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8/31 第52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沒事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國防預算大膨脹,台灣卻愈發深陷險境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老屋重建 應增加誘因
民意論壇 產業情報蒐集 不是寫學術論文
「兩端上課」 硬體要跟上
媒體新聞取向 正向應大於負向
張善政也抄襲?綠潑髒水抹黑 打泥巴戰
民進黨廢死 讓選票考驗
柬國人口販運案 有尚方寶劍不用?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2050邁向生態烏托邦?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沒事嗎?
黑白集/聯合報
蔡總統為輔選全台走透透,渾身帶勁。民調專家游盈隆形容她如「三太子附身」,神勇過人,卻不顧社會觀感。網民一面倒噓她,對付中共軍演、治安惡化不見積極,只有拜廟、弔喪和吃美食才現身。大選在即,蔡英文每天忙輔選,她還記得國家大政嗎?

內外政經社會情勢如麻,總統卻不務正業,難怪徐國勇、蔡清祥都不覺得自己尸位素餐。大陸無人機擾台,政府不知如何反應;但召喚網軍圍剿「背骨仔」鄭寶清,則神速有效。難怪網民要問:總統沒事嗎?

蔡英文的挺堅令,讓外界擔心她已無法正常判斷是非。沈富雄說她是「既昏且暴」,趙少康批評,從黨政人事到共軍圍台,總統的想法都與正常人背道而馳。林濁水則點破,她對價值與趨勢失去判斷力,只剩追求權力的意志。

領導人下台前,一般都設法追求歷史定位,唯獨蔡英文不斷往牛角尖鑽。民眾頻頻翻出小英語錄,證明她言行不一,大開民主倒車。但她似不在乎自己誠信破產,不思回歸正道,一心當她的黨主席,卻忘了自己是總統。

用總統的權力,來壯大民進黨,當然是黨政不分,更是自私苟且。人民選你當總統,你卻不把國家當國家,只照顧自己的黨,這如何贏得尊重?當「小英點亮台灣」、「抗中辣台妹」等口號都幻滅,她也只剩「權令智昏」的評語。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國防預算大膨脹,台灣卻愈發深陷險境
社論/聯合報
台海形勢緊張,明年度國防預算大舉增加,增幅十二﹒九%,達四一五一億元。若再算上增購F-16與「強化海空戰力」兩筆合計一○八三億的特別預算,以及非營業特種基金六二九億元,明年國防開支達到了五八六三億元。如此,國防預算已遠超過「教科文」及「經濟發展」支出,成為政府第二大歲出項目,僅次於社福。

軍費創新高,卻未必足以因應實際的敵情威脅。中國大陸拜經濟起飛之賜,過去四分之一世紀大舉擴軍:二○○二年其國防預算首度超過兩千億人民幣,今年已達一.四七兆人民幣。這相當於六.五兆新台幣,為台灣目前軍費的十六倍。這還沒計入國防科研支出與軍火外銷獲利,估計中共實際軍費較其帳面多五十%至一○○%。相對的,台灣過去卅年國防支出占比持續下滑,明年雖止跌反彈,兩岸軍力失衡已極懸殊。

國防支出大漲,可由「軍事投資」、「作業維持」、「人員維持」三方面分析。明年軍事投資一○二七億元,加計兩筆特別預算,達二一一○億。數字看似創紀錄,但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並未新增重大對台軍售;國造武器方面,去年海空戰力特別預算編列後,也未聞研發投產新進度。說穿了,軍投經費大增,並非我國獲得什麼新型武器,而是川普末期拋出的軍售已屆付款期限。前幾年,國防部預算成長幅度跟不上美方軍售速度,只好大玩「延遲付款」遊戲;如今蔡政府總算面對現實,讓現有軍購案不致開天窗。至於國軍其他不少落伍的過時裝備,還在苦苦排隊,等候汰舊換新。

作業維持經費方面,明年編列一三三七億,較今年增加廿五.四%,這點值得肯定。國軍過去「勤儉建軍」,對油料、零附件等耗材的開銷往往編列過低,部隊常年維持低整備水平。這在承平時期還可應付,但遇到局勢緊張必須時時偵巡與出操,「度小月」等級的資源立顯捉襟見肘。近年海空軍為因應中共機艦擾台,出勤頻率極高,須動用預備金增購油料零件。最近共軍進逼日甚,不時突破海峽中線;國軍作業維持費的提升當然是「有感」的正面之舉,至少不能不亡羊補牢。

人員維持經費方面,增為一七八七億,漲幅四﹒六%。國軍現行總員額廿一萬五千人,部隊實際編制員額十八點八萬人。事實上,「編現比」一直無法達到九成的目標,較艱苦的戰鬥部隊編現比甚至只在八成打轉。若扣除受訓、借調、長假等人員,單位只剩七成人力,難以達到預期戰力。最近軍方大舉招募志願預官,開出免筆試、僅需服役一年條件,正暴露初階軍官缺乏的問題,已到了「寧濫勿缺」的地步。在美方警告下,蔡政府最近正研擬重返徵兵,將義務役延長為一年。但目前四個月的軍事訓練,新兵不服管教的事件就頻傳;未來若每年要增加七、八萬役男,是否就能提升國軍品質和士氣,在在都是問題。

台灣與大陸量體懸殊,我方的安全威脅比南韓、以色列、新加坡都高上許多。縱使我國明年軍費大幅提升,占GDP比重仍低於上述國家。近日金馬外島飽受大陸無人機騷擾,崗哨守軍只能以石頭驅離,更凸顯形勢之險峻。不分朝野或官民都應有所體認:軍力是和平的必要條件,卻絕非充分條件。充實武備作為底氣的同時,仍須維持兩岸良性互動,不可將鼓動仇恨當成政客積累資本的捷徑。否則,國防預算再怎麼膨脹,也只會把國家帶進兵凶戰危。

(系列四)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老屋重建 應增加誘因
社論/經濟日報

最近台北市老屋重建的問題,因下任市長選舉而浮上檯面。目前台北市住宅屋齡40至50年之間占33.7%,50年以上達到13.8%。相對地,全國平均值卻分別只占23%及11.1%。老舊房屋除影響市容觀瞻外,更易成為垃圾堆積與毒品交易的溫床。為了避免這些負面影響,政府制定遊戲規則,並對老屋重建給予租稅優惠,便合乎英國哲學家邊沁所謂政府負有「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職責。

目前老屋重建可透過「危老重建」及「都市更新」兩種途徑。危老重建並無基地面積限制,但必須全體土地或建物所有權人同意,且只享法定容積1.3倍的優惠。都市更新則適用於500平方公尺以上的基地面積,但須一定比例的土地或建物所有權人同意,且享法定容積1.5倍的優惠。都市更新可採建商為實施者,進行「民辦」都更,或採「一般民眾」為實施者,進行「自辦」或「委辦」都更。在實務上,民辦都更占了絕大多數。

關於政府如何制定都更政策,賽局理論提供了一些啟示。自辦或委辦都更賽局的參與者為老屋所有權人,而民辦都更賽局的參與者則要再加上建商。

在這些賽局裡,各參與人不斷透過合縱連橫來進行談判,而政府的角色則是要制訂出下列三個政策,以增加民眾參與意願:一、同意都更的多數決門檻;二、容積獎勵(胡蘿蔔);三、耐震要求(棍棒)。

首先,就無建商參與的都更而言,政府宜權宜下列利弊得失,以訂定一個最適的多數決門檻。制訂多數決門檻的成本包括外部成本及決策成本。當同意都更的參與人比例略為過半時,實施都更會對不同意者造成極高的外部成本,但若幾乎所有參與人皆同意,則在談判過程中必定耗費大量人力及物力的決策成本。

因此,政府應選取一個多數決門檻以極小化外部及決策成本的加總。所以,目前危老重建政策所採取的全數決是便宜行事,有必要降低至90%,甚至80%的門檻。

此外,就建商也參與的都更而言,需要考慮較低門檻會獲得下列好處:建商在尋求老屋所有權人合作,以突破同意門檻時,較易避免被少數釘子戶漫天要價所阻撓。這顯示,目前都更政策的多數決門檻也可適度下調。

其次,容積獎勵是都更政策提供的最大胡蘿蔔。過去經驗顯示,當房價呈現上升趨勢時,建商參與的都更皆能順利執行。然而,最近民眾開始預期房價反轉,但建材價格以及營建工資不斷上漲,卻導致建商不願履約。這顯示,政府宜適度提高容積獎勵,以彌補建商面對供需不確定性所造成的預期損失。有些人認為增加容積獎勵只圖利建商及老屋所有權人,且對無房者不公。

然而,此論點忽略了以下兩個考量:一,都更可產生美化市容、避免汙穢環境以及減少犯罪事件的外溢好處。二,八成以上國人擁有自住房,因而增加容積獎勵是圖利絕大多數人。甚且,無殼蝸牛也可能會有更高誘因購買自住房,以享受容積獎勵的潛在好處。

最後,建築物耐震力不足是老屋所有權人面臨的最大風險。目前台北市921地震之後興建,而能承受地震五級風險的自住房,約只占19%。對921地震之前興建的住宅,台北市目前提供耐震初次評估每棟補助1.2萬元至1.5萬元。

然而,耐震檢測通常耗費數十萬元,且和總樓地板面積息息相關。因此,針對耐震評估,台北市可考慮給予更優渥的差別補助。否則,只能等待未來出現較大地震時,民眾才會正視此議題。

總之,都更成功之路遙遠漫長,但降低多數決的同意門檻、增加容積獎勵,以及儘速讓老屋進行耐震檢測或許可以縮短此距離。

   
民意論壇
產業情報蒐集 不是寫學術論文
李若松/技職所博士生(雲縣斗六)/聯合報
隔行如隔山,產業界與學術界需求不同,商戰必須仰賴情報,蒐集第一手情報並不是撰寫學術論文,不在於內容多寡,不拘泥格式,情報資訊必須是正確、完整、有用、有時效性的。台灣農業要發展,不是應該掌握國內外農業技術與市場現況嗎?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任職宏□期間所主持的農委會委託農業研究計畫,竟被稱為「抄襲」,若是如此,國內各行各業或衛福部、外交部、軍方等各政府單位,都不要做海外情報蒐集。

我國擁有傲人的資訊、通訊、電子、半導體產業,背後是資策會、工研院等早期就擁有產業資訊的研究機構,掌握技術、市場與行銷情報,助產業界掌握趨勢。卅多年前,我從事科技報導就常參考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後改制為產業情報研究所)蒐集各國市場概況,指引迷津。

台灣農業發展與世界各國農業相關,如歐洲荷蘭的精緻農業、東南亞國家及中國大陸的農業技術與市場,而蒐集農業情報需要大量人力與管道,農委會無法派大量人員蒐集資訊,民間企業則可更有彈性聘僱專業人員以多元管道蒐集、分析整理包含各種語文在內的農業背景資料,這當然必須統一翻譯成繁體中文版,以利製作報告,方便推廣情報資訊。

台灣資通訊電子半導體產業規模龐大,民間或財團法人有更多專業的產業分析師加入,產出的產業分析報告必須由相關業者付費取得,也有政府繼續委託研究。類似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委託中華大學「以TCSI模式評估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之民眾滿意度」研究案,最大的不同是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抄襲成果報告。

我國資通訊產業成功的要素,最大功臣是相關機構除了蒐集資料,還經常舉辦研討會,為產業界解讀蒐集來的技術趨勢與市場趨勢。台灣現在農業產銷失調,對國際農產市場掌握度不高,除了智慧農業很重要,不是還應該加強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美國、日本、荷蘭、泰國等農業市場與農業技術的情資嗎?

   
「兩端上課」 硬體要跟上
陳宏煇/大學生輔人員(新北市)/聯合報
開學第一天,我和兒子都因為確診而隔離在家,我無法去上班,只好陪著無法去上學的兒子在家上課,幸好導師相當貼心地開設線上課程,將教室的一舉一動透過網路讓我們在家也能身歷其境。

只是,雖然我們可以看得到教室的動態,但開學典禮訊號斷斷續續的,根本聽不清楚校長和各處室主任在說什麼;其次是正式上課時,或許是相關線上教學設備的問題,只聽得到聲音,卻看不到內容,而開學第一天又沒拿到課本,兒子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只能對著筆電發呆,並且不斷抱怨「聽不懂」。另,上美勞課時,全班到美勞教室上課,因為美勞教室沒有線上教學,兒子又發呆浪費兩節課。

按教育部現行防疫規定,未來勢必會演變成多數學生在校、少部分學生在家上課的「兩端上課」模式,但學校多數教室都缺乏相關線上教學設備,加上部分任課老師只顧及教室上課同學,卻忽略因為疫情而被隔離的學生,讓被隔離的學生無法獲得同等對待,也無法享有同等受教權。

在疫情無法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兩端上課」勢必會成為常態,教育部及各縣市政府教育主管機關應協助各級學校,將教室及特殊教室增建線上教學功能設施,讓任課教師一走進教室直接按鈕便能開啟線上教學模式,讓在家隔離的學生也能同步上課,隔離結束後回校上課也才能無縫接軌。

   
媒體新聞取向 正向應大於負向
黃肇松/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聯合報
媒體正面、負面新聞取捨比重,是新聞學探討重要課題。近年來,網路新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新舊媒體競爭益趨白熱化,新聞內容不乏走向負面化煽情報導者;但也有鼓吹積極面新聞傳播的媒體及學術界機構,值得台灣媒體參考。

美國《紐約時報》之前在經營艱困中,增聘記者,從事各類正向議題的深度採訪,吸引紙本和網路版讀者閱讀正向新聞,營運大有改善。英國路透社與牛津大學合作成立「路透新聞研究中心」,今年甫發布的全球數位新聞報告中,指出年輕世代「逃避新聞」(News Avoidance)原因之一就是:媒體報導負面新聞過多。

這些實例,顯示歐美的積極面正向新聞的倡導,似有一股新動力在累積中。台灣有一個實例也值得一談。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今年進入第廿六屆。筆者受邀擔任評審工作,驚喜的發現,在疫情延燒近三年的艱苦時刻,參選作品達一五九件,是四年來最多的一次。

作品來自台灣當前各類型媒體,呈現豐富而多元的內容樣□。主題包括防疫、環保、長照、經濟、教育、文化、交通、人口、弱勢關懷及義行善舉等,發揮傳播台灣積極、善良的正向力量。尤其三組特優獎平面媒體《聯合報》作品「有晶圓、沒公園—台積電前進高雄設廠啟示錄」、電視組TVBS作品「孩子教我的山海功課」、廣播組教育廣播電台「東海岸扶老攜幼與『礙』同行系列報導」,都能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協助問題的解決,頗為難得。

當然,廣大的社會不乏負面事件的發生,媒體自應報導,滿足□聽人知的權利,但如果像近年若干媒體常過於誇大的負面報導,或是對失敗者進行不符比例原則的嚴苛批判,容易形成社會心理學上的「學習無助感」,讓社會瀰漫悲觀、焦慮和不安。這也是媒體常遭批評之處。

正面代表積極良善,負面呈現陰暗惡質。科學實驗顯示,給六個月大的嬰兒看電視螢幕,出現一隻爬陡山的黃色甲蟲,爬上又滑下,此時來了另一隻紅色甲蟲,幫牠由下往上推到山頂。過了一會,再重複同樣黃色甲蟲爬山畫面,卻碰到上頭出現一隻黑色甲蟲,不由分說把牠撞下山去。讓嬰兒休息片刻再看螢幕,嬰兒眼睛會緊盯住紅色甲蟲,因為牠是「善」蟲。

嬰兒如此,成人更容易受引發。台灣是個正常健康的社會,善良者產生的光明正面新聞,絕對要比負面的人所製造的陰暗負面新聞要多得多。媒體應該善盡社會責任,加大力道傳播正向新聞,厚植社會的善力量。

   
張善政也抄襲?綠潑髒水抹黑 打泥巴戰
曾士宇/大學教授(新竹市)/聯合報
林智堅在八月九日由台灣大學認定碩士論文抄襲且情節嚴重,並由台大教務處核定撤銷學位,導致其退選桃園市長。半月後,中華大學亦對林碩士論文做了類似的判定,讓民進黨顏面盡失;又由於「走了抄襲的,來了挺抄襲的」,在桃園市長選情很不樂觀。

善於選舉的民進黨如果「坐以待斃」,恐怕有負其「除了選舉,其他都做不好」的名聲。果然藉由親綠媒體先指稱張善政十五年前在擔任宏□副總時,主持農委會研究計畫報告涉嫌抄襲,再同步由該黨立委大加抨擊,桃園市長鄭文燦並加碼宣稱由於事涉政府研究計畫,張善政有A錢之嫌;側翼人士則進一步鼓譟,指張善政誠信盡失,恐外溢禍及全台國民黨選情,一時眾聲喧譁,似乎煞有介事。

張善政在當日(八月卅日)上午也針對此事回應,蒐集資料標案和學術論文不同,沒有抄襲和退選問題,且除蒐集資料以外,當時還在全國各地農政研究單位辦座談會,為政府蒐集地方意見,因此這個研究計畫有很大的部分是在宣導、座談。同日宏□也發出聲明力挺,另一方面,已退休十一年的時任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提出兩點澄清,盼摒棄抹黑。

綠營藉特定媒體指稱;「總研究經費達五七○○萬元,產出的報告卻集各種抄襲樣態之大全,手法包括英翻中、簡轉繁、抄雜誌、抄論文,甚至在未標註的情況下抄用農委會資料,這份報告至今還掛在農委會網站。」綠營用盡骯髒難聽的字眼,意圖將張善政擔任主持人的十二人研究團隊合作遞交的委託案報告,與林智堅個人正式學術學位論文相提並論。

首先,正如親綠媒體所說:「這份報告至今還掛在農委會網站」,顯示十五年來張善政歷經部會首長、行政院長以及副總統候選人歷練,一貫對公開得以檢視的報告坦然負責,同時在歷經三年執行委託案時,不只是寫報告,還要蒐集各國資料實地考察、建立實驗機制、辦研討會、座談會、跨部會溝通、各國考察、發行電子報、系統開發、農委會相關計畫輔導等,所謂「英翻中、簡轉繁、抄雜誌、抄論文,甚至在未標註的情況下抄用農委會資料」,也極可能是一個充實報告須具備的旁徵博引,而綠營在不顧前言後語情境下,稱產出的報告集各種抄襲樣態之大全,這種潑髒水手法只能以惡劣形容。

綜觀全案,綠營對張善政的指控可謂「張飛打岳飛」,亂了套,明眼人或可一笑置之,但綠營很明顯的是在打泥巴戰,對異己候選人潑髒水,意圖造成「我不乾淨,你也不清白」印象,來魚目混珠,國民黨必須正視,努力向選民「說清楚,講明白」,當年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含冤而死,可為殷鑑。

   
民進黨廢死 讓選票考驗
高明上/資深媒體工作者(澎縣馬公/聯合報
外役監受刑人林信吾殺害兩名警察之後,輿論一片應處死刑之聲,讓主張廢除死刑的民進黨政府,有點招架不住,言不由衷的說要「檢討死刑的執行」。若按當前民進黨政府「釋憲中不能執行死刑」的作法,未來一審法院若是用「釋憲中」的理由停止審判,這個殺害兩名警察的兇手可能連判死刑都難。

台灣迄今還是有超過八成以上民眾主張死刑,但是這樣的死刑民意,沒有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就不值錢,是口號,是假的。而我們政府,從陳水扁擔任總統開始,一直都抱持「廢除死刑」主張,只是因絕大多數民意反對,後來透過法務部減少執行死刑、司法院修法刪除唯一死刑規定,逐步朝向廢死目標。

民進黨的蔡英文總統完全執政之後,廢除死刑的這個政策執行得更為徹底,只是懼怕主張維持死刑的民意大反彈,民進黨政府這個廢死的政策,低調隱匿的在行政院、司法院、法務部進行,要不是這幾天發生了兩名警察遭殺害的事件,引發民意對政府暗搞廢死的警覺與憤怒,民進黨政府的廢死政策,將很快達成。

舉實例來說。最高法院是死刑判決的最終審。沒有最高法院法官的點頭,任何死刑判決都不可能。最近幾年,司法院逐步選派一些主張廢除死刑的法官,以及常參與廢死聯盟活動的法官,調任最高法院,似乎有為「廢死」把關,做到不判死刑,達成實質廢死的目標。

法院這一邊如此,行政院所屬的法務部更是這般。最近,兩名警察被殺害,社會上指責法務部不執行死刑之聲音如海嘯般巨大,法務部解釋說是,卅八名死囚因為「聲請大法官解釋尚未終結者,不得執行死刑」。對這個說法,司法院很不客氣的回說,「執行死刑規則是法務部自己訂的」。

「執行死刑規則」確實是法務部自己訂的。法務部依據「監獄行刑法」第一四五條的授權,制定了「執行死刑規則」。在民國一○九年之前,這個「執行死刑規則」並沒有「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程序在進行中」,不得令准執行死刑的規定。

這也就是說,「執行死刑規則」第二條有關「釋憲中不能執行死刑」的規定,是蔡英文總統、蘇貞昌行政院長執政下,准許法務部這麼訂的,讓目前被判處死刑定讞的卅八名死刑犯,包括殺害三名警察而被判死刑的罪犯,全部都實質上的不能執行死刑,成了「無期徒刑」。

憲法是根本大法,我們三級三審制的法院在審判案件時,法官都把審判中案件「是否有違憲」列為最優先審查。也就是說,任何經過三審法院審理並判決的案件,法官都已經審酌「是否違憲」並釐清,也都確認沒有違憲。

法務部透過行政手段,把卅八名死囚的案件都送去釋憲,再拿自訂的「執行死刑規則」說釋憲中不能執行死刑,這一假心假意的廢死戲碼,令人厭惡。在這裡我們應該問法務部,是誰用什麼方式,讓所有判死刑的受刑人都去釋憲,釋的又是什麼憲?

我認為,民進黨政府如果認為自己的廢死主張是對的,就不必如此偷偷摸摸的搞廢死。請公開的修法,從刑法等相關法律把死刑全部廢除。然後接受全國民意用選票考驗。

   
柬國人口販運案 有尚方寶劍不用?
葛傳宇/國際透明組織會籍認證委員/聯合報
八月卅日起連續四天,法務部邀請五位外國專家來台,進行第二次國際審查台灣實踐聯合國反貪腐公約(UNCAC)執行成效。廉政建設,對於國家形象以及人民福祉,都有重大效益。現成的例子就是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媒體關注焦點在於警方在機場舉牌勸告,似乎辦案不力。其實,政府另外握有兩把尚方寶劍:禁止海外行賄與揭弊者保護,可惜握而不用。

扁政府時代的二○○三年二月六日修訂新增之貪汙治罪條例第十一條第三項,明文處罰基於商業利益,向外國官員(包括陸港澳)行賄。立法迄今沒有任何偵辦或起訴案件。若依據國際透明組織之禁止海外行賄平行報告的標準,台灣應該是列為執法怠惰的最低級紅燈區。

禁止海外行賄,涉及外交部與法務部之跨部會協調合作。筆者曾聽過資深檢察官私下抱怨,兩岸關係不佳、欠缺國際司法互助、沒有海外執法權、語言障礙、不列入績效吃力不討好等等理由。關鍵還是在於欠缺高層政治意志與績效指引,因此外交部以及法務部所屬檢察機關與調查局駐外法務秘書,即使有辦案能力,但缺乏情蒐與偵辦的動力。

其次,揭弊者保護法立法長期停滯以及欠缺政治意志。立法的好處是,系統化的鼓勵與保障揭弊者提供跨國人口販運集團的內線情資。行政部門的說法是國會「屆期不續審原則」,實情是本屆立法院開議以來,行政院已經三度退回法務部的立法草案,遑論送立法院審查。以執政黨在立法院的絕對多數,只要貫徹執政黨的高層意志,沒有通不過的法律,只有不想通過的法律。

以日本二○○六年通過實行的揭弊者法制「公益通報者保護法」為例,每年依據該法而揭發弊端的案件數,遠低於預期的浮濫檢舉,揭弊者者往往被視為內部叛徒的文化在日本仍然屢見不鮮。立法不是萬靈丹,而是邁向現代法治國的必要基礎。將來完成立法後,執法才是挑戰的開始,認真執法,進而改變鄉愿文化,才能真正落實揭弊的公益本質。

台灣政府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就是高素質的文官團隊。而優質的文官必須依法行政。盡速完成公益揭弊者保護法以及強力執行禁止海外行賄,就像是倚天劍與屠龍刀,賦予執法人員合法權力。本次UNCAC國際審查正好督促公權力即時運作,維護國家形象並且保護海外台商與同胞。

台灣在全球政府清廉印象指數,近六年來排名持續進步到去年的第廿五名。可惜國際排名與人民感受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柬埔寨人口販運新聞仍在持續發燒,藉由本次UNCAC國際審查,政府跨部門之間面對問題,共謀解決方案才是正道。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2050邁向生態烏托邦?
郭瓊瑩/聯合報
自二○二一年第廿六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後,全球一三六個國家及地區已宣示對二○五○淨零碳排之承諾,並期COP27提出對二○五○長期低碳發展之策略。行政院業於四月廿日(世界地球日)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未來將有各種配套措施與因應路徑相繼公告實施。而各縣市府也陸續成立「氣候變遷因應委員會」,台北市已領銜起動。

預估迄二○三○全球經濟成長仍達四十%,而為達二○三○目標,台灣能源至少需再減碳四十%,這才是近程之挑戰。換言之,如何達標並非只倚賴現有技術及碳權交易,無論公私部門均須徹底改變傳統治理思維與作為,尤應以科學為基礎之標竿為後盾。

淨零排放並非「不排放」,而係在持續發展各項人類福祉進程中,致力於讓人為排放極小化,再以負碳技術、碳匯等方法來抵消之,俾達淨零目標。也因此在能源面必須降低煤、石油、天然氣之排放,而積極面尤需發展負碳技術,包括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以及自然碳匯對森林、海洋、濕地之保全、復育與再生。這些均需藉助以科學為基礎之創新知識科技,以及企業轉型之決心。

在歐盟的「綠色政綱」中亦揭示了另一向度非技術面之思維革新,包括棲地保護、水土資源與糧食生產力之保全,以及涵蓋住商、運輸與製造之多面向,強調回歸人類生活型態心態認知之調適。

歐內斯特.卡倫巴赫於一九七四年所著《生態烏托邦》將屆五十周年,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也是一本西方的《桃花源記》。書中批判了美國生活消費與物質主義對地球之危機,其反主流思維闡述的是對未來純淨生活之理想。

該書描繪了人類生活回歸純樸低調、互助合作,追尋分離與寂靜主義,甚而重返小而美有文化根基之叢林部落生活單元。倡議去極權化去中心化,從而依循各地理氣候與文化特質,經營一種反主流之微型人類生態棲地。而各部落棲地間主張用虛擬通訊以降低耗能,這不就是預言五十年後今日之網路視訊場景?

此烏托邦不強調「大」治理,反對制式化社團與軍國主義,當一切極小化後,人類反而得以享受低科技的自然生活,如野營、步行、嚐百草…儘管此與智慧化、電動化、效能化、科技化之政策落在光譜之兩極。

日前在玉里部落遇見一位移居的科技新貴到秀姑巒溪畔創業,他用蘆葦研發可循環再生之吸管,並投入部落之創生與共生…這場景讓我預見自二○二二到二○五○間,無論有多少減碳路徑,人類生活價值觀之翻轉,勇於跳脫框框,過對地球負責任之生活,這應不是夢!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蘋果若創高 蘋概股開香檳
美股市值龍頭蘋果的股價已領先站上所有均線,準備挑戰歷史高點,吸引資金近期積極回補美股,成為帶動美股指數反彈向上的重要推手,目前尚未站上年線的道瓊、標普五百、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羅素兩千等美股指數,有機會隨蘋果股價攻高落後補漲至年線。

疫情之下怎麼吃?
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下降,在跟疫情共存的環境下,如何吃得健康又安心可說是相當重要。在疫情之下建議民眾把握好5項飲食重點。如維生素C能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建議先從飲食中攝取,不足再額外補充維他命C維持免疫系統的功能健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