金融危機的機會確實渺茫。相對於央行滿意當前現狀,金融預警模型卻採取了「樂極生悲」的哲學。以國發會認定的景氣循環為例,台灣過去14次景氣循環的平均期間為53個月,其中擴張期38個月而收縮期15個月。最近第15次循環自2016年2月起,迄今成長超過60個月而尚無衰退跡象,已成為1966年以來最長的擴張期。但沒人能預言此榮景能持續多久,至於野村預警三年內會出狀況,也就不宜被斷然否定。
華爾街投資人目前最擔心的,就是美國股市長達12年的牛市何時戛然而止。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今年連續超過10%的年增率,也讓人擔心房地產是否泡沫化。如果明年聯準會(Fed)升息政策不當,加上氣候天災或人為衝突,資產價格泡沫被戳破,金融與經濟間發生惡化互動的向下螺旋,屆時台灣經濟榮景能否持續就令人存疑。
預警台灣在三年內可能面對的金融風險,其實只是提醒大家目前的榮景處於歷史高點,經濟下行的機率將愈來愈高。1996年沒有人看到次年的亞洲風暴,而2006年IMF竟還奢言全球金融穩定。所以,我們面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正確態度應該是「謙卑」,「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才是政府面對當前世界金融環境應有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