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2/04/26 第241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葉銀華/改革的形式與實質
葉銀華聯合報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已逾周年,改革仍在進行,而台鐵公司化卻引發紛爭!台鐵工會喊出五一勞動節不加班後,交通部也擬定應變計畫。台鐵必須改革,但重點在實質,而非形式。

我們看到一個組織改革成功時,常常會犯一個錯誤:以為複製其改革的形式,就是落實改革。會有此錯誤是來自於未能了解改革精神與成功的關鍵要素,天真以為只要學習此形式,就能改革成功;殊不知徒具形式的變動,換湯不換藥,組織終究積重難返。

日本在一八七○年代的明治維新,重點不僅是推倒幕府、大政奉還天皇,更重要是落實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積極向西方學習,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為求落實改革,一八七一年十二月到一八七三年九月日本派出岩倉使節團,由政府官員、留學生等逾百人組成,要角有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與伊藤博文,到美國、西歐考察西方文明、政治體制,以及產業、公司與金融制度。這些觀察令使節團對如何進行變革形成共識,體認到當時日本不但需要引進新技術,更要引進新的組織和思維方式,方能將日本改造成現代化國家。在回到日本後使節團成員充滿改革精神,並積極向海外派出更多的考察團進行更細微的實地研究。因此,明治維新的重點的是政府有落實改革的思維、精神、方向與措施!

而當時,清朝也宣布要採西化政策,但朝廷的既得利益方不想放權,以為只要船堅炮利即可。在缺乏落實改革精神下,改革方向只學形式,措施自然未有功效。結果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全軍覆沒,軍、工業引來更大的貪汙自然也沒有競爭力;宣統三年清政府也仿照西方建立內閣的形式,成員主要是皇親與貴族,換湯不換藥,不久清朝就被推翻。

再者,一九九○年代東歐劇變,共產主義解體,在經濟改革方面採用休克療法,直接從計畫經濟轉換到市場經濟,以圖如西方國家的經濟成長。殊不知市場經濟的根基是政治民主清廉、資訊透明、產權保障與產業自由競爭,在沒有這些根基,東歐國家只學到改革的形式,未有正確的改革精神,最後形成寡頭壟斷、貪腐與通膨之惡性後果。

回到國營事業的改革,大家自動提到的是公司化,以為將事業體改成公司制就是改革成功的始點,但也可能是徒勞無功、甚至是無效的始點。有的國家真的落實改革精神,不僅公司化,也達到真正的民營化,政府放手讓經營團隊以企業化精神進行管理,有效率、效果地接受市場競爭,最後取得改革成功的果實。

但若是公司化後,政府持股仍然一百%或絕大多數,反正有虧損就由政府增資,並將公司化前最重要資產(例如:土地)留在公司;而且產品或服務售價的提高必須得到政府同意(過去已經廿多年沒有調整),董事長與高階主管之任命與薪資由政府決定或限制;同時,相對原本員工待遇與工作條件得到保障,新進員工不僅沒有此權益,而且從事比較因難或繁複工作,造成組織文化的未來紛爭。本文希望國營事業公司化的改革不要有以上現象,否則令人擔憂改革成功的可能性。(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高薪也沒辦法取代的「留才祕訣」!
在我與頂尖人才一起工作的40年經驗裡,我還沒有遇到任何一個人是完全或高度看重薪酬的。這讓我想到經理人必須知道的一些事:對優秀人才而言,感覺自己很特別,比高薪酬更重要。正如我接下來要在這篇文章中討論的,在管理明星員工方面,成功的祕訣在於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受到看重的個人,而非某個團體的成員之一,不論那個團體有多精英。

9月嬰反覆發燒、冒紅疹 醫師揪出「非典型川崎氏症」
九個月大「纓纓」反覆發高燒,原以為是一般疾病常見症狀,但高燒不止情況已經超過三天,日前身上更出現紅疹,媽媽著急地進出多家醫院反覆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日前轉介到亞大醫院詳細檢查,才確診為「非典型川崎氏症」,醫師提醒,此病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嚴重者恐會致命。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