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0/19 第394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今日爆報 清境火把節26日登場 傳統「長街宴」揭序幕
新聞提要 新北市立美術館 4年後開館
台中花博藝文滿檔 購票入園1162場劇場演出免費看
 
清境火把節26日登場 傳統「長街宴」揭序幕
記者賴香珊/南投報導聯合報
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火把節26日登場,昨先由當地博望新村「長街宴」揭開序幕,筵席長桌從巷口排到巷尾,雲南擺夷佳餚綿延上百公尺;當地居民承襲老祖先傳統,重現早期眷村場景,人情味十足。

仁愛公所表示,除長街宴外,26、27日在清境國小有雲南之夜、原鄉之夜,與「清境趕街」市集、雲南葫蘆絲音樂饗宴、出雲南記-行動影展、清境音樂藝術嘉年華等,呈現鄉內多元文化元素,是結合族群交融的年度盛會。

「火把節」源自彝、白、哈尼、納西、基諾等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又以彝族為主,猶如新年;清境地區取其「薪火相傳」涵義,舉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更盼結合原民和新移民文化,延續滇緬游擊隊堅苦奮鬥精神。

長街宴率先舉辦,為活動暖身,清境社區發展協會表示,循往例由哈尼族傳統習俗「長街宴」揭序,今年動員博望新村6聚落,在當地老街擺設逾100公尺長桌,把雲南少數民族和台、原民傳統美食上桌宴客。

昨天的博望新村猶如戶外大餐廳,筵席從巷口排到巷尾,數百盤佳餚場面壯觀,包括雲南涼拌米線、破酥包、大薄片和碗豆粉,及擺夷情人粽、炸竹蟲,還有台式紅麴肉等滇、緬、泰、台料理,社區居民共享,場面溫馨。

新北市立美術館 4年後開館
記者魏翊庭/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立美術館經過7次招標,第8次招標終於標出,將坐落於鶯歌三鶯新生地,4年後完工開館。

坐落三鶯新生地 年底前動土

曾7度流標的新北市立美術館,終於以硬體工程總經費21.7億元標出,將坐落三鶯新生地,年底前動土,預計4年後開館。新北市府表示,會加強推廣新北市籍美術家作品,更要打造成北台灣藝術重鎮。

該館2011年啟動國際競圖,最後由建築師姚仁喜及所屬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團隊的「蘆葦叢中的現代美術館」,融入台灣本土文化,獲得首獎;2016年完成細部設計,隔年進行第一次工程發包作業。

為何造7度流標?是因為一開始標案所編列預算太低,未反映一例一休人力成本上升及原物料上漲,廠商興趣缺缺;該館預算由原本16.7億元,經2度上調增至21.7億元,第6、7次已排除預算不夠問題,不過當時仍因市場機制未果,如今第8標終於標出。

新北市府表示,該館基地大小2.5公頃,室內面積約9800坪左右,區分為美術館主體、兒童美術館及戶外藝術街坊等3大區塊,將由久年營造與泰創工程組成的團隊負責興建。

新北市府強調,美術館成立後將從視覺藝術出發,致力於藝術普及推廣,打造為北台灣的藝術重鎮,並加強推廣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林克恭及陳植棋等新北市籍美術家作品。

文化局表示,美術館也將與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老街、三峽老街及客家園區等在地特色與藝文,串連觀光資源,形成廊帶,透過正在施工中的捷運三鶯線,打破地域藩籬,扮演區域藝術核心,成為北台灣藝術重鎮。

台中花博藝文滿檔 購票入園1162場劇場演出免費看
記者喻文玟、余采瀅/台中報導聯合報
優人神鼓是花博節目之一,演出地點在后里馬場園區「達爾文綠地」。
台中花博11月3日開幕,除豐原、后里、外埔3個園區,市府規劃展期有1162場劇場演出,還有7000多組街頭藝人在園區內表演,藝文滿檔。另在地藝術家林舜龍運用自然素材,在花博后里森林園區矗立一顆「巨型種子」,將數根具韌性的竹子彎曲組成直徑12、高15公尺的種子,命名為「從天上掉下一顆種子」。

中市副市長張光瑤表示,花卉、植栽是靜態展覽,有了音樂、舞蹈、戲劇,可讓花博動起來;只要購票入園,都能免費欣賞演出。

文化局指出,花博開幕的定目劇11月3至5日在水湳智慧城,由紙風車劇團、九天民俗技藝團、國外團體一起演出,共9幕,演出3天。后里園區「花舞香坡」、外埔園區「蜂潮劇場」也有各自的定目劇。

文化局統計,花舞香坡有354場、蜂潮劇場有354場、達爾文綠地272場、后里森林園區182場,共計破千場演出。期間3個園區也有戶外表演,7000多組街頭藝人已通過甄選;3個園區演出資訊可至花博官方網站查詢。

和你聊天的是人 還是機器?
人工智慧理論源自於英國的數學科學家–艾倫·麥席森·圖靈,他曾在著名的論文《計算機器和智能》中提出值得深省的問題:「機器能夠思考嗎?」。

有時理解比教導更重要
常常聽到有人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兩種教養方式顯然不同,若走向極端卻又都未必適合,若能互相兼顧,反而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理解孩子。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