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電子報】讓上網不再只是自我疏離,更期待對文學、藝術、音樂、電影...等的真誠書寫! 商業週刊、天下、遠見等電子雜誌最新資訊【udn電子雜誌新訊快報】報你知,讓你快速掌握全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2/23 第18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聯合文學官方網站聯合文學udn Blog
編輯小語 延遲發報啟事
雜誌文摘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讀《沈從文自傳》
閱讀心得 讀《海邊的房間》
活動訊息 近期活動訊息

延遲發報啟事
親愛的訂戶,您好:

電子報因故延至今日發送,若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編敬上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讀《沈從文自傳》
凌性傑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

建中紅樓文藝營報名截止之後,好幾位家長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再受理報名。他們說自己的孩子好期待這個營隊,只因沒注意到網路公告便錯過了。預計容納120名學員的營隊,早已經爆滿。他們誠懇地說明,希望能夠為這些文學少男少女留幾個位子。幾經考量,人力與場地空間尚足以負荷,於是破例增額錄取幾位。但對他們有小小的要求:補報名的校內同學必須擔任義工服務,此外也要勞煩校外同學負責往後的聯繫工作。我一直覺得,生長在都市裡的孩子與大自然較為疏遠,往往得提早忍受人生的不舒服。為了對抗這種不舒服,必須在文藝的園地裡長養自己的心靈。

我記得,1989年我從國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呂老師捎來一紙聯合文學文藝營的報名訊息。她跟我說,這個營隊沒有學歷、年齡的限制,南部的場次在成功大學舉行,有詩、散文、小說、新聞幾個組別可以參加。對於愛作白日夢、喜歡塗塗寫寫的我來說,這個訊息彷彿是一支神奇的路標,將我的人生帶到一個前所未知的地方。因為太晚報名,各組都已額滿,只剩新聞組尚有名額。我懵懵懂懂地背起行囊,住進成大宿舍,接受迎面而來的新事物。分組課堂裡,帶領我們認識新聞與傳播的是陳平芝老師。他還沒開始上課就進行紙筆測驗,考的是國字與注音。在講述理論之前,他讓我們知道這就是實務。一切的一切,就從國字和注音開始。我是新聞組班上年紀最小的,這次考試卻拿了最高分。因此平芝老師送我一份獎品,1987年聯合文學出版的《沈從文自傳》。

當時沒能參加文學組別的我,偶然因為一本《沈從文自傳》明白了文學是什麼。這本薄薄的小書裡,前半是《從文自傳》,後半是小說《邊城》。這麼長的時間過去,我很慶幸,自己的文學起點不是魯迅,而是沈從文。

●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從文自傳》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省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生於民國前九年(1902),卒於1988年。他小學畢業後入伍,隨軍隊行經沅水流域,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二十來歲到北京,在北京大學旁聽。後來他與郁達夫、徐志摩、胡也頻、丁玲等文壇名家相交,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並在《晨報副刊》、《現代評論》上發表作品。1929年起先後任教於中國公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1931年,沈從文在青島大學教授小說習作課,他自己的書寫藝術也開出新境界,《月下小景》、《八駿圖》以及《從文自傳》就是完成於此一時期。對日抗戰開始後,他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抗戰勝利,任北京大學教授。在紛擾的時局中,沈從文遭受嚴厲的批判攻擊。精神幾乎崩潰的他,幾度自殺未遂。他此生最重要的文學創作,都完成於1949之前。1949以後,主要從事不涉及現實政治的文物與古代服飾研究。

在1951年的書信殘稿裡,沈從文如此寫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限制,外在的和內在的,是這種也是那種。在流動如水的車輛來去大道中,一切存在對於我都如十分陌生,異常離奇。我在什麼地方?我是誰?我究竟是為什麼這麼下去?沒有人可以回答。」他極其悲傷地訴說,「我很沉重但也很自然地活下來了」。讀到這段話,不免掩卷長嘆,如此美好的心靈,竟然要受到這樣的摧殘。

兩相對照,《從文自傳》裡的文字更顯得如煙似夢,給人一種恍然之感。說是自傳,其實是沈從文二十歲之前的記憶片段。他說自己從兩歲左右起,能記憶小時候的一切(真是記憶力驚人啊)。當他認完六百個字時,肚子裡長了蛔蟲,整個人黃瘦異常。他在私塾、新式小學得不到自由,於是開始逃學、說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一切。這個求知慾旺盛的孩子,對生活充滿疑問,努力靠著自己摸索尋求答案。但是他察覺到:「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時便有點發愁。」

他沒有在學校讀那本小小的書,可是在大自然看到了那本大大的書。他學會爬樹、游泳、打獵,認識許多樹木與草藥的名字,知道如何去接觸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一個小小的孩子不把自己框限住,懂得發現生活中的真實、美麗與趣味,那是多麼可貴的天賦。《從文自傳》是一本上乘的回憶散文,沈從文可以把生命的教育寫得細緻動人,正在於溫柔與真誠。他運筆舉重若輕,多描述而少評斷。不管是革命戰爭時期的屍首盈野,或是暴虐的士兵、囚牢中的美麗女盜……,在沈從文的筆下有了清晰的面容。再怎麼強烈的愛恨情仇,再怎麼血腥的槍擊殺戮,都因為深刻的理解而引發了同情。

●生命並不虛無──《邊城》

《亞洲周刊》在1996年票選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第一名是魯迅的小說集《吶喊》,沈從文的《邊城》位居第二名。故事開頭如山水畫卷軸慢慢攤開,這個平靜單純的鄉村名為茶峒,一段隔代教養的家庭故事就此展開。在古渡頭,老船夫擺渡為生,與外孫女翠翠一起生活。茶峒掌管碼頭的叫做順順,育有兩個兒子:大老天保、二老儺送。順順這兩個兒子都喜歡翠翠,同時對這個美麗健康的少女展開追求。

按照茶峒習俗,一個男孩若是想獲得女孩的青睞,就必須在夜裡唱歌傳達情意。兩兄弟遂約定君子之爭,憑歌聲決勝負,翠翠先回應了誰,誰就可以把翠翠娶回家。天保歌聲遠不如儺送,心知自己大勢已去,離家遠行遭遇船難而死。經歷喪子之痛,順順與老船夫因此有了誤會。另一方面,順順希望儺送與富家女成親,如此便可獲得女方陪嫁的碾坊。然而儺送選擇不告而別,離開了家鄉。在這個原本沒有壞人的世界,每個人各有心事、各有委屈,他們甚至因為誤會而面臨命運的考驗。老船夫年老體衰,在風雨交加的夜裡離開人間。無枝可依的翠翠每天守著渡口,也守著自己日常的生活。《邊城》的結尾是開放式的,將所有懸念留給讀者──「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沈從文的文字世界,正如他所說的:「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痛苦,是用微笑來表現。」他也常說自己是「鄉下人」。「鄉下人」一詞,不僅涵括自我認同、成長體驗、文化差異,文學品味亦在其中。《邊城》暗示了沈從文的世界觀,在彷彿遺世獨立的邊陲小鎮裡,人性才是文學的中心。生而為人,沈從文寫出了人的尊嚴、崇高與美好。

少年時讀完《邊城》,滿心憧憬著愛與被愛。我在母校雄中校刊上自以為是地寫詩,詩的題目取作「情歌──給邊城的翠翠」。這確實是太傻太天真才會做的事。十多年後,聽到了黃磊唱的〈等等等等〉,終於才知道什麼是遺憾、什麼是無止盡的盼望。《邊城》故事這樣變成了唱詞:「有天這女孩碰上城裡的男子/兩人交換了生命的約誓/男子離去時依依不捨的凝視/翠翠說等他一輩子」,「一日復一日翠翠純真的仰望/看在爺爺的心裡是斷腸/那年頭戶對門當荒唐的思想/讓這女孩等到天荒/那時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復返/讓這辛酸無聲流傳」。

我時常懷疑,短暫而渺小的人生裡,我們的愛有多少?哀愁又有多少呢?當命運來到我們面前,除了繼續前進還有別的選擇嗎?為了追求某種恆久的價值,得先讓自己的生命不落入虛無。我尊敬魯迅,喜歡沈從文,心中的尊敬與喜歡恆久不移。

對於寫作這件事,沈從文在《湘行書簡》裡表示:「說句公道話,我實在是比某些時下所謂作家高一籌的。……我的作品會比這些人的作品更傳得久,播得遠。」我深深喜歡這種自知與自信。

●沈從文是誰?

本名沈岳煥,湖南省鳳凰縣人,1902年12月28日生,1988年5月10日逝世。沈從文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少年時即入伍受初期軍事教育,二十歲赴北京,於一印刷工人處讀得報刊雜誌而始試筆寫作,早期作品刊登於《晨報副刊》;隨後結識徐志摩、胡適、葉公超等,而為「京派文人」之一員。抗戰前後任《大公報》與《益世報》副刊編輯;1949年後,文學創作斲斷,然仍於任職歷史博物館導遊與貼標籤雜役之餘,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卓然有成。沈從文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約有八十多部作品集。聯合文學版《沈從文自傳》合《邊城》與《從文自傳》於一帙,誠為典範佳構。《邊城》係沈從文之代表作,描述湘西風情細細如繪,流露田園詩般的美,而又注入年輕生命的血與夢想,足引人深思;《從文自傳》展現田園大地的無窮生機,從而激起人們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

●全國巡迴文藝營

由聯合文學主辦的「全國巡迴文藝營」始自1985年8月,至今已舉辦過27屆。這個藝文綜合性質營隊,每年不間斷地於暑假期間在各地大專院校巡迴舉辦,並邀集各方師資講授各類藝文課程。營隊並設有文藝創作獎供學員參賽。

讀《海邊的房間》
JANE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在外公的村子裡還找不到同伴的那個小時候,當大哥大姐和村童們呼嘯兮東西、隳突乎南北時,我習慣躺在雙層鐵床的下舖,讓思緒飛過外公庭院的南邊。在我的世界版圖還沒擴張到鎮上前,總以為世界的盡頭就在庭院南邊的池塘外。於是,無一次意外的,心思在三分鐘後開始神遊太虛。   很小嗎?我的世界!在閱讀《海邊的房間》後,我終於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機率,人生會以 ...詳全文
近期活動訊息
盧米爺
《陽光宅女養成日誌》粉絲溫暖見面會

主講:盧小桃

時間:2/25(六) 下午2:00

地點:金石堂書店板遠店(板橋大遠百百貨7F)

《少年台灣》朗讀分享會

主講:蔣勳

時間:2/26(六) 下午3:00

地點:誠品書店高雄遠百店(高雄大遠百百貨17F)

   
揭開「美牛不美」的真相
美國對台灣施壓放寬瘦肉精含量標準,讓人難以招架。但很多人一定納悶,美國牛肉吃起來是如此美味,但為什麼「美牛不美」?

Google的「20%時間」策略
Google在「20%時間」策略,讓員工們一星期有一天,可以做任何在工作範圍之外有意思的事。www.googleartproject.com就是這個策略下誕生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