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2/07/19 第246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王正方/用英語教授中文文學
王正方聯合報
見報載:為配合「二○三○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擇優挹注四所大學轉型為雙語標竿校院,中文系也不例外。將以國際漢學角度規畫,用「英語」教授中文文學,中文系也有國際化的學術環境和體驗…。

大學中文系,以英語教中文文學,在國外是司空見慣的事。有幸認識美國名牌大學的中文文學學者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的夏志清教授,他以流暢的英文呈現詮釋梁山泊諸位好漢的風采、性格,風靡一時;哈佛大學教授李歐梵,生動激情的介紹豐富的現代中國文學作品;史丹福大學的劉若愚教授,中英文造詣卓絕超群,畢一生之力將周邦彥的詞譯成絕美的英詩。中文文學經過他們的努力,受到世界文壇的推崇與矚目。

此地的某專家說:以英語教中文文學,希望能和國際漢學接軌,引導新興科學觀念和方法進入中國文學研究範疇。

所謂的「國際漢學」多數由洋漢學家主導,相信曾有不少貢獻。但是洋漢學家的研究成果,未必高人一等。曾聆聽某洋漢學家講〈倪瓚畫作〉,此人風度翩翩,牛津英語鏗鏘,全神貫注傾聽良久,也沒體會到他以科學觀念和方法研究出什麼真知灼見來。整篇演講只說了四個中文字:「氣韻生動」。劉若愚教授私下告訴我:「那人的中文程度相當於一名白丁。」

台灣的中文文學與國際漢學脫節,研究的方法不具新興科學觀念?百年前胡適之先生倡議「科學方法」,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此地中國文學研究,尚未落實胡先生的科學方法,所以大學必須以英語教授中文文學,以便與國際漢學接軌?

反向思考:若有眾多華人學者,以中文撰寫有關「莎士比亞」的學術論文,研討會上用中文講述;所有歐美莎翁學者會把它當成天大的笑話!國際漢學界獨尊英語,衰敗帝國主義餘溫尚存。奉勸各位洋漢學家、中國通(China Hand)們,往後還想混這碗飯吃,中文至少得有澳洲前總理陸克文的水準。

專家又說:很多當代中文作品多是模仿、借鑑歐美作品的思想與技巧;想理解白先勇的《台北人》,不能不讀喬伊斯的《都柏林人》;要讀懂楊牧,也要從葉慈、艾略特等人著手。

非同小可!原來白、楊二大作家的作品,都是模仿英國大師的!所以要以英語教中文文學,講喬伊斯、艾略特的名著?

實際上白老師秉承傳統中國文化,多年不遺餘力推動發展兩岸崑曲,癡迷深入的研究紅樓夢,他與都柏林的關係不深吧!想理解白先生的「台北人」,應當請位教授用英語講紅樓夢、牡丹亭,但是有誰教得了這門課?

執政者宣稱要在二○三○年成為「雙語國家」,卻不作全面提升英語水準的計畫(那是艱鉅、長遠,騙不到選票的傻事),煞有介事的發行政命令;中文系以英語教學。奉行者力圖表現,政治正確,一舉就把白先勇、楊牧去中國化了!混到二○三○年,咱們的英文都自動的溜起來啦!

知識分子的脊梁要挺直,不可卑躬屈膝的巴結執政者,因為政客們總被民眾唾棄,頃刻間隨風逝去。咱們的傳統文化永垂不朽。

(作者為電影導演)

地表改變的原因為何?
地球表面不斷在改變,有些改變非常緩慢,有些卻非常快速。其中一種變化由風化所造成,這是大塊岩石經年累月被分解成小顆粒的過程。風化的方式有很多種。急流和強風可以風化岩石,溫度的改變和某些化學物質也可能風化岩石。

培養開創力 打造你的競爭金鑰
面對分秒間快速變動的世界局勢,就業市場也相對日益險峻。今天做對的事,可能明天卻不再有效。若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不被淘汰,並占有一席之地,光是有精準的執行力是不夠的,你可能須要更多「開創力」,讓你時時為職涯「重新洗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