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紐約時報每周文章,集結國際新聞、亞洲觀點必讀的【紐時周報】電子報,全中文閱讀,吸收新知無負擔! 百年大業的根基是教育!【台灣立報】專業教育報,給你活到老、學到老的社會教育、進修、教改、校園等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今藝術
2013/11/01 573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藝術欣賞/薛保瑕、曲德義 關於抽象

經歷了後現代時期的影響,20世紀初期抽象繪畫追求非具象的表現形式,揭示事物本質的訴求也受到挑戰。但此類得以呈現藝術家內在狀態的創作方式,仍有堅持者在其中持續努力,試圖挖掘抽象繪畫的可能性。

□ 悅讀便利貼/象徵的風景
我們被我們所未曾創造的事物圍繞著,它們有著不一樣的生命與結構:如樹木、花朵、草、河流、山坡、雲。幾個世紀以來,它們激發了我們的好奇心和敬畏感。它們已經是愉悅的對象。我們用想像創造了它們,以反映自身的情緒。

□ 熱賣好書/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
立足於2000年代和2012年代,以子午線為地理上的越界,以域外與域內文化的衝擊為人文上的越境,試圖重探亞洲區域美學的同質性與異質性,並針對區域內的菁英美學與庶民美學之文化路線,提出藝術本質上的探討。

□ 《小典藏》十一月號/精靈筆記本
在這一期的精靈筆記本裡,編輯們整理了這個世界上許多文明裡共同出現的精靈,把他們的故事、特徵、傳說、以及個性都做了很有趣又完整的介紹。原來,不管在哪一個角落,大自然所給予的,我們環境裡所遇到的,都有共通的部分。


《特展專題講座》

乾隆皇帝的書畫珍藏

日 期/2013.11.17(日)
時 間/下午2:30~4:30
講 師/邱士華(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
最長壽、最幸福的皇帝~

 
 
藝術欣賞
薛保瑕│意味 40x40cm 2013 耿畫廊提供
薛保瑕、曲德義 關於抽象
文/林怡秀.台北

經歷了後現代時期的影響,20世紀初期抽象繪畫追求非具象的表現形式,揭示事物本質的訴求也受到挑戰。但此類得以呈現藝術家內在狀態的創作方式,仍有堅持者在其中持續努力,試圖挖掘抽象繪畫的可能性。薛保瑕與曲德義以今年為主的新作,於耿畫廊連袂開幕。曲德義以「感性.秩序」為展題,以兩件一組的方式呈現出他對抽象技法的探索,以及相對於流動色彩背後的高度自律。此次發表的作品,可以窺見他自1980年代以來的一貫風格,但在新作中,也可見他對於空間感營造、色彩渲染的新嘗試。

有別於過去較為深沉的色塊,曲德義此次轉以高明度、高彩度的不定型色流與象徵理性自律的色塊相互對應,試圖拉出扁平空間之外的空間感受,在狀似穩定的結構中插入運動感極強的其他平面。他的作品多以兩件以上的畫幅並置,一如他的作品名稱「形與色」般,強調抽象繪畫所要處理的即是這兩個問題,藝術家處理了顏料的走向,而在內外空間的感覺調配上,則由另一幅比例特殊的平塗作品加以襯托,讓觀眾的眼睛自行加總,成為畫面之外的視覺補足。而此將視線往外拉出、收攏的方式,也讓原本的觀看習慣產生改變。

有別於留美時期,在作品中置入現成物件的方式,薛保瑕近年來的作品多呈現出顏料與創作者身體之間的互動表現,無論是重複堆疊、推展,抑或使之產生出速度感與影像感的表面刮擦。而在本次「非零點」個展中,更有多幅作品在畫面上延續了2010年開始的九個圓。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強調繪畫媒材專屬的二維扁平特性,而在理解繪畫終屬於平面範疇的狀態下,薛保瑕也思考著如何有其他突破的可能性。在她的作品中,其「互文」的方式也逐漸轉換成一種時間感知上的交錯。「九」做為一個即將回到零而再度循環的數字,薛保瑕將三種不同顏色、徒手平塗繪製的圓,以星系展開般的運動效果落於已完成的抽象畫面之中。她在作品中探討著正空間與負空間的關連,底部顏料原先所具備的時間結構與身體動作,在落下圓點色塊後,原有的時間流又被壓回到繪畫的扁平狀態,而徒手繪圓所形成的邊緣震顫卻又使畫面再次被擾動,像是展名所示,事物並非我們眼睛所見,所有零點與數字之後都有著無窮盡小數的微空間,而她在創作自述首句所說的:「我如信息者一般,在信源、信道之間穿梭,直至找到信宿。」也再度強調了信息傳遞的無限可能性。林怡秀.台北

全文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十月號•253期

top
 
悅讀便利貼
《風景入藝》書籍封面。
象徵的風景 top
文/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譯者/廖新田

我們被我們所未曾創造的事物圍繞著,它們有著不一樣的生命與結構:如樹木、花朵、草、河流、山坡、雲。幾個世紀以來,它們激發了我們的好奇心和敬畏感。它們已經是愉悅的對象。我們用想像創造了它們,以反映自身的情緒。一想到它們就會貢獻一個想法,我們稱之為自然。風景畫標誌著我們對自然觀念的形成。從中世紀開始,它的興起與發展是循環的一部分,在這之中,人類精神企圖再次營造與環境共處的和諧。前述的循環來自地中海的遺緒,在希臘時期,人類的價值感中深深地認為自然觀扮演著附屬的角色。希臘化時期的藝術家,以其敏銳的眼睛對著可見世界發展出風景畫派;但是,至今我們只能判斷碩果僅存的片斷,其記錄光影效果的技巧主要用於裝飾的目的。只有梵諦岡的「奧德修斯」(Odysscus)系列說明了風景畫已變成一種詩意表達的手段,而這些甚至還只是背景、枝節,像《奧德賽》(Odyssey)中的風景。

在早期階段,繪畫藝術關照了人所碰觸、握在手上、或從環境中隔離於心靈的事物。這是琴尼諾.琴尼尼(Cennino Cennini)的感受。他是中世紀繪畫傳統的最後代言人,誠如他所言:「假如你希望獲得畫山的好方法,讓它們看起來不造作,用些大石頭吧,粗糙點,不要太光滑,從自然中描寫,合理地運用一些明暗。」我們必須承認琴尼諾的同儕們成功地描繪山脈,空前絕後地比任何人更遠離自然與更不理性。毫無疑問地,他們發現恣意的形狀是極好的素材,可用以展示晚期哥德藝術的絕佳韻律。這些有刺的突出物,鶴立於水平線看起來像鋸齒,或在遠方扭繞如瓶塞鑽,如同華麗建築裡的尖塔或飛牆。

(摘錄自2013年11月11日上市的《風景入藝》一書, 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熱賣好書
 
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 top

作者:高千惠

重探亞洲區域美學的同質性與異質性

立足於2000年代和2012年代,以子午線為地理上的越界,以域外與域內文化的衝擊為人文上的越境,試圖重探亞洲區域美學的同質性與異質性,並針對區域內的菁英美學與庶民美學之文化路線,提出藝術本質上的探討。 read more

 

全球第一本中文兒童藝術月刊,榮獲金鼎獎肯定!!

新鮮有趣的文化新聞 淺顯易懂的藝術鑑賞
互動式的藝術導覽 博學的博物館介紹
好玩有趣的藝術遊戲 最詳盡解說的藝文知識

小典藏 Artco Kids
top
 
訊息公告
「補關節」不等於「補骨頭」?
關節和骨頭的日常保健方式各有差異。關節是否健康、能否活動自如,與軟骨組織有很大的關係。要補的正確才能保護關節不退化!本次分享5招聰明飲食給你。

不可或缺的幸福
「將浦朗克鋼琴曲或樂曲的LP放上唱盤。這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也是浦朗克迷的村上春樹,如此總結自己對這位作曲家的喜愛。讓我們多聽一些他的作品,多給自己一點「局部性、狹隘的幸福」吧!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