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or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1/11 第51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不找戰犯,也該整隊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桃機逸散的感染圈,絕不能輕率誤判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全球疫情擴大的衝擊
民意論壇 照顧家庭群聚 落實防疫 守護長照
社會清零、病毒共存 誰是贏家
藍營切割罷免案 犯認知幼稚病
誰讓政論節目成屠宰場
三敗之後…嘴說扛責? 朱主席拿出風骨
三敗之後…主席下台? 藍恐釀更大分裂
打造農業科技強國 而非生產大國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為何勞斯萊斯可發展核能技術
洪蘭/愛孩子,就請鍛鍊他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不找戰犯,也該整隊了!
黑白集/聯合報
四大公投落敗,國民黨又在罷昶、中二補選遭雙殺。公投落敗,朱立倫好歹還說自己努力不夠,會「承擔責任,不找戰犯」;但此次被雙殺,竟只由發言人出面,說承接「過去的框架和任務,到此為止」,甩鍋意味濃厚。如此黨中央,如何侈談布局二○二二、「下架民進黨」?

從公投到罷免及補選,說好聽是「連兩敗」,其實是「六全敗」。而且,這幾仗都是「可贏而未贏」。公投一路從遙遙領先打到敗陣,罷昶則因未達門檻惜敗,中二之役,民進黨憑空降毫無地方經營的人選就取勝。血淋淋的事實,除了口頭檢討,國民黨不該有人負責嗎?

即使不從「為敗選負責」的角度找戰犯,連戰連敗,已顯示國民黨黨務團隊問題重重。朱立倫接主席後的黨務人事布局,即遭外界質疑有「用人唯親」及「過度仰賴地方派系」的偏失。兩次操盤失利,足證此疑慮不假。

朱立倫接任主席時間尚短,但黨務團隊表現力有未逮也是事實。從秘書長角色不明、組發會成為擺設,到發言人系統淪為粉飾太平,在在顯示這個隊伍能量缺乏,必須迅即重新整隊。否則,相同的人馬同一思維,只會複製相同的失敗。

國民黨可以選擇走出連敗,但不能拒絕面對問題。龜縮不是辦法,抱殘守缺,迎來的只會是更大的挫敗。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桃機逸散的感染圈,絕不能輕率誤判
社論/聯合報
從首例桃機清潔員確診,一路查出防疫計程車司機、歌友會、保全人員、手推車員中鏢,顯示從桃園機場擴散的疫情已深入社區,反映機場管理漏洞重重。更值得注意的是,手推車員確診並非機場這端篩檢所發現,而是一名兩歲男童發燒在醫院驗出確診,院方機警回溯查出其同住家人確診,再回推手推車員之妻擔任居服員感染方才查知。那天,一日暴增十二例本土確診,令人驚心。

正逢年關將近,這樣的消息確實令人難以樂觀;有醫師直言:「大家都別過年了。」事實是,近來境外移入的確診者激增,每天高達數十例。本月中旬,從境外返鄉過年的人潮將達到新的高峰,在防疫旅館不足的情況下,指揮中心定調「七加七」政策不變;如此一來,將有更多人在未及驗出確診前即返家團聚,乃至四處出遊,勢必將病毒散得更遠更廣。

這樣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歐美國家最近一波疫情大爆發,主要就是聖誕節加年假的人口大舉移動返鄉團聚所致;加上Omicron病毒擴散力強,美國才會發生一天上百萬人確診事件。我國雖然宣布嚴守邊境,但在指揮中心頻頻宣布本土「加零」後,機場工作人員心理上漸漸鬆懈,洗手間、手推車漸漸成為死角,病毒即從這些地方滋生逸散,被帶進本土。

可議的是,在王必勝領軍的機場防疫、檢疫作戰中,竟未主動查獲手推車員這一條線的風險;反而是經由照護家庭幼童染疫,由醫院警覺推演得知。指揮中心檢疫竟不如地方醫院細心,這究竟是職業的疲乏或權力的傲慢,抑或只想早早結案,以致對機場基層工作者的安全輕忽以對,值得細究。奇怪的是,幼童的CT值達廿六,但居服員的CT值才十四,這樣的感染順序並不合邏輯,似是幼童感染在先。對此,不知陳時中作何解釋?

手推車員夫與居服員妻的感染,是一條必須高度關注的傳播鏈。原因是,居服員過去一週即照顧過八個家庭,其中一個家庭已有三人確診,其餘家庭是否受到影響,都必須仔細檢視。尤其,這些家庭都有子女就讀中小學,其中染疫的孩子CT值僅十幾,處於傳播力正強的階段,若在校園或安親班擴散開來,甚至又帶回各自家裡,桃園的社區感染風暴將變得極為棘手。這點,無論是醫院、學校或社區機構,都不能掉以輕心。

面對春節返國人潮,指揮中心要打的是一場硬仗;一不小心,國境大門就可能成為病毒長驅直入的破口。更重要的是,指揮中心必須因應境外移入疫情的變化,隨時調整國內的防疫腳步,不能一味因循兩年來的舊思維。舉例而言,第一、Omicron的潛伏期只有三天,較Alpha或Delta之一週為短,政府的防疫及疫調的標準必須有所調整;第二,Omicron的症狀與流感相似,極易受到忽略,指揮中心應該列舉特徵,要求醫療院所注意;第三,政府的PCR檢測效率始終太差,不僅無法在機場有效把關,有時連旅客出了防疫旅館或返家才驗出。號稱「超前部署」的政府,難道兩年來都在原地踏步?

這波從桃園機場逸散的疫情,從染疫者的足跡分布看,確實呈多線輻射發展,證明機場管理疏漏處處。目前最重要的是,根據每一條足跡徹底追蹤出可能的破口,及時補強,至少要把疫情控制在區域的範圍內,別讓病毒利用春節團聚四下播散。值得慶幸的是,Omicron的感染多為輕症,已接種的民眾不必恐慌,未接種者則要趕緊補打。指揮中心必須繃緊神經,備妥應變方案,否則這個春節大家都不好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全球疫情擴大的衝擊
社論/經濟日報
2021年在疫情趨緩下,全球經濟開始回溫,估計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5%以上;各界也普遍看好2022年經濟,預估成長率約在4%。但是去年年底變種病毒Omicron掀起另一波疫情,Omicron雖然多為輕症狀,但傳染力強,在今年初全球單日確診人數曾一度突破250萬人,美國單日確診也超過百萬,均為歷史新高。雖然各方對疫情影響下經濟復甦程度看法不一,但主要預測機構均已開始調整今年經濟成長率。

世界衛生組織(WHO)反應仍慢半拍。在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初期,WHO事先未能充分預警,事後無力防堵疫情而廣受詬病,此次又未能記取教訓而任由疫情擴散,未來必須由全球防疫的角度,降低病毒殺傷力,強化WHO功能,才能抑制病毒大規模蔓延。

疫情擴大對全球經濟產生多重影響。去年各國為了加速擺脫疫情,普遍實施大規模的紓困及振興措施,雖然提振了經濟,但也消耗不少財源。此次病毒再起,各國政府是否還有能力挹注更多資源,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此波疫情也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在2021年雖然需求力道增強帶動經濟成長;但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而使供給短缺。在供需失衡下,各國均面臨不小的通貨膨脹壓力,特別是食物及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對民生影響更大;再加上各國採取寬鬆財政及貨幣政策,更進一步助長通貨膨脹。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在2021年10月,OECD 38國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高達5.2%,為1990年以來最高漲幅;而在七大工業國中,則以美國通膨最劇。估計2022年全球通貨膨脹還會延燒,影響經濟成長動能。

由於通貨膨脹壓力升高,美國聯準會已在2021年11月展開縮減購債政策;而且由於疫情擴大又加深供應鏈瓶頸,更助長通貨膨脹。所以最近聯準會會議中,已考慮在今年提前升息,美國可能將提前進入緊縮貨幣時期。

新疫情下也會使各國加速由經濟安全的角度,重整供應鏈。在美中貿易戰的去中國化,新冠肺炎的去中心化,使全球供應鏈產生重大變化。各國均關注到產業供應鏈風險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是將高階技術、重要稀有戰略物資,以及關鍵零組件列為優先布局重點。然而隨著疫情的嚴峻,攸關供應鏈安全的範圍更加擴大,各國必須重新調整建構韌性供應鏈的策略。

以2021年第4季南韓尿素短缺事件為例,生產尿素並非高階技術,而且基於成本考量,尿素生產已由高工資國家移往成本較低的國家例如中國大陸生產。但由於疫情導致能源價格高漲而影響尿素生產,中國大陸開始限制出口使得南韓尿素短缺,影響遍及物流運輸及農業。

過去不乏各國為限制出口以穩定國內供給的例子,但主要是以稀有戰略物資為主,通常此類措施並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只不過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化解爭端緩不濟急;最後南韓還是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但已對國內經濟造成衝擊。

疫情帶來產業難以控制的風險,技術並非建立安全供應鏈惟一因素。安全供應鏈應是在任何情形下,可以維持供給不短缺,生產不中斷,並有足夠的安全庫存。所以各國除了專注在高端關鍵技術等原先重點外,對於過去因成本因素而外移,目前國內自給率低必須仰賴進口,或者進口來源集中度高,以及短缺可能危及供應鏈運作的項目,也納入安全供應鏈的範圍。

針對此趨勢,政府必須有系統完整地盤點各產業供需概況、技術水準,以及貿易結構,進而鎖定重點關鍵領域;並搭配靈活招商政策,甚至必要時提供更多的誘因,才能吸引產業可以在國內投資生根。

面對疫情持續且多變的2022年,政府不能以控制疫情為滿足,應對經濟及產業可能的變數多所準備,超前部署,以保持台灣經濟穩健成長。

   
民意論壇
照顧家庭群聚 落實防疫 守護長照
李莉/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常務監/聯合報
近日桃機群聚感染事件,連帶造成照顧家庭群聚染疫,此事件衝擊全台居家照護體系,若是長照體系淪陷,社區防疫必將瓦解。居家照服員每日到不同的個案家裡協助生活照顧,舉凡沐浴、活動、備餐、餵食、陪伴、協助就醫等,都會與個案近距離及身體的接觸,若是未落實自我健康管理及防疫措施,將導致自己、個案及家屬於感染風險之中。

筆者長期協助居家、護理之家及住宿型長照機構,感染管制教育訓練,居家服務時建議應有的防疫作法如下:

一、落實個人自主健康管理:每日測量體溫,評估是否有感染的症狀,切不可忽略感冒症狀,若有感染症狀需立即就醫並停止到個案家服務,約束自己避免到群聚場所。

二、進入個案家前防疫:進入個案家前一定要洗手,要有適當的防護裝備:如穿著居家服務工作服、戴口罩並準備多個口罩、備用手套、防護面罩或護目鏡、乾洗手液等。服務個案前須測量個案體溫確認沒有發燒,並詢問個案STOCC疫調,包括:是否有感染症狀、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及群聚史等。

三、離開個案家前的防疫:服務結束後一定要洗手,使用酒精噴灑消毒工作包外部,口罩若有潮濕應更換新的口罩,並將脫下來的口罩放於備用之塑膠袋、紙袋或夾鏈袋中。

四、居家服務後回家的防疫:進入家前一定要洗手,鞋子建議放於戶外,若需放於家中,可噴灑酒精消毒鞋底,未沐浴更換衣服前切勿直接進入寢室躺到床上,脫下來的衣物應與家人的衣物分開清洗。工作背包應放於固定位置,如:掛於牆上、放於紙箱內,不隨意與家中物品混放。

居家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持續守護居家個案的健康及生活照顧,而居家防疫是守護社區重要的一環,辛苦是可想而知。在鼓勵國人施打疫苗的同時,更要宣導落實戴口罩及勤洗手;正確洗手很重要,但是在應該洗手的時候洗手更重要,因為戴口罩及勤洗手就是這次社區防疫的決勝關鍵。守護長照落實防疫,居家工作夥伴加油。

   
社會清零、病毒共存 誰是贏家
冼義哲/研究生(澎縣馬公)/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超過兩年,足見此疫情已非百米短跑的衝刺作戰,而是一場全世界共同投入的長跑馬拉松。當前世界防疫的模式,已經出現歐美「與病毒共存」及中國日前在西安首創的「社會面清零」兩種策略,此二者差異之處不單在於醫學問題,政治問題乃是根本。

西方世界高度重視「約束政府權力、保障人民權利」的憲政精神,縱使面對巨大的疫情威脅,也不願輕易讓政府有機會擴張、膨脹其權力,對於打開潘朵拉之盒與破窗效應積極防範,這也是屢見西方各國民眾抗議政府強制接種疫苗的主因。並非西方各國公民反智、反科學,而是各國從政治部門到公民社會都有眾多力量投入對於法治原則的底線堅持,故儘管美國已創單日百萬確診的紀錄,其社會依然未見恐慌、動亂,而仍有序運轉著。

藉由共存來獲取群體免疫的屏障是「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思路,此模式之確診數必然高於採取「社會面清零」一刀切模式的社會。而世界矚目的「西安封城」一事中,因採取社會面清零而把政府從寬認定的「密集接觸」風險群強制移出西安,本質上已宣告封城模式的失敗,從原本不讓風險群外移的初衷,反過來變成把風險群外移的處置,更讓人不免擔憂若疫情再度升溫,北京如何在同一時間把一座座大城的風險群轉移到農村去清零。

西安的事態已可窺見封城在管控、民生、醫療支持等各方面的壓力瀕臨潰壩,可以說「社會面清零」的一刀切模式宛如鯀治水絕對化封堵的概念,即便短期數據亮眼、觀感上相對安全,卻很可能因經多輪升級的強大新變異株出現,攻入幾乎沒有抗體的人群中而存在巨大風險。加上中國國產疫苗效力仍飽受質疑更讓此一狀態宛如不定時核彈;地緣上與中國緊鄰的台灣,不可無視這樣的失策。

誠然,從醫學角度來看,西方世界與中國的兩種防疫模式至今仍是勝負未分,這一場抗疫馬拉松只有堅持到最後的終點才是真正的贏家。與病毒共存的模式同樣存在各種問題,然而在眼下疫苗作用有限、尚無所謂特效治療藥物的情況中,已屬相對實用者。而近日河南疫情突然升溫並在數日內讓多個城市進入封城或半封城狀態,使吾人不得不謹慎深思「社會面清零」的防疫策略隱藏的風險,並對之做最好的準備與最壞的打算。

   
藍營切割罷免案 犯認知幼稚病
趙興鵬/國民黨黃復興黨員(台北市/聯合報
罷免立委林昶佐及台中市二選區立委補選,兩案均以票數差距不大,讓泛藍扼腕,細究原因,並非主其事者不力,而是兩大陣營的認知決定了勝敗。

民進黨在認知上,從四大公投全面勝利,士氣沸騰,決心一舉拿下,全力投入輔選及反罷免,戰略上已占領制高點。

反觀國民黨因四大公投不利,怯戰老毛病發作,台中立委補選意興闌珊,猶豫不決,而國民黨未戰先看到立委補選的大餅,排擠並區隔鍾小平,戰略上即處在民進黨下風。

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認知差別,是國民黨將此次補選、罷免兩案,視為燙手山芋,不想繼四大公投再輸一城,免得影響今年地方大選,因此跑得遠遠的,蹲在地上旁觀,直呼干我底事?而民進黨則乘勝追擊,為取得年底大選,全力投入,卯起來不顧臉面,從總統以降,用公家資源,全力投入,一定要打贏這場選舉罷免案。

國民黨的認知,輕估罷選兩案,重地方大選,棄無黨籍鍾小平,誤以為輸可區隔與我無關,與民進黨對非我黨籍林昶佐的不管輸贏,全力動員保駕護航相比,格局大小,選民一目了然。

萬華中正五選區罷免案,差三九四三票,國民黨如能協助鍾小平一臂之力,要達門檻五八七五六票,十拿九穩,本可在這次台北、台中的年底大選前哨戰,打成一個平手,現在國民黨馬失前蹄,勢必影響到年底大選,殊為可惜。

選民眼中早已區分藍綠兩大板塊,藍共主國民黨,綠共主民進黨,一個傾全力護盤,視林昶佐勝利,就是民進黨勝利,正確抓到主軸;一個傾全力切割,以為鍾小平失敗,非我國民黨失敗,國民黨能切割開嗎?國民黨犯了認知上的幼稚病。

國民黨想切割,但人民固然不讓他切割,媒體也不會如其所願切割,如此的國民黨後續能贏嗎?國民黨切割罷免案如鋸樹,坐在樹枝末端鋸,孰不知末端樹枝被鋸,人也跌落地面,不死即傷,國民黨的鋸樹戰略應改一改了。

   
誰讓政論節目成屠宰場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聯合報
中二選區立委補選落幕,選舉本就有輸有贏,民進黨重兵輾壓對手的單兵,這是選戰布局展示贏的決心,雖然是大人打小孩,但沒有不對的,要檢討就該檢討國民黨的閃躲與示弱,不敢理直氣壯站出來挺自己提名的候選人。但部分電視台的政論節目成為媒體審判法庭就不對了。

把政論節目玩成媒體審判法庭,不是始自這次補選,而是二○一四年台北市長選舉,部分政論節目把柯文哲往死裡打,從MG149打到活摘器官;這次玩得更大,不是打個人而是打家族,大概能挖的都挖了。

政論節目不是可以天馬行空看到黑影就開槍,衛星廣播電視法第廿七條明確規定「製播新聞及評論,應注意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同條也要求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很多評論節目都是抓個人爆料或網路消息來放大討論,甚至用同溫層電視評論節目的談話來做佐證,主張自己「有所本」,但是有消息來源不等於有所本,更不等於事實查證。

二○一九年中天報導「麻豆文旦二百萬噸丟棄水庫」就是一個例子,這則新聞不是中天憑空捏造的,而是有人爆料,「有人爆料」就是有消息來源,難道就能免罰?

政論節目係新聞之一環,同樣要符合公共利益與事實查證兩項基本的新聞倫理,以符合法律規定;此外政論節目在議題選擇、來賓邀約與主持人立場應注意如下原則:

議題:議題設定不宜集中、負面攻擊,且有強烈針對性,應多元呈現;但議題設定屬新聞室判斷,外人、官署或不應置喙,但多元仍為現代社會價值,選舉期間集中針對特定候選人是否適當,製作單位應多斟酌審視。

主持人:主持人風格不管是赤牙牙或溫柔婉約,均屬節目屬性之塑造或包裝,當然應予尊重;但主持人應扮演中立引言人的角色,用字遣詞要避免情緒性的發言,尤其不應加入圍毆或打群架,以維護節目品味與格調。

來賓:來賓邀約應平衡,正反兩造都應邀請,且分量相等不能過於懸殊,若有一方拒絕出席,應做成邀約紀錄存查,若議題有其極端衝突性,則應出機採訪,讓其答辯,並在相同節目播出,以符合通傳會期待。

雖然來賓發言是個人言論自由,選舉議題討論亦符合公共利益,但仍應提醒來賓注意評論與事實之區分,若是評論自屬言論自由,但其發言涉及「事實」,仍應查證,以免違反法律相關規定。

古典新聞學認為報紙閱讀屬知識階級,所以不應規管,享有百分百言論自由,但是電視應受高密度管制,理由是訊息直達家中客廳,規管理由是保護知識弱勢與兒童;這個理由在網路手機時代當然已經不合適,所有媒體都應容許有政治立場,尊重其意識形態;但站在社會責任的觀點,媒體「品味」不應忽視。

電視政論節目為公共論壇,也是公民社會的呈現,當然應該被保留,不過應回歸公共利益,謹慎處理,言論自由固然應被維護,但政論節目不應淪為造神的神壇,也不應成為媒體審判的祭壇,更不應該變成特定政治人物的屠宰場。

   
三敗之後…嘴說扛責? 朱主席拿出風骨
陳弈忻/文字工作者(高雄市)/聯合報
不論是上個月的公投,還是本月的中二選區立委補選和罷昶,國民黨都吃了敗仗,這也代表主席恐無法勝任黨主席這個位置,長痛不如短痛,筆者認為主席應該知所進退,讓有能力的人上位,再戀棧也沒什麼意思了。

民進黨自完全執政以來,都是黨意凌駕在民意之上,諸多政策,雖然讓人民不滿,但依舊一意孤行,人民的聲音永遠被漠視,我們把希望寄託於在野黨身上,但終究是一場空。

我們真的需要有強而有力的在野黨來代替人民監督政府,現在國民黨做為最大的在野黨,理當將監督政府這個重責大任擔起來,如果主席個人的能力、魄力、魅力不夠,如何讓人民看得到?如何讓執政黨有所畏懼?

不管是四大公投,或是中二補選、罷昶,結果都跌破大家的眼鏡,筆者害怕執政黨嘗了甜頭之後,會更加為所欲為,又沒有可以制衡的在野力量,屆時苦的是人民啊!

所以雖然這樣的建議很傷人,但是懇請朱主席不要學執政黨只會出一張嘴,說什麼所有的責任我來扛、所有的責任到我為止,或是該負的責任我不會逃避,結果只是嘴巴說說,朱主席拿出一點風骨來吧。

   
三敗之後…主席下台? 藍恐釀更大分裂
宋磊/博士生(嘉義市)/聯合報
國民黨接連在公投四大案、中二選區立委補選及林昶佐罷免案相繼失敗後,外界開始討論朱立倫主席是否需要下台負責。但我有不同看法。

首先,朱立倫主席上任後隨即面對四大公投案與立委補選,結果或許不盡人意,但一味否認朱主席辛苦的帶領國民黨扛住每一場選戰,不但極為不公,更容易讓對手有著機會乘機撕裂國民黨的可能。

其次,選戰雖然不盡人意,但對藍軍而言,此時更沒有分裂的本錢。無論是二○二二地方縣市長選舉,或是二○二四總統大選,凡是國民黨的支持者或是各個諸侯,應以大公無私的精神與原則,協助藍軍打贏選戰,若要因選戰失利而要求朱主席下台,不但無法凝聚藍營士氣,國民黨更有可能釀成一股更大的分裂危機。

第三,沒有一位現任黨主席樂意見到選舉失利,此刻的朱主席應是藍營中壓力最大、內心最為煎熬的,這時刻意苛責朱主席,究竟真為國民黨好,還是別有用心?

第四,要求朱主席下台仍無法挽救選戰失利的事實,國民黨應持續與民眾溝通,提出更多接地氣的政策與作為,才是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或親國民黨人士必須努力的方向,苛責絕非不利於國民黨的和諧與未來。

最後,批評別人容易但做事難!誠然面對各種選舉,批評與反省為過程之一,但若刻意搭上批評的列車,蓄意指責黨主席的不是,這種作法對於國民黨未來的選戰,只會扣分不會加分。國民黨曾為國內第一大黨,只要國民黨能夠找回人民心中的公平正義,不落入對手的圈套,這才是藍軍必須即刻努力的目標!

   
打造農業科技強國 而非生產大國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聯合報
農為國本,糧安則天安。根據世界糧農組織(FAO)指出,二○二一年世界穀物產量為廿七點九一億噸,較二○二○年增加○.七%,但是受到氣候異常、肥料飼料等生產成本上升、環境汙染加劇、水土資源減少、通膨壓力、新冠疫情擴散、糧食出口管制、航運受阻、勞動力短缺、生質燃料需求增加、能源短缺等影響,穀物價格亦創下二○一二年以來最高,讓全球飢餓和貧富差距的情況更為惡化。

有美日專家提及中國大陸大量儲備糧食也是國際糧價走高的原因之一,遭中方嚴詞反駁,合理的安全儲量數量再度引發論辯(FAO建議各國安全存糧應占年消費量十七至十八%)。展望二○二二年由於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全球疫情持續,加以氣候變遷加劇,糧食市場恢復穩定仍不樂觀,想確保所有人的糧食安全,維護生態環境,現有糧食產銷體系需要徹底改變。

糧食不是一般商品,需要建立「大食物」觀的安全意識,維護糧食安全係指對食物多樣化需求的滿足,不僅要吃得飽、吃得安心、還要吃得健康。而隨著互聯網、傳感器、設備、機器和信息等技術的進步,未來的農業將使用複雜的技術,為此多國正在積極推動「農業4.0」(亦稱第四次農業革命),研發運用有利可圖的農業經營新技術,中國大陸官方亦強調要藏糧於技、智慧種糧;只是農業科技創新非一蹴可幾,特別是小農為農業生產主體更需要依賴有系統、長期、持續的政策、財務、人才等支持。

台灣由於耕地及水資源有限且農村高齡化(農民平均年齡約六十四歲),面對極端氣候、能源短缺、人口老化、少子化、市場受限、區域經濟整合不利、勞動力不足等困局,農業施政不能只靠大量補貼來安撫農民(雖具短效性卻相對削弱農民自我創新的積極性),必須與時俱進,對農業結構和經營模式做出變革。

未來台灣的農漁業不應再盲目追求數量的增加,也不宜將龐大經費投注在補貼、宣傳,應有計畫來提升農業原創能力,鼓勵初創企業和大型企業積極投入農業創新科技研發(澳洲已有超過三百家初創企業,包括思科為農業相關問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並參考國外經驗規畫成立「農業矽谷」、「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及「農業科技投資統一窗口」,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包括:農業生物遺傳育種(如育成高產優質、抗旱耐鹽、抗病蟲害、節約資源等新品種)、農業5G應用(如物聯網、AI智慧監控、無人機運用等)、動物疫苗開發、綠色產銷體系建構、智慧倉儲物流、農產品智慧加工技術與裝備、農業全產業鏈品質暨安全快速識別與有效監控等等;同時設置「新科技農人養成平台」、「農業新科技諮詢平台」,確保研發成果與實際農作能迅速銜接,擺脫看天吃飯的宿命,讓「智慧農場」成為未來台灣農業經營的主體,屆時台灣將成為農業科技強國而不是生產大國!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為何勞斯萊斯可發展核能技術
李家同/聯合報
我們都聽過勞斯萊斯汽車,通常很多人對勞斯萊斯汽車的形容是「手工打造」,也就是說,大家知道勞斯萊斯公司會做非常講究的汽車。英國女王永遠坐勞斯萊斯的汽車,最近新聞卻報導勞斯萊斯已經生產小型核能發電設備。相信很多人會問,為何一家汽車公司會懂得核能發電?

勞斯萊斯並不是只生產汽車,他主要的技術是生產非常高級的發動機。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噴火式戰鬥機上的引擎就是勞斯萊斯工廠製造的。

現在很多噴射客機的引擎也都是勞斯萊斯製作的,要會製造這種非常精密的引擎,工程師除了要知道機械技術以外,當然還要有很多機械的學問,如熱力學等等。發展核能發電,核能的知識當然相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關散熱等學問。勞斯萊斯公司為了要發展發動機,也一定非常精通熱力學,所以才有能力製造小型的核能發電設備。

我們常常聽到一種說法,我們的產品是勞斯萊斯級的。我們一定要知道,勞斯萊斯公司不是靠「手工打造」而成功的,他們擁有相當多非常有學問的工程師,也對製造技術極有經驗,因此可以隨時轉型。勞斯萊斯一直和英國的頂尖大學合作,在帝國學院和布里斯托大學都有合作研究計畫,使很多大學生在校內就很懂有關發動機的學問。

我們也應該設法使自己的國家有眾多的優秀工程師,這些工程師不僅在技術上有經驗,而且有深厚的基礎科學。所謂基礎科學,無非是物理、化學、數學和生物等等,缺乏這種學問的工程師,不可能製造出非常精密的工業產品。政府絕對該注意這一點,遺憾的是,教育部現在減少必修課時數,這絕對不利於工業發展。因為要能使工業更上一層樓,一定要依靠優秀的工程師,而優秀的工程師除了對技術有興趣和經驗以外,也一定要有好的學問。

要發展核能設備絕對需要相當多的經費和時間,值得大家思考的是,英國政府有沒有幫助勞斯萊斯公司?我相信絕對是有的,因為英國已經購買了勞斯萊斯的核能設備。英國政府不會用補貼的方式來幫助這種高級的科技公司,但可以聲稱自己要購買某一種高級設備,這種高級設備是目前買不到的,而且他們知道國內哪家公司有能力生產這種設備,因此,購買設備是很正當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補助。這種補助對科技公司是相當重要的。(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洪蘭/愛孩子,就請鍛鍊他
洪蘭/聯合報
一位朋友的孩子最近行為出現偏差,老師警告他,要他多注意孩子,因為青春期是個關鍵。他忙於事業,無暇顧及他事,特來問:青春期為什麼特別重要?

這個時期的孩子性荷爾蒙大量湧出,情緒不穩定,喜歡生氣,不易溝通。他們一方面在追求自我,一方面又不知道什麼叫自我,所以迷惘又徬徨。

雪上加霜的是,大腦中主宰情緒的杏仁核已經成熟了,但是掌管理智的前額葉皮質還沒有,這個時間上的不對等,使得他們在處理情緒上,變成油門很猛,煞車卻無力,所以常會暴衝,不小心就觸法或懷孕,影響了未來。

尤其現在的青春期提早到國小五、六年級;而前腦卻延後到廿三歲左右才成熟,難怪很多老師覺得現在的研究生像大學生,而大學生像高中生了。

我勸朋友暫緩事業,孩子才是他一生最大的投資,要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他告訴我,小時候家貧,無力繳營養午餐費,雖然老師讓他跟別的同學一起吃,但是總有同學抗議,大聲叫「老師,他沒有交錢,不能吃我們的飯」;加上每學期無法準時交學費,被罰站升旗台,讓他羞愧到無地自容。他發誓永遠不要讓他的孩子再受這樣的屈辱,他要讓他的孩子一輩子不愁吃、不愁穿,他要給他們,他父親不能給他的一切。

「娘無捨子意,子有棄娘心」,很多父母都是拚了命的為孩子攢錢。他們不知道,完全不必工作的生活其實對孩子不利,至少老鼠的實驗顯示反而會造成家族滅絕。

一九四七年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的J. B. Calhoun圈了一塊一萬平方英呎的地養挪威鼠,看生活在食物充裕、沒有天敵的環境中,老鼠社會行為的改變。

本來五隻母鼠在這麼大的空間,二年應該可以繁殖出五千隻小鼠,但是這些老鼠並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生到一五○隻左右就穩定下來了。牠們形成十二個到十三個群組,每組十二個左右,若超過,壓力和族群和諧會使一些老鼠離窩出走,另起爐灶。

大約六百天後,他觀察到這些老鼠不再交配了,公鼠不再求偶,母鼠不再生育,小鼠尚未斷奶也不再哺乳,牠們把所有時間梳理自己,把自己打扮成「漂亮的一群」(The beautiful ones),像個自戀的水仙花。牠們也不再護衛自己的地盤,每天吃飽喝足就躲在窩中,什麼事都不做。同性戀行為的增加使族群數目整體下降,最後趨近零。到廿八個月後實驗結束時,剩下的幾隻老鼠竟是「無性」(asexual)。Calhoun以為他替老鼠建立了一個烏托邦(utopia),想不到這個不愁吃、不愁穿的天堂卻變成了老鼠的地獄(hell)。

當然人類的社會比老鼠複雜得多,但是許多行為學者認為這個實驗也能應用到人類身上。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完全的衣食無憂會使動物失去生存的動力,沒有鯰魚的衝撞,沙丁魚就無法在長途轉運中保持鮮活;柿子樹若不環狀剝皮就會落果,不會結柿子綿延下一代。

逆境才會激出潛能,真正愛孩子,就請鍛鍊他,給他教育,但不要給他財產。只有靠自己吃到的飯才能吃得久、吃得飽。(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中東的休假政治學?UAE「挑戰星期五」周末變天大戰略
中東的海灣石油富翁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突然公告了一份備受國際熱議的〈周末改制政策〉,自2022年元旦開始,UAE的聯邦政府「周末假日」將從原本周休2日延長為2.5日。儘管當前的周末新政,初期將僅限於聯邦政府與直轄公務員,各邦政府與私人企業無須強制跟進,僅需以此原則「自行協商決定」,但每星期2.5天的例行假日,卻已經是全世界最長的法定周末假期。

打開海底的時空寶藏 水下考古在台灣
1995年,澎湖人口中的「潛水第一將軍」漁民黃加進,在澎湖將軍嶼海域潛水時,意外發現海底的沉船與古文物,經通報後,政府相關單位啟動調查,就此開啟台灣水下考古發展。走過人力、設備,甚至法律制度尚不完備的年代,今日的台灣擁有一支迷你精悍的水下考古隊,彷彿遙然呼應著歷史,其工作基地就設立在澎湖馬公港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