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精彩文章!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2/07 第47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雜誌文摘 張悅然—火光中看見人性的絕望與希望
高雄款 KH Style 品味呷好料——美食旅遊作家郭銘哲帶路哈瑪星 三鳳中街
 
 
 
張悅然—火光中看見人性的絕望與希望
聯合文學聯合新聞網

張悅然—火光中看見人性的絕望與希望

【楊隸亞/採訪﹒張悅然/撰文﹒李金鵬/攝影】

前言

小說家張悅然宛如幻身一名舉火的人,火照亮了世界,也照進角色人物的心靈深處,火光更透進讀者的閱讀時刻。藉由張悅然充滿強烈光度的文字帶領,看見殘酷、傷痕,卻也感受到同情、悲憫,全新中短篇小說集《我循著火光而來》,寫出一篇篇人性裡最脆弱也最柔軟的情感故事。

書介

張悅然全新中短篇小說集《我循著火光而來》,藉由九個故事中的孤獨男女,各自的寂寞心事與人生困境,歷經生命中難以言說的過往,或難以承受的回憶,依然執著尋找生命中的火光。這些從微弱到強烈的光芒,如同角色人物展現出的冷與熱、純真或世故,理想與幻滅,在犀利準確的文字脈絡底下,不只呈現出寫實深刻的人性多面向,更多的是小說家對世界的悲憫關懷。

火光裡的犀利與同情

Q:小說瞄準了現實世界,閱讀時強烈感受您的觀察與思維批判相當犀利,而有時候您好像又能高度同情理解筆下的人物?

A:是的,我非常同情筆下的那些人物。在我和他們連接的部分裡,包含一份天然的理解。他們是有缺陷的,所追求的事物也可能是徒勞的,但是我還是支持他們。比如說《動物形狀的煙火》裡的林沛,他認為人生可以通過某種補償獲得救贖,堵住源源不斷的厄運。我覺得這種把世界因果化的想法太樂觀了,恐怕行不通。所以最後,厄運還是又降臨了。但我並不是站在人物的反面,為了批判這種可悲的處境而寫,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我認同那份樂觀,認同那份在絕境裡找尋出路的努力。不管怎麼質疑他們,我始終還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

Q:當愛情擺在貧富差距、人性自私的面前,顯得脆弱不堪,可是故事裡的部分角色人物似乎沒有放棄追尋愛情或探討愛情,您覺得是為什麼呢?

A:我十來歲的時候,讀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讀完很失望,那麼美的名字之下,竟然是一個一點也不美的故事,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算計。那時候,我覺得這不能算一個愛情故事。因為愛裡面應該有奉獻,有忘我。很多年後,我修正了自己的看法,那當然是個愛情故事。而且是個很好的愛情故事。愛情需要經歷考驗,人性的考驗,世俗的考驗,沒有考驗,我們就看不見愛情的存在。愛情從俗世中來,自然也沾染著俗世的塵埃。所以,在關於愛情的小說裡,最動人的是那些考驗。我喜歡那種知曉考驗的存在,仍願意為之一試的人物。他們的失敗和成功都是動人的。或者說,我喜歡那種腳上掛著鉸鏈,仍在幻想離地騰空,飛起來的人物。

Q:能否聊聊您的愛情觀?您是一個相信愛情的人嗎?

A:我覺得愛情是危險的。因為在愛裡很可能會失去自我,或者至少會被改變,不再是從前那個人了。但我還是願意相信愛情,就像我的人物一樣,我相信那種能使人飛起來的力量。而且愛情能使人與世界建立一種很深的連接。我渴望這種連接。

Q:〈怪阿姨〉故事裡面,聲稱失去嫉妒心的人物「怪阿姨」,竟然想要在臨死之前,體會一次嫉妒的感覺。這篇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虐待關係。您覺得為何人與人之間不理解彼此?甚至我們總是會去虐待的不是一個陌生人,反而是自己親密的人?

A:人和人當然是沒法互相理解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一小塊落腳之地上,從那個角度,以自己有著偏色、變形的眼睛打量世界。誰和誰都不能交換位置,更無法交換眼睛。很多親密的人發生爭執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一點都不理解我。我們總是對理解我們最多的人發出這樣的苛責,因為那些理解的部分相較於不理解的部分來說,永遠都顯得很微薄。

火光裡的世俗場

Q:〈沼澤〉寫著:『幸福怎麼可能從一個養牲畜的房間裡、一個野人的身上得到呢?』這句話充滿嘲諷貶低的意味,這是否代表多數女性對愛情的想像都有固定標準(比方說外表、職業、收入等)?

A:這句話出自女主人公美惠之口。她離開了生活多年的英國,那是丈夫的祖國,丈夫去世之後,她和這個國家的連接被斷開了。為了躲避討厭的親戚,她一個人去了大理過年。在那裡,她遇到了擺攤賣首飾的女孩初初。初初一無所有、被男人拋棄,付不起房租。美惠決定收留她,讓她搬進自己租住的客棧。她從幫助初初這件事上,獲得了一種優越感,一種從高處俯身伸出援手的悲憫。但是初初輕而易舉地和客棧看門的男孩好上,重新變得生機勃勃的時候,美惠的優越感被擊碎了。她不明白為什麼初初的創傷可以瞬間治癒,也無法理解為什麼幸福可以隨隨便便從一個野人(看門的男孩是少數民族)那裡得到。她的追問裡當然帶有自身的偏見,帶有一種將人劃分成階層的狹隘,但是這種偏見和狹隘,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她的自由,將她隔絕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想這種追問是有益的,因為她同時也有所領悟,明白世界並不按照她所認為的邏輯運行,她攥在手裡的那點優越感是不牢靠的。

Q:小說寫出了一個個交際場域,以及對於這樣場域空間不適應的人 ,例如:《動物形狀的煙火》裡的男人林沛,《湖》裡面的女孩程琤□□等人物,「交際空間」裡充滿很多精彩的互動,尤其是男女在性別權力上的強弱爭鬥,像跳舞的舞步,一進一退很有意思。您透過探討性別關係,想要表達什麼?

A:交際空間是很適合短篇小說的場景,在短暫時間裡,我們能看到人物的交鋒。人物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或者顯得比真實的自己更好,通常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得很虛偽,但同時也不可遏抑地會流露出真情。虛實相生,有進有退,男女之間的關係在其中顯現出張力。我覺得在性別關係,能觀察到人性更幽微深邃之處。在這裡,沒有什麼是非對錯,道德判斷也變得無效。人在和自己的欲望角力。

火光裡的作家世界

Q:《湖》裡面,您寫著:「作家一定是因為對這個世界感到不適應才會寫作,如果他對一切都很適應,那還有什麼可寫的呢?」能否聊聊作家與世界的關係?適應與不適應的問題?

A:我的確認為,作家因為對這個世界不適應才會寫作。有一種和環境產生的摩擦,一種耳畔鳴響的噪音,長時間地困擾著他,使他必須訴諸於思考和書寫。這種摩擦和噪音,使他猶疑,無法毫無保留地擁抱世界,將自己交托於任何一種事物。無論是信仰,權力,還是世俗的歡愉。對我而言,這種不適應的緊張關係非常珍貴,他是作家心裡持久的困惑,是他永遠在不停詢問的問題。

Q:「在中國,零錢越來越少見了,它們已經失效了。」微信支付、支付寶的交易方式,零錢如同瀕臨絕種、難得一見的物質了,您覺得傳統紙鈔、零錢交易,跟手機行動支付(虛擬貨幣)的差異是什麼?也想聽您談談手拿著紙本書、電子書的閱讀差異感受?

A:我必須承認我是手機支付的受益者,因為我是那種時常會忘記帶錢包的人,有過不少無法付帳的尷尬時刻。但是撇除個人的需求,紙幣零錢的消失,使一種消費的儀式感消失了。它變得隨意和草率。物質不斷逼近我們,壓向我們。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更進一步變成了物質的囚徒。至於紙本書和電子書的差異,我至今仍是紙本書的讀者。我喜歡那些留在書頁上的痕跡:鉛筆線、咖啡漬,陽光曝曬下的褪色,它們包含著閱讀時的思考、停頓和沉默。當然我也會用kindle閱讀,因為在大學教書,很多時候需要馬上找到一本書,搜尋到想要引用的東西,這時候kindle很方便。但是一直困惑我的是,kindle裡面經常出現,「45個人標注了這句話」。我覺得這種過剩的分享,某種程度上,破壞了閱讀的私密性。我在閱讀這本書,我應該專注於個人的體驗和感受,那45個人怎麼想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當然後來我也發現,這個標注是可以關閉的。我個人覺得kindle比較適合閱讀短篇小說,閱讀長篇小說,特別是《2666》這種厚度的小說,就會產生一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迷失。那種書頁產生的體積,某種程度上構成了小說的形式和結構,包含著一種神秘的美感。我覺得它是小說的一部分。

Q: 如果不做一個小說家,您可能想成為什麼?

A:教師,出版人。我還是想離文學近一點,儘管我知道,如果我沒法寫了,還離文學那麼近,一定是很痛苦的。


【楊隸亞】

一九八四年生,成功大學現代文學碩士畢,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作品多次入圍九歌年度散文選。二○一七年出版散文集《女子漢》,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入選國立台灣文學館年度好書

TOP75、誠品書店二○一七年人文類銷售排行榜TOP100、二○一八年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擔任自由時報、成功、淡江大學等文學獎評審,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駐校作家。


更多「Mr.Children給沒用大人的人生歌單」 精彩文章,都在《聯合文學》雜誌2019年1月號(NO.411期)  http://www.linkingbooks.com

最新文學線上消息:《聯合文學》雜誌 官網 http://www.unitas.me

跟大家一起討論文學:《聯合文學》雜誌 粉絲團  www.facebook.com/unitasmagazine


 
品味呷好料——美食旅遊作家郭銘哲帶路哈瑪星 三鳳中街
  小時候出生屏東,後來全家搬到高雄市的郭銘哲,在台北讀完大學、研究所後,25歲回到高雄三民區老家定居。酷愛旅行的他,曾經探訪世界不少國家,出了多本旅遊書,覺得自己仍然最迷戀高雄,因而寫了個人第一本高雄美食遊遊書,紀錄大高雄的美食及美好 【…閱讀全文】
 
高雄款粉絲專頁
 
子女和父母溝通 要懂的應對藝術
父母常在不知不覺中使用「情緒勒索」的方法,迫使子女妥協、表達孝順。面對愈老愈難溝通的父母,專家建議透過四個步驟來杜絕情緒勒索!

太空旅行的後遺症
許多人夢想到外太空旅行,但一項新研究指出,浪漫的太空之旅其實是有後遺症的。研究發現,太空人返回地球七個月後,大腦還是無法百分之百恢復原來的結構。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