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子化和經濟成長兩面夾殺下,台灣人才嚴重不敷需求。國發會最近估計,未來十年必須引進40萬的境外就業人口,才能符合國內需要。政府將透過延攬國外專才、擴大留用僑外生、新增留用國外技術人力三個方向,來解決問題。然而,面臨全球人才競爭,政府若不高度重視、提出有效方案,問題將日益嚴重,衝擊未來國家發展。
台灣欠缺人才,不是近年才發生的。早在2012年,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就發布了「全球人才2021」,預測台灣在強勁經濟成長下,將是2021年全球人才缺乏最嚴重的經濟體。2018年,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ManpowerGroup)公布「2018全球人才短缺調查」,78%的台灣雇主面臨聘僱困難,遠超過全球平均(45%),嚴重程度高居全球第三。該公司今年6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台灣雇主聘僱困難的比率已提高到88%,在40個經濟體中高居第一;只是,聘僱困難的全球平均也提高到75%。換言之,人才招聘困難已是個全球現象,但台灣特別嚴重。
在人才招攬困難之下,我國人才供應卻只是差強人意。洛桑國際管理及發展學院(IMD)的最新「世界人才排名報告」中,台灣在64個經濟體排名16,這是十年來的最佳名次,但仍遜於香港(11)和新加坡(12)。評估項目中台灣的弱項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率、生活成本、人才外流、對外籍技術人才吸引力等。此一情況若不積極處理,問題只會惡化。
人才聘僱困難有不同層次,對於一般勞工的需求,相對容易處理,只要開放更多產業使用移工,或將原已開放的產業限額提高,基本上就可解決。其次是中級技術勞工和高級專業人才,國發會指出的方向大致也可以處理。然而,國發會還沒想到,或沒有足夠重視的,是具有創新能力、能夠創造較多就業的創新創業人才,這是能為社會注入活力、帶動經濟快速發展,最值得吸引的人才。政府談到攬才時,基本上都略而不談,也沒有專門方案來延攬這種人才。
但是,多數國家都特別重視頂尖人才招募,新加坡就是一個著名範例。前飛利浦全球副總裁羅益強曾說,為了遊說他移民,新加坡相關官員每年暑假到台灣陪他打高爾夫球,長達11年後才終於放棄。最近,新加坡針對頂尖創新人才提出誘人的「海外網絡和專業簽證」:從明年1月開始,提供去年月入3萬星元(21,500美元)以上的外國人和配偶五年期頂級專才工作簽證,可自由進出、享當地醫療和公共服務,其後可申請永久居留或公民;同時對科學、科技、藝術和體育領域有顯著成就者開放。經常仿效新加坡政策的馬來西亞,也在9月初公布了「優質簽證計畫」,讓那些在境外年收48萬馬元(10.5萬美元)以上、在馬國存入100萬馬元(一年後可用於就學、醫療或購屋)的外國人效期20年的簽證。泰國則在8月底推出效期十年的居留簽證和工作證,目標是外國的富有者(在泰國擁有100萬美元資產)、富有的退休者(50歲以上擁有相當資產的退休者)、在泰國為境外知名公司遠距工作的專業人士,以及年收8萬美元以上高技術專業人士(在重點產業、研究機構、泰國政府、高教機構、特殊訓練中心工作);另外搭配個人所得稅上限17%、境外收入免稅、四個依親簽證名額。
我國去年底也通過了為延攬國外高級專才的「就業金卡」計畫,給申請前三年平均月薪16萬元以上新台幣的高專人士;但除了效期只有一到三年,未見其他誘人配套。到今年7月底發出5,585張,對填補台灣人才短缺只能說是杯水車薪。政府真要解決人才短缺,宜參考其他國家,提出更有吸引力配套,並設定人次目標,逐季檢討改進,方能有效協助解決台灣的人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