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名人堂電子報】有來自各行各業的知名人物,無論大事、小事,都能提供你豐富、獨特的名人觀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1/23 第309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財經頭條 10月失業率又升 薪資倒退14年
財經專題 10月失業率 暗藏兩大隱憂
失業率升 勞委會:看重就業人數
1月淡季 失業率恐會更慘
國際財經要聞 歐元區景氣 連10月萎縮
南韓傳砸10億美元 阻升韓元
惠普假帳風暴 掃到金融界
其他財經要聞 蔡英文:證所稅應暫停 財部:明年如期實施
實價登錄效應 贈屋節稅今年大增
台電向4民營電廠購電 降價有譜
自由經濟示範區 師法星港
科學園區租金 研擬凍漲
6筆投資案 國科會審議過關
鴻夏智慧機登陸 傳停擺
兆豐銀 境外獲利衝百億新高
和解條款曝光 蘋果、宏達電10年不能易主
金管會大執法 金檢13家投信

★ 台股重要指標: 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10月失業率又升 薪資倒退14年
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十月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三三,較九月微幅上升零點零一個百分點,失業率不降反升,顯示勞動市場不但沒有明顯復甦,還出現職場流動率創下三年來新低、實質薪資倒退十四年等警訊。

主計總處統計,十月失業人數為四十九萬三千人,較九月增加兩千人,被失業波及的家庭總人口則高達九十三萬兩千人。官員表示,以往失業率在暑假畢業潮攀至高峰,但九、十月會逐步下滑;反觀今年十月,失業率不降反升,顯示廠商營運尚未明顯轉好。

不過,與二○○八年金融海嘯相比,當年十月失業率上升零點一個百分點,今年失業情勢較緩和。但官員提醒,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歇業而失業者,從七月開始不斷增加,至十月已累積達八千人,增幅雖未明顯惡化,卻沒有正向復甦,未來兩個月要特別關注。

主計總處昨天同時公布一到九月上班族薪資,扣除物價上漲率後,實質平均薪資為四萬三千一百零三元,較民國八十七年的四萬三千一百五十九元還要低,薪資水準「倒退嚕」,比十四年前還不如。

主計總處官員分析,薪資減少,主因是去年第四季以來景氣趨緩,今年初,廠商減少發放年終獎金和績效獎金;雪上加霜的是,一到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百分之一點九七,是近三年來高點,讓實質平均薪資比去年同期衰退逾百分之二。

勞動市場也宛如「圍城」,求職者跳不進去,在職者不敢換工作,一到九月的就業流動率(「進入率」和「退出率」的平均值)為百分之二點三一,是近三年來新低。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提醒,歐美經濟沒明顯反彈,而國內股市慘綠,民眾財富縮水,加上勞保年金議題帶來不安全感,衝擊餐飲、休閒等末端消費;隨著第四季旺季過去,若內需市場無法熱起來,明年一月製造業很可能調整人力,恐再掀一波無薪假、甚至是裁員潮。


財經專題

10月失業率 暗藏兩大隱憂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2)日公布10月失業率,浮現兩大隱憂。除數據較9月攀升,為12年來第四度脫離常軌,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的失業人數累計達14.1萬人,新增3,000人,連續四月新增人數「破千」,凸顯此波失業潮猶如慢性病逐步蔓延。

主計總處昨日公布,10月失業率為4.33%,較上月增加0.01個百分點,未能「正常回落」。主計總處對此感到憂心,認為景氣復甦不明,年底前失業率難以樂觀看待。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10月失業率未能正常回落,凸顯企業營運未明顯好轉,勞動市場景氣也未能正向復甦。10月失業率較上月惡化關鍵在於,當月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的失業者較9月增加3,000人。

國內失業率受畢業季影響,往往在8月形成全年高峰,之後再漸次回跌,直到隔年農曆年後轉職潮發生,才又逐漸彈起。過去12年間,僅在90年網路泡沫、97年國際金融海嘯與去年歐債問題爆發,出現了10月失業率較9月攀升的反常現象。

陳憫分析,這波失業潮,雖不如97年國際金融海嘯時期,動輒出現每月新增失業多達上萬人般明顯惡化,但這幾個月來,新增失業人數如螞蟻雄兵般增加,也讓人憂心未來就業表現,主計總處將密切關注11、12月失業率走勢。

主計總處調查顯示,自7月以來,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的失業人潮開始湧現。7月新增失業人數是1,000人,8月增加3,000人,9月增加1,000人,10月又多了3,000人,景氣逐月打擊就業市場,可見一斑。

今年前10月國內失業人數為48萬人,平均失業率是4.24%,不僅突破經建目標4.2%,也高於香港的3.3%、南韓的3.2%。前十月全國平均就業人數則為1,084.7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5.5萬人,年增1.45%,增幅創近3年同期較低水準。


失業率升 勞委會:看重就業人數
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委會昨(22)日表示,10月失業率微幅升高,但就業人數回升貼近8月歷史高點,勞動參與率也進一步上升,顯示關廠歇業的失業人口已被就業市場吸納,11月仍有不確定性存在,若出口成長就不太擔心。

勞委會主委潘世偉指出,就業人數是他關切的重點指標;就業人數在9月出現下滑走勢,10月就業人數出現回升,來到1,089萬7,000人,較9月增加1萬9,000人,並貼近8月的1,090萬1,000人的最高水準,成為歷年來第二高點。

其次,10月勞動參與率無論月比或年比,都進一步上升來到58.45%。同時,勞委會職訓局就業服務中心統計的就業市場求供倍數,從今年5月下滑之後,10月出現止跌回升。

10月無薪假持續惡化,加上企業裁員事件頻傳,企業通報資遣裁員人數暴衝破萬人,讓就業市場籠罩陰霾。但潘世偉說,從上面幾個數據的回升來看,顯示10月就業市場吸收掉部分關廠歇業的失業人數,代表「短暫的失業」,就業市場動能仍在,失業情勢不需要擔心。

潘世偉表示,11月失業率有不確定性,要看經濟表現而定,如果11 月出口增加,就不太擔心,尤其是近期歐洲和美國經濟情勢出現走穩跡象,看起來是「審慎樂觀」。

11月上半個月無薪假人數上升,近半個月暴增近1,500人,且有傳產及電子2家大廠加入,就業市場情勢仍頻吹寒風,勞委會就服中心統計的求供倍數,11月以來也再度降溫至平均約1.1,顯示職缺去化速度加快,一旦下降到1倍以下,就業市場將拉起警報。


1月淡季 失業率恐會更慘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昨(22)日表示,10月失業率不降反升,凸顯國內景氣仍差。他預期,11、12月失業率走勢持平,但隨製造業淡季來臨、無薪假緩衝效果「到頂」,明年1月失業率恐將明顯攀升。

辛炳隆表示,10月失業率較9月攀升,與過去經常走勢相違,顯示國內景氣依然很差。

他認為,第四季是傳統出口旺季,預估11、12月就業市場還有一定力道支撐,失業率將持平發展、不致快速惡化。近期國內實施無薪假廠家雖有增加,但不算大規模實施,他擔憂以無薪假做為景氣緩衝效果已經「到頂」,明年1月淡季來臨時,可能爆發廠商直接裁員。

主計總處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9月,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後的實質平均薪資是4萬3,103元,年減2.09%,實質薪資倒退回民國87年、即14年前。辛炳隆認為,失業率攀升,加上政府新提年金方案縮水,還將打擊近期國內消費。


國際財經要聞

歐元區景氣 連10月萎縮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元區11月的服務與製造業景氣略為好轉,卻是連續第10個月萎縮,分析師警告,第4季經濟衰退可能加深。但由於景氣萎縮幅度趨緩,中國製造業景氣13個月來首度擴張,歐元站上2周新高,歐股走高。

歐元兌美元升值0.47%至1.2869美元,是11月7日來最高,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上漲0.43%。

Markit公司歐元區11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初估值,由前月的45.7略升到45.8,雖優於預估的持平在45.7,卻是連續第10個月低於50。指數低於50代表景氣萎縮。

11月服務業的PMI下滑至45.7,是2009年7月以來最差,不如市場預估的持平在46;服務業在歐元區經濟占一席之地。Markit認為,目前還無法判斷服務業景氣是否已觸底。

製造業情況較佳,11月PMI攀至46.2,是3月以來最高,優於10月的45.4和預測的46,儘管仍陷於衰退。

歐元區經濟第3季萎縮0.1%,延續第2季萎縮0.2%的頹勢;歐盟執委會這個月把2013年的成長預測下修為0.1%,並警告區域前景「有疑慮」。不只如此,歐洲領袖尚未解決希臘金援的問題,22日起的歐盟預算會談氣氛緊張,都壓抑整體信心。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預測,第4季經濟會比前季萎縮0.5%,這將是2009年第1季至今最大降幅。他說:「雖然官方數據顯示第3季只是輕微衰退…但從PMI數據來看,第4季衰退可能加速。」

威廉森特別擔心德國企業活動的疲軟不振。德國11月綜合PMI從47.7升為47.9,卻是連續第7個月低於50,代表景氣萎縮。服務業以金融海嘯至今最快的速度萎縮,11月指數從48.4降為48;製造業PMI從46升為46.8。

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德國經濟大致不受影響,但今年第2季和第3季僅擴張0.3、0.2%。Markit從10月和11月PMI推估,第4季經濟恐將衰退0.3%。

法國11月綜合PMI43.5攀升到44.6,是連續第2個月好轉,卻代表產業景氣連續第9個月萎縮。製造業PMI從43.7攀升到44.7,服務業景氣也從44.6升為46.1,代表景氣衰退情形趨於和緩。


南韓傳砸10億美元 阻升韓元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韓元兌美元22日盤中升至去年9月初至今最高後,南韓央行進場干預匯市,據匯市交易員透露央行疑似買進近10億美元阻升韓元。財政部副部長崔鍾九揚言將採取行動,避免匯市的「過度」波動傷及出口業。

眼見韓元匯價處於14個多月來最高,崔鍾九22日在緊急召開的記者會中表示:「外匯市場波動太過頭,有人擔心我國貨幣升值得太快。如果我們容忍韓元繼續以這麼快的速度升值,我們會看見更快速的投機資金流入。我們得加以緩解或抑制。」崔鍾九說政府已經準備採取行動阻升韓元,例如最快下周起調降銀行外匯衍生性商品部位的上限。

首爾6名交易員透露,韓元升至1,080.2韓元兌1美元,創2011年9月初迄今最高之後,南韓央行疑似進場干預,又在1,085韓元附近出手,估計單日干預總額約10億美元。

韓元兌美元22日盤中最低貶至1,085.8美元,終場報1,085.73韓元,與前市的1,083.35韓元相比下跌0.22%。Kospi指數22日收漲0.8%至1,899.5點,盤中最高突破1,900點大關。

1名交易員說:「當局似乎採取更強力的行動。」這是10月底迄今交易員首度回報南韓央行疑似阻升。

南韓10月經常帳順差創新高,加上歐債危機和美國預算危機略為和緩,促使投資人買進風險較高的新興亞洲等貨幣,韓元10月加速升值。5月底至今,韓元兌美元升值9%,兌日圓更升值14%。

韓元升值不只威脅出口產品海外競爭力,也可能帶動不安定的資金流向南韓,近幾年來這個情況尤其明顯,因美國超寬鬆的貨幣政策驅使海外投資人尋求更高的報酬。為此首爾當局多次設法限制南韓銀行和企業的海外貨幣部位。

然而,投資人不認為干預行動的效果能持久,因為強勁的基本面勢將推升韓元。

南韓央行總裁金仲秀22日說,全球金融整合是促使近期資金流動波動大幅增加的部份原因,他警告,先進國家和新興市場都可能面臨資金快速進出造成的風險。


惠普假帳風暴 掃到金融界
編譯楊宛盼/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惠普去年收購Autonomy爆發財務造假風波,除Autonomy創辦人林區成箭靶,當時參與這樁併購案的金融、法律和會計業者多達15家,卻無一發現問題,也引起爭議。

Autonomy雇請曾靠科技股叱吒風雲的銀行家夸特隆(Frank Quattrone)創設的Qatalyst合夥公司,做為併購案的主要顧問,報酬為1,160萬美元;受聘的還有瑞士銀行(UBS)、美林美銀、花旗、高盛和摩根大通,各獲540萬美元。

Autonomy遭惠普指控造假,但這6家銀行極力撇清,宣稱在後期才涉入交易,引發外界質疑他們在收購案扮演的角色。其中1家銀行說,併購案公布當天才收到Autonomy委任書,另5家銀行則不願回應。

多個消息來源透露,這些大型銀行在交易完成前不久才受聘為顧問,參與交易是因為雙方長期合作,以及為了爭取華爾街排名和收入,但幾乎未涉入實際作業。

企業在收購案後期才雇請銀行做顧問並不稀奇,銀行可能提供公平意見或有利成交的特殊關係,也有可能是客戶為答謝過去的合作而提供的象徵性獎勵。參與Autonomy收購案的銀行收費,遠低於一般這種大型收購案的數千萬美元水準,意味銀行未扮演重要角色。

銀行參與收購案的真正目的,是為提高收購部門排名,投銀表面上常抱怨業界過於重視排名,暗中卻努力競逐名次,認為可帶來實質商業利益。不過一旦交易出問題,聲譽可能受損。


其他財經要聞

蔡英文:證所稅應暫停 財部:明年如期實施
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聯合報
繼主張召開國是會議之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再拋議題。她接受最新一期「今周刊」專訪表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證所稅應該暫停」。財政部則表示,明年元月一日如期開徵證所稅。

證所稅明年起開徵,但因股市成交量持續不振,檢討聲四起。蔡英文認為,政府現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機不對」;她主張,第一,現在不要處理「證所稅」的問題;第二,如果真要處理,那就用財政部前部長林全(民進黨團)的版本。

蔡英文雖強調自己不是黨主席,不代表民進黨,但已有同黨立委響應她的主張。立委陳其邁就表示,他與蔡英文的想法一致,「馬英九應該趕快收拾爛攤子」。

蔡英文受訪表示,當初民進黨版本(按,林全版)的證所稅「就是所得稅,但是用證交稅的方法課徵」,因為這樣的方式符合市場邏輯;但在證所稅議題上,國民黨最大問題是錯在不曉得追求公平正義可以用符合市場邏輯的模式達到,「市場邏輯及公平正義是不能切開的」。目前經濟衰退、財政困難,她覺得「證所稅應該暫停」。

她還表示,面對未來的低成長,政府機關所有預算都要減廿趴;大砍之後再拿出十趴,重新分配給最需要的,但不一定只有用在年金上面,而是用在整體最需要的地方。

蔡英文說,自己當過部會首長,所以知道「砍掉十趴,政府或部會都還是會活得好好的」,而且最近幾年部會預算都還在成長,許多部會有些業務確實應該淘汰,「大砍之後,才會有帶動結構大改變的效果」。


實價登錄效應 贈屋節稅今年大增
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聯合報
不動產實價登錄上路後,不少民眾擔心明年公告現值可能大幅調漲,不動產贈與稅將隨之增加,趕在今年底前贈與房屋。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前3季不動產贈與移轉棟數接近3.5萬棟,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成。

不動產業者預估,今年全年不動產贈與可望破4萬棟,將創歷史新高。

根據內政部統計,2006年至2008年間,每年不動產贈與棟數約為2.9萬至3.1萬棟。

但2009年遺產與贈與稅從最高稅率50%全面降低至10%的單一稅率以後,當年不動產的贈與棟數立刻增加5%至3.3萬棟,2010年增加至3.5萬棟,在2011年達到3.96萬棟高峰。

不過,隨著房市漸冷,今年以來全台不動產買賣移轉棟數已減少10%,原先市場預期,不動產贈與棟數也會隨之減少;沒想到,今年1至9月的不動產贈與棟數仍高達3萬4953棟,比去年同期的2萬9386棟增加了5567棟,增幅達18.9%。

信義代書專案經理林以德分析,近年來,各地方政府每年都大幅度地調升公告現值,是民眾持續加快贈與的主因。

由於贈與稅是以土地公告現值和房屋評定現值,作為計算基準,土地公告現值提高,等於所繳稅額增加,因此許多民眾紛紛提前規劃、辦理贈與不動產,將名下財產轉給子女。

信義房屋師大店店長鄭嘉文表示,不少人要求透過購置不動產贈與節稅,表面上由父母出面簽約購屋,但房屋卻是登記在小孩名下,對父母來說,可以有效地把手中資金直接移轉成小孩名下的不動產,又不需要繳交太多贈與稅,比贈與現金划算。

台灣房屋智庫研究員洪佩君說,實價登錄上路後,父母透過贈與節稅的現象更明顯,主要是不少人擔心,政府將參考實價登錄行情,直接調高公告現值,導致被扣的贈與稅提高,因此趕在今年底前辦理贈與。


台電向4民營電廠購電 降價有譜
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電向民營電廠購電價格降價有譜了。台汽電公司董事會昨天通過,購售電合約調整費率協商方案,並且宣示將與台電「繼續協商修改合約」。

台汽電是國光、森霸、星能與星元等四家民營電廠的最大股東,也是台電轉投資的子公司。台汽電如此宣示,意味台電調整談判策略,將以泛公股在民營電廠的股權實力,迫使民營電廠改約、降價。

台汽電昨天召開董事會,以九票贊成、三票反對,通過購售電合約調整費率協商方案,包括資本利率改隨市場利率浮動調整,民營電廠售電超出機組容量四成以上的費率僅計算燃料費用。

台電高價向民營電廠購電,引爆民怨,台電與國光、森霸、星能與星元四家民營電廠協商修改契約、降低購電價格,但民營電廠拒絕,雙方談判破局,台電日前已告上法院。

台電指出,台汽電、台糖、中油等泛公股在四家民營電廠的持股不低,並握有一定比例董事席次,整合泛公股的股權與董事實力,在四家民營電廠董事會通過台汽電提案的機會很高。

經濟部官員預估,如果修改合約,台電每年將可節省九億元購電支出。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昨晚表示,對台汽電提出的方案「樂觀其成」,並希望雙方談判修改購售電合約可以在年底前定案;台電會乘勝追擊繼續跟其餘五家民營電廠協商修改購電合約。

台汽電獨立董事林清吉昨天在董事會中質疑修改購售電合約有多處不合理,其他民股也有反彈聲音,但最終表決結果不敵公股代表。

一位民營電廠高層昨天批評,台電近期使用各種手段逼迫民營電廠修改合約,「早上要電廠發電、中午暫停、下午又要電廠發電,電廠被整得吃不消」。台電主管昨天回應說,均按照契約調度民營電廠發電。


自由經濟示範區 師法星港
吳秉鍇/經濟日報
針對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案,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22)日表示,將從生產要素包括土地、資本、勞動及人才等鬆綁;以及外資、陸資限制鬆綁,和比照香港、新加坡等水準,進行減免稅來做。

他並說,高雄將是第一個示範區,準備發展新世代、全球最具效率、高附加價值的東亞物流中心。業界推測首個地點將是占地上百公頃的高雄南星計劃區。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由召委林滄敏率領黃昭順、林國正等多位委員南下高雄考察,並邀請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等相關官員,針對自由經濟示範區設置議題,在高市議會進行座談。尹啟銘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有3個目標,第1是讓台灣生產力能提升;第2是因應自由貿易協定及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簽訂,能依此解套,與各國接軌;第3是提供投資者好的投資環境,免受政治、恐慌等影響。


科學園區租金 研擬凍漲
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科會對3大科學園區釋出利多,擬破天荒暫緩例行性土地租金漲價措施。這次原訂漲幅最高達1.87倍,一旦緩漲,廠區土地用量大的晶圓雙雄、面板雙虎等都將受惠,尤其前三季仍虧損的友達、奇美電,營業費用包袱減輕,有助本季邁向轉虧為盈。

國科會是3大園區主管單位。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昨(22)日證實,3大科學園區過去30年來,每3年就會根據「平均地權條例」調整1次土地租金,今年底再度來到漲價周期,但考量景氣不佳,國科會正研擬緩漲權宜措施。

一旦國科會暫緩調漲3大園區租金,將是歷來破天荒的創舉。賀陳弘強調,這次是規劃土地租金「緩漲」,不是免收,也不是減收,因為3年1次的租金調整,有法令依據,不可能不收,但會等到未來大環境改善之後再漲價。

據了解,今年底3大園區原訂土地租金漲價幅度,竹科、南科都在5%以內,都在廠商預料範圍內;中科漲幅最兇,原訂要漲15%以上,部分區域甚至要漲1.87倍。

業者指出,若園區土地租金確定緩漲,廠商可望將可減少租金支出,降低營業費用。以目前3大園區涵蓋積體電路、面板與太陽能等多項產業來看,不少廠商都可受惠。

尤其對前三季仍虧損的友達、奇美電等業者而言,能夠省一筆費用,就是少流出一筆現金,有助營業費用包袱減輕,本季朝轉虧為盈目標邁進的體態也更輕盈。

賀陳弘指出,國科會先前已注意到中科部分區域公告地價今年漲價不少,因此原訂租金也將大幅漲價,但漲價內容除了考量公告地價波動之外,還包括公共攤提支出增加。

賀陳弘說,進駐園區的業者,土地租金占營運成本總比重很低,但儘管如此,對仍在虧錢的廠商來說,也是一筆支出,若大幅調漲,這些虧錢的廠商一定會覺得特別痛。為了讓廠商能挺過景氣低潮,因此國科會有意暫緩園區例行性土地租金漲價。


6筆投資案 國科會審議過關
記者陳碧珠、宋健生/台北、台中報/經濟日報
國科會審議委員會昨(22)日通過6筆投資審議案,其中有4件為生技及隱形眼鏡廠廠商,另兩件分別為LED驅動器及精密機械設備,共核准的投資金額9.21億元;另有5件備查增資案,合計增資金額64.7億元。

國科會審議委員會昨日審查通過的6筆投資案,包括加美光學公司園區分公司、碩晨生醫公司、群康生技公司、創控生技公司、優源科技公司及旭陽國際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加美光學及碩晨生醫兩家公司位在竹科,群康及創控位設在南科,優源及旭陽位在中科。

加美光學是國內知名隱形眼鏡廠商,公司在台灣市場占有率僅次於國際大廠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有鑒於台灣隱形眼鏡市場愈趨競爭,在拓展中日等亞洲市場驅動下,決定於園區設立分公司。

另外,包括碩晨生醫、群康生技及創控生技3家公司都是醫療器材相關廠商。

優源科技公司,主要研發製造交換式電源供應器之LED驅動器,這家公司屬於日台合資公司,國科會表示,這家公司所生產的LED照明為重要零組件之一,對台灣LED整體產業發展確實有所幫助。

旭陽生產的產品,皆為精密機械產業之關鍵零組件,需求量頗大,國科會說明,由於精密機械產業是台灣重要產業,該公司朝向高精度及降低成本發展,符合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的未來發展目標,對於上下游產業發展是重要的一步。


鴻夏智慧機登陸 傳停擺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到釣魚台事件干擾,大陸掀起「抵制日貨」浪潮,鴻海與夏普攜手在大陸推出智慧型手機的合作案傳出暫時停擺,將視後續發展再重啟銷售,但鴻海昨(22)日不願對此置評。

夏普社長奧田隆司是在6月初的夏普經營策略說明會上,宣布將與鴻海合作推出數款智慧型手機,在大陸販售。智慧型手機合作案因此被視為「鴻夏」實質合作的第一步,具有指標效果,格外受外界矚目。

日本朝日新聞昨日報導,鴻海與夏普先前宣布攜手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由鴻海代工、貼上夏普品牌,瞄準大中華市場,8月底已在台灣、香港上市、9月初於大陸販售。

但出師不利,剛好碰上釣魚台事件,大陸掀起「抵制日貨」浪潮,夏普手機在大陸市場推不動,目前相關合作已陷停擺。由於鴻海與夏普在大陸合推智慧機處於發展初期,產量、舖貨仍少,相關業務暫停,對兩家公司造成損失不大。

儘管大陸智慧機布局暫時受阻,鴻海與夏普未來仍會視後續發展,伺機重啟大陸銷售。雙方並規劃共同搶進印尼等其他亞洲市場,合作意向不變。

鴻海與夏普多項合作仍緊密交流中,如鴻海採用夏普土界市10代廠生產面板,推出超低價60吋電視,在美國與Vizio 合作,一推出就轟動,成為今年美國感恩節檔期的明星產品。


兆豐銀 境外獲利衝百億新高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銀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及海外分行放款量能與利差收益佳,帶動盈餘成長,外匯龍頭兆豐銀行今年受惠陸企與海外企業美元放款大增,內部估算前十月境外獲利已突破1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兆豐銀昨(22)日以融資租賃架構辦理1億多美元聯貸,聯貸利率加碼可達200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以上。兆豐銀今年來OBU承作的陸企與其他境外企業的美元聯貸,利率加碼大多都在兩、三百點以上,比起國內聯貸案利率加碼頂多100點,收益好得多。

兆豐銀內部初估,OBU的放款量能比去年成長近10%,優於國內放款成長,在整體聯貸市場萎縮下更顯突出,且盈餘更是大躍進。據金管會統計,9月底兆豐銀的OBU稅前盈餘60.47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的1.5倍。

兆豐銀表示,銀行政策要求以拉高放款利差為先,而不是爭取放款量,因此以融資租賃架構承作的放款案,有利於拉高利率加碼點數。雖然融資租賃架構的放款案並不多,昨天簽約的日本Yamasa株式會社,是今年第2件融資租賃架構美元放款案,符合該行政策且利潤空間的要求。實際的放款利率條件不便透露。

據了解,此案貸款人為日本Yamasa株式會社,資金主要是用於香港東方海外航運集團購置船隻,由東方海外向日本Yamasa售後租回,因此Yamasa株式會社出面貸款,但是由東方海外航運集團提供營運保障與償還債款保證,可以降低授信風險,這樣的架構也有利於拉高利差空間。

不止兆豐銀,包括台銀之前主辦融資大陸匯源果汁,國泰世華銀主辦頂新與黑石私募基金集團等,都使OBU與海外分行獲利貢獻度爬升。

兆豐銀今年前3季的OBU與海外分行獲利,分別為60.47億元與34.63億元,兆豐銀至10月內部資料,境外業務合計盈餘已經突破100億元。


和解條款曝光 蘋果、宏達電10年不能易主
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電報導,宏達電與蘋果和解合約中,只要2家公司中的1家經營權易主,合約就失效。專利部落客Mueller分析,蘋果此舉是為保護自己,避免宏達電可能因產業變化而造成經營權改變,一旦合約失效,蘋果及宏達電將可再次向對方提出專利控訴。

宏達電表示,對於與蘋果和解的合約內容,基於雙方保密原則,無法做任何透露。

為爭取感恩節與耶誕商機,近期微軟與亞馬遜、BestBuy等通路合作,針對諾基亞、宏達電推出的微軟Windows Phone 8(WP8)智慧型手機,推出合約價0元的優惠方案,全力衝刺微軟手機陣營的銷售量。

根據亞馬遜通路銷售排行,諾基亞Lumia 920銷量不錯,暢銷排名第30名左右;宏達電微軟旗艦機WP8X,銷售排名則約第50名,落後諾基亞。

外電指出,諾基亞Lumia 920供不應求,為諾基亞一吐悶氣。宏達電昨(22)日股價受此影響小跌5元,收在236.5元。

至於宏達電與蘋果的和解案,持續受到市場矚目,雙方的專利和解條約保密到家,不少宏達電高層都無法獲悉合約內容。

不過,近期外電傳出,2家大廠和解合約的部分內容已曝光,宏達電與蘋果的10年授權合約,內容包括了「控制權變動(change of control)」條款,表示只要任何一方的管理結構改變,另一方就有權終止合約。

根據合約內容,宏達電方面,還有2家與蘋果都有侵權爭議的子公司,包括S3 Graphics及威盛。

專利部落客Mueller分析,蘋果此舉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宏達電可能因產業變化而有任何改變的影響。合約也透露,若10年的專利交互授權協議破裂,或是任何一方遭到併購、經營權易主,雙方專利交互授權協議恐怕破裂,蘋果及宏達電將可再次向對方提出專利控訴。


金管會大執法 金檢13家投信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聯合報
盈正案、友輝光電炒股疑案連環爆,金管會昨天表示,檢查局已鎖定十三家投信公司,即將啟動專案金檢,最快年底前提出報告。

金管會官員說,這波專案金檢範圍包括資金流向、買賣個股時點、經理人相關帳戶、交易監視系統等,除調閱相關交易資料、全面比對查核之外,並且指派檢查人員實地檢查,金檢時間預定一個月。

官員不願透露金檢投信名單,只表示,這十三家投信都曾接受委託為政府基金操盤;外界則點名安泰、凱基,德盛安聯、群益、永豐與聯邦等投信,可能都已被檢查局鎖定。

金融界人士說,「專案檢查」一般以銀行、金控為主,很少針對投信公司,這次專案金檢,凸顯金管會掃蕩炒股決心;不過盈正案發後,金管會先是下令卅八家投信經理人「自清」,現在又祭出專案金檢震撼彈,政府大執法,遏止投機炒作,也可能嚇跑資金,台股成交量恐更難回溫。

金管會昨天也說明盈正案的處理情形,證期局副局長王詠心說,投信經理人「全面自清」,查出四家投信的四名基金經理人交易異常,其中一人已放棄陳述機會,另三人違規金額不大,金管會目前複查中,也同步清查友輝光電炒股疑案。

至於在「自清」時閃辭的五名基金經理人,王詠心說,如查出這些經理人涉及違規,一定依法處分;市場也傳出五名經理人中有人涉及炒作友輝光電股票,王詠心說,全案調查中不便回應。


訊息公告

天涼好個秋,秋天養生為冬天打好基礎
行道樹的落樹,路人的薄外套,漸漸有秋天的味道了!從現在開始在秋天做好健康管理,不論是食補或運動,調理好體質,讓身體變得更強壯,才能迎接冬天寒冷氣候的挑戰。

愛車人士照過來! 訂【udn發燒車訊】送車廠福袋
不管是路上常見的,還是夢裡經常浮現的,只要是好車就是【udn發燒車訊】掌握的重點。現在訂報有機會獲得車廠福袋,內含護照套、皮夾、棒球帽等車廠好物!

聯合理財網 money.udn.com
本報著作權為「聯合理財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
emoney@udn.com
台北縣汐止市大同路一段 369 號 3F TEL:(02)8692-5588 FAX:(02)8692-5851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