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疫情最高峰是在5月份,當時失業率突破4%,總受僱人數較疫情前大減11.5萬人,被迫放無薪假者2.6萬人,每週工時低於35小時的低度就業者將近48萬人。總計全年因疫情而受到裁員、減薪、服務單位倒閉威脅者達到7.3%(約80萬人左右)。最近無薪假再度突破1萬人,重災區如觀光業已有超過25%業者實施無薪假、10%業者考慮要裁員。而餐飲業更有80%開始放無薪假、13%業者考慮要裁員。
製造業不倒,就業沒悲觀理由
一片悲觀聲中,還是有些比去年較為正向的發展。去年台灣經濟在全球一枝獨秀、孤軍奮戰,外在環境非常嚴峻。今年主要國家都已陸續復甦,出口導向的台灣製造業當然會比去年表現得更好。而且不只有科技業,更重要的是傳產也漸入佳境,例如做為景氣先行指標的機械業,早在2018年中就出口大幅衰退,成為無薪假的震央地帶,但去年第四季開始從谷底強勁翻揚。而鋼鐵與石化業也在美國啟動數兆美元基礎建設的刺激下,久旱逢甘霖。只要製造業正常運轉,台灣的經濟與就業就等於服下了定心丸,沒有悲觀的理由。
在傳統產業中,民生工業是疫情衝擊最重、無薪假人數也最多的行業。但即使如此仍然不乏亮點,例如在三級防疫警戒下,餐飲業禁止內用,自行在家料理成為無奈的選擇,食品加工業成為意外的受惠者,許多業者都在擴充人力。
紓困金:股市發得比政府多
今年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疫情衝擊緩衝器:股市。去年股市曾經崩盤,今年則是漲得沒完沒了,只要投入幾乎穩賺不賠。政府再度推出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吸引超過百萬人申請;但其實撒出最多「紓困金」的不是政府,而是股市。甚至有部分民眾拿到紓困貸款後就直接投入股市。這不是台灣特有現象,美國民眾領到紓困金後瘋狂炒作「迷因股」(meme stocks)就是例證。被疫情吃掉的勞工收入,從股市得到補償。
服務業冰火二重天
然而,把視線從製造業移到服務業,呈現的卻是冰火二重天。食(餐飲業)、衣(百貨零售業)、住(房地產業)、行(運輸業)、育(教育訓練業)、樂(觀光與表演藝術業)幾乎全倒,生(生育率跳水拖累月子中心)、老(老人怕傳染不敢送照護機構)、病(對醫院診所避之唯恐不及)、死(喪禮從簡避免群聚)相關產業也無一倖免。客運業幾乎無客可載,貨運業(例如宅配)卻運量塞爆。北部疫情熱區出現護理離職潮,南部小醫院與診所則是業務冷清而縮編人力。
舊的未去化,新的來報到
去年疫情爆發得早(1月),應屆畢業生根本還來不及求職。今年爆發得晚(5月),已有不少求職積極的應屆生安全上壘,再次印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道理。不過令人擔憂的是,去年有大批應屆畢業生以「延畢」的方式,延後就業壓力。這是失業率沒往上跳的重要原因。沒想到今年就業情勢更嚴峻,要同時消化去年的延畢生和今年的應屆生,政府恐怕得傷腦筋了。
失業率的兩具緩衝器
在疫情下,失業率已無法充分反映就業市場實況。去年失業率有驚無險的兩大緩衝器,一是很多人沒出來找工作,選擇延畢、考研究所、公職考試、在家照顧長輩(怕被傳染不敢送到照護機構或雇用外勞)。以公職考試來說,過去十餘年來景氣繁榮時,報考人次約30萬左右;但景氣衰退時曾經暴衝至50萬,成為就業市場不可忽視的蓄洪池。去年以來投入應考準備者明顯大增,甚至不少後段大學生也加入陪考行列。可以預見高普考放榜後,將會出現一波落榜者求職潮。
去年失業率紋風不動的另一個緩衝器是低度就業(每週工時低於35小時),企業用員工無薪假、正職改為部分工時等方式,來代替裁員或歇業。例如餐飲業將正職工作改為計時的現象就相當普遍;這是短期權宜之計,還是會永久化,即使疫情結束也回不去了?
疫情終究會走,但勞工回得來嗎?
年國內很流行談「後疫情時代」,事後證明去年根本是「前疫情時代」,今年則是「疫情中」。反倒是美國真的迎來「後疫情時代」,企業陸續恢復正常開工,然而勞工卻回不來了,到處都在鬧缺工。
起初矛頭都指向紓困金發得太慷慨,在家領政府救濟比上班薪水更高。但原因恐怕沒這麼簡單。包括股市與房市大漲,讓很多人獲得財務自由,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小孩不敢送托育機構,老人不敢送照護機構,親自在家照顧綁住了很多勞動力;還有對生死問題的重新省思,面對無常人生,更想要及時行樂或追求心之所嚮,價值觀與心境有了很大轉變。這些現象在台灣同樣可見。疫情終將成為過去式,但其對「就業意願」的影響,會不會是一個持久的未來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