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電子報 科博電子報
【Discover Taipei日文雙月刊電子報】介紹與臺北相關的人文、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以日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3/03 第736期
•澎湖原人大發現!
 文字、圖片:官方網站

澎湖原人大發現展區

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

日前科博館發現的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是臺灣目前最古老的人類化石。為讓民眾一睹這件珍稀的化石國家寶藏,即日起至4月12日(日)在科博館陽光過道推出「澎湖原人大發現!」特展。   

研究團隊結合臺日澳等地專家,團隊之首科博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表示,本次澎湖原人原件標本是首度公開展示,澎湖原人具有直立人的特徵,距今年代約45-19萬年前,比起大家耳熟能詳的亞洲直立人「北京原人」與「爪哇原人」,澎湖原人更具有粗壯的下顎與發達的圓柱臼齒等原始型特徵。澎湖原人的發現,為直立人在亞洲提供新的區域分佈與型態多樣的關鍵證據。

展出內容除了重要學術研究成果之外,還有同樣打撈於臺灣海峽澎湖水道海域,與澎湖原人相伴相生的各項代表性哺乳動物德氏水牛、淮河古菱齒象、最後鬣狗、四不像鹿、斑鹿等化石珍品。澎湖原人的研究成果,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並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more]

 
•豔麗的樺斑蝶
 文字、圖片:王明仁

圖1.展翅的樺斑蝶

圖2.合翅的樺斑蝶

樺斑蝶是都會區常見的蝶類,飛行速度較緩慢,停留時間稍長,非常適合觀察和攝影,牠休息時翅膀會豎合起來,在植物枝葉上曬太陽時會把翅膀張開,翅表正面呈橙黃色,前翅端部為黑褐色有白斜斑,背面顏色較淺;樺斑蝶外觀豔麗,有「金斑蝶」的封號(圖1.)。

樺斑蝶是蛺蝶科,斑蝶屬的昆蟲,是中等大小的蛺蝶,翅展約5至7公分,身體黑色有很多白色斑點;翅表呈橙黃色,前翅的端部呈黑褐色,有白色斜帶斑紋和許多細小白色斑點;前翅的底色和白斑的大小會依在分佈地區的不同略有差異。

斑蝶幼蟲喜歡吃有毒的植物,毒素會儲存在體內,例如樺斑蝶的幼蟲愛吃馬利筋,另外樺斑蝶的幼蟲身體呈鮮艷的淺藍、黑色和黃色,這種警戒色能讓天敵(鳥類、青蛙、螳螂、蜥蜴、蜻蜓和蜘蛛等)怯步,好像在警告牠們說:「我有毒喔!你敢吃嗎?」,樺斑蝶成蟲豔麗的蝶衣,也有警示的功能。

你想知道怎麼分辨樺斑蝶的雌雄嗎?其實並不難,一起來試試看吧!樺斑蝶的雄蝶後翅腹面中室附近有4枚黑色斑點,雌蝶只有3枚,由豎合的翅面從側邊觀察,可以清楚看到,雄蝶多的那一枚較大的黑色斑紋中央還有白色塊斑,這是雄蝶獨有的「性斑」(圖2.),雌雄蝶翅表的外緣都鑲有黑色滾邊和白色斑紋;知道辨識雌雄的方法後,請你看看本文中兩張照片,分辨一下樺斑蝶的雌雄吧!下次遇到樺斑蝶時,你也會分辨雌雄蝶了。

樺斑蝶的蜜源植物如馬利筋、馬櫻丹、高士佛澤蘭、金露花、長穗木和繁星花等,這些植物能吸引樺斑蝶來訪花吸蜜;寄主植物如馬利筋、大花魔星花、毛白前、牛皮消和釘頭果等植物,讓牠們在枝葉上產卵。樺斑蝶的相似種為「黑脈樺斑蝶」,除翅膀翼脈發達呈黑色外,其他外型和樺斑蝶極相近。

想觀察樺斑蝶的朋友可以來科博館園區,找找種植馬櫻丹、細葉雪茄花或馬利筋的花叢,就很有機會遇到幾隻樺斑蝶來回飛舞,一睹豔麗「金斑蝶」的風采了。

 
•屋頂上的錦蝶-洋吊鐘
 文字、攝影:廖仁滄


洋吊鐘的紅色鐘形花

種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外的洋吊鐘

不少種多肉多肉植物的朋友都有相同經驗,開始時種了許多種類,經過一段時間後,有些適應了環境,便以快到嚇死人的速度繁殖拓展,甚至連原本沒有植物的屋頂或水泥地也出現他們的蹤跡,接著不得不來個大清理,心不甘情不願地拔掉一些。

本文主角「洋吊鐘」就是這類擴展力超強的植物之一。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長在屋頂上的黑色植物」,荒廢公寓的露台或是空置古厝的屋頂,有時甚至會看到整個黑壓壓一片,茂盛景像讓人以為是刻意栽種的特殊景觀。

洋吊鐘隸屬的景天科植物家族中,許多有利用葉片長出不定芽作無性繁殖的特性。洋吊鐘可說是當中翹楚,圓柱狀葉片頂端會不斷長出小芽,且小芽落地幾乎都能存活的特性,種一棵等於是將來會有一大片的保證。

原產地在非洲東南外海馬達加斯島上的洋吊鐘,似乎對於位在另一塊大陸東南外海的臺灣島環境適應良好,不管都市或鄉村都有它的蹤跡,但人跡罕至的深山林內就不容易看見它出現了,似乎對於人類的生活環境有著特殊喜好,感覺相當黏人。

雖說洋吊鐘的拓展能力讓人嘆為觀止,但與以它為親本的另一種植物「不死鳥」(Kalanchoe hybrida Desf. ex Steud.)相比,那就小巫見大巫了。不死鳥是洋吊鐘與大葉落地生根(Kalanchoe daigremontiana Hamet & Perr.)經由人工培育出來的種類。除了擁有洋吊鐘旺盛的生命力之外,也繼承了大葉落地生根葉片上的每個缺刻都能長出不定芽的特性,不只葉片頂端有不定芽,在臺灣出現的頻度則因為與洋吊鐘外觀太過相似,所以沒有太多人注意,但相信不比洋吊鐘差。如果下次您在屋頂上看到這一類的植物不妨注意一下,看看它到底是別稱錦蝶的洋吊鐘,還是它的後代不死鳥。兩者的差異了不定芽出現的位置之外,洋吊鐘的葉片接近圓柱狀,而不死鳥的葉片則比較扁平。如果您無法憑空想像的話,本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左側的多肉植物區裡同時栽種有洋吊鐘與不死鳥,歡迎您仔細推敲比對。

現在正是洋吊鐘的花期,豔紅色的鐘形花朵是它名字的由來。如果您驚豔於它的美麗,也想在家種的話,請務必做好管理工作,免得將來氾濫成災。

私家秘密:
洋吊鐘 Kalanchoe tubiflora (Harvey) Hamet. 景天科
展示區域:熱帶雨林溫室外多肉植物區

 

 
發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電話:(04)23226940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如何選擇胎教音樂?
媽媽懷孕時,聽到的音樂、看的書、和孩子說的話,對孩子的影響都很大。那適合孕婦聽的胎教音樂,該如何選擇呢?

世界各國怎麼付小費?!
世界國家那麼多,小費習俗當然也不一樣。旅行到一個國家,最好先瞭解當地的小費文化,要不然可能會到處留怨啊。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