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電子報 科博電子報
最新數位相機上市訊息、完整產品測試報導、優質攝影作品分享、熱門攝影技術討論,盡在【DCView數位視野】! 【重南參柒電子報】以不同議題切入介紹書籍,並揭探書背後的故事,讓你藉由閱讀,開拓自己的心靈與生命。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4/03 第586期
•科博館「兒童月系列活動」邀請民眾一起體驗歡樂童趣
 文字:陳采欣•圖片:徐家全、陳鴻昌
充滿童趣的花藝作品(徐家全)大型卡通玩偶結合花藝設計特別吸引小朋友的目光(陳鴻昌)

天暖花開,又適逢兒童節假期與清明佳節到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4月份推出多彩多姿的「兒童月系列活動」。4月4日兒童節適逢星期三,科博館除了上午9:00至10:00照例免費開放展示場、科學中心、植物園及921地震教育園區供民眾參觀,當天10:00之後12歲以下兒童仍可持健保卡或相關身分證明文件免費參觀,12歲以下之家庭卡及恐龍卡卡友當天憑卡至綜合服務中心登錄,還可獲得500點點數。歡迎親子一起到科博館共度歡樂假期!

配合目前正展出的《龍年特展》和《太陽之子特展》,科博館規劃了一系列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活動,包括「歡樂龍年吸管龍」、「太陽的孩子」偶劇表演和「來去南島聽故事---排灣英雄尋寶記」等。植物園也自即日起至4月8日推出《歡喜童年---清明節花藝設計特展》,由美加花藝設計協會提供以超過60種花材創作的花藝作品,包括春天開花的樹種如連翹、梨花和尖葉楓的花等,還有各式各樣的菊花、蘭花及國外進口的夕霧、金槌、假葉樹等珍稀花材,營造出春天的氣息。特別的是,為配合兒童節提供親子共遊的樂趣,花藝作品搭配佈置許多卡通人物布偶,如海棉寶寶、派大星、蟹老板和史努比等,還有一隻會跳舞的乳牛,因而增加不少活潑歡樂的氣氛。

位於霧峰的「921地震教育園區」則自4月起推出「童畫童話說故事--巨鰻與螃蟹」及「水連動學習卡」活動,透過播映影片、說故事和尋寶活動等輕鬆有趣的方式,為觀眾介紹各種防災知識,完成後還可兌換紀念品。

此外,科博館也參與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2012台中市兒童藝術節」,4月7、8日上午11:00及下午1:00在文心森林公園辦理「歡樂龍年吸管龍」DIY活動,歡迎民眾現場免費報名參加。民眾即日起至4月29日持蓋有超過五枚闖關紀念章的台中市兒童藝術節「未來護照」,可享購買本館展示場全票7折優惠(一次限購4張,每本護照限用一次),可另憑護照及票根至本館綜合服務中心兌換精美小禮物一份(每本護照限換一份,限量600份)。詳細活動內容歡迎上網查詢:http://www.nmns.edu.tw/

 
•孕婦的守護神—註生娘娘
 文字、圖片:陳志偉
泉州派註生娘娘神像
本館於生命科學廳生老病死展區,所展出的泉州派註生娘娘神像,採傳統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的造型。神像為求穩重,神像刻意不合常態人身比例,為四頭身比例。

在大多數的文化中,生命的繁衍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人們渴望宗族、種族可以因為下一代的出生而得到延續與發展,在早期醫藥不發達的情況底下,婦女懷孕需要負擔很大的風險,到了現在雖然醫學進步,但是懷孕仍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存在,而孕婦在生理改變的同時,心理也有著不小的改變與影響,於是希望新生命能順利誕生之外,也希望能夠得到神明的庇佑,因此產生了各式各樣與生殖相關的信仰活動。

傳統漢人視生死為大事,在信仰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掌管婦女懷孕、生育的註生娘娘,婦女相信註生娘娘是操作生命的開始,是懷孕、生產、不孕等婦女祈求生育順利的依託。在《封神榜》中第四十九到五十回中描述,雲霄、碧霄、瓊霄三位仙女,手持「混元金斗」對戰姜子牙門下諸弟子,一連擒拿包括楊戩、金吒、木吒等十二位大將,最後姜子牙延請原始天尊與道德天尊協助收服了三位仙子。「混元金斗」的原型就是產盆,三位仙子在後來封神榜上就被列封為執掌生產之神。後世便將三位仙子轉化成註生娘娘的形象,而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

由於各地風土民情的差別,所以信仰的對象也不盡相同,與註生娘娘同質性的神還包括有: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送子觀音、兒童保護神七娘媽、專司安胎助產的福州女神臨水夫人、佛教護法神鬼子母神等等。想要瞭解懷孕點滴大事以及關於產育神的故事嗎?本館於每週末上午十一點於生命科學廳生老病死展廳,推出科博百寶箱活動「好孕到」,帶您一窺懷孕的奧妙變化。

參考資料:
封神演義
維基百科:註生娘娘
台灣民間信仰與封神演義之比較研究 曾勤良 華正書局

 
•生命奮鬥的紀念碑-鳳凰木
 文字、攝影:廖仁滄

「化腐朽為神奇-樹木的身體語言特展」中鳳凰木根系展品
顏色較深的地方即為形成層防禦壁,左下角可以看出真菌感染的部分被隔離。

很多人喜歡樹根糾結盤旋的姿態,體型碩大的樹根擺放在家中有一種磅薄大氣,不少人當它當作藝術品典藏。線條越扭曲或是越是越酷似其他東西的,越有人喜歡,市場上都有好價錢。所以臺灣山林中不少大樹就因此遭了殃,並不是因為木材價錢好,而是它們美麗的樹頭可以賣出高價,所以把人樹幹砍下後挖走樹根。

樹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雖然沉默不語,卻把一生的經歷銘記在身體,用身體語言向世人訴說自己的生命歷程。植物園現在正在舉辦的「化腐朽為神奇-樹木的身體語言特展」就是在分享一個解讀的過程,藉由解讀樹木的身體語言讓人們更親近這些大樹。

近到植物園特展室,迎面而來的就是一件外型酷似骷顱頭的展品。這件展品與本文附圖一的展品來自同一棵樹。從這兩件展品上可以看出,樹木是如何地「隱忍」人們對它所造成的傷害。

這棵樹是一棵鳳凰木,原本生長在科博館西屯路入口旁,在它身上曾經長出全世界僅在澳洲昆士蘭及台灣科博園區發現的真菌,屬於擔子菌多孔菌類的羅德威纖孔菌(Inonotus rodwayi)。當大家都沉醉在新發現的喜悅中時,卻都忘記活的樹木上長真菌其實代表某個地方已經開始腐朽。於是某次颱風過境後,這棵鳳凰木被連根拔起,經搶救後也無法挽回它的生命,軀體分段存置植物園中。

故事似乎就到這裡結束了,然而隨著包覆在樹根表面的皮層逐漸腐化之後,大家才發現,原來這一棵每年夏天開出鮮豔紅色花朵的美麗大樹身體裡竟然隱藏著一些故事。

它的根系曾經曾經受過無限次的傷害,而它只是默默承受,繼續地為人們獻出濃密的樹蔭與美麗的花朵。過去人們總是恣意地踩踏在它的根盤之上,卻沒有想到這樣已經讓它賴以吸水生長的根系受傷,也導致真菌從這些傷口入侵。而它只是沉靜地由形成層產生「防禦壁」,藉此來強化自己的結構,並且將感染的真菌阻隔在某個區域裡,不讓傷害擴大。這些防衛動作都隱藏在它的身體裡,如果不是因為樹倒後樹根外皮腐朽,不會有人知道它竟然是這樣努力地為延續生命在奮鬥。

如今,這些比原本結構更堅硬的「形成層防禦壁」成為一座生命的紀念碑,而且在其他部分腐朽後越發鮮明,見證大樹如何在逆境中奮鬥的生命歷程。

私家秘密:
鳳凰木(Delonix regia (Boj.) Raf.,豆科)
栽植區域:植物園特展室(化腐朽為神奇-樹木的身體語言特展)

 

 
發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電話:(04)23226940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用視覺圖像豐富生活 訂電子報再抽好禮
用視覺圖像類電子報豐富你的生活,從繪本、塗鴉、照片中看見生命的酸甜苦辣、不同風景。4/30前訂報,還可抽好禮!

用「支持」的方式來教養孩子
所謂「支持」,是和孩子一起思考克服眼前考驗的方法,傾聽孩子說話,讓他放鬆情緒。當其克服困難時,獲得的成就感較高,將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